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丰收的节日》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丰收的节日》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整体节奏明快(含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旋律富有民族韵律,情绪热情奔放、欢快活泼,生动展现了塔塔尔族人民庆祝丰收时的喜悦场景。歌曲包含二声部合唱,能锻炼学生的协作演唱能力,同时作为少数民族民歌,是传递塔塔尔族风土人情(如传统节日、歌舞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学生感受民族音乐多样性,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聆听《丰收的节日》,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塔塔尔族人民丰收后的喜悦;辨别歌曲中的明快节奏、民族韵律及独特旋律走向,感知塔塔尔族音乐的魅力,提升民族音乐审美感知力。 2. 艺术表现:能用清脆明亮、富有活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装饰音(波音、滑音)与复杂节奏型;学会二声部合唱,控制音量与音色,实现声部间的默契配合;学习塔塔尔族舞蹈基本动作(手腕转动、脚步点踏),结合歌曲表演,展现民族音乐风格。 3. 创意实践: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表演形式(如融入现代元素),或用身边物品 / 自制乐器(沙锤、响板)编配伴奏,探索音色组合,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4. 文化理解:了解塔塔尔族的居住地区、特色服饰、传统节日等风土人情,认识音乐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作用;体会塔塔尔族人民用音乐舞蹈表达对劳动成果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增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情绪与塔塔尔族音乐风格,准确演唱歌曲;掌握二声部合唱技巧,实现声部和谐。 2. 难点:把握歌曲中的装饰音与复杂节奏,精准体现塔塔尔族民歌风格;二声部合唱时,做到音量平衡、音色融合,避免声部脱节。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猜民族,识丰收”) 教师活动: 展示民族庆祝场景图片,提问 “这是哪个民族在庆祝什么节日?”,引导学生自由发言;随后展示塔塔尔族人民着特色服饰庆丰收的图片,揭晓答案,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并积极猜想、回答,对塔塔尔族及丰收节日产生兴趣,初步建立与歌曲的关联。 设计意图: 通过悬念与视觉素材激发好奇心,自然导入主题,让学生对歌曲背景(民族、节日)形成初步认知。环节二(歌曲介绍与初听感知:“知文化,品情绪”) 教师活动: 用多媒体介绍塔塔尔族的居住地区、风俗习惯及 “能歌善舞,以音乐庆丰收” 的文化特点;播放《丰收的节日》音频,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提问 “歌曲速度是快是慢?情绪如何?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文化介绍与歌曲,回答速度(较快)、情绪(欢快热烈),描述想象中的丰收场景(如麦浪、载歌载舞)。 设计意图: 结合文化背景听赏歌曲,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培养整体音乐感知能力。环节三(分段学唱:“抠细节,练演唱”) 教师活动: 分段播放歌曲,分析每段旋律、节奏、歌词特点;示范演唱第一段,逐句教唱(如强调 “金黄的稻谷一片片” 中 “一片片” 的轻快跳跃感);针对切分节奏,通过拍手、跺脚辅助学生感受;用钢琴伴奏,纠正发音、音准与节奏问题。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逐句学唱,模仿口型与发音,反复练习难点节奏,与同学互助纠错,结合钢琴伴奏完整演唱第一段。 设计意图: 拆分学习难度,通过示范与多感官练习,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演唱技巧,为完整演唱与合唱打基础。环节四(二声部合唱学习:“分声部,练配合”) 教师活动: 展示二声部乐谱,讲解高低声部旋律特点与演唱要求;用钢琴带领学生分别练习高低声部,巡视纠正音准节奏;组织分组合唱,用钢琴同时伴奏,引导学生倾听对方声部,保持音量与节奏平衡。 学生活动: 分别练习所属声部,在分组合唱中主动配合,调整自身声音,确保声部和谐。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和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练与合练,逐步实现二声部的统一。环节五(创意实践:“编形式,展创意”) 教师活动: 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创编舞蹈动作、调整合唱形式、用打击乐器编配伴奏);巡视指导,鼓励大胆创新,帮助解决创编难点(如道具使用、节奏设计)。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构思,分工合作(如设计彩带舞蹈、加入领唱轮唱、用手鼓伴奏),认真排练创意方案。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深化对歌曲的理解,提升创造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环节六(展示与评价:“秀成果,共成长”) 教师活动: 邀请各小组上台展示,记录学生表现;组织自评(分享优缺点)、互评(提出建议),最后总结评价,肯定创意与努力,指出改进方向。 学生活动: 自信展示成果,认真参与自评与互评,虚心接受建议,反思自身表现。 设计意图: 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增强自信心;通过多维度评价,帮助学生明确进步与不足,促进自我提升。环节七(课堂总结:“忆所学,延兴趣”) 教师活动: 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塔塔尔族文化、歌曲特点、合唱技巧、创意实践);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鼓励课后继续欣赏民族音乐,了解更多民族文化。 学生活动: 回忆学习内容,分享收获与感受,明确课后拓展方向。 设计意图: 梳理知识,加深记忆;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持久兴趣。板书设计(一)主板书 - 《丰收的节日》(塔塔尔族民歌) - 歌曲特点:欢快热情、节奏明快(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民族韵律鲜明 - 二声部合唱:高声部(旋律舒展、音高较高);低声部(节奏紧凑、呼应高声部) - 塔塔尔族文化:居住地区、特色服饰、传统节日、能歌善舞 - 演唱技巧:装饰音(波音、滑音)、发音清晰、声音有活力 - 舞蹈动作:手腕转动、脚步点踏、身体摆动(二)副板书 - 重点节奏型示例(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图示) - 创意表演关键词:彩带、领唱、轮唱、手鼓伴奏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通过 “听、唱、舞、创” 环节,学生对塔塔尔族音乐文化兴趣浓厚,多数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并参与创意实践,达成教学目标。亮点在于创意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表演形式丰富(如彩带舞蹈、多声部合唱),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不足方面: 1. 二声部合唱时,部分学生音准与声部配合仍有困难,后续需增加合唱专项练习(如分声部先慢练、再合练),教授和声聆听技巧; 2. 创意实践与展示环节时间仓促,部分小组未充分展示,下次需优化时间分配,预留充足时间让各小组完成展示与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