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1
6.
(1)
(2)

3)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答题卡
姓 名: 考 号: 班 级:
(
错误填涂
缺考标记
正确填涂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6分)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
17.
(1)
(2)

3)
)
(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
二、非选择题(共 34 分)
(
1
4
(1)
(2)
(3)
)
(
18.
(1)
(2)
(3)
(4)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5.
(1)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答题卡
(1)
姓名:
(2)
考号:
[0][o][o][o][o][O][o][0]
[1]1][1][1][1]1]1]
(3)
班级:
[21[2[21[2[2[2[21[21
[3[33[3)[3[3][3]
3]
[4[4[4[4[4[4
[4
[4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5]5][5[5][5]
[]
6[66[6[6[6
[6
[6
错误填涂
芒图名品

[7]
[7][][7][7][7[7]
[7]
[8[8[8[8[8[8[8]
[8]
[9][9][9][9][9[9[9[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7.
共26分)
(1)
(2)
(3)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
8
(2)
(1)
(2)
(3)
(3)
(1)
(4)
(2)
(5)
(3)吉林七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练习题
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
1.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博物馆里有丰富的文物展品;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藏书,我喜欢在里面阅读文学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
A.社会生活空间不断扩展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在父母眼里,我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朋友眼里,我们是真心相待的倾听者;在老师眼里我们是充满活力的莘莘学子。这表明 ( )
A.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一成不变的 B.人的身份是由亲朋好友确定的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以血统联系为基础形成社会关系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我们学习行为规范的内容包括 ( )
①风俗习惯 ②伦理道德 ③法律规范 ④网络用语
①② 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
A.拒绝任何独处时间 B.养成亲社会行为
C.盲目跟随群体行为 D.害怕与他人交往
5.社会生活具有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发展和公共性的特点。下列体现“公共性”的是 ( ) A.独自在家学习 B.个人收藏自己爱好物品
C.在家观看电影 D.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6.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 ( )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只要进人社会,我们就能健康成长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7.对右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
①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中养成的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在现场观看球赛时随手乱扔垃圾
B.在家不用父母督促也能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就校门口红绿灯设置问题向交管部门提建议
9.人是社会发展中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都与他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以下古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 )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血缘关系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地缘关系
C.借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一业缘关系
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地缘关系
10.有一群学生:他们学习没有仅停留于书本知识,他们利用节假日,去农村进行劳动体验,研学旅行学习红色文化。下列诗句与这一做法最符合的是 (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她曾说.庆幸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才有了能实现自己航天梦的际遇。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上述材料表明 ( )
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个人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靠社会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学习“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以后,某班同学搜集到这样的两个观点。 ( )
观点一: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信息泄露、窥秘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防不胜防。观点二:有了网络,我们可以看新闻,在线学习,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充分
利用时间。请你为这两个观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
A.网络是把双刃剑 B.网络促进交往学习
B.网络谣言影响恶劣 D.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
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对此,你认为网民应该 ( )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 ②远离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③明辨是非,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④遵纪守法,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34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在公园、商场等公共空间活动日益频繁。我们的小区加装了电梯,社区活动中心每天都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城市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 (2分)
(2)今天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分)
(3)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
人的成长是不断------------的过程。(1分)
(2)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了什么 (2分)
(3)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哪些因素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3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歌手吟唱“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黄河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树……”
材料二:中学生小林说:“在家里,我是父母的乖儿子;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邻居眼中懂事的孩子……”
(1)材料一说明个人与社会具有怎样的关系 (2分)
(2)材料二说明人的身份是在什么中确定的 (1分)
3)根据建立的基础,材料二中小林与父母、老师、邻居分别属于什么社会关系 (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
近年,一些政府网站推出《群众意见》栏目,老百姓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留言。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可随时随地查看网民留言,实时掌握民生舆情。通过这种互动方式,真正实现了“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材料主要体现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哪一方面表现 (2分)
(2)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中要遵守怎样的基本准则 (2分)
(3)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两点即可)(2分)
18.某小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学习完《走进社会生活》这一单元内容后,围绕本市的环境问题进行调研,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10分)
【宣传设计】(1)请你为本次的调研活动设计一个宣传主题。(2分)
【深人调研】小丽主动加入学校组织的社区环境调查小组,在自己所在的小区开展社会调查。经调查,她发现居民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多数人未能按垃圾分类要求规范投放。针对这一现象,小丽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国内外先进社区的治理经验,撰写了调研报告,为改善社区环境与提升居民环保意识提供了有益参考。
(2)小丽在材料中具有哪些身份 (2分)
(3)社会生活也促使我们不断社会化, 什么是社会化 (2分)
【总结提升】通过调研活动,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努力培养亲社会行为,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
(4)亲社会行为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2分)
(5)简要概括,我们要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2分)吉林七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练习题
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
1.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博物馆里有丰富的文物展品;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藏书,我
喜欢在里面阅读文学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社会生活空间不断扩展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在父母眼里,我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朋友眼里,我们是真心相待的倾听者;在老师眼
里我们是充满活力的莘莘学子。这表明()
A.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一成不变的
B.人的身份是由亲朋好友确定的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以血统联系为基础形成社会关系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我们学习行为规范的内容包括()
①风俗习惯②伦理道德③法律规范④网络用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A.拒绝任何独处时间
B.养成亲社会行为
C.盲目跟随群体行为
D.害怕与他人交往
5.社会生活具有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发展和公共性的特点。下列体现“公共性”的是()
A.独自在家学习
B.个人收藏自己爱好物品
C.在家观看电影
D.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6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海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
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只要进人社会,我们就能健康成长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7.对右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①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中养成的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在现场观看球赛时随手乱扔垃圾
B.在家不用父母督促也能够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就校门口红绿灯设置问题向交管部门提建议
9.人是社会发展中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都与他人发生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以下古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血缘关系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地缘关系
C.借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一业缘关系
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地缘关系
10.有一群学生:他们学习没有仅停留于书本知识,他们利用节假日,去农村进行劳动体
验,研学旅行学习红色文化。下列诗句与这一做法最符合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她曾说.庆幸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才有
了能实现自己航天梦的际遇。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上述材料表明()
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个人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靠社会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
12学习“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以后,某班同学搜集到这样的两个观点。()
观点一: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信息泄露、窥秘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防不
胜防。观点二:有了网络,我们可以看新闻,在线学习,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充分
利用时间。请你为这两个观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网络是把双刃剑
B.网络促进交往学习
B.网络谣言影响恶劣
D.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
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
为,对此,你认为网民应该()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②远离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③明辨是非,尊重他人合法权益④遵纪守法,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八年道法习题答案
选择题
C  2.C 3.A 4.B 5.D 6. A 7.C
D 9.A 10.A 11.B 12.A 13.D
非选择题
14(1).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
(1)社会化
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 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
(1)人是社会的人
(2)社会关系。
(3)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1)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注意信息出处。 关注官方信息。
18.(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符合题意即可)
(2)小丽的身份有学生和社区居民。
(3)社会化是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4)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5)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