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联考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作业调研试题(含答案+答题卷 第1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联考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作业调研试题(含答案+答题卷 第1章)

资源简介

202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科学作业调研答题卡
考号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
贴条形码区
0
0
0
0
0
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且按正确填
2
涂方式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3
3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4
笔迹清晰。
5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6□
6
6
6
6
6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缺考
7
7
8
8
8
8
8
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8
9
0
“、
选择题(42分)(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
1
刀BC
6
A C D
11
A C四I
2
A B C
7
A B]CD
12
CD
A CU
8
A C U
13
C U
4
A C
9
A C
14]C
5
刀BIM四
10
DB四M四
二、非选择题(58分)
(每空2分,共58分)
15(10分)
(1)
(2)
(3)
(4)
16(8分)
(1)
(2)
(3)
(4)
17(10分)》
(1)
(2)
(3)
18(8分)


(1)
(2)
19(8分)
(1)
(2)
(3)
(4)
20(6分)
(1)
(2)②


第1页
可热回
成绩查询:扫描二维码下载云成绩APP
21(8分)
(1)
(3)
(4)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第2页八年级科学作业调研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卷共6页,两大题,21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红楼梦中描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客人能直接辨认出是王熙凤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光的传播规律,造就了“影”,造就了“像”,下列所谓的“影像”是实像的是(  )
小孔成“像” B. 水中桥的“倒影” C. 水中偏折“筷子” D. 放大镜眼下的“邮票”
3.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经常要进行噪声防治,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居民居住区多植树种草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厂员工戴着防噪声耳罩 D.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辛弃疾留下的千古名词。人们听到蛙声的听觉形成于(  )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D.大脑皮层
5.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的塑料泡沫上,先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再向玻璃罩内逐渐放入空气,我们听见的铃声(  )
A.空气抽出的过程中,音调变低,响度变小
B.空气抽出的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大
C.空气进入的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大
D.空气进入的过程中,音调变高,响度变大
6.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8.雨后的夜晚,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迎着月光时,为了避让水洼,不要走地面上较亮的地方。下列光路中,能正确体现该情况下光的传播路线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三洋湿地的鹭在水面上空飞行的某一瞬间,关于鹭在水中成的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正立的实像
B.鹭越靠近水面,像越大
C.鹭和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鹭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10.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小科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关于“反射角-入射角”的图象,横轴和纵轴单位长度相同,下图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11.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
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此时角膜相当于的镜片是(  )
A. B. C. D.
12.教室黑板用久后有一部分变的光滑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如图所示。当太阳光从右侧窗户射入时,最有可能因反光看不清光滑处字的位置是(  )
A.A同学 B.B同学
C.C同学 D.D同学
13. 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结构2过度变凸,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结构4相当于数码照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14.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爸爸的眼镜片进行探究。使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爸爸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为35cm B.乙图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乙图中成像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 D.乙图中小明将镜片上移,窗户的像将向下移动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8分)
15.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声音是物体   ▲   产生的。
(2)你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声波是通过   ▲   这一介质传播到你耳朵。
(3)医生利用   ▲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扫描可以得到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图像,以获得人体内部病变的准确信息确诊病情。
(4)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甲、乙两种声音的  ▲ 不同,甲、丁两种声音的  ▲ 不同(以上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6.小江在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之间的折射规律”时,用到的器材及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先探究了光由空气进入玻璃的情形,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入射角i 0° 15° 30° 45° 60° 75° 90°
折射角r ★ 9.8° 19.7° 28.3° 35.3° 40.6° 41.8°
(1)表格中“★“处的数据是   ▲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调整玻璃砖与激光笔的位置,使光线由玻璃进入空气,当入射角为30°时,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分析可知此时折射角γ的大小大致在  ▲  。
A. 30°与45°之间 B. 45°与60°之间 C. 60°与75°之间
(4)小江实验时发现,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且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他查阅资料得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光线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现有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制成。一束光垂直于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则关于这束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
是  ▲  。
17.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现向广大同学征集——为学校设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图纸》。地下球馆的篮球场是最热门的区域,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小海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图甲所示。
小滨提出小海的方案中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并给出方案乙: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再照射到篮球场,光路如图乙所示。
(1)【项目设计】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同学们设计了图甲的方案,该方案主要依据反射定律,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反射定律的研究,老师给出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将纸板倾斜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  ▲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设计改进】在后续讨论中,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图甲方案中镜面反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且羽毛球馆和棒球场光线仍然较暗。因此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反射光区域的墙面应作何改造。  ▲   。
(3)【设计优化】为了使设计更加完善,现向同学们征集改进方法。请描述待改进细则,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改进方案征集表》
待改进细则 改进方法
  ▲  ___________   ▲  
(4)【迭代更新】使用专门的光导纤维,将太阳光引导到地下室。这些光导纤维可以是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高度透明性,以确保光线有效地传输到地下球馆。
18.小明通过厨房与客厅间玻璃门(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实验步骤如下(图乙):
①将一只鞋放在厨房的适当位置,并   ▲  (选填:“开”或“熄”)灯。
②将一只鞋放在客厅的适当位置,并开灯。
③移动  ▲  (选填:“客厅”或“厨房”)中的鞋,使像与鞋完全重合。
④测量两只鞋到玻璃门的距离。
(1)小明应选择  ▲  (选填:“丙”或“丁”)图中的两只鞋做实验。
(2)如果像与鞋不能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有  ▲  。
A.厨房地面比客厅高 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C.玻璃门与地面不垂直 D.玻璃门下端有金属框影响,不能完整成像
19.汽车抬头显示器(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速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HUD显示器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是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
(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如图乙所示,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___度。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容易产生重影(重影是两个相同但不重叠的影子),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某驾驶员发现HUD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过高,为了便于观察像,应调整显示器的位置,则选择图丙中哪种操作进行调整____▲_____(选填“”或“”或“”或“”)
20、如图甲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小金对人眼既能看清远处,又能看清近处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1)乙图中的光屏相当于甲图中的   ▲  (填结构名称)。
(2)小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人眼的视网膜到晶状体中心的距离是不变的,于是他猜测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变化。为验证猜想,小金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实验时,调节装置直至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②为模拟人眼成像的特点,保持步骤①的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   ,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
③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物体高度H=5.0cm。
实验次数 像距/cm 焦距/cm 物距/cm
1 15.0 8.0 17.1
2 15.0 10.0 30.0
3 15.0 12.0 60.0
④根据实验数据,请说明“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放大镜是科学观察中最常见的仪器,小科利用塑料瓶自制了一个放大镜,并测定放大镜的焦距。
【设计原理】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器材选择】塑料瓶,水,剪刀,胶水,注射器
【设计制作】(1)取镜面:为了实验效果更理想,选取 ▲ (选填“白色不透明”、“无色透明”或“茶色透明”)的塑料瓶,在凸起部位画等大的圆,并剪下。
(2)注水并密封:将镜面凸起部位朝外,装满水并用胶水密封,如图1。
(3)测焦距:小科将放大镜正对平行光源,将刻度尺竖直放置,零刻度线紧贴桌面,然后沿着刻度尺上下移动凸透镜,直到桌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2所示,则放大镜的焦距为   ▲ 。
【项目评价】请将自制放大镜的评价量表补充完整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能放大且图像清晰 ___ ▲    不能放大
【实践反思】
结合上述实践,请简单阐述为什么不能在森林里随意丢弃装满水的塑料瓶?   ▲ 。八年级科学作业调研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卷共6页,两大题,21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红楼梦中描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客人能直接辨认出是王熙凤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光的传播规律,造就了“影”,造就了“像”,下列所谓的“影像”是实像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桥的“倒影”
C.水中偏折“筷子”
D.放大镜眼下的“邮票”
3.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经常要进行噪声防治,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的是()
A.在居民居住区多植树种草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厂员工戴着防噪声耳罩
D.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辛弃疾留下的千古名词。人们听到蛙声的听觉形成于()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D.大脑皮层
5.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的塑料泡沫上,先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再向玻璃罩内逐
渐放入空气,我们听见的铃声()
A.空气抽出的过程中,音调变低,响度变小
B.空气抽出的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大
C.空气进入的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大
D.空气进入的过程中,音调变高,响度变大
6.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玻璃
玻璃
琐璃
空气
空气
玻璃
第1页(共7页)
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8.雨后的夜晚,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迎着月光时,为了避让水洼,不要走地面上较亮的地方。下列光
路中,能正确体现该情况下光的传播路线的是(
9.如图所示是三洋湿地的鹭在水面上空飞行的某一瞬间,关于鹭在水中成的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正立的实像
B.鹭越靠近水面,像越大
C.鹭和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鹭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10.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小科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关于“反射角-入射角”的图象,横轴和纵
轴单位长度相同,下图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图像是(
反射角r
反射角r
反射角r
反射角:
B.
C
D
入射角i
入射角
入射角i
入射角
11.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
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此时角膜相当于的镜片是()
2m左右
手术切口
0)【
削去角膜一部分
12.教室黑板用久后有一部分变的光滑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如图所示。当太阳光从右侧窗户射入时,最有
黑板
光滑
可能因反光看不清光滑处字的位置是()
A.A同学
B.B同学
光线
C.C同学
D.D同学
第2页(共7页)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C A C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C
二.解答题
15:(1)振动 (2)空气 (3)超声波 (4)音色、响度
16:(1)0°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 (4)C
17:(1)不能 在 (2)白色或较粗糙(3)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会随时间不断变化;设计自动装置,使平面镜随太阳光的角度而转动。
18:①熄;③厨房;(1)丙;(2)AC。
19:(1)正立、等大的虚像 (2)45° (3)挡风玻璃太厚 (4)A或C
20:(1)视网膜 (2)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
看近的物体,晶状体焦距变小;看远处的物体,晶状体 焦距变大。
21:(1)无色透明 (2)1.20cm (3)能放大但图像不清晰 (4)装有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树叶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