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摸底情境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分情境主题:秋日研学记新学期伊始,学校组织“秋日研学”活动,我们将走进自然与文化的世界,通过“字词探秘”“句子工坊”“诗词长廊”“口语展台”“阅读营地”“习作创作”六大任务,收集“研学勋章”,成为合格的“秋日研学小使者”!一、字词探秘(29分)1. 给下列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6分)秋日研学第一站——山林。我们沿着曲(qū qǔ)折的山路向上走,听着蝉鸣渐弱,闻着野菊的淡香。山脚下,农伯伯正在晾晒(shài sài)刚收获的谷穗(suì shuì),见我们来,热情地递上脆甜的柿子,还教我们分辨(biàn biān)不同品种的果树。傍晚,我们坐在坪坝(bà bà)上,看夕阳染红天际,真令人难忘。2.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8分)研学途中,我们看到:yě jìng( )里的小溪清澈见底,bō li( )般的水面映着蓝天;山林间的松鼠拖着bǐng bǐng( )的尾巴,在树枝间tiào yuè( );同学们拿着jì lù běn( ),认真记录下每一处发现,偶尔传来阵阵xìng fèn( )的呼喊,为这秋日增添了许多huó lì( ),连空气都变得xiāng tián( )起来。3. 形近字组词,并完成练习(7分)辩( ) 燥( ) 检( )辨( ) 躁( ) 验( )(1)“辩”和“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选词填空:遇到问题要冷静,不能( );做完作业要仔细( ),避免出错(2分)。4. 按要求写词语(8分)(1)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含颜色):_________、_________(2)AABB式词语(描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3)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工坊(10分)1.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1)通过这次研学,让我学会了观察自然。(2)我们看到了金黄的稻田,悦耳的鸟鸣。2. 句式变换(4分)(1)秋风把枫叶染成了红色。(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难道不是一次有趣的研学活动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仿写句子(3分)例: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研学的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诗词长廊(8分)1. 补充诗句,并写出诗句描写的季节(4分)(1)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2)______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 )(3)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 )2. 根据语境填诗句(4分)(1)研学途中看到农民伯伯收割稻谷的场景,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到他们的辛劳。(2)夜晚在营地看到满天繁星,我不由得吟诵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夜空的美丽。四、口语展台(7分)研学活动结束后,班级要举办“研学分享会”。请你作为代表,分享:1. 研学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说清地点、事物、你的动作);2. 这次研学让你学到的一个知识或道理。要求:语言流畅,态度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营地(21分)(一)课内片段阅读(9分)《爬山虎的脚》(节选)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1. 长大了的爬山虎叶子有哪些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作者是怎样观察爬山虎的?这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12分)研学中的“发现”研学那天,我们在山林里发现了一棵特别的树——橡树。它的树干粗壮,树皮像老人的皱纹,摸起来粗糙又坚硬。树枝向四周伸展,像撑开的大伞,叶子呈椭圆形,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下点点金光。向导告诉我们,橡树的果实叫橡子,是松鼠和鸟儿的过冬粮食。说着,他捡起一颗掉落的橡子,外壳坚硬,上面有好看的花纹。我好奇地问:“橡树要长多久才能结果呀?”向导笑着说:“一棵橡树要长十几年才能开花结果呢,它的生长速度很慢,但寿命很长,能活几百年。”我们围在橡树旁,有的同学用尺子量树干的粗细,有的用笔记本记录橡子的形状,还有的轻轻摘下一片叶子夹进书里做标本。我忽然发现,橡树的树干上有几个小洞,向导说:“这是啄木鸟留下的,它们帮橡树捉虫子,保护橡树健康生长。”原来一棵普通的橡树里,藏着这么多有趣的知识!这次研学,让我明白:只要仔细观察,身边处处是学问。1. 短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橡树?(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中把橡树的树皮比作______,把树枝比作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3分)3. 同学们在橡树旁做了哪些事?用“______”在文中画出(2分)4. 结合短文,说说这次研学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发现”?简单写一写(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习作创作(25分)题目:《研学路上的______》要求:1. 补充题目(如“研学路上的小发现”“研学路上的快乐”“研学路上的新朋友”);2.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融入研学中的观察(看、听、闻等);3. 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4. 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摸底情境测试卷(二)答案:一、字词探秘(29分)1. 字音选择(6分)曲(qū√);晒(shài√);穗(suì√);辨(biàn√);坝(bà√)(每空1分,“曲”表“弯曲”读qū,“晒”指“晾晒”读shài,“穗”指“谷穗”读suì,“辨”指“分辨”读biàn,“坝”指“坪坝”读bà)看拼音写词语(8分)野径;玻璃;柄柄;跳跃;记录本;兴奋;活力;香甜(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如“野径”的“径”、“跳跃”的“跃”需准确书写)3. 形近字组词与练习(7分)示例:辩(辩论);辨(辨认);燥(干燥);躁(急躁);检(检查);验(实验)(4分,每空0.5分,组词合理即可)(1)“辩”中间是“言”,侧重“用语言争论”;“辨”中间是“刀”,侧重“分辨、区别”(1分)(2)急躁;检查(2分,“急躁”形容情绪,“检查”搭配“作业”,符合语境)4. 按要求写词语(8分)(1)示例:金黄满地、丹枫迎秋(2分,每空1分,含颜色且描写秋天即可)(2)示例:叽叽喳喳、哗哗啦啦(2分,每空1分,AABB式且描写声音即可)(3)示例:狐假虎威、兔死狐悲(2分,每空1分,含动物名称的成语即可)(4)示例:眉开眼笑、愁眉苦脸(2分,每空1分,描写人物神态即可)二、句子工坊(10分)1. 修改病句(3分)(1)删去“通过”或“让”(修改后:这次研学,让我学会了观察自然。/ 通过这次研学,我学会了观察自然。)(2)在“悦耳的鸟鸣”前加“听到了”(修改后:我们看到了金黄的稻田,听到了悦耳的鸟鸣。)(每句1.5分,消除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2. 句式变换(4分)(1)枫叶被秋风吹成了红色。(2分,“被”字句结构正确,保留原意)(2)这是一次有趣的研学活动。(2分,删去“难道不”“吗”,问号改为句号,保留原意)3. 仿写句子(3分)示例:研学的相机,是一本相册,记录下自然的美好。(解析:前两空填研学相关事物与喻体,第三空写喻体的作用,语句通顺、比喻合理即可)三、诗词长廊(8分)1. 补充诗句与写季节(4分)(1)停车坐爱枫林晚;秋天(2)迟日江山丽;春天(3)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4)孤舟蓑笠翁;冬天(每空0.5分,诗句准确且季节对应正确)2. 语境填诗句(4分)(1)示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2分,体现农民辛劳的诗句即可)(2)示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分,描写繁星夜空的诗句即可)四、口语展台(7分)示例:研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山林的橡树旁——树干粗壮,树皮像老人的皱纹,我蹲下来,用手轻轻摸了摸树皮,又捡起一片带锯齿的橡树叶,仔细观察叶子的纹路。这次研学让我学到:原来身边普通的植物里藏着很多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有新发现。(评分标准:说清场景(地点、事物、动作)得4分,说出知识或道理得3分;内容完整、语言流畅得6-7分,内容较完整得4-5分,内容零散得0-3分)五、阅读营地(21分)(一)课内片段阅读(9分)1. 答案:长大了的爬山虎叶子绿得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均匀,没有重叠,不留空隙,风吹过时像漾起波纹(3分,提取文中叶子的颜色、形态、排列特点,答出3点即可)2.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爬山虎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细丝的细长、柔软特点,让读者更易想象其样子(1分,共3分)3. 答案: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先发现叶子的特点,再探究爬山虎“能爬”的原因(2分);启发:观察事物要耐心、细致,不仅看表面,还要探究背后的原因(1分,共3分)(二)课外阅读(12分)1. 答案:从橡树的外形(树干、树皮、树枝、叶子)、橡树的果实(橡子)、橡树的生长特点(生长慢、寿命长)三个方面介绍(3分,每点1分)2. 答案:老人的皱纹;撑开的大伞(2分,每空1分);好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皮粗糙、树枝舒展的特点,让读者更直观了解橡树外形(1分,共3分)3. 答案:有的同学用尺子量树干的粗细,有的用笔记本记录橡子的形状,还有的轻轻摘下一片叶子夹进书里做标本(2分,准确画出文中语句即可)4. 答案:道理:只要仔细观察,身边处处是学问(2分);示例:我观察蚂蚁搬家时,发现它们总是沿着固定路线走,查资料后知道是因为蚂蚁会分泌气味做标记,这让我明白仔细观察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2分,共4分,道理正确且结合生活经历即可)六、习作创作(25分)评分标准1. 题目补充(3分):前空填研学相关内容(如“小发现”“新朋友”),后空体现核心主题,搭配合理得3分;搭配较合理得1-2分;搭配不合理得0分。2. 内容与观察(10分):写清楚事情经过,融入“看、听、闻”等观察细节(如“看到枫叶变红、听到鸟鸣、闻到桂香”),得8-10分;有事情经过,但观察细节少,得5-7分;内容偏离“研学”,得0-4分。3. 修辞运用(7分):运用比喻、拟人等2种及以上修辞手法,得5-7分;运用1种修辞,得3-4分;无修辞,得0-2分。4. 语言与字数(5分):语句通顺,无错别字,不少于350字,得4-5分;语句较通顺,有12个错别字,字数基本达标,得2-3分;语句不通顺,字数不足,得0-1分。示例 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