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件+音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课件+音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任务:探秘宝葫芦,走进童话世界
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 ——打一植物
第1课时
第1课时
第2课时
张天翼(1906—1985),中国作家。原名元定,号一之,祖籍湖南湘乡。
主要作品: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短篇小说《包氏父子》等。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活动1:认读生字,寻找宝葫芦的踪迹
普通 少年 规矩 脚丫
龙宫 掘地 希望 冲着
联系 向日葵 瘦小 罢了
pǔ shào jǔ yā
lián xì kuí shòu bà
gōng jué xī chòng
单字念第三声,在文中的“规矩”一词中读轻声。
多音字辨析。
①用开水等浇,水流撞击。
②向上钻。
③通行的大道。
④快速向前闯。
⑤互相抵消。
①对着,向。
②猛烈。
③介词,凭,根据。
chōng
chòng
战士们挺有冲( )劲儿,向着敌人的阵地发起了冲( )锋。
chòng
chōng
普通(pǔ bǔ) 挖掘(jué jüé)
瘦弱(shòu sòu) 冲劲(chōng chòng)
罢工(bà bǎi) 冲锋(chōng chòng)
随堂练习1: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
·
·
·
·













识字游戏: 摘葫芦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平常的;一般的。 ( )
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 )
彼此接上关系。 ( )
状态词。形容可怜的样子。 ( )
普通
规矩
联系
可怜巴巴
随堂练习2:
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活动2:初读课文,听听宝葫芦的故事
宝葫芦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有了宝葫芦,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默读课文,说一说:围绕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1~4):写主人公王葆介绍自己。
第二部分(5~18):写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写王葆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王葆为什么特别想要一个宝葫芦?
①奶奶讲的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②王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烦恼,他渴望得到宝葫芦,用它来解决这些问题。
【示例】我会让宝葫芦帮我收集各种学习资料,帮助我高效学习。此外,我还会让宝葫芦带我参观虚拟的历史场景、科学实验室等,让我通过沉浸式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果你有了宝葫芦,你会用来做什么?
第2课时
课文的开篇充满着奇幻色彩,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竟然和宝葫芦发生了故事。以王葆的语气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童话的奇妙。
读课文15—17自然段,奶奶讲了哪几个宝葫芦的故事?
奶奶给王葆讲的“宝葫芦的故事”中,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结局如何?
活动3:品读课文,发现宝葫芦的神奇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人物 得到宝葫芦的机遇
张三 神仙相赠
李四 从龙宫得来
王五 听奶奶的话得来
赵六 掘地掘出来的
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极其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王葆听了奶奶讲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
在这几个故事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想象:谁?在什么地方得到宝葫芦?宝葫芦给他带来怎样的变化?
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活动4:品味人物,走近主角王葆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从王葆和奶奶的“规矩”中,我看到了他的淘气顽皮与童真可爱,还感受到了祖孙之间的亲情。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洗脚
剪指甲
从王葆总是要求听故事,我看出王葆是一个顽皮又淘气、充满好奇心,并且特别爱听故事的孩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从王葆对宝葫芦的向往中,我看出他的心中有很多奇思妙想,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
故事中的“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在这个故事中,王葆的奶奶是一个慈爱、有耐心、会编故事的人。她给王葆讲的故事,激发了王葆的想象力。
活动5:观看视频,感受宝葫芦的神奇
结构梳理
张三撞见神仙
李四游到龙宫
王五肯换衣服
赵六掘地
得到宝葫芦
过上好日子
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5—18)
自我介绍
(1—4)
普通人 爱听故事
幻想得到宝葫芦(19—21)
解决困难、实现愿望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参考答案:《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情节大体是这样的:小学生王葆从小就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每当他遇到烦恼时,就想有一个宝葫芦来帮
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选做
助自己。终于有一天,他在河边钓鱼时遇到了一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什么都能变出来,帮王葆钓到鱼、做成高级的模型、完成家庭作业……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办成什么。然而,拥有了这个神奇的宝葫芦,王葆并未觉得日子幸福起来了,反而变得越来越糟,因为他害怕别人问他那些东西是怎么来的,老是躲着同学与亲人,还不得不一次
次说谎,甚至被人怀疑做了小偷——而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确实都是它偷来的。最后,烦恼不已的王葆向大家说出了他有一个宝葫芦的秘密,宝葫芦也因此失去了法力。故事的最后,是王葆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个跟宝葫芦有关的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