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大气热力环流Atmospheric heating process第三章第3节地球上的大气情景导入:古诗欣赏思考: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 这与它的地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预习情况调研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3、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教学目标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01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回顾请一名学生来扮演物理老师,讲解初中物理有关气压的知识:知识点1:气压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和水平分布规律。知识点2:等压面的性质及其特点物理老师来帮忙:地面规律2: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高,称为高压;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低,称为低压ABPc< PA < PB规律3: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1.气压规律1:垂直方向上,相同单位面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C2. 等压面 —— 大气中气压值相同点构成的面1000900800700P/hpad/km理论前提:地表性质均匀,受热均匀等压面平直且与地面平行P/hpad/km等压面当地面性质不一,受热不均时,大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观看实验视频,仔细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思考其流动的原因。活动1: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A(受热)B(冷却)1、假若A地受热、B、C地遇冷,空气在竖直方向上怎样运动 空气的竖直运动会使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2、 空气竖直运动后,A、B两地气压还一样吗?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3.用箭头画出A、B、C三地大气运动方向。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C(冷却)小组探究一ABC受热冷却冷却A’B’C’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高空近地面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ABC受热冷却冷却A’B’C’气压升高气压降低气压降低气压升高气压降低气压升高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高空近地面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ABC受热冷却冷却A’B’C’气压升高气压降低气压降低气压升高气压降低气压升高风风风风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近地面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高压(冷)高压(冷)低压(热)低压低压高压等压面1、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压上凸、低压下凹2、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3、近地面的高低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的高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4、高低气压是同一水平面相比较而言活动2:看图思规律:观察下图总结等压面弯曲规律及热力环流规律活学活用1.图中P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1)甲、乙两地,气压高的是_______.气温高的是__________。天气晴朗的是___________。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3)画出热力环流。乙乙乙甲近地面的冷热不均。高高低低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02探究(一)海陆风(第一大组同学完成,派代表上台展示)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画出白天和夜间的海陆风,并说明理由。2、影视片常有女主角面向大海,海风吹拂头发向后飘逸的镜头。我国沿海拍摄这样的镜头,理论上应选择在什么时段,怎么站才能拍的最美?小组探究二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画出白天和夜间的山谷风,并说明理由。2.《巴山夜雨》—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 这与它的地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注:巴山泛指四川、重庆地区。小组探究二探究(二)山谷风(第二大组同学完成,派代表上台展示)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画出城市风,并说明理由。2.城市规划者在城市布局的时候,一般把工厂、绿化带布局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小组探究二探究(三)城市风(第三大组同学完成,派代表上台展示)陆地海洋海风白天陆地升温快(相对为热源)白天海洋升温慢(相对为冷源)白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海陆风---海风陆地海洋陆风夜晚陆地降温快(相对为冷源)夜晚海洋降温慢(相对为热源)晚上面朝大海贞子作怪1.海陆风---陆风热热冷冷冷热谷风山风2.山谷风夜间山谷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3.城市风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表示气压空间分布热力环流等压面(根本原因)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水平运动课堂总结︷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如图中热力环流表示不正确的是( )ABCDB活学活用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甲、乙两图,完成2~3题。2. 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海陆风 B. 城市风 C. 山谷风 D. 季风3. 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B. 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C. 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 D. 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CA活学活用A活学活用热低压冷高压C活学活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