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是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为 。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三吏
三别
诗圣
李杜
诗史
“诗圣”
少陵野老
“李杜”
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
忧国忧民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57岁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点仅有2年时间。当时诗人的处境十分艰难——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创作了这首诗歌。面对烟波浩渺、广活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感叹,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漂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
创作背景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吟诵诗歌,理解大意
chè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
坼:
乾坤:
戎马:
关山北:
凭轩:
涕泗:
分裂
指日月
战马,代指战争。
北方边境。
倚窗。
眼泪鼻涕。
自主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本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雄伟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地,日月星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朋好友们音讯全无,我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小组讨论】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感受诗歌意境和笔法。
1、首联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作者登楼时哪些感情?
2、颔联表现力极强的字是哪两个?你能说说炼字的妙处吗
3、面对浩瀚磅礴的洞庭湖,诗人想到了什么?简要说说。
4、读尾联及结合颈联,思考:诗人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眼泪中包含哪些情感
三、再读诗歌,赏析诗味
昔 今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今昔对比,既有登楼时的喜悦,又有天地变更的伤世之感。
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亲友俱在,意气风发)
国家:大唐盛世,百姓安定。
杜甫:年老体衰,孤身漂泊。
国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颔联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本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什么?
试结合文本具体赏析。
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一、析字义:即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二、明手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析效果: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①“坼”是分裂的意思; “浮”是漂浮的意思。
②一个“坼”字写出了吴楚大地被洞庭湖分割成东南两域的壮阔景象,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呈现出日月星辰都随着洞庭湖的波动而漂荡起落的壮阔浩荡之景。
③一“坼”一“浮”,化静为动,具有鲜明的动态感,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映衬出诗人的博大胸怀。
面对浩瀚磅礴的洞庭湖,
诗人想到了什么?简要说说。
无——无亲朋、无音讯
有——有疾病、有孤舟
诗人将自己孤寂坎坷的凄苦命运与洞庭湖水的辽阔雄伟形成对比,愈益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痛苦之情。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的眼泪为何而流?这眼泪中包含哪些情感
大历二年(767)九月“吐蕃寇灵州,进寇邠州。诏子仪率师三万,自河中镇泾阳,京师戒严……
大历三年(768)八月“壬戌,吐蕃十万寇灵武……丁卯,吐蕃寇邠守……
吐蕃入侵,战争不息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的眼泪为何而流?这眼泪中包含哪些情感
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是诗人忧国忧民的体现。
涕泗流
年老多病
孤独无依
战争不止
国家多难
个人悲苦
忧国忧民
当之无愧的诗圣:有人说,苦难对人的影响,无非三种:最下者埋怨社会不公,由怨天尤人而到仇恨外物,中者以此为动力,改变自己命运,但是若存心不厚,也可能沦为与于连之属,即使有朝一日得逞,也必为小人;最上者,因对苦难体会很深,于是更能理解别人之苦难,甚至在别人有了苦难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苦难,这样的人,命运坎坷,身份卑微,但是灵魂却由此而不朽。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圣”就是第三种人。
四、拓展延伸,感知诗韵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但大多不过是对悲苦的消融与逃避”,“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正因为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
——叶嘉莹
你,既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也见证了晚唐的衰落,
你,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亲身体验了流离之苦。
你,远离朝廷,依然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志向;
你,漂泊无依,仍然怀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博大胸怀。
你,用如椽的巨笔和现实主义的态度,抒写出:
一部史,一段盛与衰,荣与辱的历史,
一种情,一种忧国忧民,家国天下的感情。
致杜甫
当堂检测
1.“ , ”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2.“ , ”两句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3.采用借代手法,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的句子是“ , ”。
4.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 , ”。
《登岳阳楼》
1.“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两句自叙如此落寞,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2.“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两句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3.采用借代手法,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的句子是“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
4.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