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上语文期中复习卷--基础知识综合(一)(语段训练)(期中真题汇编,甘肃专用)(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1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上语文期中复习卷--基础知识综合(一)(语段训练)(期中真题汇编,甘肃专用)(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基础知识(一)(语段训练)
一、(24-25·八上·甘肃白银市˙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阅读经典,需要我们屏息潜心,聆听语言的声音;阅读经典,就是和文学作品心灵对话:《藤野先生》中鲁迅笔下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除下帽来则“油光可见”。他对此深恶( )痛疾,便来到仙台学医;不chuò( )劳作、宽厚仁cí( )的朱德母亲让人感动;为镭惮精竭虑的居里夫妇给我们极大的震撼……阅读这些经典,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洗涤心灵。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深恶( )痛疾 不chuò( )劳作 宽厚仁cí( )
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二、(24-25˙八上˙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A.锐不可当;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B.鹤立鸡群,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衷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 )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juān(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C.入木三分。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国耻,那D.惨绝人huán( )的南京大屠杀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当然,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让我们继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1.给画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殚( )精竭虑 juān( )刻 惨绝人huán( )
2.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 B.鹤立鸡群 C.入木三分 D.惨绝人huán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三、 (24-25˙八上˙甘肃武威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sùsù地流下眼泪。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①差使( ) ②奔丧(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交xiè( ) ②sùsù( )
3.改正语段中出现的两个错别字。
___改___  ___改___
四、(23-24˙八上˙甘肃酒泉二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 ) 乙处( )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修改句: 。
五、 (23-24˙八上˙甘肃平凉庄浪县˙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暴雨刚过,连空中的云儿也被________干净了。荷塘里的花儿,红的,粉的,都踮( )起脚跟开怀地笑着。荷叶,被雨冲刷后,更加青cuì( )欲滴,不过,她仿佛知道自己的使命似的,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远望,连天碧叶________着点点红花,恍( )然悟到古诗的意境。池中有小鱼________,仿佛能听到荷与鱼儿的xù( )语。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踮( )起 青 cuì( ) 恍( )然 xù( )语
2.“刷”用音序查字典,应在_____音序中查找;“踮”的部首是______。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清洗 陪衬 悠游 B. 漂洗 映衬 悠游
  C. 清洗 映衬 游动          D. 漂洗 陪衬 游动
一、(24-25˙八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是我们大地的脊梁,河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山河交织成我们美丽的祖国。①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让人可歌可泣。②山之美,在于巍峨高耸,险峻挺拔。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俯瞰群山峻岭,足以震撼心灵;水之美,在于 ;树之美,在于青翠欲滴,荒草萋萋,好鸟相鸣其间。远观落日的金光洒满整片树林,树影与光影交织,仿若人间仙境。③通过观赏这样慷慨淋漓的自然美景,使游客能尽情享受闲xiá时光,内心十分畅快。
②山川万象gèn古自然,文明一脉历久弥坚。④这些山河风景,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之美,更主要展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祖国大好河山,都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依托和骄傲,我们应当心怀敬畏,珍爱这片给予我们生命与希望的土地,让它永远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推动我们的祖国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俯瞰( ) (2)闲xiá( ) (3)gèn古( )
2.下列词语在文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 B.荒草萋萋 C.慷慨淋漓 D.天涯海角
3.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请仿照文中“山之美”和“树之美”的示例,补写水之美的内容,要求运用四字词语形容水的特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诗意美,句式不限。
二、 (24-25˙八上˙甘肃平凉庄浪县˙期中)阅读下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沧桑巨变,犹如一幅多彩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中国姑娘吕伟凌空一跳,让多少翘( )首以盼的华夏儿女欢欣鼓舞;2012年,浩瀚的渤海某海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那惊天一着,juān(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2017年,国行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kuì( ),让一切罪恶灵魂无处遁形。朗读第一单元新闻,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 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对“遁形”中“遁”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逃避 B.躲闪 C.隐藏 D.回避
3.文段①②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
4.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三、 (24-25˙八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洪祥中学˙期中)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消息阅读中,我们领略了人民解放军 的气势。《“飞天”凌空》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得冠军的xiāo( )洒身姿。《一着惊海天》中,我国科研人员dān( )精竭虑地钻研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事业的坚持不懈,舰载机飞行员的功绩镌(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走出课本,将更加精彩,山川风物神奇灵秀,只要善于发现,美好绝不缺席。
1.给加点字注音。
镌( )刻
2.看拼音,写汉字。
①xiāo洒( ) ②dān精竭虑( )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B.锐不可当 C.振聋发聩 D.任劳任怨
四、(23-24˙八上˙甘肃武威市凉州武威八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轻巧灵活”为褒义词。
B.“像”是连词,“海燕”是名词。
C.“几近”是数量词,“下滑”是动词。
D.“发动机的咆哮声”是偏正短语,“对准甲板跑道”是动宾短语。
一、(23-24˙八上˙甘肃庆阳市˙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丝绸古道,悠悠千年,甘肃位于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黄金路段。在这条精品旅游线路上,巍峨连绵的祁连雪峰、hào hàn 广阔的大漠戈壁、神奇绚丽的雅丹地貌、永不干涸的清泉湿地、巧妙绝伦的古代壁画和雕塑( )历史遗迹与自然奇观的有机融合,便是甘肃最吸引人的地方。①一头连着绚烂历史,一头连着诗和远方。
(选自《甘肃日报》,有删改)
敦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②叮叮咚咚,是九层塔风铃的响动;叮叮当当,是千年前开凿石壁的声音。 人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中,跟随着敦煌研究院讲解员的脚步,共同穿越时光。石青、石绿、朱砂、土红,这些颜色在画匠的手中千变万化,幻化为石窟上的万千世界。 莫高窟固然是财力富足的供养人投资建造的,但真正完成它的,是敦煌工匠中的打窟人(石匠)、画匠、塑匠、纸匠、笔匠、铁匠、木匠、泥匠、灰匠……这些无名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漠深处 dān jīng jié lǜ。
(选自张子艺《这里是敦煌》,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hào hàn dān jīng jié lǜ

2.参考方框内“溯”的含义,解释“追溯”在文段中的意思。
【溯】读音sù。①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源|~流而上。 ②往上推求或回想:回~。
追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中“绚烂”“历史”“远方”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名词。
B.“旅游线路”“巍峨连绵”“穿越时光”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句式工整,富有表现力,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省略号。
二、(23-24·八上·甘肃定西市·期中)语言是交际工具,也彰显人的修养,请阅读下面材料并按照要求完成各题。
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甲】一个人的审美习惯、价值判断、知识构成,多来自于阅读。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在zào( )热的棚屋里,我们看到了居里夫妇的坚韧与淡泊;凝视着托尔斯泰的眼睛,看到了他犀( )利与卓越的精神世界;看着鲁迅的讲义,仿佛听到藤野先生抑扬dùn( )挫的声音;与现场观众一同bǐng( )息敛声,见证吕伟跳水瞬间……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纸质阅读尤其值得推崇。①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茗,氤氲袅袅,灵魂游弋,②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种感觉,③书还未翻开,心早就静了,④你只想着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⑤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封面上滑过,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嘟嘟吞水。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zào 热 犀 利 抑扬dùn 挫 屏 息敛声
2.写出【甲】句错误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错误类型: 修改意见:
3.对文中划线句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④③②⑤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④③①②
三、(23-24·八上·甘肃兰州市红古区·期中)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国无德不兴,人无信不立。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曾子烹彘,不欺孩童,言出必行的教诲( )是诚信最初的模样;商鞅立木,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诚信力量的象征;子胥辅吴,不改初zhōng( ),费尽心机的谋划是诚信治国的范本。范蠡经商,童叟无欺,从最初白手起家到后来的富甲一方是诚信理财的榜样。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我们青少年应以诚信彰显中国好少年的力量。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 ) 不改初zhōng( )
2.上面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言出必行 B. 费尽心机 C. 童叟无欺 D. 富甲一方
3.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应修改为: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儒家经典 ① 一书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 周敦颐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诚信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高度。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实事求是”,周恩来同志强调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这一切都充分说明,诚信( )是传统美德的要求,( )革命传统的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1.文段中①②两处所填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论语》 ②唐代 B. ①《孟子》 ②宋代
C. ①《论语》 ②宋代 D. ①《孟子》 ②唐代
2.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但 也是 更是 B. 不但 更是 也是
C. 不仅 更是 也是 D. 不止 更是 也是
四、(23-24˙八上˙甘肃陇南市西和县˙期中)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读书,就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qīn pèi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②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可以在苏格拉底临行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可以倾听列代的逸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
③反正huà bù tóu jī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qīn pèi huà bù tóu jī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高明] gāo míng ①形 (见解、技能)高超:主意~;医术~。②名 高明的人:另请~。(《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
【乙】白求思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中“经常”“要领”“对质”的词性分别是副词、名词、动词。
B. “逸闻逸事”“故作高论”“登堂入室”“不辞而别”四个短语的类型全部相同。
C. 第②段是一个排比句,能够增强气势。
D. “砰”“啪”等拟声词的运用,符合语段风趣幽默的风格特点。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_____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1.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公祭日使人类的历史记忆长久保持被唤醒的状态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一起维护正义良知及世界和平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 ②③①⑥⑤④ B. ④⑥①⑤③② C. ②⑥④①⑤③ D. ①③②⑤④⑥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                                  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基础知识(一)(语段训练)
一、(24-25·八上·甘肃白银市·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阅读经典,需要我们屏息潜心,聆听语言的声音;阅读经典,就是和文学作品心灵对话:《藤野先生》中鲁迅笔下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除下帽来则“油光可见”。他对此深恶( )痛疾,便来到仙台学医;不chuò( )劳作、宽厚仁cí( )的朱德母亲让人感动;为镭惮精竭虑的居里夫妇给我们极大的震撼……阅读这些经典,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洗涤心灵。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深恶( )痛疾 不chuò( )劳作 宽厚仁cí( )
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答案】1. wù 辍 慈
2.见——鉴 惮——殚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chuò——辍。不辍劳作:指不停止劳作。
cí——慈。宽厚仁慈:形容有同情心和爱心,待人宽大慈爱。
2.本题考查字形。
油光可见——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惮精竭虑——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二、(24-25˙八上˙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A.锐不可当;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B.鹤立鸡群,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衷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 )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juān(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C.入木三分。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国耻,那D.惨绝人huán( )的南京大屠杀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当然,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顾历史,也要展望未来,让我们继续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1.给画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殚( )精竭虑 juān( )刻 惨绝人huán( )
2.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 B.鹤立鸡群 C.入木三分 D.惨绝人huán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答案】1. dān 镌 寰
2.C
3.删除“避免”或者“不再”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
镌刻:juān kè,雕刻。
惨绝人寰:cǎn jué rén huán,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句中形容人民解放军的气势,使用正确;
B.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这里写吕伟跳水成绩出众,使用正确;
C.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此处形容历史功绩,用错对象;
D.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这里写南京大屠杀是世上少有的悲惨之事,使用正确;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线句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避免”或“不再”。
三、 (24-25˙八上˙甘肃武威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sùsù地流下眼泪。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①差使( ) ②奔丧(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交xiè( ) ②sùsù( )
3.改正语段中出现的两个错别字。
___改___  ___改___
【答案】1.chāi bēn
2. ① 卸 ②簌簌
3.籍——藉 仅—— 禁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①差使,chāi shǐ,意思是指官职,职务。
②奔丧,bēn sāng,指的是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
2.本题考查字形。
①交卸,jiāo xiè,释义:一指卸下货物,并交付对方;二指卸去职务交付于后任;三指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情况。
②簌簌,sù sù,主要解释为颤抖貌。在汉语中,簌簌有多种释义,包括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子,以及形容肢体发抖的样子。
3.本题考查易错字。
狼籍——狼藉,láng jí,释义为乱七八糟的样子;杂乱不堪。
不仅——不禁。不禁,bù jīn,意思是抑制不住,不由得,不由自主的。
四、(23-24˙八上˙甘肃酒泉二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 ) 乙处( )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修改句: 。
【答案】1.①A ②B 2.B A
3.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
①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着力”的意思是尽力,用力,在这个意思上应该念zhuó。故选A。
②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此题考的是形近字。应为“再接再厉”。厉: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故选B。
2.本题考查词义理解。
众目睽睽,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举世瞩目,指的是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结合语境应用“举世瞩目”,故选B。
承载:承受装载。承接:承前接后。结合语境应用“承载”,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残缺主语。将“科研人员”移至“经过”前即可。
五、 (23-24˙八上˙甘肃平凉庄浪县˙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暴雨刚过,连空中的云儿也被________干净了。荷塘里的花儿,红的,粉的,都踮( )起脚跟开怀地笑着。荷叶,被雨冲刷后,更加青cuì( )欲滴,不过,她仿佛知道自己的使命似的,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远望,连天碧叶________着点点红花,恍( )然悟到古诗的意境。池中有小鱼________,仿佛能听到荷与鱼儿的xù( )语。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踮( )起 青 cuì( ) 恍( )然 xù( )语
2.“刷”用音序查字典,应在_____音序中查找;“踮”的部首是______。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清洗 陪衬 悠游 B. 漂洗 映衬 悠游
C. 清洗 映衬 游动 D. 漂洗 陪衬 游动
【答案】1.diǎn 翠 huǎng 絮 2.S 足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踮起(diǎn qǐ):抬起脚后跟用脚尖站着。
青翠(qīng cuì):鲜绿色。
恍然(huǎng rán):形容忽然醒悟。
絮语(xù yǔ):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
2.本题考查字典用法。
“刷”读shuā,用音序查字典应在S音序中查找。“踮”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足”。
3.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
清洗:洗干净。
漂洗:在水中反复摆动洗涮。
第一处,形容云被暴雨反复摆洗涮,因此用“漂洗”恰当。
陪衬:衬托;使之更加突出。
映衬:映照;衬托。
这里指荷叶与花的相互衬托关系,因此用“映衬”恰当。
悠游:悠闲自在地游。
游动:游行;浮动。
这里指小鱼自如地游动,因此用“悠游”恰当。
故选B。
一、(24-25˙八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是我们大地的脊梁,河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山河交织成我们美丽的祖国。①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让人可歌可泣。②山之美,在于巍峨高耸,险峻挺拔。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俯瞰群山峻岭,足以震撼心灵;水之美,在于 ;树之美,在于青翠欲滴,荒草萋萋,好鸟相鸣其间。远观落日的金光洒满整片树林,树影与光影交织,仿若人间仙境。③通过观赏这样慷慨淋漓的自然美景,使游客能尽情享受闲xiá时光,内心十分畅快。
②山川万象gèn古自然,文明一脉历久弥坚。④这些山河风景,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之美,更主要展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祖国大好河山,都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依托和骄傲,我们应当心怀敬畏,珍爱这片给予我们生命与希望的土地,让它永远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推动我们的祖国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俯瞰( ) (2)闲xiá( ) (3)gèn古( )
2.下列词语在文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 B.荒草萋萋 C.慷慨淋漓 D.天涯海角
3.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请仿照文中“山之美”和“树之美”的示例,补写水之美的内容,要求运用四字词语形容水的特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诗意美,句式不限。
【答案】1.(1)kàn (2)暇 (3)亘 2.D 3.B
4.示例:水之美,在于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宛如一面明镜,映照天光云影。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俯瞰(fǔ kàn):指从高处往下看。
(2)闲暇(xián xiá):指空闲的时间。
(3)亘古(gèn gǔ):整个古代;终古。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此处形容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山河是美丽的,用“可歌可泣”程度过重且对象不符,使用不恰当;
B.荒草萋萋:形容杂草长得十分茂盛。这里用来形容树之美中的树林不恰当,树林应是充满生机的,使用不当;
C.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这里用来形容自然美景,对象错误,使用不当;
D.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此处强调无论走到多远的地方,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是我们内心的依托和骄傲,使用恰当;
故选D。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用词不当,改为“让人赞叹不已”;
C.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D.语序不当,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之美”和“展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调换位置;
故选B。
4.本题考查仿写。
“山之美”的特点:首先指出山之美的总体特点在于“巍峨高耸,险峻挺拔”,用两个四字词语精准地概括了山的外形特征。“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俯瞰群山峻岭,足以震撼心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比作苍龙昂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山的气势。同时,通过对山的动作描写“俯瞰”,进一步强化了山的高大雄伟之感。
“树之美”的特点:“青翠欲滴,荒草萋萋,好鸟相鸣其间”同样是用四字词语描绘树的色彩和周围的环境氛围。“远观落日的金光洒满整片树林,树影与光影交织,仿若人间仙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林比作人间仙境,突出了树之美带来的美妙感受。
用四字词语概括事物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通过描写具体场景或动作来进一步展现事物之美,以及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氛围。
需要选择能够准确概括水的特点的四字词语,如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奔腾不息等。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对水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把水比喻成 “灵动丝带”“澄澈明镜” 等,或者赋予水人的动作和情感,如 “水之灵动,恰似少女起舞”。在表达上要尽量运用优美的语言,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可以借鉴古诗词中对水的描写,或者使用一些富有意境的词语来增强美感。
示例1:水之美,在于清澈灵动,波光潋滟。恰似银带飘舞,灵动婉转,润泽万物生灵,足以抚慰心灵。
示例2:水之美,在于温婉澄澈,涟漪轻漾。宛如明镜映天,宁静柔和,倒映山川秀色,足以沉醉人心。
二、 (24-25˙八上˙甘肃平凉庄浪县˙期中)阅读下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沧桑巨变,犹如一幅多彩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中国姑娘吕伟凌空一跳,让多少翘( )首以盼的华夏儿女欢欣鼓舞;2012年,浩瀚的渤海某海域,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那惊天一着,juān(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2017年,国行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kuì( ),让一切罪恶灵魂无处遁形。朗读第一单元新闻,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 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对“遁形”中“遁”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逃避 B.躲闪 C.隐藏 D.回避
3.文段①②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
4.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答案】1.dāng qiáo 镌 聩 2.C 3.A
4.提示:“通过”和“使”删去其一(用删除号)。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翘首以盼,qiáo shǒu yǐ pàn,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某物的出现。
镌刻,juān kè,雕刻。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
2.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遁形”指的是隐藏形迹或踪迹。在选项中,“隐藏”是与“遁形”的含义匹配度最高的词语,因此选“隐藏”作为正确的解释。选项中其他词语“逃避”、“躲闪”、“回避”均不如“隐藏”契合“遁形”的本意;
故选C。
3.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首先分析文段中的句子,这些句子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同年份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成就,表达了对祖国发展的豪情万丈和心潮澎湃。然后看选项中的三个短语:“追思与缅怀”表达的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光荣与梦想”表达的是对过去的荣耀和对未来的憧憬,“决心与信念”表达的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①处,根据“朗读第一单元新闻,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追思与缅怀”放在此处,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②处,结合后文“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这是基于过去的奋斗和现在的成就,对未来有更大的期待和憧憬,因此也为未来的梦想做了铺垫,所以“光荣与梦想”更符合语境;③处,根据“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这里强调的是通过阅读新闻作品,我们获得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历史的铭记,更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念和决心,所以“决心与信念”放在此处最为合适;
故选A。
4.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这句话的语病是主语缺失,由于“通过”和“使”的同时使用,导致了句子缺少明确的主语。所以,我们需要去掉其中一个词来恢复句子的主语。可以改为“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使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或者“通过阅读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了解世界,铭记历史,深刻感受其中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
三、 (24-25˙八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洪祥中学˙期中)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消息阅读中,我们领略了人民解放军 的气势。《“飞天”凌空》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得冠军的xiāo( )洒身姿。《一着惊海天》中,我国科研人员dān( )精竭虑地钻研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事业的坚持不懈,舰载机飞行员的功绩镌(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走出课本,将更加精彩,山川风物神奇灵秀,只要善于发现,美好绝不缺席。
1.给加点字注音。
镌( )刻
2.看拼音,写汉字。
①xiāo洒( ) ②dān精竭虑( )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B.锐不可当 C.振聋发聩 D.任劳任怨
【答案】1.juān 2.①潇 ②殚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镌刻:juān kè,雕刻,即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2.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潇洒——xiāo sǎ;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又形容雨落的样子,或形容景物凄清、幽雅等;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形容用尽心思。
3.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B.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C.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D.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原文横线句子是说人民解放军不可抵挡、勇往直前的气势,故“锐不可当”符合语境;
故选B。
四、(23-24˙八上˙甘肃武威市凉州武威八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轻巧灵活”为褒义词。
B.“像”是连词,“海燕”是名词。
C.“几近”是数量词,“下滑”是动词。
D.“发动机的咆哮声”是偏正短语,“对准甲板跑道”是动宾短语。
【答案】C
【解析】C.“几近”是“几乎近于”的意思,是副词;故选C。
一、(23-24˙八上˙甘肃庆阳市˙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丝绸古道,悠悠千年,甘肃位于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黄金路段。在这条精品旅游线路上,巍峨连绵的祁连雪峰、hào hàn 广阔的大漠戈壁、神奇绚丽的雅丹地貌、永不干涸的清泉湿地、巧妙绝伦的古代壁画和雕塑( )历史遗迹与自然奇观的有机融合,便是甘肃最吸引人的地方。①一头连着绚烂历史,一头连着诗和远方。
(选自《甘肃日报》,有删改)
敦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②叮叮咚咚,是九层塔风铃的响动;叮叮当当,是千年前开凿石壁的声音。 人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中,跟随着敦煌研究院讲解员的脚步,共同穿越时光。石青、石绿、朱砂、土红,这些颜色在画匠的手中千变万化,幻化为石窟上的万千世界。 莫高窟固然是财力富足的供养人投资建造的,但真正完成它的,是敦煌工匠中的打窟人(石匠)、画匠、塑匠、纸匠、笔匠、铁匠、木匠、泥匠、灰匠……这些无名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漠深处 dān jīng jié lǜ。
                       (选自张子艺《这里是敦煌》,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hào hàn dān jīng jié lǜ

2.参考方框内“溯”的含义,解释“追溯”在文段中的意思。
【溯】读音sù。①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源|~流而上。 ②往上推求或回想:回~。
追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线句①中“绚烂”“历史”“远方”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名词。
B.“旅游线路”“巍峨连绵”“穿越时光”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句式工整,富有表现力,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省略号。
【答案】1.浩瀚 殚精竭虑 2.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这里指探求敦煌最早的历史。
3.C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hào hàn:浩瀚,意思是水盛大的样子,广阔,漫无边际。
dān jīng jié lǜ:意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题干要求结合“溯”的含义判断“追溯”文中的意思,结合文段中“敦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可知,追溯在这里的含义为“②往上推求或回想”,指探索敦煌历史。
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C.选项中“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排比中的句子要并排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句中只有两个,故不是排比。
故选C。
二、(23-24·八上·甘肃定西市·期中)语言是交际工具,也彰显人的修养,请阅读下面材料并按照要求完成各题。
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甲】一个人的审美习惯、价值判断、知识构成,多来自于阅读。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在zào( )热的棚屋里,我们看到了居里夫妇的坚韧与淡泊;凝视着托尔斯泰的眼睛,看到了他犀( )利与卓越的精神世界;看着鲁迅的讲义,仿佛听到藤野先生抑扬dùn( )挫的声音;与现场观众一同bǐng( )息敛声,见证吕伟跳水瞬间……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纸质阅读尤其值得推崇。①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茗,氤氲袅袅,灵魂游弋,②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种感觉,③书还未翻开,心早就静了,④你只想着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⑤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封面上滑过,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嘟嘟吞水。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zào 热 犀 利 抑扬dùn 挫 屏 息敛声
2.写出【甲】句错误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错误类型: 修改意见:
3.对文中划线句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④③②⑤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④③①②
【答案】1.燥 xī 顿 bǐng
2.语序不当 将“审美习惯”与“知识构成”调换位置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燥热:zào rè ,(天气)炎热不湿润。
犀利:xī lì,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屏息敛声:bǐng xī liǎn shēng,意思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这是一个由浅入深,能力层级提升的过程,故本句语序不当,应将“审美习惯”与“知识构成”调换位置。据此填空即可。
3.本题考查排序。
通读整段内容可知,本段主要讲述“纸质阅读尤其值得推崇”。故“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封面上滑过”紧接文章中心句,⑤排第一;“这是个仪式”指的是前文读书犹如品茗,故①排第二;“心早就静了”紧接“灵魂游弋”讲纸质阅读的感受,故③排第三;“而浏览网页”表示转折,下面就开始说“浏览网页”的事了,故②排第四;“你只想着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讲的“浏览网页”的特点和感受,故④排第五。正确的顺序为:⑤①③②④。
故选B。
三、(23-24·八上·甘肃兰州市红古区·期中)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国无德不兴,人无信不立。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曾子烹彘,不欺孩童,言出必行的教诲( )是诚信最初的模样;商鞅立木,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诚信力量的象征;子胥辅吴,不改初zhōng( ),费尽心机的谋划是诚信治国的范本。范蠡经商,童叟无欺,从最初白手起家到后来的富甲一方是诚信理财的榜样。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我们青少年应以诚信彰显中国好少年的力量。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 ) 不改初zhōng( )
2.上面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言出必行 B. 费尽心机 C. 童叟无欺 D. 富甲一方
3.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应修改为:______。
【答案】1. huì 衷 2.B
3.千百年来,诚信做人的思想始终存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教诲:jiào huì,教导训诫。
初衷:chū zhōng,指最初的愿望或心意。
2.本题考查成语正确运用的能力。
A.言出必行:表示说了就必须做到。比喻一个人很讲信用。此处形容曾子教诲儿子的行为,符合语境,正确;
B.费尽心机:形容用尽心思,多含贬义。此处表达子胥辅吴的谋划是诚信治国的范本,这是积极、正面的行为,不能用贬义词,使用不恰当;
C.童叟无欺: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此处形容范蠡经商买卖公平,符合语境,正确;
D.富甲一方:拥有的财物在某地方上居第一位。此处形容范蠡的财富第一,符合语境,正确;
故选B。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波浪线句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心中”。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儒家经典 ① 一书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 周敦颐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诚信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高度。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实事求是”,周恩来同志强调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这一切都充分说明,诚信( )是传统美德的要求,( )革命传统的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1.文段中①②两处所填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论语》 ②唐代 B. ①《孟子》 ②宋代
C. ①《论语》 ②宋代 D. ①《孟子》 ②唐代
2.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但 也是 更是 B. 不但 更是 也是
C. 不仅 更是 也是 D. 不止 更是 也是
【答案】1.C 2.A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理解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出自《论语·为政》。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是: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出自《论语·学而》。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故选C。
2.本题考查关联词。
根据“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儒家经典……一书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知,诚信在古代先是“传统美德的要求”。根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诚信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高度”可知,诚信在革命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革命传统的要求”。根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可知,进入新的社会时期,诚信又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所以时代在发展,诚信的内涵不断丰富,其重要性层层递进,所以应使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使句子在语义表达上更具逻辑性和层次感。所以应依此填入“不但”“也是”“更是”。
故选A。
四、(23-24˙八上˙甘肃陇南市西和县˙期中)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①读书,就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qīn pèi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②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可以在苏格拉底临行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可以倾听列代的逸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
③反正huà bù tóu jī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qīn pèi huà bù tóu jī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高明] gāo míng ①形 (见解、技能)高超:主意~;医术~。②名 高明的人:另请~。(《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甲】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
【乙】白求思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中“经常”“要领”“对质”的词性分别是副词、名词、动词。
B. “逸闻逸事”“故作高论”“登堂入室”“不辞而别”四个短语的类型全部相同。
C. 第②段是一个排比句,能够增强气势。
D. “砰”“啪”等拟声词的运用,符合语段风趣幽默的风格特点。
【答案】1.钦佩 话不投机 2. 甲:② 乙:① 3.B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识记。
钦佩,qīn pèi,意思是敬重佩服。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钦佩之情。
话不投机,huà bù tóu jī,意思是形容两个人说话不能说到一起,或者说的内容不能得到对方的共鸣。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解释。
【甲】“高明”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当读者对某些内容不得要领、无法理解时,可以选择不继续深入或放弃当前的学习材料,转而去寻找更专业、更有见解的学者或资源,即“另找高明”。这里的“高明”是指学识渊博、见解深刻的学者或专家;这里的高明应该是一个名词,指高明的人;
故选②。
【乙】“高明”直接用来形容白求恩同志的医术高超。这里的“高明”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技能高超;
故选①。
3.本题考查语法及修辞等知识。
B.遗闻逸事”是并列短语,“故作高论”是动宾短语,“登堂入室”是并列短语,“不辞而别”是偏正短语,“四个短语的类型全部相同”表述错误;
故选B。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_____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1.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公祭日使人类的历史记忆长久保持被唤醒的状态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一起维护正义良知及世界和平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 ②③①⑥⑤④ B. ④⑥①⑤③② C. ②⑥④①⑤③ D. ①③②⑤④⑥
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C
2.“公祭日”后加上“的设立”。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语段主要围绕“国家公祭日”的设立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这个句子是一个目的句,解释了设立公祭日的一个目的,适合作为首句。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这个句子紧接②句,进一步解释公祭日如何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即通过传递态度和立场。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这个句子与⑥句内容相关,都是关于向全世界表达的信息,但更具体地强调了和平的决心和责任。
①“公祭日使人类的历史记忆长久保持被唤醒的状态”:这个句子描述了公祭日的一个功能,即唤醒历史记忆。
⑤“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这个句子是对①句的补充,强调了避免忘却和麻木的重要性。
③“一起维护正义良知及世界和平”:这个句子是对前面句子内容的总结,也是公祭日的最终目标和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顺序:首先是设立公祭日的目的(②),然后是传递的具体内容和态度(⑥、④),接着是公祭日的功能(①、⑤),最后是公祭日的最终目标(③);
故选C。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分析,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可在“公祭日”后加上“的设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