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 两个鸡蛋平放在手中对手的压力大小约为1N
C. 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0.76m高水柱
D. 你从一楼走到二楼做的功大约是15000J
2.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 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的作用
C.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D. 水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3.对下列图中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中下沉的苹果不受浮力
B. 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C. 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增大。
D. 老人和小孩一起爬楼梯,小孩跑得快,说明小孩做功快。
4.下列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箱未被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B. 轮胎制有花纹,是为增大摩擦
C. 穿滑雪板滑雪,是为增大压强
D. 滑轮组提重物,既省力又省功
5.在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伟大思想指引下,如图所示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此国产航母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 乙:国产歼20战机,静止在停机坪时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C. 丙:国产99式坦克安装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减小坦克对地面的压力
D. 丁:潜水艇像鱼一样是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实现上浮下潜
6.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 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 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 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现将两个体积相同的 A、B两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A、B两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两烧杯中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比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
B. 甲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
C. 甲烧杯底所受液体压强小于乙烧杯底所受液体压强
D. A物体在甲中所受浮力等于B物体在乙中所受浮力
8.关于图中的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指甲钳中既有省力杠杆也有费力杠杆
B. 图乙:图中的这把剪刀适合剪开较硬的物体
C. 图丙:船桨是一个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D. 图丁:升旗杆顶端安装的滑轮是为了省力
9.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 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10.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如图所示,毽子被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毽子到达最高点时只受 力。
11.图甲是小华制成的“自动给水装置”,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______的作用;眉山境内岷江的汤坝航电工程通航,如图乙所示,工程在大坝一侧专门修建了船闸,船闸是利用______的原理修建的。
12.如图所示,物体A重力大小为10牛,从水面上方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浸没水中,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4.9牛,则其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牛;剪断图中细线的瞬间,物体A所受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方向为______。
13.2024年5月12日,我国研制的AG600水陆两栖飞机完成夜航飞行实验。如图所示,当飞机在同一高度匀速飞行时(忽略燃油的质量变化),飞机的动能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进行灭火工作时,飞机保持同一高度在着火区域洒水,飞机的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
14.如图,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A、B物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4N,则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增大F至6N,则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5.如图甲所示是自行车的手闸,其中ABO部分可视为一种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O为支点,F2为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
(1)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
(2)阻力F2的力臂l2。
16.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画出物体A所受弹簧的弹力F和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7.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测力计的示数,方向水平向______;
(2)小明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3)在同一次实验中,如果小明用更大的速度匀速拉物块A,则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会是______;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次实验,则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会是______;(①/②/③)
(4)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如图丙所示,用测力计C水平拉动木板,物块A相对地面静止,物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______(B/C)的示数。
18.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和大烧杯等“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实验时,小明根据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______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
(2)U形管中可选择装入酒精、水或水银(均可染色)中的一种,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和同学们讨论后选择了三种液体中的______装入U形管中;(ρ水银>ρ水>ρ酒精)
(3)实验前小明注意到压强计的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于同一高度,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仍处于同一高度,则该装置出现的问题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先后做了图乙、图丙两步实验,由此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密度相同时,______;
(5)在图丙实验的基础上,他在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酒精,如图丁所示。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
19.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用金属块研究浮力的实验。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比较______(填字母代号)三图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在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排开的水也未流到小桶外,兴趣小组发现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请指出实验操作中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
(5)纠正了错误,继续实验,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6)小明认为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如果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则不会得出以上结论。小明的观点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0.如图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他们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1.0 0.3 66.7%
3 4 0.1 1.8 0.3
(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W。
(5)小华所在实验小组也利用重为1N、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小于小明小组的测量值,小华认为她们小组机械效率测量值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所测拉力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物体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1.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开始了第一次海试。我国和国外对福建舰非常关注。例如福建舰的各方面性能水平,各国进行了各方面的推测。其中,争议最大的方面,就是福建舰的舰载机数量。在国外媒体中,出现了55架、60架、70架、75架等一系列版本。如图所示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航空母舰——福建舰,据了解,福建舰排水量约为8×104t,最大输出功率为2.1×105kW,最大吃水深度为11m。福建舰配备先进的电磁弹射装置可以让30t的舰载机以140节的速度离舰。(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1)若福建舰漂浮时排水量为8×104t,求它受到的浮力;
(2)最大吃水深度时,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
(3)若福建舰输出功率最大时可以保持54km/h匀速直线航行,求此时航母受到的阻力。
22.质量为的李师傅在装修施工时,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他用的拉力在内将的材料提升了,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动滑轮的重力;
他施加拉力的功率
他利用此滑轮组工作时的最大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中通道
4月13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已进入桥梁荷载试验阶段。接下来,136辆大货车组将为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伶仃洋大桥、非通航孔引桥进行“体检”。为科学高效完成荷载试验,项目选取了60米跨径混凝土梁、110米跨径钢箱梁、主跨580米中山大桥和主跨1666米伶仃洋大桥等4个有代表性的工点进行试验,覆盖了海中桥梁全部结构类型。
荷载试验是大桥通车前必须经历的关键环节,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在中山大桥的静载试验中,64辆平均质量为30t的大货车会按照工程师提前计算好的位置排列好,以8×8的方阵在桥梁跨中位置停好,工程师从提前安装好的传感器等设备中读取数据,检测桥梁位移和应力情况。
在之后的动载试验中,工程师还会安排行车在桥面上来回匀速行驶测试动力参数,并且模拟道路不平整设置跳车试验,以测试汽车冲击系数。
中山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为主跨580米的双塔斜拉桥,主塔高213.5米,由120根斜拉索连接主塔与桥面,如“竖琴”跃于海面。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每辆大货车有16个轮胎与地面接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5m2,则在中山大桥的静载试验中,桥面所受大货车的总压力为______N,压强为______Pa;(g取10N/kg)
(2)小明对为什么要修建那么高的主塔感到好奇,于是他画出了桥梁的示意图,并进一步简化,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它用到了杠杆的相关知识,其中O是支点,F1代表桥重和过往车辆等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通过适当增加桥塔的高度,可______斜拉索拉力的力臂,从而______斜拉索的拉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AC
8.【答案】AC
9.【答案】ACD
10.【答案】运动状态


11.【答案】大气压; 连通器
12.【答案】4.9 5.1 竖直向下
13.【答案】不变 减小 减小
14.【答案】0 4
15.【答案】解:(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A垂直于OA向右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从支点O作阻力F2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16.【答案】解:从物体的重心O开始,分别沿竖直向下、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即为物体所受重力和所受弹簧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7.【答案】等于;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①;③; B
18.【答案】高度差;转换法; 酒精; 某处漏气; 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液体密度
19.【答案】1; ABC; 2.7×103; 溢水杯未装满; 等于; 错误
20.【答案】匀速缓慢; 74.1%; 同一滑轮组,物体越重; 0.54; 偏大; 相同
21.【答案】若福建舰漂浮时排水量为8×104t,它受到的浮力为8×108N;
最大吃水深度时,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为1.1×105Pa;
若福建舰输出功率最大时可以保持54km/h匀速直线航行,此时航母受到的阻力为1.4×107N
22.【答案】(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
不计绳重及摩擦,由F=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200N-500N=100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10m=30m,
李师傅施加拉力做的功:
W=Fs=200N×30m=6000J,
则他施加拉力的功率:
P===300W。
(3)李师傅的重力:
G人=mg=60kg×10N/kg=600N,
人能提供的最大拉力等于自身重力,即F′=G人=600N,
当人施加最大拉力时,提升的物重最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高,
此时的最大物重:G′=nF′-G动=3×600N-100N=1700N,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94.4%。
答:(1)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2)他施加拉力的功率为300W;
(3)他利用此滑轮组工作时的最大机械效率94.4%。
23.【答案】1.92×107;3.75×105;
增大;减小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