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一定要争气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一定要争气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注意!注意!一位叫童第周的大哥哥,从差点退学到震惊世界,他的‘能量密码’是什么?快来探索吧!”
能量站广播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第2课时
24 一定要争气
小队员们,通过研究励志榜样童第周的成长故事,收集他克服困难的能量,点亮你的“争气能量灯”,为自己加油!
活动1:收集“能量碎片” 初读课文
读了课文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是谁“一定要争气”?
他在哪些事中争了气?
带着问题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读通句子。
第1课时
富裕 差劲 平均 资助
欧洲 教授 项目 实验
结构 耐心 激励

chà
jūn

ōu zhōu
shòu
xiàng
yàn
gòu
nài

我会读
加一加
次+贝=

氵+州=

木+勾=

而+寸=

字歌识字
女子姿态美,开口来咨询,
有钱来投资,用瓦做青瓷。




易错字音
平均(jūn yún) 资助(zhī zī)
欧洲(zōu zhōu) 激励(lì nì)




灯下寻影












不要多写一点
不要写成“与”
不要写成“良”
我会写
试着按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退


再读读课文,找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词义。
争气
偏僻
恳求
剥离
不声不响
实践
争气
偏僻
恳求
剥离
不声不响
实践
发愤图强,不甘落后或示弱。
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恳切地请求。
(组织、皮层、覆盖物等)脱落;分开。
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不说话,不出声。不声张,暗中进行。
活动2:感受“能量”波动 整体感知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课文围绕童第周“争气”写了哪两件事?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童第周在中学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为自己争了气;
童第周在留学期间刻苦钻研,完成了多年来无人做成功的实验,为中国人争了气。
活动3:深度充电 聚焦“争气”能量
第2课时
认写词语,运用词语造句。
生物 从事 成就 学期 考试 再三
同意 难得 值班 努力 留学 国家
落后 地位 环节 难度 刻苦 兴奋
带着问题一起探索童第周的第一个“能量充电桩”
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
(中学时期)
由于文化基础差,他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恳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
体会这两个“才”字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个“才”表示仅仅,强调分数之低;
第二个“才”是“只好”的意思,表明校长是十分勉强地同意的,反映出童第周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这些都是童第周后面决心争气的原因。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
“更加”是指童第周要在第一学期的程度上更进一步。这也说明童第周第一学期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他对学习机会是珍惜的,在学习上是努力的。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各科成绩都赶了上来,几何还考了满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童第周上中学时,文化基础差,他通过勤奋努力取得优异成绩时,想到“一定要争气”。
再读这两句,说说你的理解,再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是要自信

一是要争气,
即要有志向
三是要
刻苦努力
解锁第二个“能量充电桩”(留学时期)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资助,去比利时留学,跟随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常常被外国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这些是童第周再次下决心争气的原因。
那位教授要做一项实验,需要剥离青蛙卵的外膜,这是观察卵细胞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关键环节。工作的难度很大,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细致,多年来没人能够做成。
青蛙卵直径约一毫米,是一个微小的球体,中间有个黑点。
1毫米
13毫米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青蛙卵外膜的成功剥离,震惊了欧洲同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照样能办到。
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刻苦钻研,完成了多年来没人做成功的实验,震惊了欧洲同行时,他想到“一定要争气”。
再读这两句,说说你的理解,再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这是在强调我们
要有民族自信心,
有了信心,加上刻苦努力,
一定能办成外国人办不到的事。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童第周怎样的品质。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恳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
活动4:点亮心灯 组装“争气能量灯”
····
····
····
····
····
····
说明童第周不甘落后,迫切地希望能够继续学习,从中可以体会到童第周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恳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
说明童第周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从中可以体会到童第周勤奋刻苦、自尊自强、坚持不懈的品质。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早晨天不亮,他就悄悄起床,借着校园的路灯看书。
“不声不响”说明童第周专注于自己的科学研究,用行动代替语言;
“刻苦钻研”体现了童第周认真的态度;
“反复实践”表明童第周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然遭遇过多次失败,但他没有气馁,而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反复实践,持续摸索,直到取得成功。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
榜样登场
主题概括
本文讲的是童第周在中学时勤奋学习和在留学期间刻苦钻研的事,表现了童第周不甘落后、立志成才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榜样登场
人物介绍
童第周(1902—1979),中国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开创者之一。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复旦大学毕业。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
主要作品:《发育的分析》《无脊椎动物胚胎学》等。
“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的生平经历
1902
1927
1930
1934
1949
1950
1955
1973
1979
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今宁波)
毕业于
上海复
旦大学
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
获布鲁塞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拒绝耶鲁大学的挽留,回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通过鲤鱼和鲫鱼间核移植实验,首次获得了鲤鲫移核鱼,开创了我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3月,疾病未愈,心念鱼类科研工作,拒绝了住院治疗,30日于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结合童第周“争气”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一定要争气”这句话的理解。
童第周中学时期由于文化基础差,差点儿被退学或降级,后来他通过刻苦努力,将成绩赶了上来,为自己争了气;在国外留学时,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人,于是童第周刻苦钻研,做成了许多年来没人做成功的实验,为中国人争了气。
读了童第周“争气”的故事,我觉得“一定要争气”是一种不服输、不甘落后的人生态度。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争气”。
比如,刚开始学习跳绳时,我跳得很不好,总被绳子绊倒,看到别的同学都跳得比我好,我有点儿灰心,觉得自己肯定不行。
但一想到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精神,我又怎能轻易放弃呢?于是我每天放学回家都练习跳绳,不断调整节奏,绳子绊到脚也不气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跳得又快又好,比之前进步了好多,还参加了学校的跳绳比赛呢!
一定要争气
“能量加油站” 灯箱牌 板书设计
争气的原因
争气的行动
争气的结果
中学时期文化基础差,面临退学或降级(为自己)
留学期间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学生(为国家)
发愤学习,夜以继日
刻苦钻研,反复实践
各科成绩都赶了上来,几何满分
实验成功,震惊欧洲同行
努钻力研勤刻奋苦
“争气之星”光荣榜 课外扩展
华罗庚——异国他乡奏响国歌
华罗庚是中国数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等领域有深刻的研究和开创性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华罗庚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国投身祖国建设,用知识为祖国科研发展贡献力量。1979年,在法国南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的仪式上,乐队奏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用自己的成就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望。
“能量灯”日记 课后作业
你遇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争气”解决的?试着简单记录行动和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