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解音乐 教学设(表格式)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北京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了解音乐 教学设(表格式)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北京版)

资源简介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周
课程名称 授课时数
章节 第一章 了解音乐
课题 第一节 音乐的基本含义
教学目的 1.从声音、听觉、情感、时间四点了解音乐的基本含义。 2.简谱的认读。
重点难点 1.按照声音、听觉、情感、时间四点说出歌曲的独特之处。 2.简谱如何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
教学过程及安排
教学过程及安排 1.导入: 教师活动:歌曲丰富多彩,老师展示、介绍或演唱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出课题。简单介绍音乐的含义及组成部分。 学生活动:说出或者演唱熟悉的歌曲。唱出歌曲片段即可,注意点评言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 2.讲解音乐的基本含义: (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2)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3)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4)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3.认识简谱: 1.简谱的含义。 2.简谱如何记录音的高低。 3.简谱如何记录音的长短。 4.音乐欣赏 :《喜洋洋》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喜洋洋》,用较快的速度、跳荡的音调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 学生活动:听赏、体验、哼唱歌曲,并能简单演唱分辨音符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含义。
课后作业 1.在网络上搜索一首世界著名歌曲听赏,鉴赏其音乐节奏、旋律,按照声音、听觉、情感、时间四点,说一说它的独特之处。 2.以小组为单位,以介绍中国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民歌为任务。搜集并制作课件,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教学效果分析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周
课程名称 授课时数
章节 第一章 了解音乐
课题 第二节 音乐的基本分类
教学目的 1.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分类(声乐和器乐)。 2.了解旋律风格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 3.了解并掌握简谱的拍子和拍号。 4.了解并掌握简谱中的调与调号。 5.了解并掌握乐普中表示音乐的休止符。 6.掌握演唱本课中曲(二泉映月)。
重点难点 1.如何格局旋律来区分风格? 2.掌握简谱的拍子与拍号。 3.掌握简谱中的调与调号。
教学过程及安排
教学过程及安排 1.导入: 教师活动:检查学生上一课作业通过展示、介绍或演唱所熟悉的歌曲和乐器从而引出课题。介绍声乐和器乐以及通过旋律风格分类,和学生一起感受旋律性强的音乐特点。在学生讨论后给与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演唱自己熟悉的歌曲和乐器理解并掌握安表达式分类和旋律风格分类。 2.按表达式分类: (1)声乐。 (2)器乐。 3.按旋律风格分类: 1.古典音乐。 2.流行音乐。 3.民族音乐。 4.认识简谱 1.简谱如何表示休止。 2.简谱的拍子和拍号。 3.简谱中的调与调号。 5.音乐欣赏 :《二泉映月》 教师活动:播放《二泉映月》,准确地掌握节奏,建议每条视唱都先用适当的速度边击拍边念节奏。节奏念准后,再唱出唱名及音高。唱时也要击拍。注意拍子的强弱变化,尽量与琴声一致。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哼唱歌曲并拍打节奏,能简单演唱分辨拍子的强弱变化。
课后作业 一、听赏《茉莉花》,说说它在音乐节奏、旋律及情感表现上的特点。 二、以小组为单位,以介绍中国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民歌为任务。搜集并制作课件,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教学效果分析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周
课程名称 授课时数
章节 第一章 了解音乐
课题 第三节 音乐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 1.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2.认识五线谱。
重点难点 1.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2.掌握五线谱。 3.熟练掌握节奏。
教学过程及安排
教学过程及安排 1.导入: 教师活动:检查学生上一课作业通过展示、介绍或演唱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熟悉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旋律和节奏。 学生活动:演唱或者观看自己在课下找到的歌曲或者歌剧,总结所学知识。 2.音乐的基本要素: (1)曲调。 (2)节奏。 (3)和声。 (4)力度。 (5)速度。 (6)调式。 (7)曲式。 (8)织体。 (9)音色。 3.认识五线谱: 1.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4.歌剧欣赏 :《假面舞会》 教师活动:播放《假面舞会》,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和端庄优雅与轻快活泼两种情绪,感受表现音乐的基本拍子,弱起和长短不一的句子语气。体验欧洲宫廷文化的风格。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歌剧的节奏感,总结并加以练习和运用。
课后作业 一、请写出音乐的基本要素,结合自己的体会,就某一个最有话说的要素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分小组完成“节奏练习指导”,谈一谈自己的练习体会。
教学效果分析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周
课程名称 授课时数
章节 第一章 了解音乐
课题 第四节 音乐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音乐的发展趋势。 2.熟悉西方的音乐历史。 3.熟悉中国的音乐史。 4.熟知五线谱的变音记号。
重点难点 1.熟练掌握东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 2.熟知五线谱的变音记号。
教学过程及安排
教学过程及安排 1.导入: 教师活动: ①分别找出“西方古典音乐”“西方现代音乐”“中国古典音乐”“中国现代音乐”找图片、曲目,在班级中展示并讲解,从而引出课题讲解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 ② 讲解五线谱的变音记号。 学生活动: ①认真倾听,了解中西方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②认真学习五线谱的变音记号:升记号、降记号、重升记号、重降记号、还原记号,勤加练习并掌握此知识点。 讲解西方的音乐发展历史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中世纪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现代音乐等。 3.了解中国的音乐发展历史 夏商奴隶制社会时期的音乐例如《大夏》、《大蠖》。 西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整的礼乐制度。例如:《诗经》、和十二律的理论确立。 秦汉时期的音乐。例如“乐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代表的音乐《秦赋》。 隋唐时期最具有的代表的音乐《霓裳羽衣舞》。 (6)宋朝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在“瓦舍”“勾栏”中人们可以听到叫声、嘌唱、小唱、唱赚等艺术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说唱类音乐种类崖词、陶真、鼓子词、诸宫调,以及杂剧、院本的表演。 (7)元代,民族乐器三弦的出现值得注意。在乐学理论上宋代出现了燕乐音阶的记载。最初是一些民间小调,演唱时可以不受宫调的限制。 (8)明清时代的音乐异彩纷呈。其中。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最具有代表性。 (9)19 世纪末,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和乐器,广东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西方结合比较成功的典范。其中的代表作有《良宵》、《江河水》、《二泉映月》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各地开始建立交响曲团,演奏西方古典音乐,中国音乐家也尝试用西方的乐器演凑方法写作具有中国风味的音乐,比较成功的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流行音乐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 4.音乐欣赏《霓裳羽衣舞》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欣赏《霓裳羽衣舞》,乐调优美,构思精妙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学生活动: 认真欣赏,体验中国古典音乐的大气磅礴。
课后作业 开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题目为“你认为音乐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二、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承担为“西方古典音乐”“西方现代音乐”“中国古典音乐”“中国现代音乐”找图片、曲目,在班级中展示并讲解。
教学效果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