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解音乐 课件(共38张PPT)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北京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了解音乐 课件(共38张PPT)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北京版)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公共艺术.音乐篇
01
02
03
04
了解音乐
认识音乐
鉴赏音乐
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基础模块
01
02
03
04
歌唱
演奏
舞蹈艺术
戏剧艺术
拓展模块
05
影视及其他
第一章 了解音乐
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2020版)
概说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声音。一般音乐的定义包括共同元件,如音调、节奏、动态的声波品质音色和纹理。不同样式或类型音乐可能会强调、不强调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的,无论是唱歌或说唱,它存在于器乐作品,存在于声乐作品(如不带乐器伴奏的歌曲)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在一般的形式中,将音乐描述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活动,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歌曲、曲调、交响曲等)、对音乐的批评、对音乐历史的研究以及音乐的审美考核。古希腊和印度哲学家将音乐定义为水平排列为旋律而垂直排列为和声的音调。音乐通常是有序且听起来很愉快的,但是 20 世纪的作曲家约翰·凯认为任何声音都可以是音乐,他说:“没有噪音,只有声音。”音乐的创作、表现、意义甚至定义都根据文化和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在整个音乐历史中,一些新的音乐形式或风格都被批评为“非音乐”,包括 1825 年贝多芬的格罗斯·弗格的弦乐四重奏,1900 年代初的早期爵士乐和铁杆朋克在 1980 年代的“硬派音乐”等。本章为四个小节,分为“音乐的基本含义”“音乐的基本分类”“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音乐的历史发展”。至于“主要乐器”和“记谱方法”则分配到每个小节的后面作为“拓展欣赏”,以此拓展同学们的音乐视野。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礼记》的这种介绍简单明了地涵盖了音乐的声音变化与人心情感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音乐的基本含义
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意象的塑造,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渗透着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灵感。随便涂抹的线条和色彩不是绘画,任意堆砌的语言文字不是文学,同样,杂乱无章的声音也不是音乐。构成音乐意象的声音,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的和谐的音乐,包括旋律、节奏、调式、和声、复调、曲式等要素,总称为音乐语言。没有创造性的因素,任何声音都不可能变成为音乐。与其他语言不同的是,音乐仅仅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任何音乐中的声音,它本身绝不会有像语言那样十分确定的含义,它们是非语义性的。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在刺激中,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够迫使人们的听觉器官去接受声音,这决定了听觉艺术较之视觉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震撼人们的心灵。实际上,音乐家不止是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表现生活的,这同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在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时候,音乐家是把个人的多方面的感受,通过形象思维凝聚为听觉意象,然后用具体的音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是单纯的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维也纳金色大厅
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音乐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
四、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鉴赏音乐,应先从细节或局部开始,直到全曲演奏(唱)完,才会给人们留下整体印象。只听音乐作品中的个别片断,不可能获得完整的音乐意象。所以,音乐艺术又是一种时间艺术。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意象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在运动中呈现、发展、结束。所谓“音乐意象”,指的是音乐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在鉴赏者的思想感情中所唤起的意象或意境。例如,《春江花月夜》(图 1-1-4)用甜美、安适、恬静的曲调,表现了在江南月夜泛舟于景色如画的春江之上的感受,创造了令人神往的音乐意境。《春江花月夜》
动脑和动手 >
一、在网络上搜索一首世界著名歌曲听赏,鉴赏其音乐节奏、旋律,按照声音、听觉、情感、时间四点,说一说它的独特之处。
二、以小组为单位,以介绍中国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民歌为任务。搜集并制作课件,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世界上一切音乐作品都包括在“声乐”和“器乐”这两大类别里。
第二节 音乐的基本分类
一、按表达方式分类(一)声乐声乐作品又可根据其形式、风格的不同分成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音乐等不同体裁。歌曲是一种小型的音乐体裁,包括民歌、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儿童歌曲等。从形式上可分成独唱、对唱、合唱、齐唱、联唱等。说唱音乐是指曲艺音乐,包括单弦、大鼓、清音、评弹、数来宝、琴书、二人转、道情渔鼓等。戏曲音乐指京剧、豫剧、越剧、花鼓戏、采茶戏、黄梅戏、评剧、汉剧,以及其他地方戏的音乐。歌剧音乐也是一种戏曲音乐,但不像戏曲音乐那样有固定的程式和传统的唱腔。歌剧音乐是作曲家使用民族音调和富有时代色彩的音乐语言创作的戏剧音乐。一、按表达方式分类(二)器乐器乐作品可分成独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独奏曲范围很广。几乎各种乐器都有独奏曲。中国的二胡、琵琶、板胡、笛、箫、葫芦丝、唢呐、扬琴、笙、古琴、筝、柳琴、木琴等,都不乏著名的独奏曲。西洋乐器虽亦如此,但举世闻名的还是以小提琴、钢琴、吉他、电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为最多。重奏曲在中国民间不太多见。但在欧洲,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等却有很多优秀作品问世,在世界各地流传。合奏曲是指多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作品。在合奏曲中,各个乐器既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和特长,又按一定的和声规律相互协调配合。在中国的民族器乐合奏曲中,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占了很大比重。二、按旋律风格分类(一)古典音乐“Classi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西洋古典音乐二、按旋律风格分类(二)流行音乐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鉴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但是,这样的界定有可能使那些本不属于流行音乐的音乐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洪湖水浪打浪》《歌唱祖国》《东方红》《南泥湾》等,仅仅因为它们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而被划归为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二、按旋律风格分类(三)民族音乐广义的民族音乐指浪漫主义中后期兴起的富有民族色彩的,或是宣扬民族主义的乐派。狭义地讲,民族音乐指中国民族音乐。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音乐
动脑和动手 >
一、听赏《茉莉花》,说说它在音乐节奏、旋律及情感表现上的特点。
二、以小组为单位,以介绍中国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民歌为任务。搜集并制作课件,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如曲调、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
第三节 音乐的基本要素
一、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是音乐的决定性因素。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二、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三、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四、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五、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六、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七、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八、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九、音色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在人声音色中又可分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又用混合音色。
动脑和动手 >
一、请写出音乐的基本要素,结合自己的体会,就某一个最有话说的要素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分小组完成“节奏练习指导”,谈一谈自己的练习体会。
在我国古代,音、乐是有别的。《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就是“音乐”。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第四节 音乐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的音乐历史西方音乐按发展历程可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中世纪时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现代音乐等。欧洲的古典音乐是在中世纪的伊丽莎白时期发展而来的,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要高于国家和一切的社会形势,宗教直接影响到政治和音乐。所以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并没有乐器伴奏,但这个时期的音乐却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西方的音乐历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但是却更多地融入了人们的情感,在两者之中达到了统一。所以古典时期的音乐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1800 年前后出生的音乐家们则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随后浪漫主义音乐经过孟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为世人所熟知的音乐家完善,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时代达到了巅峰,他们构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核心。一、西方的音乐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新的音响更加灵活的合成器在美国出现了,这就是电子音乐。电子音乐既是一种表现手段,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流派,最初的电子音乐作品是西德电台的技师艾默诗和作曲家拜厄合作的《交响习作音练习 I、II》,而影响最大的则是西德的斯托克豪森,他写有《青年之歌》《独奏》《话筒》等电子音乐作品。此外,美国的巴比特、乌萨切夫斯基、日本的松夏真一、代敏郎、荷兰的贝汀斯、德国的库电涅克、卡格尔等,也是电子音乐的代表人物。二、中国的音乐史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联系的。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夏商两代是奴隶制社会时期。这时的乐舞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例如,歌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的乐舞《大夏》;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大蠖》。二、中国的音乐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古琴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在汉代已经出现了古琴专著《琴赋》。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步乐、九部乐就属于燕乐。《教坊录》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 46 个,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为著名的皇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人所称道。二、中国的音乐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各地开始建立交响曲团,演奏西方古典音乐,中国音乐家也尝试用西方的乐器演凑方法写作具有中国风味的音乐,比较成功的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首先从我国的香港及台湾地区兴起,进而发展至全国。中国的流行歌曲与其他地区的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音乐结合,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流行音乐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发展非常迅速,基本和国际流行趋势同步。
动脑和动手 >
一、开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题目为“你认为音乐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二、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承担为“西方古典音乐”“西方现代音乐”“中国古典音乐”“中国现代音乐”找图片、曲目,在班级中展示并讲解。
谢谢观看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2020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