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园游导入新课春思唐﹒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鹊踏枝》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朗读中品味曲词的美。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以景写情的手法,分析人物情感。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杜丽娘的形象,理解其形象意义。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戏曲之美,弘扬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牡丹亭学习目标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一在东方,一在西方,遥相呼应,都是剧坛泰斗。作者简介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精于古文诗词,通晓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担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后因上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两年后调移浙江遂昌知县。在县任上抑制豪强,关心民生疾苦,颇多善政。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致力于戏曲创作。经历及主张反对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解放。在戏剧创作中,他提倡灵性,反对拘于律声,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合称“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讲述了才子李益元宵夜赏灯,遇才貌俱佳的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历经磨难,最终喜结良缘的故事。6讲述了淳于棼fén梦入槐安国,担任南柯郡太守的故事。讲述了吕洞宾超度凡人卢生,使其经历荣辱梦幻的故事。《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代表作品明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定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把“情”“理”二者截然对立,视“理”为“纯善”,“情”为“人欲之恶”,要求以“理”制“情”,直至灭“情”,“存天理,灭人欲”。皇帝、皇后亲自编写《女诫》之类的书来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明朝中期,社会上出现了怀疑程朱理学的思潮,和批判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汤显祖的《牡丹亭》诞生了。创作背景《牡丹亭》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游园” :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皂罗袍”:昆曲曲牌名。《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游览自家后花园时的一段唱词。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牡丹亭》题记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正值豆蔻年华,天生丽质。一日,父亲杜宝聘请老儒生陈最良来给她授课,老先生讲解了《诗经》的《关雎》篇,由此杜丽娘心中泛起感情的涟漪。数日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睡在床上,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醒来方知是梦。为寻梦,她来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成疾。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自己的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下,最后不治而亡。剧情简介其父杜宝这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前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一座“梅花庵观”,嘱咐一个老道姑看守。杜丽娘死后,她的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死亡的情由,查明婚姻簿上,还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没有完成,便放她返回人间。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因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拣到杜丽娘的画像,正是自己的梦中人。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被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商议请人掘开杜丽娘的坟墓。杜丽娘重见天日,复生如初。她与柳梦梅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在说梦话,女儿三年前就死了,现在如何能复生?又听说杜丽娘的坟墓被这儒生发掘,于是判了他斩刑。不久,朝廷派人来到杜府,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柳梦梅得以脱身。但杜巡抚不相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的身体。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让柳梦梅、杜丽娘回府成亲。 一段生而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以大团圆结局。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的被破坏,而是由于梦中获得的爱情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一时感伤而死。这种“慕色而亡”的描写,都使它别具一格,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和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若士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叙》“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明﹒沈德符《野获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真情:恶情:人们力图摆脱封建专制主义控制,对理想爱情、幸福生活和清平政治的追求。人们对不正当的情欲,诸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贪恋。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主要是歌颂真情。写士人仕途生涯、宦海沉浮,主要是批判恶情。汤显祖对人的看法,突出地表现为强调情的价值,这种情分为两种:情《南柯记》《邯郸记》《还魂记》《紫钗记》《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写道:“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诵读悟情游园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chà紫嫣yān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tuí垣yuán。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xuān;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tè看的这韶光贱!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曲词,疏通曲词大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原来:原来(这花园里) 姹,嫣:娇艳、美好。紫,红:紫色的花,红色的花。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多彩。 开遍:遍地开放译文:原来这花园里各种花朵娇艳多彩,遍地开放。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似这般:像这样 都付与:都将交付给断井:断了井栏的井(一说,断水的井,即枯井)颓垣:倒塌的墙垣。垣:墙。 断井颓垣:形容花园衰败冷落。译文:(随着春天的消逝)像这样美好的景象,不久都将交付给衰败。良辰美景奈何天良辰:宝贵的时辰 美景:美好的景色 天:时光奈何:让我无可奈何,不知如何度过(才不被浪费)译文:这样宝贵的时光、美好的景色,让我不知如何度过、无可奈何。赏心乐事谁家院!赏心:欢畅的心情 乐事:快乐的事情谁家院:哪一家里,谁家的庭院里译文:谁家的庭院里,有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言外之意是,自己家里没有赏心乐事)朝飞暮卷语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早上,南面水边上的云飞上彩绘的楼阁;黄昏,西山的雨卷入挂有珠帘的窗中。)形容楼阁巍峨高耸译文:那巍峨高耸的楼阁云霞翠轩云霞:彩霞翠:绿,华美轩:有窗有槛的室或长廊译文:那彩霞掩映中的华美的阁轩雨丝风片雨丝:丝丝细雨风片:片片柔和的暖风译文:那丝丝的细雨,那片片柔和的暖风。烟波画船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译文:那如烟水波上浮动的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屏: 屏风,用于在室内挡风或隔断视线锦屏人:深闺中的女子 忒:太,过于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看的……贱:把……看轻,轻视,辜负译文:我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2.这段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万紫千红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使杜丽娘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她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个性解放愿望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情景曲词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夹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美丽的画船。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春景图啊!(美)(伤)以乐衬哀3.《皂罗袍》这段曲词历来广被吟咏,你认为该词美在何处?画面美: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情感美: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之情。音韵美:整支曲子压an韵,一韵到底,给人以明快的美的享受。句式美:运用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型,使句式整齐华美,语言绮丽典雅,同时也富于音乐美。4.《皂罗袍》这支曲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对比鲜明。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突出了主人公失落、伤感的复杂微妙心理。多处用典。“赏心乐事”化用晋宋时期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朝飞暮卷”化用唐代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以乐写哀。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绚丽夺目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但景美情伤,流露出无奈、哀伤之情,运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此曲描写了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家的后花园时,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残垣相伴,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无人欣赏,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无奈,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青春生命的无情摧残,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之情,强烈要求身心解放的愿望。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课堂小结“作者以杜丽娘之口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春景,并由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的终乏欢悦,引起美好青春将成虚度的忧虑和伤感。这不仅表现了杜丽娘的觉醒,而且这些充满诗意的曲文本身,就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衔接高考~ 情境式默写 ~《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的无限哀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衔接高考~ 情境式默写 ~《游园》【皂罗袍】中以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绚丽而略带迷惘色彩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烟波画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