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活动1:梳理交流,摘抄方法
你有摘抄的习惯吗?平时是怎么做摘抄的?和同学说一说并分享你的摘抄本。
第1课时
读书时,我会先画出写得好的语句,再抄写下来。
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还会背下来。
我会在合适的地方注明摘抄内容的出处。
随机摘抄——边圈画边摘抄
归类摘抄——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摘抄时写下感受——记录感想
注明出处——方便查阅原文
方法
我的摘抄本
读一读,摘抄下面你认为生动的句子吧。
瀑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读一读,认一认,想想每行加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田 螺 蝌 蚪 螃 蟹
páng xiè
luó


shā
·
·
·
·
鲤 鱼 鲫 鱼 鲨 鱼
·
·
·
·
活动2:识字写字,夯实基础
虫字旁
鱼字旁
蝌 蚪
形声字
鲫 鱼
与“虫”有关
与“鱼”有关
特点
形旁表义,
声旁表音
形旁(虫)+声旁(科、斗)
形旁(鱼)+声旁(即)
螺 丝
luó
螃 蟹
páng xiè
节肢动物,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
鲤 鱼

鲫 鱼

鲨 鱼
shā
身体侧扁,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生活在淡水中
像鲤鱼,没有须,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
身体近纺锤形,性凶猛,生活在海洋里
带有“虫”和“鱼”偏旁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
蝴 蝶 蚯 蚓 蜘 蛛 苍 蝇 蜈 蚣
鲈 鱼 鲟 鱼 鲢 鱼 鲇 鱼 鲸 鱼
hú dié
qiū yǐn
zhī zhū
cāng ying
wú gōng
lú yú
xún yú
lián yú
nián yú
jīng yú




螃蟹
写一写,注意笔画顺序,再组词。








未来
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英明
凤梨
痛楚
欠条
苍翠
奥秘
欲望
“欲”字中“欠”的撇画,要注意与左部穿插避让。


下部的撇、捺要写舒展,托住上部。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活动3:词句段,进阶提升
第2课时
顶真
特点
作用
前一个分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正好是后一个分句的开头
可以使句子语意相连,气势贯通,头接着尾,环环相扣,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描摹了水声由小到大的变化,语势层层递进,宛如乐曲逐渐攀升,直至高潮。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突出了弯弯的月亮和弯弯的小桥,体现了二者在形状上的相似之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月下小桥流水的场景。
我能接着往下说:弯弯的小桥旁边……
仿说示例: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路尽头有个小小的村庄。
练一练
我能发现句子的特点,并把句子补充完整。
风儿吹醒了树儿,_______摇醒了鸟儿, _______叫醒了_______,心儿唱起了欢快
的歌儿。
树儿
鸟儿
心儿
月亮奶奶,要吃韭菜;_______好辣,要吃黄瓜;_______青青,要吃_______;油饼喷香,要吃_______;面汤稀烂,要吃鸡蛋;_______腥气,要吃公鸡;_______有毛,要吃樱桃;_______太酸,吃个栗子面丹丹。
韭菜
黄瓜
油饼
面汤
鸡蛋
公鸡
樱桃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活动4:日积月累,古诗采撷
jué
写作背景
在唐天宝七年(748)的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一段时间。一天,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当地酋(qiú)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遂作《采莲曲》。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代表作品有《从军行》《出塞》等。
注释
①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②一色裁:指荷叶、罗裙颜色相同,好像是用一块衣料裁成的。
③芙蓉:荷花。
④闻:听到,听见。
⑤始:才,方才。
绿罗裙与荷叶仿佛是用同一个颜色的料子裁剪出来的,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少女的脸庞与盛开的荷花相互映衬。
少女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
一直到听见歌声才觉察有人前来。
练一练
《采莲曲》一诗中,用衬托手法描写不见人影却闻歌声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拓展积累
清清江面上夕阳晚霞随波飘摇,山歌婉转动听,体态妖冶苗条。
从小练就了一身采莲的本领,十五岁敢在汹涌激流中乘风弄潮。
采莲曲
[唐]刘方平
落 日 清 江 里,
荆 歌 艳 楚 腰。
采 莲 从 小 惯,
十 五 即 乘 潮。
/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