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品味易安相思之 愁第一课时一、通过翻译第一、二段,识记重点文言知识。(重点)二、梳理结构,指导背诵,学习文章多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赋的语言风格。三、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 的道理。学习目标骊山 缦回 囷囷焉蜂房水涡 不霁何虹 妃嫔媵嫱 辇来于秦梳晓鬟 焚椒兰辘辘 杳不知缦立远视 摽掠鼎铛 珠砾 逦迤锱铢 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 参差横槛 呕哑mànqūnjìpín yìng qiángjiāolùyǎopiāomànchēnglǐ yǐzī zhūchuányǔ sùjiànōu yācēn cīhuánlíniǎnlìwō读课文正音壹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出生名门,唐宰相杜佑之孙,26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都曾任职。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杜樊川”,自号“樊川居士”。杜牧在文、赋、诗方面皆有建树。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是继韩愈、柳宗元之后的散文大家。有《樊川文集》传世。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推动赋由骈俪走向散文化,《阿房宫赋》历来被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诗——成就最为突出,诗风清丽自然,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泊 秦 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诗的风格:擅长借古讽今,体现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风格。《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与宦官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曾在长安洛阳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后因平卢、成德节度使借口“以兵匠助修东都”想趁机夺取洛阳,才作罢。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与黑暗现实,就写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了解背景“阿房宫” 是秦始皇在位时建造的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战国后期,秦国国力强盛,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10年左右的时间内以雷霆之势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了控制诸侯,保证胜利果实,将各国宗室数十万迁至都城咸阳。又过了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咸阳,再加上秦始皇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pángē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至秦灭时仍未完工。解题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716DE1DF50EE2514B79D5C471B7F9E134C19A2A0C645524B78502922DB5D4BBE1E28ED0529A36F561E6275B1A00576C00495D96ED76821BC解题“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 chī ,舒展散布)文,体物写志也。”形式上:手法:注重铺陈,多对偶、排比、比喻、夸张;语言:讲究辞藻和用典,声律和谐,朗朗上口;句式: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内容上: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咏物说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贰文本研读疏通文意文本解析:第一段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疏通文意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毕:完结一:数作动,统一兀:光秃,山高而上平。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覆压:覆盖隔离:遮蔽构:建造北、西:名作状,向北,向西直走:一直通到溶溶:河水盛大的样子,一说缓慢流动的样子腰:名作状,像腰一样缦:萦绕 回:曲折檐牙高啄:檐牙高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抱:随着,依着钩心斗角:古今异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疏通文意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蜂房水涡:名作状,像蜂房,像水涡矗:高耸,矗立卧波:卧在水上龙:名作动,出现龙复道:楼阁之间架在空中的通道霁:雨后天晴。虹:名作动,出现彩虹冥迷:分辨不清歌台暖响: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充满着暖意舞殿冷袖: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带来寒气气候:天气通感+互文由对建筑外观的描写转入建筑内部,意指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侧面写出统治者生活的奢靡繁华。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山上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建成了。(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腰,萦绕曲折,屋檐高挑,像鸟仰首啄物。(这些宫室)各依地势而建,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它们)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高高矗立,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在水上卧,没有云彩怎么会出现龙?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并非雨过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高低低的楼阁使人迷惑,辨不清西和东。人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响起,好像充满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人们在殿里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同一天之内,同一座宫里,而天气冷暖不一。译文钩心斗角阿房宫的宏伟壮丽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阿房宫建筑的什么特点?总写外貌(整体)细写内部(局部)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钩心斗角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风雨凄凄用材之多面积之广建筑之高楼阁之密装饰精美宫室之多错综复杂歌舞纷繁楼阁长桥复道宫中歌舞盛况概括具体建筑人物结构梳理顺序:建筑—人物 整体—局部 远 —近 外—里疏通文意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文本解析:第二段疏通文意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妃嫔媵嫱: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王子皇孙: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辞楼下殿: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辇:名作状,乘辇车朝、夜:名作状,在早上、晚上弦:名作动,唱歌;弹琴明星荧荧:光如明星闪亮绿云扰扰:乌云纷纷扰扰晓鬟:清晨梳理发髻涨腻:涨起了脂膏脂水:含有脂粉的洗脸水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香衣物乍:突然辘辘:车行的声音杳:遥远得踪迹全无之:到,往判断句互文疏通文意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一:数词作形容词,全部,所有尽态极妍:娇媚至极。尽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缦立:久立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收藏、经营:动作名,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古今异义,金玉珍宝等物剽掠:抢劫,掠夺倚叠:堆叠输:运输逦迤:连续不断六国的妃嫔宫妃们、女儿孙女们,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从早到晚弹唱弹琴,成了秦始皇的宫人。明星闪亮,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乌云纷纷扰扰,是她们清晨在梳理鬓发;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是她们泼掉含有粉脂的洗脸水;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在点燃椒兰等香料。雷霆般的声音突然响起,这是宫车从这里驰去;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宫人们每一片肌肤,每一副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没能见到皇帝,竟整整三十六年。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收藏的金玉珍宝,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看成石头,黄金视为土块,珍珠看作沙砾,扔得到处都是,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太可惜。译文美人来历:妃嫔……为秦宫人人数众多、梳妆打扮:明星盈盈……焚椒兰也哀怨: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揭示秦始皇的骄奢淫逸,表现宫女的悲惨命运宫中的奢靡生活珍宝来历:数量:态度:剽掠其人输来其间倚叠如山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珍宝之富珍宝被践踏结构梳理铺排,夸张,比喻互文,排比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疏通文意鉴赏“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铺叙:照镜、梳头、洗脸、熏香;②采用倒置暗喻,喻体在前,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本体在后,解释原因,印象深刻。③排比、夸张,铺陈渲染,极力表现宫女之多,生活之奢靡。④判断句、短句,音韵和谐。品味易安相思之 愁第二课时一、通过翻译第三、四段,识记重点文言知识。(重点)二、梳理结构,指导背诵,学习文章多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赋的语言风格。三、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学习目标疏通文意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文本解析:第三段思考:阿房宫为什么最终会化为焦土?疏通文意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纷奢:繁华,奢侈。念:顾念奈何:为什么锱铢: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负栋之柱:支撑房屋大梁的柱子。于:比南亩:农田磷磷:有棱角的样子。这里形容钉头突出。庾:谷仓。帛缕:衣服上的丝线。疏通文意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槛:栏杆九土:九州,即全国管弦呕哑:形容音乐声音嘈杂。管弦,管乐和弦乐,此泛指音乐。呕哑,象声词,指声音嘈杂独夫:残暴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日:名作状,一天天地骄固:骄横顽固戍卒叫: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指陈胜吴广起义举:被攻占楚人一炬:指项羽公元前206年入咸阳焚烧秦宫殿,大火三月不灭可怜:可惜焦土: 名作动,变成一片焦土被动句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人的心思。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钱财的时候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呢?(秦始皇的聚敛)使阿房宫里支撑大梁的柱子,比在田里耕种的农夫还要多;架梁的椽子,比织机旁的做工的女子还要多;钉头个个凸起,比谷仓里的谷粒还要多;瓦缝参差,比(人)全身衣服上的丝线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管弦之声嘈杂,比闹市里人们的言语还要多。这使得天下人不敢口上言语,而只敢心中含怒。独夫秦始皇的心,也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占,项羽燃起了一把大火,可惜豪华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译文课文第三段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秦始皇对百姓的剥削?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反问>>>>>>南亩之农夫机上之工女在庾之粟粒周身之帛缕九土之城郭市人之言语铺排对比对比铺排即铺陈和排比。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一气贯注、加强语势。钉头磷磷瓦缝参差直栏横槛管弦呕哑负栋之柱架梁之椽骄奢淫逸怨气横生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贪欲挥霍灭亡常情积怨爆发六个“多于”统治者百姓叫 举 炬对比千万人之心一人之心人亦念其家秦爱纷奢表达作者对奢侈荒淫、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结构梳理疏通文意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文本解析:第四段疏通文意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族:使动,使...灭族使:假使,假如爱:爱惜人:百姓拒:抵抗递:依次传递不暇:来不及哀:为动用法,为...悲哀鉴:意动用法,以……为鉴判断句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亡秦王朝的,是秦自己,不是天下人。假使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他们的百姓,那么足以抵抗秦国;如果秦(取得天下后)又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君王,谁能够灭掉它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后人为他们哀叹;如果后人为他们悲哀而不引他们为鉴,也会使让更后来的人再为后人悲哀了。译文秦人不暇自哀,而①后人哀之;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③后人而复哀④后人也。汉朝到唐朝的人唐以后的人第四段的那几个“后人”分别指谁?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学习活动二合作探究这句话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写宫殿的宏伟壮丽总教训警当世雄伟壮观布局瑰丽美人之多珍宝之富论秦灭之原因写宫内生活的奢靡秦王骄奢宫化焦土戒奢爱民借古讽今铺采摛文体物言志阿房宫赋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总结全文思考探究结合赋的特点,探究《阿房宫赋》的写作特色。①想象、比喻、夸张的使用。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是驰骋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②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了修建阿房宫的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描写规模。第1段将骈散结合得非常好。③描写、议论与铺排结合。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3段对秦人奢侈的议论,一口气用了六个排比句。④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