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过关测试卷(B)(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过关测试卷(B)(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简介

2025 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 1 章单元过关测试卷(B)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答 题 卡 19. (1) 24. (1)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①
准 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3) ②
注意事项 20. (1) (2) ③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违纪标记 (3) 25. (1)
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
以上标记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
必须用 0.5 mm 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笔填涂 21. (1) (2) (2)
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选择题填涂样例 (3) (4) (3)
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正确填涂
答题无效。
错误填涂 [×] [√] [/]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22. (1)
第 Ⅰ 卷(请用 2 B 铅笔填涂)
(2) 26. (1)
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3) (2)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3)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27. (1)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
第 Ⅱ 卷(请在各试题 的答题区内作答) (3)
二、填空题 (4)
16. (1) (2) 三、实验探究题
(3) (4) 23. (1)
17. (1) (2)
(3) (4) (2)
(5)① ② (3)
18. (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二一教育 同舟共理工作室 监制
Copyright 2024-2025 Zhou CB. 科学答题卡 第 1 页 共 2 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四、综合题 31. (1)
28. (1) (2)
(2) 此
(3)
(3) 区
29. (1)① 域

(2)
32. (1) 禁
(2)
30. (1) (3)
(2) 止
(4) 作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二一教育 同舟共理工作室 监制
科学答题卡 第 2 页 共 2 页 Copyright 2024-2025 Zhou CB.保密★启用前
【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1章单元过关测试卷
试 题 卷·B卷
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考试范围:新教材第一章全部内容。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对于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初中生正常步行时的步幅约为50分米 B.冬天洗澡水温60℃,人体感觉舒适
C.一个便于携带的保温杯容积为550升 D.初中生一只鞋印面积大约200cm2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实验操作不但要规范,更要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B.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选择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正对着量筒的刻度线
B.先向量筒内倾倒水,当水面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水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D.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可将量筒举起后读数
4.掌握重要的方法与技能是学好科学的前提。例如通过观察燕子、麻雀有筑巢行为,得出“鸟类有筑巢的行为”的结论,该过程涉及到的方法或技能是( ▲ )
A.比值定义 B.测量 C.归纳 D.控制变量
5.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2.8升=2.8升×1000毫升=2800毫升
B.1.3m3=1.3m2×10000=13000cm2
C.2.4米=2.4×1000=2400毫米
D.2.5m3=2.5×1000000cm3=2500000cm3
6.下列仪器的名称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
选项 A B C D
仪器
名称 镊子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夹
用途 用于夹取粉末状固体 用作热源 用于固定或支持反应容器 用作夹持试管
7.“一张纸折叠103次后厚度将超过宇宙边界”这一视频标题引发了小兰的思考。为测量参考书中一张纸的厚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B.测量厚度时,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C.用分度值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D.数出参考书共200页,测出整本书总厚度记为L,然后再用总厚度L除以纸的页数200,则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8.有三只量筒,量程和最小刻度如下,现要一次性尽可能准确地量取15毫升酒精,最好选用哪只量筒( ▲ )
甲 乙 丙
量程(mL) 100 50 10
最小刻度(mL) 2 1 0.5
A.甲 B.乙 C.丙 D.甲乙均可
9.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10.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 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11.为响应国家的环保号召,小联在买奶茶时携带如图所示的杯子进行灌装。他需要测量这个不规则杯子的容积,来判断是否能装得下奶茶,下列方法中,他选用哪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最为准确( ▲ )
A.将杯子浸没在盛满水的脸盆中,用量筒收集溢出的水,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B.用刻度尺测量杯子的长、宽、高,利用公式,计算杯子的容积
C.将杯子灌满水后,再将水倒入烧杯中,估算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D.原量筒中的水为V1,将水倒满杯子,剩余水为V2,V1-V2即为杯子的容积
12.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cm,刻度线与刻度线相距BC=3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C处应该刻上5℃
B.C处应该刻上-5℃
C.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20℃刻度线距处3厘米
13.小永想测出塑料空盒(密封性良好)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
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
②将塑料空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
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
④将小铁块拿出,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关紧塑料盒,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以上各步均忽略沾水影响,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将一支普通温度计和一支示数为37℃的体温计放在窗台同一位置,记录一天中温度计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并绘成图像,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15.为了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 )
①操作中要边滴边振荡 ② 2只小烧杯中只要控制蓝色淀粉—碘溶液的体积相等
③每支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同
④ 2 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1 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⑤榨取的苹果汁和橙子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①②⑤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16~18每空1分,每空2分,共40分)
16.在下列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字。
(1)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容积约为550 ▲ ;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 ▲ ;
(3)0.09米3= ▲ 厘米3; (4)60纳米= ▲ 米。
17.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 。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
(3)用作度量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 。
(5)实验室安全很重要。
①烧伤或烫伤,用大量 ▲ 冲洗受伤处。
②实验室内有各种安全标志,右图为 ▲ 警告标志。
18.分析下列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
①用体温表测量体温 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
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 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
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结合自己所学,判断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 ,属于定性观察的是 ▲ 。
19.科学实验离不开科学测量。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 ;
(2)如图乙所示,测量温度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 (选填“a”“b”或“c”);
(3)小科想知道一个圆柱体的直径,身边除了一把刻度尺没有别的可用工具,他想了一个办法,如图丙所示,在纸上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在圆柱体上用墨水点一个小点,然后将圆柱体在纸上沿所画直线滚过去,纸上留下4个墨水点,用刻度尺测得第一个点和第四个点之间的距离为47.1mm,则测得该圆柱体的直径为 ▲ mm。(π取3.14)
20.在测量细铜丝直径的实验中,小东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20圈,再用刻度尺测量20圈的总长度,并记录在下方表格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测量结果
1.74cm 1.75cm 1.76cm
(1)小东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2)根据表格数据可计算细铜丝的直径是 ▲ 。
(3)不更换刻度尺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进行的操作是 ▲ 。
21.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 (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方法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比较大的是 ▲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 cm3。
(4)如果甲同学在读数时,V1是俯视读数所得,V2是仰视读数所得,则甲同学测得的这块碎石体积将 ▲ 碎石的真实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外加“双减”政策中托管服务的落地,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三检”,分别是晨检、午检和晚检。
(1)晨检时测得小安体温如图所示,为 ▲ ℃,后两位同学未甩此体温计直接测量,小杨为38.6℃,小秋也为38.6℃,由此可知小杨与小秋中一定发高烧,要及时治疗的是 ▲ 。
(2)送到医院后医生再次给他量体温、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填序号)
①建立假设 ②获取事实与证据 ③制定计划 ④提出问题
(3)小安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他的想法正确的是 ▲ 。
A.体温计能准确到0.1℃
B.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D.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为美观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3.为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小灵进行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A、B、C三个烧杯的容积。
②将A烧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立即用橡皮泥密封住烧杯尖嘴口。
③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④换用B、C烧杯重复步骤②和③,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烧杯容积/毫升 蜡烛燃烧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
A 240 16 18 14 16
B 460 27 28 40
C 1020 68 73 69 70
(1)以量筒和水为器材,设计出步骤①中测量烧杯容积的一种方法: ▲ 。
(2)除量筒外,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
(3)小灵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时,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烧杯尖嘴口。为此,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6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 ▲ 秒。
(4)本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
24.学生如何买一辆大小合适的自行车呢?自行车有24英寸的,也有26英寸的,还有28英寸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如果自己身体又瘦又矮的话,买个大的车腿都够不到脚蹬子,就买一辆24英寸的就可以。自行车的型号是按车轮直径的尺寸命名的,如“24”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24英寸,1英寸=2.45cm。
(1)“24”型号车轮的直径是 ▲ cm。
(2)给你一把量程为2m的卷尺和一辆“24”型自行车,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测量学校跑道的长度,请你写出测量步骤,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你测得的物理量:
①用卷尺测出直径D,算出车轮的周长为 ▲ ;
②用红布条在自行车车轮上做一个记号(或用气门芯做记号),让记号与跑道的起点重合,推着自行车沿跑道移动一圈,记下 ▲ ;
③跑道长度的表达式为: ▲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5.医学上,头发密度是指头发覆盖区域内单位面积头发的数量。某科研人员为研究头发密度,选择76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将头发覆盖区域划分为顶部、枕部和左右两侧四个等面积的区域,分别在四个区域内随机取相同面积进行测量。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表一:不同年龄头发密度 表二:不同部位头发密度
年龄段(岁) 人数(人) 头发密度(根/ cm2) 部位 头发密度(根/cm2)
18~29 24 142~150 顶部 167
30~39 18 136~145 枕部 156
40~49 17 129~137 左侧 119
50~60 17 125~132 右侧 118
(1)量头发密度时,把志愿者的头发剪短,然后用皮肤镜轻压测量部位,再拍照取样,并用电脑打开照片,如图所示。在该实验中皮肤镜的作用除了控制测量区域面积相同之外,请你再推测皮肤镜的另一个作用 ▲ 。
(2)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
(3)表二是某位志愿者不同部位的头发密度,分析该志愿者可能处于 ▲ 年龄段?你的理由是 ▲ 。
26.某校进行“制作简易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下面是题。
(1)查阅资料:温度计部分发展历程如图甲;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是根据 ▲ 原理制成的;若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玻璃管中水柱上升,说明温度在 ▲ (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2)有了知识储备,各小组都制作出了简易温度计,如图乙是某小组制作的一个温度计,请你对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方法 ▲ ;
(3)另一个小组查阅资料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了用金属作为测温物质的简易温度计;主要结构及原理如图丙,测温物质从气体到液体和固体的改变,可能是基于怎样的猜想 ▲ 。(写出一点)
27.热衷于羽毛球运动的小亮了解到:羽毛球可用多种材料制成,除羽毛制以外,还有塑料制、尼龙制的羽毛球。在击球过程中小亮发现羽毛球飞出的距离好像会受材质影响,他猜想不同材料制成的羽毛球防风能力可能不同,于是他利用发球机的同一档位向同一方向发射不同材质的羽毛球,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并在下表中记录了落点与发球机的水平距离s。
羽毛球材质 落点与发球机的水平距离s/m
羽毛制 3.85
塑料制 4.05
尼龙制 5.17
(1)实验中是通过 ▲ 来反映不同材料羽毛球的防风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若在室外有风的环境下进行羽毛球运动,最好选择 ▲ (选填“羽毛制”“塑料制”或“尼龙制”)羽毛球;
(3)请你对该探究实验作出评价,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①你的评价: ▲ ;
②改进建议: ▲ 。
四、综合题(第28题6分,第29题8分,第30题4分,第31题7分,第32题10分,共35分)
28.小科淘米时发现米发霉了,米放在米缸里怎么会发霉呢?小科猜测大米发霉可能与大米的含水量有关。于是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样。取A、B、C、D、E五种大米各2g。
Ⅱ.用干燥法测量各种大米的含水量,其数据如下:
大米种类 A B C D E
实验前质量(g) 2 2 2 2 2
实验后质量(g) 1.8 1.70 1.75 1.74 1.78
水的质量(g) 0.2 0.3 0.25 0.26 0.22
含水量(%) 10.0 15.0 12.5 13.0 11.0
Ⅲ.探究大米发霉时间。将大米样品放置15天后,发现B大米变为灰绿色。取灰绿色物质进行培养。从显微镜下辨认是黄曲霉的菌落。接着观察其他样品大米的变化,40天后,用肉眼观察到的大米发霉的日期如下:
大米种类 A B C D E
发霉时间(天) 没有霉变 15 30 35 39
(1)按照国家对大米含水量的标准小于等于14.5%来衡量,五种大米中不合格的是 ▲ 。
(2)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小科的实验还不够严谨,除温度与相对湿度外,变量控制上还存在的不足有: ▲ 。
29.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测量工具的使用。小科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之后进行了如下测量。
图1 图2
(1)为了较准确测出金属丝的直径,小科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
①由图可知,金属线圈的总长度为 ▲ cm,计算得金属丝直径是 ▲ cm。
②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 ▲ (填“大”或“小”);若金属丝没缠绕紧密,匝与匝之间有空隙,则测量值将偏 ▲ (填“大”或“小”)。
(2)小科还需测一条厚薄均匀纸带方法如图2所示: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纸带环绕了n圈,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铅笔的直径D1和圆环的直径D2。求出纸带的厚度 ▲ ;(用图中字母表示)
30.实验室普通温度计是利用煤油、酒精、水银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但液体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就会发生状态变化,容易变成固体或气体而失效。联联所在的项目化小组了解到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膨胀体积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铜和铁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铜膨胀的体积要大于铁:当下降相同的温度时,铜缩小的体积同样比铁大。该项目化小组决定,利用两者的这种性质来制作简易双金属温度计。下面是她们的设计草图,当连线向上移动时,指针通过转轴向B偏转,反之,向A偏转。
(1)当温度为20℃时,两金属片笔直,指针指向O点,当温度为50℃时,指针偏向 ▲ ;(填“A”或“B”)
(2)这种温度计的优点是量程大,但精确度不高。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 ▲ 。
31.小科看到家里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水槽内。他想这个水龙头均匀下落,是否能将水的体积与时间两个量联系在一起。于是他找来了秒表和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滴在量筒里的声音时开启秒表计时,并数“1”到“50”,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示数为30秒,量筒里水的体积是10毫升。
(1)如图是小科查找的资料:百大使用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泄水型水钟;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受水型水钟。小科使用的方法与 ▲ (选填“受水型”或“泄水型”)水钟的原理相同;
(2)请通过计算回答,每一滴水的体积为多少毫升 (列式计算)▲
(3)如果小科实验结束没有及时关闭水龙头,则一小时要浪费的水量是多少升 (列式计算)▲
32.如图1是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温度计,其单位不尽相同:一些说英语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用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还有一些国家使用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而我们国家采用摄氏温标,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是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其换算关系是:
摄氏温标=(华氏温标-32)÷1.8。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
(1)小科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下表。
t/℃ 0 5 10 15 20 25
T/℉ 23 32 41 50 59 ▲ 77
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 ▲ 。
(2)根据上述信息,我国探月工程使用玉兔二号月球车,测出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通过关系式算出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 ▲ K。
(3)实验室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2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2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100格处。则该温度计的可以测量温度的范围是多少?(列式计算)▲
(4)如图2是老师自制的温度计模型,用一个圆底烧瓶模拟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红色液体。常温下(25℃)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细心观察会发现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会先稍微下降,然后再上升,请解释这一现象: ▲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科学试题·2
【KX】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保密★启用前
【领航金卷】2025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1章单元过关测试卷
参 考 答 案·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D A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A D
二、填空题(16~18每空1分,每空2分,共40分)
16.(1)mL (2)dm/分米
(3)9×104 (4)6×10-8
17.(1)g (2)d
(3)c (4)h
(5)①冷水 ②小心腐蚀
18. ①⑤⑥⑦⑧ ②③④⑤⑧
19.(1)1.50cm
(2)b
(3)5
20.(1)1mm
(2)0.09cm
(3)将铜丝重新密绕,多次测量(或改变铜丝的密绕圈数,多次测量)
21.(1)甲
(2)乙
(3)20
(4)小于
22.(1)37.4 小杨
(2)②
(3)AC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先用水装满烧杯,再将水倒入量筒,最后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烧杯的体积(合理即可)
(2)秒表
(3)27
(4)减少误差
24.(1)58.8
(2)①πD ②自行车轮胎转动的圈数n ③s=nπD
25.(1)将测量部位放大
(2)头发密度总体上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3)30~39岁
对表二中的4组数据求平均值,结果为140根/厘米2,并与表一中数据对照
26.(1)气体能热胀冷缩 下降
(2)将玻璃管内径做得细一些
(3)测量范围更广,受熔点、沸点的影响更小
27.(1)落点与发球机的水平距离
(2)尼龙制
(3)同一种羽毛球发射的次数太少,测量结果具有偶然
(4)每一种羽毛球都发射三次,取三次距离的平均值,与其它材质羽毛球飞行距离进行比较
四、综合题(第28题6分,第29题8分,第30题4分,第31题7分,第32题10分,共35分)
28.(1)B(2分)
(2)大米霉变的快慢与含水量有关(2分)
(3)没有控制大米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大米含有的物质不同(2分)
29.(1)①1.50(1分) 0.075(1分)
②大(2分) 大(2分)
(2)(2分)
30.(1)A (2分)
(2)换用升高相同温度时,膨胀体积差异更大的两种金属。(2分,合理给分)
31.(1)受水型(2分)
(2)(2分)
(3)(3分)
32.(1)68(2分)
(2)90(2分)
(3)该温度计的每小格实际代表:(100℃-0℃)÷(100-20)=1.25℃(1分)
该温度计的最大刻度为:100℃+(120-100)×1.25℃=125℃;(1分)
最小刻度应为-25℃,即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5℃~125℃。(1分)
(4)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由于玻璃和红色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分),玻璃
先受热膨胀,使得内部空间增大,所以红色液柱先下降(1分),随后热传导到红色液体,
液体热胀冷缩比固体明显(1分),所以红色液柱上升,因此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红
色液柱会先下降再上升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