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34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课件(34张)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党的领导(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目的、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依法治国(保障)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全书逻辑】
如何成为执政党
为什么能成为执政党
如何巩固执政地位
【单元逻辑】
第一课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各种政治力量
1、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形成原因
2、近代中国主要矛盾与历史任务
3、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与结论
4、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读教材P3-8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把问题写在相应的地方。
自主学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第一目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是毛泽东踏出韶山前留给父亲的诗句
议一议:
彼时的中国社会具体病况如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你认为毛泽东出乡关时怀揣着怎样的远大抱负?
毛泽东青年时期处于近代中国动荡变革之际:
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与此同时,封建势力仍顽固进行着压迫与剥削的统治
种种内忧外患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山河破碎、亡国灭种的巨大苦难之中……
彼时的中国社会具体病况如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议题分析
议学提示:阅读教材3-4页关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相关知识,回答议题。
内因:清王朝对内封建专制对外闭关锁国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外因:帝国主义入侵
→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
列强争夺中国控制权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
……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主要矛盾
你认为毛泽东出乡关时怀揣着怎样的远大抱负?
议题分析
议学提示:结合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进行思考。
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
列强争夺中国控制权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
……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决 定
可想而知,青年毛泽东个人抱负也必然与这两大历史任务紧密相连!
小结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
基本
国情
主要
矛盾
历史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决 定
决 定
决 定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第二目
你知道近代历史上有哪些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吗?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方案一
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方案二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些政治力量的建国方案大PK
北洋政府
袁世凯
称帝复辟
签订中日21条的最终版《民四条约》
国民党
蒋介石
一党专政 独裁统治
“以一人治天下,以一人敌一国,以一人敌一党”
严重腐败,民不聊生
四大家族掌控四大银行,垄断纸币发行
“有条(金条)有理,无法(法币)无天”
民四条约的危害:
在山东,日本继承德国的一切利权。
在南满,日本得到延长租借地及铁路期限、经营农工商业及租用土地等权利。
方案一的历史结局
康有为
发动维新变法运动,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但是,学过历史的你们应该知道……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方案二的历史结局
1917.11.7(俄历10月25日)
十月革命暴发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7.11.7(俄历10月25日)
十月革命暴发
议一议: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于是,
在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
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 (时代背景)
它诞生了
方案三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议一议: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是?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实践证明了哪个方案能脱颖而出?
议学提示
结合教材进行分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三个救国方案应运而生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4、实践证明:
中国共产党执政
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
小结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第一单元前言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
1.诞生时代背景:
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4.主导的建国方案结局
中国共产党执政
是历史必然、
人民选择!
充分
证明
中国共产党执政
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为何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第三目
20250112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纪元,建国方案经受住了历史人民检验。
那么,这一光辉成绩历经了怎样的艰难斗争?
青年毛泽东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又是如何与时代同行,为革命助力的呢?
议一议: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历经怎样的斗争历程,书写出怎样的光辉成绩?
20250112
中国共产党历经怎样的斗争历程,书写出怎样的光辉成绩?
议题分析
议学提示:阅读教材第7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过程、胜利标志、胜利意义等角度回答。
大革命阶段
土地革命阶段
抗日战争阶段
解放战争阶段
革命过程
革命成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1949 年 10 月 1 日 新中国成立)
历史意义:
推翻“三座大山”,三“彻底结束”,一“彻底废除”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主人。
小结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历史意义:
1.胜利标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推翻“三座大山”,三“彻底结束”,一“彻底废除”;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主人。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历史总结
中国人民共同确认历史真理
(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从革命成果看:①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3)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4)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总结提升: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总结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原因分析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4.共产党的方案脱颖而出证明了什么
2.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
结论、重申: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背景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胜利标志
历史意义
1. “复兴之路”展厅展示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如果你参观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你会产生的感受有(  )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②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国资产阶级未对国家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题练习
A
【解析】③错误,中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对国家进步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④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选:A。
2.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 ②半殖民地 ③阶级矛盾
④民族矛盾 ⑤争取民族独立 ⑥争取人民解放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习题练习
C
【解析】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进而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人民解放,①排第一,③排第二,⑥排第三,AB均排序错误。CD:半殖民地的国情,决定了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进而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②排第一,④排第二,⑤排第三,C排序正确,D排序错误。故选C。
3.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救中国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题练习
D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错误。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④符合题意。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见(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工人阶级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④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习题练习
B
【解析】②说法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②不选。④说法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不选,故本题选B。
5. 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在堂上村。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新”字主要强调(  )
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题练习
C
【解析】①错误,1956年底,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④错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题练习
6.材料分析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论断的理解。
参考答案:
从革命成果看,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