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1讲 圆的方程● 课前基础巩固【知识聚焦】1.(x-a)2+(y-b)2=r2 (a,b) rx2+y2+Dx+Ey+F=02.(1)(x0-a)2+(y0-b)2>r2(2)(x0-a)2+(y0-b)2=r2(3)(x0-a)2+(y0-b)2【对点演练】1.(1,2) 1 [解析] 由x2+y2-2x-4y+4=0,得(x-1)2+(y-2)2=1,所以圆心坐标为(1,2),半径为1.2.(x-1)2+(y-1)2=2 x2+y2-2x-2y=0 [解析] ∵P(1,1)为圆心,且圆P经过原点,∴半径r==,∴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2,化为一般方程,可得x2+y2-2x-2y=0.3.(x+3)2+(y+2)2=25 [解析] 方法一:设圆心C的坐标为(a,b).因为圆心C在直线l:x-y+1=0上,所以a-b+1=0①.因为A,B是圆上两点,所以|CA|=|CB|,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有=,即a-3b-3=0②.由①②可得a=-3,b=-2,所以圆心C的坐标是(-3,-2),圆的半径r=|AC|==5,所以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x+3)2+(y+2)2=25.方法二:如图,设线段AB的中点为D.由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2,-2),可得点D的坐标为,直线AB的斜率kAB==-3,因此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的方程是y+=,即x-3y-3=0.由垂径定理可知,圆心C也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由解得所以圆心C的坐标是(-3,-2),圆的半径r=|AC|==5,所以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x+3)2+(y+2)2=25.4.(-3,-2)∪(2,+∞) [解析] 由题意得解得-32,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3,-2)∪(2,+∞).5.(x-2)2+(y+2)2=4或(x+2)2+(y-2)2=4 [解析] 由题意知圆心的坐标为(2,-2)或(-2,2),所以圆的方程为(x-2)2+(y+2)2=4或(x+2)2+(y-2)2=4.6.-4 [解析] 因为点P(x,y)为圆x2+y2=1上的动点,所以x2+4y=1-y2+4y=-(y-2)2+5.因为y∈[-1,1],所以当y=-1时,x2+4y取得最小值-4.● 课堂考点探究例1 [思路点拨] (1)思路一:根据圆心M在直线2x+y-1=0上,设出圆心M的坐标,利用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构造关于点M的坐标的方程求解;思路二:利用圆心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求解.(2)选其中的三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圆的方程.(1)(x-1)2+(y+1)2=5 (2)x2+y2-4x-6y=0 [解析] (1)方法一:∵点M在直线2x+y-1=0上,∴可设点M为(a,1-2a),又点(3,0)和(0,1)均在☉M上,∴点M到点(3,0),(0,1)的距离相等,∴=,即a2-6a+9+4a2-4a+1=5a2,解得a=1,∴M(1,-1),☉M的半径R==,∴☉M的方程为(x-1)2+(y+1)2=5.方法二:由题可知,M是以(3,0)和(0,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y=3x-4与直线2x+y-1=0的交点,即M(1,-1),则☉M的半径R=,故☉M的方程为(x-1)2+(y+1)2=5.(2)若选(0,0),(4,0),(-1,1)三点,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把这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可得解得所以圆的方程为x2+y2-4x-6y=0.同理,若选(0,0),(4,0),(4,2)三点,则圆的方程为x2+y2-4x-2y=0.若选(0,0),(-1,1),(4,2)三点,则圆的方程为x2+y2-x-y=0.若选(4,0),(-1,1),(4,2)三点,则圆的方程为x2+y2-x-2y-=0.所以满足条件的圆的方程为x2+y2-4x-6y=0.变式题 (1)x2+y2-2x-4y=0(2)(x-1)2+(y+2)2=2[解析] (1)方法一:设圆C的一般方程为x2+y2+Dx+Ey+F=0(D2+E2-4F>0),因为圆C过点O(0,0),A(2,0),B(0,4),所以解得所以圆C的一般方程为x2+y2-2x-4y=0.方法二:已知圆C过点O(0,0),A(2,0),B(0,4),则AB为圆C的直径,故圆心C的坐标为(1,2),圆C的半径r==,故圆C的方程为(x-1)2+(y-2)2=5,即x2+y2-2x-4y=0.(2)∵点A(2,-1)在直线x+y=1上,∴圆与直线x+y=1相切于点A,设圆心为S,则kSA=1,∴直线SA的方程为y+1=x-2,即y=x-3,与y=-2x联立,解得x=1,y=-2,即圆心为S(1,-2),∴半径r==,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2)2=2.例2 [思路点拨] 根据的几何意义,结合图形可求得的最值,由此判断A,B;根据x2+y2的几何意义求其最值,即可判断C;利用三角换元,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求x+y的最大值,即可判断D.ABD [解析] 由实数x,y满足方程x2+y2-4x-2y+4=0,可得点(x,y)在圆(x-2)2+(y-1)2=1上,设圆心为C,作出圆C如图所示.表示点(x,y)与坐标原点O连线的斜率,设过坐标原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y=kx,则=1,解得k=0或k=,所以∈,所以=,=0,故A,B正确;x2+y2表示圆上的点(x,y)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圆上的点(x,y)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OC|+1,所以x2+y2的最大值为(|OC|+1)2,又|OC|=,所以x2+y2的最大值为6+2,故C错误;因为x2+y2-4x-2y+4=0可化为(x-2)2+(y-1)2=1,所以可设x=2+cos θ,y=1+sin θ,则x+y=2+cos θ+1+sin θ=3+sin,所以x+y的最大值为3+,故D正确.故选ABD.变式题 解:将方程x2+y2-8x-6y+21=0变形可得(x-4)2+(y-3)2=4,则点(x,y)是以点C(4,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任意一点.(1)根据题意,当x≠3时,p=的几何意义为圆上任意一点与点(3,-1)连线的斜率.设Q(3,-1),过点Q的圆C的切线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y+1=k(x-3),即kx-y-3k-1=0,则点C到切线的距离d==2,解得k=,故p的取值范围为∪.(2)由s=2x-y,得2x-y-s=0,该方程表示一条直线,易知当直线与圆相切时,s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当直线与圆相切时,=2,解得s=5-2或s=5+2,则s的最小值为5-2,最大值为5+2.(3)w=x2+y2-10x+2y+26=(x-5)2+(y+1)2,设t=,则t的几何意义为圆C上任意一点与点(5,-1)间的距离,设N(5,-1),则|CN|=,则有-2≤t≤+2,所以21-4≤w≤21+4,故w的取值范围为[21-4,21+4].例3 [思路点拨] (1)思路一:设P(3+cos θ,4+sin θ),根据题中条件及辅助角公式可得m的最大值;思路二:根据圆心C到原点O(0,0)的距离为5,可得圆C上的点到原点O的距离的最大值为6,再由∠APB=90°,可得|OP|=m,可得m≤6,从而得到答案.(2)先求出向量的坐标表示,再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及圆的方程求解.(1)B (2)12 [解析] (1)方法一:设点P的坐标为(x0,y0),∵点P在圆C:(x-3)2+(y-4)2=1上,∴可设∵∠APB=90°,∴·=0,可得(x0+m)(x0-m)+=0,∴m2=+=26+6cos θ+8sin θ=26+10sin(θ+φ),∴4≤m≤6,∴m的最大值为6.故选B.方法二:设O为坐标原点,连接OP,OC,在Rt△APB中,原点O为斜边的中点,|AB|=2m(m>0),∴m=|OP|≤|OC|+r(r为圆C的半径),又C(3,4),r=1,∴|OP|≤6,即m≤6.故选B.(2)由题意知=(2-x,-y),=(-2-x,-y),所以·=x2+y2-4,又点P(x,y)是圆上的点,故其坐标满足方程x2+(y-3)2=1,故x2=-(y-3)2+1,所以·=-(y-3)2+1+y2-4=6y-12.由圆的方程x2+(y-3)2=1,易知2≤y≤4,故当y=4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6×4-12=12.变式题 B [解析] 方法一:易得|PA|2+|PB|2=4,可得≤=2,当且仅当|PA|=|PB|=时取等号,所以|PA|+|PB|≤2.故选B.方法二:当P与A或B重合时,|PA|+|PB|=2;当P不与A和B重合时,易得|PA|2+|PB|2=4,设∠PAB=θ,|PA|=2cos θ,|PB|=2sin θ,则|PA|+|PB|=2cos θ+2sin θ=2sin,所以(|PA|+|PB|)max=2.故选B.例4 [思路点拨] (1)设动点P的坐标为(x1,y1),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化简求解;(2)利用相关点法求解.解:(1)设动点P的坐标为(x1,y1),因为M(1,0),N(2,0),且|PN|=|PM|,所以=·,整理得+=2,所以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x2+y2=2.(2)设点Q的坐标为(x,y),点A的坐标为(x0,y0),因为Q是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所以=2,即(x-x0,y-y0)=2(6-x,-y),解得又点A在轨迹C上运动,所以(3x-12)2+(3y)2=2,化简得y2+(x-4)2=,所以点Q的轨迹方程为y2+(x-4)2=.变式题 (1)BCD [解析] 设P(x,y),由条件可得=2,即x2+y2-8x=0,所以C的方程为(x-4)2+y2=16,故A错误;由对称性可知存在D(12,0),E(6,0)满足条件,故B正确;·=(-4-x,-y)·(-x,-y)=x2+4x+y2=12x,·=(2-x,-y)·(-x,-y)=x2-2x+y2=6x,||==4,||==2 ,所以=,即cos∠APO=cos∠BPO,所以∠APO=∠BPO,故C正确;连接BQ,则kBQ=-3,所以线段BQ的垂直平分线l的斜率k=,BQ的中点坐标为(1,3),则线段BQ的垂直平分线l的方程为y-3=(x-1),即x-3y+8=0,圆C的圆心(4,0)到直线l的距离d=<4,所以直线l与圆C相交,故在C上存在点M,使得|MQ|=|MB|,故D正确.故选BCD.(2)解:①设线段AP的中点为M(x,y),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P点坐标为(2x-2,2y).因为P点在圆x2+y2=4上,所以(2x-2)2+(2y)2=4,故线段AP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1)2+y2=1.②设线段PQ的中点为N(x,y),连接BN,在Rt△PBQ中,|PN|=|BN|,设O为坐标原点,连接ON,OP,则ON⊥PQ,所以|OP|2=|ON|2+|PN|2=|ON|2+|BN|2,所以x2+y2+(x-1)2+(y-1)2=4,故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2+y2-x-y-1=0.第51讲 圆的方程1.C [解析] 将圆x2+y2+4x-6y-3=0的方程化成标准形式,得(x+2)2+(y-3)2=16,∴圆x2+y2+4x-6y-3=0的圆心为(-2,3),半径为4.故选C.2.D [解析] 由题意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r2(a<0,b>0,r>0),则即解得所以圆C的方程为(x+)2+(y-)2=2.故选D.3.A [解析] 方法一:因为方程x2+8x+y2-6y+m=0表示圆,所以64+36-4m>0,得m<25.令y=0,得x2+8x+m=0,则Δ=64-4m≥0,得m≤16,令x=0,得y2-6y+m=0,则Δ'=36-4m≥0,得m≤9,所以m≤9.故选A.方法二:将圆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即为(x+4)2+(y-3)2=25-m,则圆心为(-4,3),半径为,由题知解得m≤9.故选A.4.D [解析] 设△ABC外接圆的方程为(x-a)2+(y-b)2=r2(r>0),则可得则△ABC外接圆的方程为x2+(y-1)2=4.故选D.5.C [解析] 方法一:方程x2+y2-4x-2y-4=0可化为(x-2)2+(y-1)2=9.设x-y=t,即x-y-t=0,则当直线x-y-t=0与圆(x-2)2+(y-1)2=9相切时,t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3,解得t=1+3或t=1-3,所以x-y的最大值为1+3.故选C.方法二:方程x2+y2-4x-2y-4=0可化为(x-2)2+(y-1)2=9,由圆的参数方程可设(θ为参数),所以x-y=1+3(cos θ-sin θ)=1+3cos≤1+3,当θ=-时,等号成立.故选C.6.(3,5) [解析] 由方程(x-1)2+(y-2)2=5-a表示圆,得5-a>0,所以a<5,又过点P(0,1)可作圆(x-1)2+(y-2)2=5-a的两条切线,所以点P(0,1)在圆外,所以(0-1)2+(1-2)2>5-a,解得a>3.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3,5).7.3 [解析] 因为|PO|=1,所以P是单位圆上的点,又A(t,4),其中t∈R,所以A是直线y=4上的点,由图可知,|PA|的最小值为4-1=3.8.A [解析] 因为直线l是圆的一条对称轴,所以圆的圆心必定在直线l上,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即为(x-1)2+(y-1)2=2,圆心为(1,1),将圆心坐标代入直线l的方程,得a+b=1,则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故ab的最大值为.故选A.9.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圆C:x2+y2=1的圆心为C(0,0),半径r=1,且a>0.由PA⊥PB,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线段AB的中点M(4,0)为圆心,半径R=a的圆,又点P在圆C:x2+y2=1上,可知圆C与圆M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CM|=r+R或|CM|=|r-R|,即4=1+a或4=|1-a|,解得a=3或a=5.故选D.10.ABD [解析] 圆心Ck的坐标为(k,k),圆心Ck始终在直线y=x上,所以A正确;令(3-k)2+(0-k)2=4,化简得2k2-6k+5=0,因为Δ1=36-40=-4<0,所以2k2-6k+5=0无实数根,所以B正确;由(2-k)2+(2-k)2=4,化简得k2-4k+2=0,因为Δ2=16-8=8>0,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所以经过点(2,2)的圆Ck有两个,所以C错误;由圆Ck的半径为2,得圆Ck的面积为4π,所以D正确.故选ABD.11.BC [解析] 设点P(x,y),依题意得[(x+2)2+y2][(x-2)2+y2]=25.对于A,25=[(x+2)2+y2][(x-2)2+y2]≥(x+2)2(x-2)2=(x2-4)2,当且仅当y=0时取等号,解不等式(x2-4)2≤25,得-3≤x≤3,即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3],故A错误;对于B,[(x2+y2+4)+4x][(x2+y2+4)-4x]=25,则x2+y2+4=,因为0≤x2≤9,所以|OP|==∈[1,3],故B正确;对于C,△PMN的面积S=|PM||PN|sin∠MPN≤|PM||PN|=,当且仅当∠MPN=90°时取等号,当∠MPN=90°时,点P在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x2+y2=4上,由解得所以△PMN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故C正确;对于D,点(3,0)在动点P的轨迹上,当点P为此点时,|PM|+|PN|=5+1=6,故D错误.故选BC.12.10 2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弧MN为圆拱桥部分,O为圆拱所在圆的圆心,则|MN|=16,设圆拱所在圆的半径为r,则|OF|=r-4.连接ON,在Rt△OFN中,|OF|2+|FN|2=|ON|2,即(r-4)2+=r2,解得r=10,所以圆拱所在圆的方程为x2+y2=100.设图中矩形ABDC为船的截面,则|AB|=12,设B(6,y)(y>0),将点B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得36+y2=100,可得y=8,所以船要通过拱桥,船体的高度不能超过8-6=2(m).13.[10,30] [解析] 令ω=|3x-4y+8|+|3x-4y+12|=5=5(d1+d2),其中d1,d2分别表示圆O:x2+y2=1上任意一点P(x,y)到直线l1:3x-4y+8=0和l2:3x-4y+12=0的距离.因为圆心O到直线l1:3x-4y+8=0和l2:3x-4y+12=0的距离分别为h1==,h2==,所以-1≤d1≤+1且-1≤d2≤+1,即≤d1≤且≤d2≤,所以10≤5(d1+d2)≤30,即|3x-4y+8|+|3x-4y+12|的取值范围是[10,30].14.3 [解析] 曲线x4+y2=2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该曲线是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的图形,所以曲线x4+y2=2上的点(x,y)到原点的距离d为直径的一半,而d====,当cos θ=时,d取得取大值,所以所求直径为3.15.解:(1)设M(x,y),由|MA|=|MB|,即|MA|2=2|MB|2,得(x+2)2+y2=2[(x-2)2+y2],化简可得x2+y2-12x+4=0,即为点M的轨迹方程,它表示圆心为(6,0),半径为4的圆.(2)设P(x1,y1),则+-12x1+4=0,设Q(t,0)(t≠0),则===,要使为定值,则=,解得t=0(舍去)或t=,所以==,故存在定点Q,使得为定值.16.A [解析] 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则其面积S=a2=9,可得a=6.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M为△ABC的内心,得M在OC上,且OM=OC,则A(-3,0),B(3,0),C(0,3),M(0,),由于|MN|=1,则点N在以M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设N(x,y),则x2+(y-)2=1,即x2+y2-2y+2=0,且-1≤y≤1+,又=(-3-x,-y),=(3-x,-y),所以·=(x+3)(x-3)+y2=x2+y2-9=2y-11≥2×(-1)-11=-5-2.故选A.17.1 4 [解析] 由已知可得(x0-1)2+=3,则-≤x0-1≤,得1-≤x0≤1+,且有=-+2x0+2,所以|PA|·|PB|===2·≤·(1+x0+3-x0)=4,当且仅当1+x0=3-x0,即x0=1时取等号.因为|PA|2=6+6x0,|PB|2=6-2x0,所以|PA|2+3|PB|2=24.设|PA|=2cos θ,|PB|=2sin θ,其中0<θ<,则|PA|+|PB|=2cos θ+2sin θ=4sin,因为0<θ<,所以<θ+<,当θ+=,即θ=时,|PA|+|PB|取得最大值4,此时|PA|2=6+6x0=24cos2=18,可得x0=2,符合题意.第51讲 圆的方程【课标要求】 1.回顾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建立圆的方程.1.圆的定义及方程定义 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标准方程 (r>0) 圆心为 , 半径为 一般方程 (D2+E2-4F>0) 圆心为,半 径为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上的一点M(x0,y0)与圆C:(x-a)2+(y-b)2=r2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1)|MC|>r M在圆外,即 M在圆外; (2)|MC|=r M在圆上,即 M在圆上; (3)|MC|常用结论1.常见圆的方程的设法:标准方程的设法 一般方程的设法圆心在原点 x2+y2=r2 x2+y2-r2=0过原点 (x-a)2+(y-b)2=a2+b2 x2+y2+Dx+Ey=0圆心在x轴上 (x-a)2+y2=r2 x2+y2+Dx+F=0圆心在y轴上 x2+(y-b)2=r2 x2+y2+Ey+F=02.以A(x1,y1),B(x2,y2)为直径的两端点的圆的方程是(x-x1)(x-x2)+(y-y1)(y-y2)=0.3.圆心在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上.4.圆心在任一弦的垂直平分线上.5.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等于半径.6.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不等于1)的点的轨迹是圆.题组一 常识题1.[教材改编] 圆x2+y2-2x-4y+4=0的圆心坐标为 ,半径为 . 2.[教材改编] 圆心为P(1,1)且过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一般方程为 . 3.[教材改编] 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A(1,1),B(2,-2)两点,且圆心C在直线l:x-y+1=0上,则此圆的标准方程为 . 题组二 常错题◆索引:忽视方程表示圆的条件;对圆心位置可能的情况考虑不全;忽略圆的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4.已知点A(1,2)在圆C:x2+y2+mx-2y+2=0外,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5.半径为2,圆心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x轴、y轴都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6.已知点P(x,y)为圆x2+y2=1上的动点,则x2+4y的最小值为 . 求圆的方程例1 (1)[2022·全国甲卷] 设点M在直线2x+y-1=0上,点(3,0)和(0,1)均在☉M上,则☉M的方程为 . (2)[2022·全国乙卷] 过四点(0,0),(4,0),(-1,1),(4,2)中的三点的一个圆的方程为 . 总结反思求圆的方程有两种方法:(1)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圆心、半径),从而得到方程.常用到的圆的三个性质:①圆心在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上;②圆心在任一弦的中垂线上;③两圆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两圆的圆心三点共线.(2)待定系数法:①根据题意选择方程的形式——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②利用条件列出关于a,b,r(或D,E,F)的方程组;③解出a,b,r(或D,E,F),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选择方程的形式的关键:若已知圆上三点,则选用圆的一般方程;若已知条件与圆心及半径有关,则选用圆的标准方程.变式题 (1)[2024·临汾二模] 已知圆C过点O(0,0),A(2,0),B(0,4),则圆C的一般方程为 . (2)圆心在直线y=-2x上,经过点A(2,-1)且与直线x+y=1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角度1 借助几何性质求最值例2 (多选题)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y2-4x-2y+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最大值为B.的最小值为0C.x2+y2的最大值为+1D.x+y的最大值为3+总结反思借助几何性质求最值的三种情况:①形如μ=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②形如t=ax+by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截距的最值问题;③形如(x-a)2+(y-b)2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变式题 设实数x,y满足方程x2+y2-8x-6y+21=0.(1)当x≠3时,求p=的取值范围;(2)求s=2x-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求w=x2+y2-10x+2y+26的取值范围. 角度2 建立函数关系式求最值 例3 (1)已知圆C:(x-3)2+(y-4)2=1和两点A(-m,0),B(m,0)(m>0).若圆C上存在点P,使得∠APB=90°,则m的最大值为 ( )A.7 B.6C.5 D.4(2)设点P(x,y)是圆x2+(y-3)2=1上的动点,定点A(2,0),B(-2,0),则·的最大值为 . 总结反思建立函数关系式求最值,就是根据题目条件列出关于所求目标表达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参数法、配方法、不等式法)求最值.变式题 若点P为圆x2+y2=1上的一个动点,点A(-1,0),B(1,0)为两个定点,则|PA|+|PB|的最大值为 ( )A.2 B.2C.4 D.4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 已知定点M(1,0),N(2,0),动点P满足|PN|=|PM|.(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2)已知点B(6,0),点A在轨迹C上运动,求线段AB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Q的轨迹方程. 总结反思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2)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出方程;(3)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出方程;(4)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列出方程.变式题 (1)(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4,0),B(2,0),点P满足=2,设点P的轨迹为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的方程为(x-4)2+y2=9B.在x轴上存在异于A,B的两个定点D,E,使得=2C.当A,B,P三点不共线时,∠APO=∠BPOD.若点Q(0,6),则在C上存在点M,使得|MQ|=|MB|(2)已知A(2,0)为圆x2+y2=4上一定点,B(1,1)为圆内一点,P,Q为圆上的动点.①求线段AP中点的轨迹方程;②若∠PBQ=9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 第51讲 圆的方程(时间:45分钟)1.圆x2+y2+4x-6y-3=0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 ( ) A.(4,-6),16B.(2,-3),4C.(-2,3),4D.(2,-3),162.[2024·山东聊城三模] 已知圆C与两坐标轴及直线x+y-2=0都相切,且圆心在第二象限,则圆C的方程为 ( )A.(x+)2+(y-)2=B.(x-)2+(y+)2=2C.(x-)2+(y+)2=D.(x+)2+(y-)2=23.[2024·北京昌平区一模] 若圆x2+8x+y2-6y+m=0与x轴、y轴均有公共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9] B.(-∞,16]C.[9,25) D.[16,25)4.已知A(-,0),B(,0),C(0,3),则△ABC外接圆的方程为 ( )A.(x-1)2+y2=2B.(x-1)2+y2=4C.x2+(y-1)2=2D.x2+(y-1)2=45.[2023·全国乙卷] 已知实数x,y满足x2+y2-4x-2y-4=0,则x-y的最大值是 ( )A.1+ B.4C.1+3 D.76.[2024·南宁二模] 若过点P(0,1)可作圆(x-1)2+(y-2)2=5-a的两条切线,则a的取值范围是 . 7.已知点O(0,0),点P满足|PO|=1.若点A(t,4),其中t∈R,则|PA|的最小值为 . 8.已知直线l:ax+by=1是圆x2+y2-2x-2y=0的一条对称轴,则ab的最大值为 ( )A. B.C.1 D.9.[2024·济南二模] 已知圆C:x2+y2=1,点A(4,a),B(4,-a),若圆C上有且仅有一点P使PA⊥PB,则正实数a的值为 ( )A.2或4 B.2或3C.4或5 D.3或510.(多选题)设有一组圆Ck:(x-k)2+(y-k)2=4(k∈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k如何变化,圆心Ck始终在一条直线上B.所有圆Ck均不经过点(3,0)C.经过点(2,2)的圆Ck有且只有一个D.所有圆Ck的面积均为4π11.(多选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积为常数的点的轨迹称为卡西尼卵形线,它是1675年卡西尼在研究土星及其卫星的运行规律时发现的.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M(-2,0),N(2,0),动点P满足|PM|·|PN|=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B.|OP|的取值范围是[1,3]C.△PMN的面积的最大值为D.|PM|+|PN|的取值范围是[2,5]12.某圆拱桥的水面宽度为16 m,拱高是4 m,则圆拱所在圆的半径为 m.一艘船的船体形似长方体,宽为12 m,若该船要通过拱桥,则船体的高度不能超过 m(假设船的底部在水面上). 13.若P(x,y)是圆O:x2+y2=1上任意一点,则|3x-4y+8|+|3x-4y+12|的取值范围是 . 14.[2024·北京101中学模拟] 如果把一个平面区域内两点间的距离的最大值称为此区域的直径,那么曲线x4+y2=2围成的平面区域的直径为 . 15.已知A(-2,0),B(2,0),动点M满足|MA|=|MB|.(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2)设动点M的轨迹为C,对C上任意一点P,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个与O (O为坐标原点)不重合的定点Q,使得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该定点和定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6.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面积为9,且△ABC的内心为M,若平面内的点N满足|MN|=1,则·的最小值为 ( )A.-5-2 B.-5-4C.-6-2 D.-6-417.已知A(-2,0),B(2,0),P(x0,y0)是圆C:(x-1)2+y2=3上的动点,当|PA|·|PB|最大时,x0= ;|PA|+|PB|的最大值为 . (共98张PPT)第51讲 圆的方程课前基础巩固课堂考点探究教师备用习题作业手册答案核查【听】答案核查【作】【课标要求】 1.回顾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建立圆的方程.◆ 知识聚焦 ◆1.圆的定义及方程定义 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 标准 方程 圆心为_______,半径为___一般 方程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上的一点与圆 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1)在圆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圆外;(2)在圆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圆上;(3)在圆内,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圆内.常用结论1.常见圆的方程的设法:标准方程的设法 一般方程的设法圆心在原点过原点2.以, 为直径的两端点的圆的方程是.3.圆心在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上.4.圆心在任一弦的垂直平分线上.5.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等于半径.6.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不等于1)的点的轨迹是圆.◆ 对点演练 ◆题组一 常识题1.[教材改编] 圆 的圆心坐标为______,半径为___.1[解析] 由,得 ,所以圆心坐标为 ,半径为1.2.[教材改编] 圆心为 且过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为圆心,且圆经过原点, 半径,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 ,化为一般方程,可得 .3.[教材改编] 已知圆心为的圆经过, 两点,且圆心在直线 上,则此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方法一:设圆心的坐标为.因为圆心 在直线上,所以.因为, 是圆上两点,所以,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有 ,即.由①②可得 ,,所以圆心的坐标是 ,圆的半径 ,所以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 .方法二:如图,设线段的中点为.由,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可得点 的坐标为,直线 的斜率,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的方程是,即.由垂径定理可知,圆心 也在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由解得 所以圆心的坐标是 ,圆的半径 ,所以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 .题组二 常错题◆ 索引:忽视方程表示圆的条件;对圆心位置可能的情况考虑不全;忽略圆的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4.已知点在圆外,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解得 或,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5.半径为2,圆心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轴、 轴都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解析] 由题意知圆心的坐标为或 ,所以圆的方程为或 .6.已知点为圆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____.[解析] 因为点为圆 上的动点,所以.因为 ,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 .探究点一 求圆的方程例1(1)[2022·全国甲卷] 设点在直线上,点和均在上,则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思路一:根据圆心在直线 上,设出圆心的坐标,利用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构造关于点 的坐标的方程求解;[解析] 方法一: 点在直线上,可设点 为,又点和均在上,点到点, 的距离相等,,即,解得,, 的半径,的方程为 .[解析] 方法二:由题可知,是以和 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的交点,即,则 的半径,故的方程为 .[思路点拨]思路二:利用圆心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求解.(2)[2022·全国乙卷] 过四点,,, 中的三点的一个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选其中的三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圆的方程.[解析] 若选,, 三点,设圆的方程为 ,把这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可得解得所以圆的方程为.同理,若选,, 三点,则圆的方程为.若选,, 三点,则圆的方程为.若选,, 三点,则圆的方程为 .所以满足条件的圆的方程为 .[总结反思]求圆的方程有两种方法:(1)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圆心、半径),从而得到方程.常用到的圆的三个性质:①圆心在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上;②圆心在任一弦的中垂线上;③两圆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两圆的圆心三点共线.(2)待定系数法:①根据题意选择方程的形式——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②利用条件列出关于,,(或,,)的方程组;③解出,,(或,, ),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选择方程的形式的关键:若已知圆上三点,则选用圆的一般方程;若已知条件与圆心及半径有关,则选用圆的标准方程.变式题(1)[2024·临汾二模] 已知圆过点,, ,则圆 的一般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方法一:设圆 的一般方程为,因为圆 过点,,,所以解得所以圆 的一般方程为 .方法二:已知圆过点,,,则为圆 的直径,故圆心的坐标为,圆的半径 ,故圆的方程为,即 .(2)圆心在直线上,经过点且与直线 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点在直线上,圆与直线 相切于点,设圆心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即,与联立,解得, ,即圆心为,半径 ,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 .探究点二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角度1 借助几何性质求最值例2 (多选题)已知实数,满足方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最大值为 B. 的最小值为0C.的最大值为 D.的最大值为[思路点拨] 根据的几何意义,结合图形可求得 的最值,由此判断A,B;根据 的几何意义求其最值,即可判断C;利用三角换元,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求 的最大值,即可判断D.√√√[解析] 由实数, 满足方程,可得点 在圆上,设圆心为 ,作出圆如图所示表示点与坐标原点 连线的斜率,设过坐标原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则,解得或 ,所以,所以,,故A,B正确;表示圆上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圆上的点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所以 的最大值为,又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C错误;因为 可化为 ,所以可设 , ,则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D正确.故选 .[总结反思]借助几何性质求最值的三种情况:①形如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②形如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截距的最值问题;③形如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到定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变式题 设实数,满足方程 .(1)当时,求 的取值范围;解:将方程变形可得,则点是以点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任意一点.根据题意,当时, 的几何意义为圆上任意一点与点连线的斜率.设,过点的圆的切线斜率为 ,则切线方程为,即,则点 到切线的距离,解得,故 的取值范围为 .(2)求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由,得 ,该方程表示一条直线,易知当直线与圆相切时, 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当直线与圆相切时,,解得或,则的最小值为 ,最大值为 .(3)求 的取值范围.解: ,设,则的几何意义为圆 上任意一点与点间的距离,设,则 ,则有,所以,故 的取值范围为 .角度2 建立函数关系式求最值例3(1)已知圆和两点 ,.若圆上存在点,使得 ,则 的最大值为( )A.7 B.6 C.5 D.4[思路点拨]思路一:设 ,根据题中条件及辅助角公式可得的最大值;√[解析] 方法一:设点的坐标为,点 在圆上,可设 ,,可得,,, 的最大值为6.故选B.[解析] 方法二:设为坐标原点,连接,,在中,原点 为斜边的中点,,(为圆的半径),又,,,即 .故选B.[思路点拨]思路二:根据圆心到原点 的距离为5,可得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6,再由 ,可得,可得 ,从而得到答案.(2)设点是圆上的动点,定点 ,,则 的最大值为____.12[思路点拨]先求出向量的坐标表示,再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及圆的方程求解.[解析] 由题意知, ,所以,又点 是圆上的点,故其坐标满足方程,故 ,所以 .由圆的方程,易知,故当时,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总结反思]建立函数关系式求最值,就是根据题目条件列出关于所求目标表达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参数法、配方法、不等式法)求最值.变式题 若点为圆上的一个动点,点, 为两个定点,则 的最大值为( )A.2 B. C.4 D.√[解析] 方法一:易得 ,可得,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所以 .故选B.方法二:当与或重合时,;当不与和 重合时,易得,设 , , ,则 ,所以 .故选B.探究点三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 已知定点,,动点满足 .(1)求动点的轨迹 的方程;[思路点拨]设动点的坐标为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化简求解;解:设动点的坐标为,因为, ,且,所以 ,整理得,所以动点的轨迹的方程为 .(2)已知点,点在轨迹上运动,求线段上靠近点 的三等分点 的轨迹方程.[思路点拨]利用相关点法求解.解:设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因为是线段 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所以 ,即,解得又点在轨迹 上运动,所以,化简得 ,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 .[总结反思]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时,根据题设条件的不同常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方程;(2)定义法,根据圆、直线等定义列出方程;(3)几何法,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列出方程;(4)代入法,找到要求点与已知点的关系,代入已知点满足的关系式列出方程.变式题(1)(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点满足,设点的轨迹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方程为B.在轴上存在异于,的两个定点,,使得C.当,,三点不共线时,D.若点,则在上存在点,使得√√√[解析] 设,由条件可得 ,即,所以的方程为 ,故A错误;由对称性可知存在, 满足条件,故B正确;,,,,所以 ,即,所以 ,故C正确;连接,则,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 ,的中点坐标为,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的方程为 ,即,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故在上存在点,使得 ,故D正确.故选 .(2)已知为圆上一定点,为圆内一点,, 为圆上的动点.①求线段 中点的轨迹方程;解:设线段的中点为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点坐标为.因为 点在圆上,所以,故线段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②若 ,求线段 中点的轨迹方程.解:设线段的中点为,连接,在中, ,设为坐标原点,连接,,则 ,所以 ,所以,故线段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备选理由】例1是求圆的方程的相关问题;例1 [配例1使用](1)[2020·北京卷]已知半径为1的圆经过点 ,则其圆心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4 B.5 C.6 D.7√[解析] 设圆心为,则.因为圆 过点,所以,所以圆心 的轨迹是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所以圆心到原点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故选A.(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在直线上,,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的另一个交点为 .若,则圆 的半径为_____.[解析] 方法一:连接,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的另一个交点为,,是斜边 上的中线,又,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题意设,,,则 ,,, ,,,可得,,,, 圆心为,,,即圆 的半径为 .方法二:由题意设,,,,圆 的方程为 ,由可得 ,,,,解得或,又,,即,圆 的半径 .例2 [配例2使用] (多选题)[2025·安徽皖南八校模拟] 已知曲线,点为曲线 上任意一点,则( )A.曲线 由两个圆构成B.的最大值为C.的取值范围为D.直线与曲线 有且仅有3个交点√√【备选理由】例2是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解析] 对于A,由 ,得,即 ,即 ,所以 或,即或,所以曲线是以,为圆心, 为半径的两个圆,所以A正确;对于B,表示点 到原点 距离的平方,故其最大值为 ,所以B错误 ;对于C,如图所示,设过点且与圆 相切的直线方程为,则点 到该直线的距离,解得 ,,则图中直线 的斜率为1,可得直线的方程为,点到直线 的距 离,则直线与圆相切.设过点 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则点到该直线的距离为 ,解得,,又表示点 与点连线的斜率,故 的取值范围为 ,所以C正确;对于D,由C选项可知直线与圆, 均相切,所以直线与曲线 有且仅有2个交点,所以D错误.故选 .例3 [配例4使用] 已知直线过定点 ,直线过定点,与的交点为,则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 B. C.5 D.10√【备选理由】例3考查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解析] 方法一:由题可知,直线过定点 ,直线过定点.由 消去得,所以点 在圆上,又, 在圆上,且 为圆的直径,所以,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所以,所以的面积 的最大值为5.故选C.方法二:由题可知,直线过定点 ,直线过定点.因为,所以点 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设点 ,则,即 ,它表示圆心为,半径为的圆,故当时, 的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 .例4 [补充使用] (多选题)[2024·江西宜春三模]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的著作《圆锥曲线论》中给出了阿波罗尼斯圆的定义:在平面内,已知两定点,之间的距离为(非零常数),动点到,的距离之比为常数,且,则点 的轨迹是圆,简称为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满足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面积的最大值为12B. 的最大值为72C.若,则 的最小值为10D.当点不在轴上时,始终平分√√√【备选理由】例4是与阿波罗尼斯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解析] 对于A,设点,由 ,得,化简得 ,所以点的轨迹是以点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所以 面积的最大值为,故A正确;对于B,设线段 的中点为 ,则,当且仅当点的坐标为时取等号,故的最大值为72,故B正确;对于C,显然点在圆外,点 在圆内, ,当且仅当,,三点共线且点在线段 上时,,故C错误;对于D,由 ,,得,当点不在 轴上时,由三角形内角平定理知,平分,故D正确.故选 .作业手册◆ 基础热身 ◆1.圆 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 )A.,16 B.,4 C.,4 D. ,16[解析] 将圆 的方程化成标准形式,得,圆 的圆心为 ,半径为4.故选C.√2.[2024·山东聊城三模]已知圆与两坐标轴及直线 都相切,且圆心在第二象限,则圆 的方程为( )A. B.C. D.√[解析] 由题意设所求圆的方程为,则 即解得所以圆 的方程为 .故选D.3.[2024·北京昌平区一模]若圆与轴、 轴均有公共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解析] 方法一:因为方程 表示圆,所以,得.令,得 ,则,得,令,得 ,则,得,所以 .故选A.方法二:将圆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即为,则圆心为,半径为 ,由题知解得 .故选A.4.已知,,,则 外接圆的方程为( )A. B.C. D.[解析] 设外接圆的方程为 ,则可得则外接圆的方程为 .故选D.√5.[2023· 全国乙卷]已知实数,满足 ,则的最大值是( )A. B.4 C. D.7√[解析] 方法一:方程 可化为.设,即 ,则当直线与圆相切时,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解得或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选C.方法二:方程 可化为,由圆的参数方程可设 为参数 ,所以 ,当 时,等号成立.故选C.6.[2024·南宁二模] 若过点可作圆的两条切线,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解析] 由方程表示圆,得 ,所以,又过点可作圆 的两条切线,所以点在圆外,所以 ,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7.已知点,点满足.若点,其中,则的最小值为___.3[解析] 因为,所以 是单位圆上的点,又,其中,所以是直线 上的点,由图可知,的最小值为 .◆ 综合提升 ◆8.已知直线是圆 的一条对称轴,则 的最大值为( )A. B. C.1 D.[解析] 因为直线是圆的一条对称轴,所以圆的圆心必定在直线 上,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即为 ,圆心为,将圆心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得 ,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 的最大值为 .故选A.√9.[2024·济南二模]已知圆,点,,若圆上有且仅有一点使,则正实数 的值为( )A.2或4 B.2或3 C.4或5 D.3或5[解析] 由题意可知,圆的圆心为,半径 ,且.由,可知点的轨迹是以线段的中点 为圆心,半径的圆,又点在圆上,可知圆与圆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或 ,即或,解得或 .故选D.√10.(多选题)设有一组圆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如何变化,圆心 始终在一条直线上B.所有圆均不经过点C.经过点的圆 有且只有一个D.所有圆的面积均为√√√[解析] 圆心的坐标为,圆心始终在直线 上,所以A正确;令,化简得 ,因为,所以 无实数根,所以B正确;由,化简得 ,因为,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所以经过点 的圆有两个,所以C错误;由圆的半径为2,得圆的面积为 ,所以D正确.故选 .11.(多选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积为常数的点的轨迹称为卡西尼卵形线,它是1675年卡西尼在研究土星及其卫星的运行规律时发现的.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 满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B.的取值范围是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D.的取值范围是√√[解析] 设点,依题意得 .对于A,,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解不等式,得 ,即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故A错误;对于B, ,则,因为 ,所以 ,故B正确;对于C,的面积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当 时,点在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上,由解得所以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故C正确;对于D,点在动点 的轨迹上,当点为此点时,,故D错误.故选 .12.某圆拱桥的水面宽度为,拱高是 ,则圆拱所在圆的半径为____.一艘船的船体形似长方体,宽为 ,若该船要通过拱桥,则船体的高度不能超过___ (假设船的底部在水面上).102[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弧为圆拱桥部分, 为圆拱所在圆的圆心,则,设圆拱所在圆的半径为 ,则 .连接,在中, ,即,解得 ,所以圆拱所在圆的方程为.设图中矩形为船的截面,则 ,设,将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得,可得 ,所以船要通过拱桥,船体的高度不能超过 .13.若是圆 上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令,其中,分别表示圆上任意一点到直线和的距离.因为圆心 到直线和的距离分别为,,所以 且,即且 ,所以,即 的取值范围是 .14.[2024·北京101中学模拟] 如果把一个平面区域内两点间的距离的最大值称为此区域的直径,那么曲线 围成的平面区域的直径为___.3[解析] 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该曲线是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图形,所以曲线 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为直径的一半,而,当时,取得取大值 ,所以所求直径为3.15.已知,,动点满足 .(1)求动点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解:设,由,即 ,得,化简可得 ,即为点的轨迹方程,它表示圆心为,半径为 的圆.(2)设动点的轨迹为,对上任意一点,在 轴上是否存在一个与为坐标原点不重合的定点,使得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该定点和定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设,则,设 ,则,要使 为定值,则,解得(舍去)或 ,所以,故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 .◆ 能力拓展 ◆16.已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且的内心为 ,若平面内的点满足,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 D.√[解析] 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则其面积,可得.以所在直线为 轴,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为的内心,得在 上, 且,则,,, ,由于,则点在以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设 ,则, 即 ,且,又, ,所以.故选A.17.已知,,是圆 上的动点,当最大时,___; 的最大值为_____.1[解析] 由已知可得,则 ,得,且有,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因为 ,,所以.设 ,,其中 ,则 ,因为,所以,当,即 时,取得最大值,此时 ,可得 ,符合题意.【知识聚焦】1.(x-a)2+(y-b)2=r2 (a,b) r x2+y2+Dx+Ey+F=02.(1)(x0-a)2+(y0-b)2>r2 (2)(x0-a)2+(y0-b)2=r2 (3)(x0-a)2+(y0-b)2【对点演练】1.(1,2) 1 2.(x-1)2+(y-1)2=2 x2+y2-2x-2y=0 3.(x+3)2+(y+2)2=25 4.(-3,-2)∪(2,+∞)5.(x-2)2+(y+2)2=4或(x+2)2+(y-2)2=4 6.-4课堂考点探究例1(1)(x-1)2+(y+1)2=5 (2)x2+y2-4x-6y=0变式题(1)x2+y2-2x-4y=0 (2)(x-1)2+(y+2)2=2 例2 ABD变式题(1)∪ (2)s的最小值为5-2,最大值为5+2.(3)[21-4,21+4] 例3(1)B (2)12 变式题 B 例4(1)x2+y2=2 (2)y2+(x-4)2=变式题(1)BCD (2)①(x-1)2+y2=1 ②x2+y2-x-y-1=0教师备用习题例1(1)A (2) 例2 AC 例3 C 例4 ABD基础热身1.C 2.D 3.A 4.D 5.C 6.(3,5) 7.3综合提升8.A 9.D 10.ABD 11.BC 12. 10 2 13.[10,30] 14.315.(1) 点的轨迹方程为 , 它表示圆心为,半径为 的圆. (2) 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 .能力拓展16.A 17. 1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3 第51讲 圆的方程 【正文】作业手册.docx 03 第51讲 圆的方程 【正文】听课手册.docx 03 第51讲 圆的方程 【答案】作业手册.docx 03 第51讲 圆的方程 【答案】听课手册.docx 03-第51讲 圆的方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