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大学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大学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七中大学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
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6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
A.同步富裕
B.共同富裕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2.2025年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
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这表明
A.中学生应当将劳动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B.我国所有公民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
C.只要奖励爱劳动、有贡献的人,就能大大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我国已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共识
3.2025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
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坚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
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块择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矛盾的是
(
A.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B.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
C.人口密集、车辆增多等因素导致交通拥堵已成常态
D.消除了绝对贫困,打赢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6.2025年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
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
B.健康中国战略
C.乡村振兴战略
D.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目前,我国经济己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现实
挑战,主要包括
①区域发展不平衡
②城镇化水平比较低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④城乡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
评选出262个项目(人选),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
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国家这一举措的意义是
(
A.改普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
B.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
C.搭建有利于创新的融资平台
D.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9.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边睡小
镇发展为国际大都市。这表明创新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A.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B.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C.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创新是推动改革开放的第一动力
10.2024年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
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和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
峰的必由之路分别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D.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
11.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科技
B.教育
C.改革
D.创新
12.新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积极心态
③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234
13.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这些由中国推广应用并领先全
球的创新技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这表明(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④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