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仪梳理课件(共40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仪梳理课件(共40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第一节 地球仪
素养目标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区域认知)
2.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地理实践力)
3.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4.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课前|知识梳理篇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4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地球的形状
项目 结论 意义
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圆地方) 猜想阶段
浑天说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项目 结论 意义
观测海上归来的帆船 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证明地球是[1]圆 的
观察太阳和月亮 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以及月食时月球被遮挡的边缘是圆弧形的现象,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并确立了“地球”的概念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证实地球是一个[2]球 体
地球卫星照片、 科学家精密测量 通过从宇宙空间站或各种宇宙探测器发回的照片,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3]稍扁 、赤道[4]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球体
稍扁
略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才逐渐揭开地球的“面纱”。
2.地球的大小
6 371
4万
5.1亿


二、地球仪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10]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地表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湖等地理事物,以便形象、直观地呈现它们的位置、形状、范围等。
缩小
2.作用:便于认识[11]地球全貌;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3.地轴:地球仪中,穿过球心的固定[12]旋转轴。事实上,地轴是人们[13]假想 的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其中, [14]上 端的交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15] 南极 。
地球全貌
旋转轴
假想
上 端
南极
地球仪上的一些地理事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比如经纬网、地轴等。
三、经纬线与经纬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8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经线与纬线
项目 经线 纬线
概念 在地球仪上,连接[16]南 北两极的半圆弧线,也叫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与[17] 地轴垂直的圆圈
南北
地轴
项目 经线 纬线
特 点 形状 半圆形;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18]相 等 [19]赤 道是最长的纬线,其他纬线的长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最终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相互关系 纬线与经线垂直 指示方向 指示[20]南 北方向 指示[21]东 西方向
相等
赤道
南北
东西
2.经度与纬度
(1)经度。
变化方向 表示方式 说明
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叫[22]东 经,用“E”表示;向西叫[23] 西 经,用“W”表示,各自增加直到[24]180° 为止 例如,北京的经度约为东经116°,可写为[25]116° E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经180°与西经180°重合

西
180°
116°E
(2)纬度。
变化方向 表示方式 说明
以0°纬线(赤道)为起点,往北是[26]北 纬,用“N”表示;往南是[27]南 纬,用“S”表示,各自增加直到北极(90°N)和南极(90°S)为止 例如,北京的纬度约为北纬40°,可写为[28]40 °N 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30°为低纬度地区,30°~
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40°N
四、经纬网定位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9~10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概念与表示: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29]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例如,北京大致位于东经116°经线和北纬40°纬线的交点上,其经纬度位置可表示为[30](40°N ,116°E)。
2.应用:航海、航空、军事、交通、地质、气象等多个领域。
经纬网
(40°N,116°E)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构建空间地图]
(1)在图1、图2中空白处填写相应的经度和纬度,并用红笔描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写出图3中各点的经纬度位置。
①(60°N,20° ;②(40°N,40° ;③(60°N,100°E);
④(40°S,80°E);⑤(20°S,0°);⑥(0°,0°)。
【答案】(1)填图略。
(60°N,20°W)
(40°N,40°W)
(60°N,100°E)
(40°S,80°E)
(20°S,0°)
(0°,0°)
1.南北半球的判读(图甲)和东西半球的判读(图乙)
[点拨重点难点]
2.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 的作用 定位、定向、定距离
经纬网 的定位 确定经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经度数值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确定纬度: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如图中②坐标为(23.5°S,10°E)、④坐标为(66.5°N,130°E)
应用 经纬网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年福建厦门期中)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图甲、图乙示意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两个阶段。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甲所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 ( )
A.圆形 B.正方体 C.椭圆形 D.球体
2.图乙说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所处的阶段是 ( )
A.天圆地方说阶段 B.观测月食阶段
C.太空观测地球阶段 D.环球航行阶段
3.若同学们模拟沿赤道进行环球航行,模拟的航行路程大约为 ( )
A.6 371千米 B.4万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12742千米
D
C
B
知识点二 地球仪
  [地理实践力](2025年广东茂名月考)开展地理观测、动手制作是培养我们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做模型、讲模型、用模型”的地理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据此完成第4~5题。
4.乐乐同学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出的地球仪雏形符合要求的是 ( )
D
5.乐乐完善了地球仪模型,在“讲模型”环节中,以下对地球仪的介绍正确的是 ( )
A.利用地球仪可以了解全球海陆分布概况
B.地球仪能展现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
C.利用地球仪可以精确量算两地实际距离
D.地球仪能准确表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A
知识点三 经纬线与经纬度
  (2024年福建泉州抽测)如右图示意某半球海陆分布。据此完成第6~8题。
6.图示区域全部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7.能与甲所在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
A.20°W经线 B.160°W经线
C.20°E经线 D.160°E经线
C
D
8.下列关于经纬线说法正确的是 ( )
A.纬线形状是半圆弧
B.经线的形状是圆圈
C.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
知识点四 经纬网定位
 [区域认知](2025年广东河源月考)新西兰位于大洋洲,由两座主岛及附近小岛组成,多火山和地震。下图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新西兰位于 ( )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10.惠灵顿位于北京的 (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A
B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堂|重难突破篇
课后|高效提能篇
课前|知识梳理篇
  [地理实践力](2025年湖北随州期末)生活处处有地理,同学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地理知识。右图为手持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实验的片段。据此完成第1~2题。
[基础练]
1.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 ( )
A.大小 B.质量
C.形状 D.海陆分布
2.下列物品中,便于用来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是 ( )
A.纸盘 B.纸杯 C.魔方 D.乒乓球
C
D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期中)某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动手制作了地球仪,下图显示了其制作地球仪的整个过程。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a纬线的长度约为 ( )
A.6 371千米
B.2万千米
C.4万千米
D.5.1万千米
C
4.中国地球仪的制作始于元代,明、清两朝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下列情况不能从地球仪上获知的是 ( )
A.北京某天的天气情况
B.中国的地理位置
C.太平洋的位置
D.欧洲的经纬度范围
A
  (2025年北京朝阳区期末)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了192天的“太空出差”任务,带回了珍贵的“太空特产”——约34.6千克重的科学实验样品。右图为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第5~7题。
5.借助航天员在“太空出差”时拍摄的照片,可以推测出地球 ( )
A.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B.形状是球体
C.沿着椭圆轨道自转 D.有倾斜的地轴
6.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错误的是 ( )
A.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 B.平均半径约为6 357千米
C.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B
B
7.对“太空特产”的研究能够 ( )
①推动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③了解人类所在宇宙环境的奥秘 ④为人类认识宇宙演变积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025年四川遂宁中考地理)地理老师用雨伞制作了一个经纬网模型的教具。观察下图经纬网模型教具,完成第8~10题。
8.在制作过程中,伞的结构与经纬网的构成搭配不当的是 ( )
A.伞骨表示纬线
B.伞顶表示北极点
C.伞柄表示地轴
D.伞面表示地球部分表面
[培优练]
A
9.根据所制的经纬网模型,A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30°S,60°E)
B.(30°S,60°W)
C.(30°N,60°E)
D.(30°N,60°W)
10.A点位于 ( )
①热带  ②B点的东南方向  ③高纬度  ④东半球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C
B
11.(2024年四川泸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元旦节期间,家住甲地的小华跟在国外某地出差的爸爸打视频电话,小华从视频中观察到他爸爸穿着短袖T恤在树荫下乘凉。小华把自己所在的经纬度位置(30°N,105°E)告诉了爸爸,爸爸回答说:“我在乙地,你可以通过观察,猜测我的大概位置”。
材料二 下图为小华与爸爸经纬网位置图。
(1)请代小华爸爸报告其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40°S,30°E)。
(2)判断小华与爸爸同时在所在地“坐地日行一周”,谁绕行的距离更长。请说明理由。
(3)小华位于他爸爸所在地的东北 (方位)。
(4)说出小华爸爸所在地的半球位置:南半 球,东半球。
【答案】(2)小华。小华所处纬度较低,纬 线长。
(40°S,30°E)
东北
南半球,东半球
【答案】(2)小华。小华所处纬度较低,纬线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