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解答题。
1.(19分)“精英少年”研学营开营在即,向你发出了一封邀约信,请你一起来参与。
这里有成shú     zhuān     业的学者,能见zhèng     你的竹渐成长;有优zhì     的学习资源,供你xuǎn zé     。这里可以进行科学yán jiū     ,还能yín     诗唱曲。可以观赏山间薄雾,品尝鲜nèn     蒲萄,穿越冒密丛林,还能感受shū shì     的环境。缘分让我们相识,快加入这趟lǚ chéng     吧!
(1)读拼音,写字词。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不同的一项是    
A.唱曲 曲折
B.薄雾 单薄
(3)①圈出信中书写有误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    、    。
②信中“缘分”的“缘”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根据字典里的解释(如右图),给下面加点字选择合适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缘分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6分)
2.(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打砸(zhá) 霎(shà)时
B.潜(qiǎn)水 逊(xùn)色
C.倾(qīn)斜 投降(xiáng)
D.屹(yì)立 屋檐(yán)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看他鸦雀无声,其实他比任何人都着急,只是不愿意表露出来。
B.在赛场上,选手们各显神通,展示了各种精彩的绝技。
C.马拉松开始了,体育委员小李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D.妹妹十分胆小,一条虫子都能让她愤愤不平。
4.(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布尔,文章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B.不同动物的家有不同的称呼,如“鸟巢、马厩、狗塘、猪穴”等。
C.“手机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的生活用品。”这句话中“必不可少”与“必需”意思重复。
D.盘古与普罗米修斯都具有无私奉献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解答题。
5.(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由词语“人山人海”,我想到国庆节当天,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情景。(仿写)
由词语“    ”,我想到     的情景。
(2)因为精卫在东海溺亡,所以她决定衔石填平东海。(改成设问句)
   
6.(8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生活处处皆学问。看见大雁飞来,我想起“八月里来雁门开,    ”。秋雨绵绵,我想到“一场秋雨一场寒,    ”。
(2)看到夕阳照在林中的青苔上,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    ”;看到残阳映照江面,我又想到了《暮江吟》中的“    ,    ”。
(3)    ,    ,不问不知。
7.(6分)下面语段中有3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不仅能承认错误,还能在聊天中不断调整答案。被问它“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这句话是哪部著作的开篇,正确答案可能是《红楼梦》,而它的回答却是《山海经》。被提醒错误后,它很快道歉并修改答案为《封神榜》。追问原因,它说,女娲补天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话,出现在多部文献中,因此不能确定出处。    
六、阅读理解。(25分)
8.(11分)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A]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B]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嫩”在字典中的释义有:①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②(某些颜色)浅;③阅历浅,不老练。“嫩红”的“嫩”应选第     种解释,“嫩茎”的“嫩”应选第     种解释。(填序号)
(2)选段中[A]句描写了爬山虎脚的    
A.数量和颜色
B.数量、位置和形状
C.位置和颜色
(3)比较[A][B]两句,我发现[A]句体现了作者的     观察。[B]句体现了作者的     观察,从“    ”和“    ”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逐渐”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9.(14分)阅读。
牧鹅趣事
①我的故乡松江有一句土话——“呆头鹅”,意思就是不聪明的鹅,人们常用来形容人不聪明,说人家像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鹅似乎并不是不聪明。
②鹅群每天自动回家,十分准时。我看到它们常常侧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可能根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奇怪的是,阴天时它们也能很准时地回家,可能是所谓“生物钟”起了作用。
③孵鹅季节,我和小伙伴们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
④有趣的是,并排三大间孵房,总共一百二十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能自动对号入座。
⑤母鹅到了繁殖季节,对孵蛋特别感兴趣。我们定时喂食,给每只母鹅准备了一只小白碗。喂食以后,如果不及时把碗收走,一眨眼工夫,碗就不见了——母鹅把它弄到肚子底下,当蛋孵上了。
⑥每一个窝里,我们一般放十六个蛋。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一件怪事: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是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
⑦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了,它们怎么偷蛋呢?
⑧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偷蛋的是“机灵鬼”,被偷的准是“马大哈”。“马大哈”孵蛋时总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介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有删改)
(1)“机灵鬼”在生活中常指     的人,文中指的是     的鹅。
(2)文中“鹅事档案”是什么意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鹅头上写上号码
B.每个蛋上都有编号
C.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
D.每个窝编上相应号数
(3)读完画线语段后,明明的阅读笔记如下,请你将空缺处补写完整。
作者把“机灵鬼”    的过程描写得多么细致啊!“机灵鬼”先跟“马大哈”    ,让“马大哈”放松警惕,接着就“动手”了。它用     和     相互配合,把蛋钩到自己窝里。从词语“    ”“    ”,我读懂了蛋没被弄破的原因。
(4)从作者对鹅的观察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获得了什么启示?
七、作文表达。(30分)
10.(30分)习作。
题目:我渴望_____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长大”“理解”“独立”“信任”……请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和认识见解。注意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题号 2 3 4
答案 D B B
一、解答题。
1.(19分)“精英少年”研学营开营在即,向你发出了一封邀约信,请你一起来参与。
这里有成shú  熟  zhuān  专  业的学者,能见zhèng  证  你的竹渐成长;有优zhì  质  的学习资源,供你xuǎn zé  选择  。这里可以进行科学yán jiū  研究  ,还能yín  吟  诗唱曲。可以观赏山间薄雾,品尝鲜nèn  嫩  蒲萄,穿越冒密丛林,还能感受shū shì  舒适  的环境。缘分让我们相识,快加入这趟lǚ chéng  旅程  吧!
(1)读拼音,写字词。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不同的一项是  A 
A.唱曲 曲折
B.薄雾 单薄
(3)①圈出信中书写有误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逐  、 葡  、 茂  。
②信中“缘分”的“缘”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纟  部,再查  9  画。根据字典里的解释(如右图),给下面加点字选择合适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缘分  ②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⑤ 
【解答】(1)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2)A.不同,曲:qǔ,歌曲。qū,弯曲(跟“直”相对)。故“唱曲、曲折”的“曲”分别读“qǔ、qū”。B.相同,都读“bó”。
(3)①逐渐:渐渐。故“竹渐”的“竹”应改为“逐”。葡萄: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或椭圆形,成熟时多为紫色或黄绿色,味酸甜,多汁,是常见水果,也用来酿酒。故“蒲萄”的“蒲”应改为“葡”。茂密:茂盛而繁密。故“冒密”的“冒”应改为“茂”。
②“缘”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纟”部,再查9画。缘分:民间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故“缘”指缘分。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故“缘”指因为。
故答案为:
(1)熟 专 证 质 选择 研究 吟 嫩 舒适 旅程;
(2)A;
(3)①圈出:竹 蒲 冒正确的字:逐 葡 茂;
②纟 9 ②⑤。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6分)
2.(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打砸(zhá) 霎(shà)时
B.潜(qiǎn)水 逊(xùn)色
C.倾(qīn)斜 投降(xiáng)
D.屹(yì)立 屋檐(yán)
【解答】A.有误,“打砸”的“砸”应读“zá”。
B.有误,“潜水”的“潜”应读“qián”。
C.有误,“倾斜”的“倾”应读“qīng”。
D.正确。
故选:D。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看他鸦雀无声,其实他比任何人都着急,只是不愿意表露出来。
B.在赛场上,选手们各显神通,展示了各种精彩的绝技。
C.马拉松开始了,体育委员小李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D.妹妹十分胆小,一条虫子都能让她愤愤不平。
【解答】A.不正确,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与语境不相符。
B.正确,各显神通:各自显示出高超的本领。与语境相符。
C.不正确,齐头并进:指几方面不分先后地一同进行。与语境不相符。
D.不正确,愤愤不平:形容对不公正的事情感到不满,非常生气。与语境不相符。
故选:B。
4.(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布尔,文章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B.不同动物的家有不同的称呼,如“鸟巢、马厩、狗塘、猪穴”等。
C.“手机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必需的生活用品。”这句话中“必不可少”与“必需”意思重复。
D.盘古与普罗米修斯都具有无私奉献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不同动物的家确实有不同称呼,常见的像“鸟巢”是鸟儿居住的地方、“马厩”是马生活的场所、“狗窝”是狗的家(而不是“狗塘”)、“猪窝”或者“猪圈”是猪生活的地方等,这里“狗塘”的表述是错误的,不符合对动物住所的常规叫法,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三、解答题。
5.(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由词语“人山人海”,我想到国庆节当天,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情景。(仿写)
由词语“ 五彩缤纷  ”,我想到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紫的、粉的、火红的,五颜六色  的情景。
(2)因为精卫在东海溺亡,所以她决定衔石填平东海。(改成设问句)
 精卫为什么决定衔石填平东海?因为她在东海溺亡了。 
【解答】(1)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是“由词语‘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据此仿写即可。
(2)考查了改写句子。把句子改成自问自答的句子即可。
故答案为:
(1)五彩缤纷 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紫的、粉的、火红的,五颜六色;
(2)精卫为什么决定衔石填平东海?因为她在东海溺亡了。
6.(8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生活处处皆学问。看见大雁飞来,我想起“八月里来雁门开, 雁儿脚上带来霜  ”。秋雨绵绵,我想到“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
(2)看到夕阳照在林中的青苔上,我不禁吟诵起诗句“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看到残阳映照江面,我又想到了《暮江吟》中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3) 智能之士  ,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解答】(1)“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来霜”意思是农历八月份,大雁开始南迁,大雁飞过的时候霜降就要来临了。
(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根据语境应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译文: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结合要求可知此处填描述“残阳映照江面”的诗句,故填: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是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这句话出自汉代王充《论衡 实知》。
故答案为:
(1)雁儿脚上带霜来 十场秋雨要穿棉;
(2)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3)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7.(6分)下面语段中有3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不仅能承认错误,还能在聊天中不断调整答案。被问它“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这句话是哪部著作的开篇,正确答案可能是《红楼梦》,而它的回答却是《山海经》。被提醒错误后,它很快道歉并修改答案为《封神榜》。追问原因,它说,女娲补天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话,出现在多部文献中,因此不能确定出处。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不仅能承认错误,还能在聊天中不断调整答案。问它“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这句话是哪部著作的开篇,正确答案是《红楼梦》,而它的回答却是《山海经》。被提醒错误后,它很快道歉并修改答案为《封神榜》。追问原因,它说,女娲补天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出现在多部文献中,因此不能确定出处。 
【解答】①“被问它‘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这句话是哪部著作的开篇”,此句逻辑错误,删去“被”;
②“正确答案可能是《红楼梦》”语义矛盾,删去“可能”;
③“女娲补天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话”搭配不当,中“神通广大”改为“广为流传”。
故答案为: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不仅能承认错误,还能在聊天中不断调整答案。问它“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这句话是哪部著作的开篇,正确答案是《红楼梦》,而它的回答却是《山海经》。被提醒错误后,它很快道歉并修改答案为《封神榜》。追问原因,它说,女娲补天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出现在多部文献中,因此不能确定出处。
六、阅读理解。(25分)
8.(11分)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A]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B]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嫩”在字典中的释义有:①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②(某些颜色)浅;③阅历浅,不老练。“嫩红”的“嫩”应选第  ②  种解释,“嫩茎”的“嫩”应选第  ①  种解释。(填序号)
(2)选段中[A]句描写了爬山虎脚的  B 
A.数量和颜色
B.数量、位置和形状
C.位置和颜色
(3)比较[A][B]两句,我发现[A]句体现了作者的  细致  观察。[B]句体现了作者的  连续  观察,从“ 不几天  ”和“ 后来  ”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逐渐”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了查字典。“嫩红”意思浅红。“嫩”应选第②种解释,“嫩茎”初生而柔弱的植物茎叶。“嫩”应选第①种解释。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可知,这个句子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数量、位置和形状。故选B。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可知,这个句子体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从“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中的“不几天”“后来”可知,体现了作者的连续观察。
(4)考查对词语的理解。“逐渐”不可以删掉,因为“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变化经历了一个过程,删去则表达不出这个含义。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
(1)②①;
(2)B;
(3)细致 连续 不几天 后来;
(4)“逐渐”不可以删掉,因为“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变化经历了一个过程,删去则表达不出这个含义。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9.(14分)阅读。
牧鹅趣事
①我的故乡松江有一句土话——“呆头鹅”,意思就是不聪明的鹅,人们常用来形容人不聪明,说人家像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鹅似乎并不是不聪明。
②鹅群每天自动回家,十分准时。我看到它们常常侧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可能根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奇怪的是,阴天时它们也能很准时地回家,可能是所谓“生物钟”起了作用。
③孵鹅季节,我和小伙伴们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
④有趣的是,并排三大间孵房,总共一百二十多个窝,大多数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能自动对号入座。
⑤母鹅到了繁殖季节,对孵蛋特别感兴趣。我们定时喂食,给每只母鹅准备了一只小白碗。喂食以后,如果不及时把碗收走,一眨眼工夫,碗就不见了——母鹅把它弄到肚子底下,当蛋孵上了。
⑥每一个窝里,我们一般放十六个蛋。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一件怪事: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是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
⑦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了,它们怎么偷蛋呢?
⑧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偷蛋的是“机灵鬼”,被偷的准是“马大哈”。“马大哈”孵蛋时总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介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有删改)
(1)“机灵鬼”在生活中常指  聪明伶俐  的人,文中指的是  偷蛋  的鹅。
(2)文中“鹅事档案”是什么意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鹅头上写上号码
B.每个蛋上都有编号
C.母鹅都认得自己的窝
D.每个窝编上相应号数
(3)读完画线语段后,明明的阅读笔记如下,请你将空缺处补写完整。
作者把“机灵鬼” 偷蛋  的过程描写得多么细致啊!“机灵鬼”先跟“马大哈” 闹着玩  ,让“马大哈”放松警惕,接着就“动手”了。它用  脖子  和  嘴  相互配合,把蛋钩到自己窝里。从词语“ 小心地  ”“ 慢慢地  ”,我读懂了蛋没被弄破的原因。
(4)从作者对鹅的观察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获得了什么启示?
【解答】(1)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根据上下文可知答案。根据“偷蛋的是‘机灵鬼’”可知答案。机灵鬼:指聪明伶俐的人,文中指的是偷蛋的鹅。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是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可知选项ABD说法正确。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C。
(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介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可知答案。
(4)考查体会概括文章主旨、思想感情。根据“人们常用来形容人不聪明,说人家像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鹅似乎并不是不聪明。”可知答案。从作者细致认真的观察中可以学到观察事物要细致,并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观察事物的变化时可以采取做记号的方法。
故答案为:
(1)聪明伶俐 偷蛋;
(2)C;
(3)偷蛋 闹着玩 脖子 嘴 小心地 慢慢地;
(4)从作者对鹅群连续细致的观察中,我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启示:观察事物要细致,并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观察事物的变化时可以采取做记号的方法。
七、作文表达。(30分)
10.(30分)习作。
题目:我渴望_____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长大”“理解”“独立”“信任”……请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和认识见解。注意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解答】范文:
我渴望得到肯定
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到一本发黄的相册,翻开来,是以前游泳队活动的集体照。细看,发现上面有两个小女孩,一个梳着马尾辫,朝气而文静。另一个呢,披散着长发,咧嘴而笑,可笑中透着小小的自卑。看着看着,我的心情突然阴郁起来,一瞬间,过去了好久的种种浮现在了眼前……
那是三四年级时的事。一天我拿着期中成绩报告单回到了家,考得不错,是全班第一,比第二名高了很多分,我高兴极了,等不及要向妈妈报告这个好消息。
可当我把成绩报告单递给她时,妈妈竟没有夸奖我,而是沉下了脸,道:“怎么才考295分?你知道这次洪悦姐姐考了多少分吗?299!”她刚想继续拿我和洪悦作比较,可没等她开腔,我就抢过了她手上那份报告单,冲进了房间,“砰”地关上了房门。
打开台灯,我趴在书桌上,泪水就如决了堤似地冲出了我的眼眶,一下子泪流满面,滴在我看来已经逐渐模糊的报告单上,漾出一个个大大的水印。洪悦!洪悦!这个名字真让我又爱又恨。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每次大人总是把我和她相比较。洪悦功课优秀,待人礼貌,长得又漂亮。每每看到优秀的洪悦,我的自卑感便会不禁而生,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泪已经滚落到嘴角,咸咸的,在脸上划出一条透明又清晰的痕迹,也在我的心中划下了深深的伤痕。我拿起纸巾擦去了泪水,可伤痕怎么擦得去呢?那天,依旧以我的道歉收尾。
思绪慢慢回到了当下的今天,我摩挲着照片上我和洪悦清晰的笑颜,那时的我,尚是年少,可自卑却早早降临在我身上。那时的我,那样渴望肯定,可命运却总是吝啬于给我一个笑脸。现在的我,何尝不是一样呢?
我真想对父母说,我渴望肯定,可不可以给我一点肯定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