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巴蜀中学高2026届9月适应性月考(二)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2024年海口市 (20°N,110°E)东、南、西南、北四个朝向窗户的日照时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北向窗户日照变化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2.一年中海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约为
A.43.5°B.47°C.23.5°D.27°
3.研究发现,海口市新建住宅如果增加东、西朝向的窗户会增加夏季室内高温时长,这是因为
A.东、西窗朝向背离盛行风,阻碍自然通风散热
B.夏季太阳方位变化使东、西向窗接受辐射较强
C.东、西向窗户临台风侵袭方向,需要关闭窗户
D.太阳高度大,正午光线通过东、西向窗进入多
上海市是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汽车产业链早期集中在嘉定、浦东等核心区域。2005年前后,上海保留了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而汽车零部件装配厂逐渐向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周边城市转移,这种变化促进了区域汽车产业转型。据此完成4~5题。
4.导致上海及周边城市汽车产业转型的诱因是
A.技术进步B.生态环境改善
C.区域协作D.市场需求降低
5.上海市汽车装配企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
①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②增加周边城市财政税收
③导致上海汽车产业空心化
④减轻周边城市环境压力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背靠小兴安岭的伊春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长期的采伐使森林资源逐渐减少,2008年伊春被列入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2013年伊春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停伐后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价值不断提升,年均价值增长量超100亿元。近年来,伊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等特色产业兴起,同时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通过转型发展,伊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此完成6~7题。
6.伊春天然林停伐后,生态价值量快速增长的涵养水源功能属于森林的
A.供给服务功能B.支撑服务功能
C.调节服务功能D.文化服务功能
7.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伊春转型发展的关键措施是
A.引入矿产精深加工项目
B.建设森林生态康养基地
C.推广林菌、林果复合经营
D.建立冷链物流与电商平台
三峡库区消落区是因水库周期性蓄泄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位于重庆开州区的汉丰湖是典型消落区。近年来,开州区通过"水位调节坝+生态修复"措施显著提升了汉丰湖的碳汇功能。2025年6月,全国首例水库水生态碳汇交易落地开州:三峡新能源某光伏公司以70.3万元受让汉丰湖8784吨碳汇资产,标志着水生态系统固碳功能首次纳入市场体系。据此完成8~9题。
8.为持续增加汉丰湖湿地公园水生态碳汇储量,最有效的措施是
A.扩大水位高程带范围B.延长水库蓄水时间
C.种植耐淹水生植物D.增加湖区光伏设施
9.汉丰湖成功实现全国首例水库水生态碳汇交易,对当地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A.降低光伏企业的发电成本
B.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支持
C.扩大消落区土地面积
D.提高湖区的发电效率
海底沉积物的年龄分布是验证和支撑板块构造学说的关键证据之一,犹如一部记录在海底的"历史书",为该学说提供了直接的观测依据。图2示意太平洋海底沉积物年龄的分布情况,其中晚白垩世是白垩纪的最后一个时期,渐新世则位于古近纪的中期。据此完成10~11题。
10.推测图中四地洋底沉积物年龄最老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1.图中包含的板块数量为
A.3个B.4个C.5个D.6个
商用飞机在5.5千米高度以上一般都沿固定气压的航线飞行,气压的变化将改变飞机的高度。气压垂直梯度是单位高度内气压的变化量 (单位:hPa/m)。图3示意某航空公司飞机在我国某地甲乙两个不同温度空气柱中的飞行航线。据此完成12~13题。
12.相较于甲空气柱,该飞机即将进入的乙空气柱温度特性及气压垂直梯度的变化为
A.冷空气柱 增强B.暖空气柱 减弱
C.冷空气柱 减弱D.暖空气柱 增强
13.此时近地面 M处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北B.东南
C.西南D.西北
中科院羊八井全大气层观测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 (海拔4300米),当地属高原半湿润气候,下垫面为高寒草甸,基于该站的太阳辐射观测对研究高原能量平衡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表1示意羊八井观测站2020~2021年大气逆辐射、地表净辐射、太阳总辐射、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地面向上短波辐射的月平均值。据此完成14~15题。
表1
各辐射分量的辐照度(W/㎡)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 370 452 496 522 525 609 539 510 492 492 411 352
乙 99 118 123 125 114 113 91 85 82 96 90 82
丙 290 296 327 344 379 401 412 409 393 352 303 290
丁 422 440 470 490 507 530 520 525 521 520 470 441
地表净辐射 139 189 230 251 284 367 341 309 283 229 154 120
14.表中乙表示
A.地面向上短波辐射B.太阳辐射
C.地面向上长波辐射D.大气逆辐射
15.近年来青藏高原气候湿润化趋势明显,在此影响下,羊八井观测站各辐射分量的强度变化为
A.甲增强B.乙减弱C.丙减弱D.丁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5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6.(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湘鄂渝黔交接的武陵山区发育着一种隐伏于土层之下 (埋深0~30m)的珍贵红色屋檐式岩溶地貌。该地貌岩性以奥陶系紫红色泥质灰岩夹灰白色灰岩为主,表现为10~40cm韵律互层并呈现红白相间的层状凹凸形态,其中凹层为海洋生物碎屑质灰岩,凸层为含铁质陆源泥质灰岩(图4)。近年来,部分区域因旅游开发剥离了表层土壤,对红色岩溶地貌发育造成了一定影响。图5示意武陵山区红色岩溶形成过程。
(1)图5中甲、乙、丙对应的地质作用分别是:甲: ;乙: ;丙: 。(6分)
(2)分析奥陶系地层中灰岩与泥质灰岩韵律互层形成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5分)
(3)分析旅游开发中剥离表层土壤对下部红色岩溶发育的影响。(6分)
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和现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图6),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分水鱼嘴位于河流进入弯曲河段处,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宝瓶口是内江河水进入灌区的入口,入口处窄而深。在宝瓶口的右侧,是宽而浅的飞沙堰。古人经过精密测量和长期实践,将飞沙堰的高度设定为比宝瓶口低约1.8米。每年枯水期,人们都会进行"深淘滩",即严格按照埋设在凤栖窝的"卧铁"所标示的高程,深挖飞沙堰对面、宝瓶口前的内江河道的淤沙,从而保证都江堰平稳运行。图7为枯水期鱼嘴附近河流横剖面示意图。
(1)结合图7中内江的位置特征和河床形态特征,简析这些特征在枯水期对保证灌区引水量的作用。(6分)
(2)分析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的原因。(6分)
(3)结合都江堰工程分水排沙原理,说明每年枯水期进行"深淘滩"对于都江堰工程平稳运行的作用。(6分)
1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地处热带海洋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有学者基于1951~2020年气象数据研究发现:全岛年平均气温均高于23℃,年降水量900mm以上,空间差异显著;降水月际变化呈阶梯状非对称单峰型,高峰月在9月;暴雨日 (≥50mm)年均约8天,月际呈非对称单峰型,5~10月平缓增多,10~11月陡降。图8示意海南岛地形及1951~2020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9示意海南岛地形及1951~2020年平均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1)据图8分析纬度和地形对海南岛年均气温的影响。(6分)
(2)据图9描述海南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6分)
(3)分析海南岛暴雨日数在10~11月出现"断崖式下降"的主要原因。(4分)
(4)指出海南岛西部沿海地区冬春季节频发的主要气象灾害,并说出该灾害对当地人类活动的两项影响。(4分)■■■口■ ■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2
4
5
6
8
9
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B
D
A
16.(1)(6分)甲:地壳抬升;乙:风化作用:丙:差异溶蚀。
(2)(5分)①内力作用:奥陶系沉积时期,该区域地壳发生缓慢沉降,形成广阔的浅海沉
积环境。
②外力作用(生物沉积):静水环境促进了大量海生生物繁殖,其骨骼和生物碎屑堆积并
经成岩作用形成生物碎屑灰岩层;外力作用(陆源输入):周边古陆风化产生的粘土矿物
及铁质矿物被河流携带入海,在相对动荡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了紫红色的泥质灰岩层:
沉积环境的交替变换,形成了灰岩与泥灰岩互层的沉积充填序列。
(3)(6分)剥离表土后:①士下高C02环境丧失,溶蚀动力减弱,岩溶作用强度降低:
②士壤储水功能丧失,侵蚀性孔隙水减少,长期溶蚀中断:③岩层暴露,物理风化破坏
岩溶发有条件。(每点2分)
17.(1)(6分)内江河道位于凹岸,河床深而窄;枯水期在水流惯性作用下使表层水偏向凹
岸,确保枯水期岷江水流约60%进入内江。
(2)(6分)①湾道环流导沙(宝瓶口处于内江的凹岸,表层清水流向凹岸,底层浊流甩向
凸岸):(3分)②地形高差排沙(宝瓶口与飞沙堰存在巧妙的高差设计,内江水流较大时,
甩向凸岸的浊流会通过海拔较低的飞沙堰自动移出到外江)。(3分)
(3)(6分)“深淘滩”能确保内江有足够的过水断面和深度,维持设计流量;恢复河床坡
度,维持水流速度,增强水流挟沙能力和冲向飞沙堰的能力:挖走丰水期沉积下来的泥沙,
为来年新的泥沙淤积腾出空间。(每点2分)
18.(1)(6分)纬度影响:海南岛纬度范围约18°N20°N,太阳高度角大,全年接收太阳
辐射强,奠定高温基础:气温呈南高北低分布,体现纬度升高导致气温降低的规律。
地形影响:中部山地海拔较高,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形成低温中心,沿海平原
海拔低,气温较高。整体呈现中部低、四周高的环状格局。
(2)(6分)年降水量空间差异大,总体呈东多西少格局。东部为高值中心,年降水量超
过1800mm;西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最少,不足900mm。
(3)(4分)10月中下旬至11月,夏季风迅速撤退,冬季风开始增强并占据主导:来自
大陆的冬季风(东北季风)干燥寒冷,水汽输送急剧减少。
(4)(4分)主要气候灾害:干旱。
影响:导致农作物(如热带经济作物、冬季瓜菜)缺水减产甚至绝收,影响灌溉用水;造成
生活用水紧张,需实施限水或寻找替代水源:加剧土壤墒情下降,可能影响植被生长:
影响需水量大的工业(如食品加工、化工)正常生产。
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