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音版(简谱)(2024)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西风的话》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人音版(简谱)(2024)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西风的话》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西风的话》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由廖辅叔作词、黄自作曲的一首 1=G 调歌曲,为行板速度。歌曲旋律典雅、抒情柔美,力度较轻,节拍为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歌词以西风的口吻,描绘了时光流转中孩子们的成长及自然景色的变化,如 “去年穿新棉袍”“今年变胖变高”“荷花变莲蓬”“树叶染红” 等,充满诗意。全曲共四个乐句,节奏相同,包含 mp、p 等力度记号及渐慢等音乐要素,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聆听《西风的话》,感受歌曲典雅抒情的情绪和行板的速度,体会四拍子的韵律;分辨四个乐句的结构特点,感知力度记号(mp、p)和渐慢对情感表达的作用,提升对抒情歌曲的审美感知能力。 2. 艺术表现: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四拍子节奏和旋律;学习用 “lu” 模唱歌曲,按合适的位置换气,体现歌曲的抒情性;结合力度记号和渐慢处理,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创意实践: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打击乐伴奏(如用三角铁、沙锤等),体现歌曲的优美节奏和抒情氛围;或结合歌词意境画一幅相关图画,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文化理解:了解作曲家黄自和作词家廖辅叔的相关信息,认识歌曲是我国近代经典音乐作品;体会歌词中时光流转、成长与自然变化的内涵,感受音乐与生活、文学的联系,增强对我国音乐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典雅抒情的情绪和四拍子韵律,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四个乐句的结构和力度记号等音乐要素,完整有感情地表现歌曲;参与创意实践活动。 2. 难点:准确把握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在演唱中体现;正确处理力度变化和渐慢,传达歌曲的抒情意境;在创编伴奏时,选择合适的乐器和节奏,贴合歌曲风格。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教师活动: 以秋天的美景导入,描述 “秋天是清新的诗歌,是动人的歌曲”,展示秋天相关图片(如落叶、成熟的果实等),引出歌曲《西风的话》,提问 “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感受秋天氛围,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秋天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抒情风格,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聆听与感知) 教师活动: 1. 初听歌曲后,总结 “曲调典雅、抒情柔美,速度中速、力度较轻”,介绍作曲家黄自(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作品有《抗敌歌》《踏雪寻梅》等)和作词家廖辅叔(音乐理论家、翻译家)。 2. 播放歌曲,引导学生 “跟随旋律线边聆听边画一画,说一说歌曲分为几个乐句”,明确全曲共四个乐句。 3. 出示歌词,带领学生朗读,体会歌词中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意境。 学生活动: 1. 聆听教师介绍,了解作者及歌曲基本特点。 2. 画旋律线,感知乐句数量,加深对歌曲结构的理解。 3. 朗读歌词,体会其中的诗意和内涵。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聆听和知识讲解,让学生逐步了解歌曲的作者、结构、歌词意境,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环节三(学唱歌曲) 教师活动: 1. 引导学生用 “lu” 轻声模唱歌曲,强调 “轻柔连贯,感受西风的柔美”,注意气息控制。 2. 讲解歌曲节拍为四拍子,强弱规律是 “强、弱、次强、弱”,组织学生 “加上动作跟着音乐节拍律动(如拍手、摊开、肩膀、摊开)”,感受四拍子韵律。 3. 出示歌曲乐谱,分析 “四个乐句节奏相同” 的特点,带领学生分句学唱,重点练习换气位置,提醒 “在乐句间合适位置换气”。 4. 介绍力度记号 mp(中弱)、p(弱),引导学生结合力度变化和渐慢处理演唱歌曲,体现抒情意境。 学生活动: 1. 用 “lu” 模唱,练习气息控制,感受旋律柔美。 2. 参与律动,体会四拍子强弱规律。 3. 分句学唱,掌握换气位置和节奏,熟悉旋律。 4. 结合力度记号和渐慢演唱,完整表达歌曲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模唱、律动、分句学唱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提升艺术表现能力,感受歌曲的抒情之美。
环节四(创意实践与拓展) 教师活动: 1. 组织小组合作,布置任务 “用三角铁、沙锤等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节奏伴奏,体现优美节奏和抒情氛围”,或 “结合歌词意境画一幅图画”,巡视指导。 2. 邀请小组展示成果,给予评价和鼓励。 3. 课堂小结:“秋天蕴含着成长与时光流转,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升华情感。 学生活动: 1. 小组合作完成创编任务,发挥创意。 2. 展示成果,分享对歌曲的理解。 3. 聆听小结,体会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创意实践和小结,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提升对生活和时间的感悟。
板书设计
1. 《西风的话》 - 调号:1=G;速度:行板;情绪:典雅、抒情柔美 - 作词:廖辅叔;作曲:黄自 - 节拍: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2. 结构与要素: - 乐句:4 个,节奏相同 - 力度记号:mp(中弱)、p(弱) - 其他:渐慢 3. 歌词意境:时光流转、成长、自然变化(新棉袍、变胖变高、荷花变莲蓬、树叶染红) 4. 活动:模唱、四拍子律动、学唱、打击乐伴奏创编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通过聆听、学唱、律动、创编等活动,学生对《西风的话》的抒情风格和演唱技巧有了较好的掌握,多数能参与创意实践。不足方面:部分学生对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把握不够准确;在处理力度变化和渐慢时,情感表达不够到位;创编伴奏时,乐器选择与节奏配合不够协调。改进措施:今后教学中,可增加四拍子的专项练习,通过指挥手势强化强弱感知;在演唱中加强示范,引导学生细腻处理音乐要素;创编前提供节奏示例,指导学生根据歌曲风格选择乐器,提升伴奏效果。此外,可拓展黄自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更全面了解其音乐风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