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黔龙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兴仁市黔龙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4道小题,20分)
漫游贵州,你可以尽情沉醉在自然美景之中,春天百花鲜妍,草木竞秀;夏天群绿yáo yè①   ,万亩葱茏;秋天行云流水,天朗气清;冬天银装素guǒ②   ,惟余mǎng mǎng③   。贵州四季之美,美不胜收。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漫游 B.沉醉 C.鲜妍 D.行云流水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②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周总理,你在哪里》
③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⑤ ,天与云与山与水。(张岱《湖心亭看雪》)
⑥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⑦行路难》中表现诗人积极入世,对前途十分乐观心态的句子 , 。
⑧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 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C. 欧阳修,字希文,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本名冯恺,当代作家,诗人。
6.结合《艾青诗选》中相关诗句所描写的“意象”找到对应的诗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 甲.《启明星》
②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乙.《盆景》
③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丙.《彩色的诗》
④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丁.《礁石》
A.①—丙 ②—乙 ③—丁 ④—甲 B.①—乙 ②—甲 ③—丙 ④—丁
C.①—丁 ②—甲 ③—乙 ④—丙 D.①—丙 ②—丁 ③—甲 ④—乙
7.在艾青的诗歌创作中,“光”是重要的诗歌意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向太阳》与创作于70年代的《光的赞歌》两首诗,诗人借“光”表达的思想情感各有不同,请简析。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一
春 雪
①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少年熟诵“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栅栏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朗气清,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③这春雪,引起我的喜悦,引起我的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
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一旦等到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记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子,让它早日发芽。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
⑤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珊瑚,好看得很。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是一身热汗淋漓。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作“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根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不禁从心头掠过一阵惊喜。我就带着这美好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
⑥而今年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奋马扬鞭、冲击向前。
⑦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个黑夜,又绵绵落了一个白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使我亢奋。以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是更爱暴风雪的,谁料今天下午,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为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原来,白杨树干、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竟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没一点风,我静静地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跌落下来,立刻融入潮湿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妥当,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摘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改)
8.请根据作者的叙述思路,将下图中作者对他所写的几场雪的态度补充完整。(3分)
9.有同学从课文《沁园春·雪》中选择了两组诗句,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组诗句能印证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并说明原因。(4分)
第一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二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0.文章所写的春雪发生在两个时段:这个春天和这个春天之前,下列选项中的雪景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是( )(3分)
A.在延安开荒时下的飘飘扬扬的大雪。 B.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没过膝盖的大雪。
C.苏州能看见千树万树白梅的香雪海。 D.三月末洁白纯净、如花似玉的好雪。
11.文学作品往往把表达的主旨蕴含在关键词句中。文章最后一句“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这里的“春花”除了自然意义上春天开放的花,还蕴含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阅读2
材料一:
贵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保护与开发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荔波茂兰喀斯特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率达91%,较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这种由石灰岩构成的独特地貌,因雨水长期溶蚀形成峰丛、溶洞等景观,但也因土壤层浅薄、植被根系难以固定而成为生态敏感区。
为平衡保护与利用,当地采用"生态监测+限量开放"模式:在核心保护区布设28个环境监测点,实时监测大气、水质和植被覆盖率;通过智能票务系统将日接待量控制在3000人次以内。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后,景区溶洞内石笋年生长速率恢复至0.13毫米,较之前提高0.05毫米,印证了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材料二:
保护措施 技术手段 实施范围 核心效果
智能监测网络 物联网传感器、卫星遥感 全景区56平方公里 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9%
生态步道建设 架空栈道、本地石材 主要游览线路12.5公里 游客踩踏破坏减少76%
溶洞微环境调控 温湿度自动调节系统 6个重点溶洞 石笋年生长速率提高0.05mm
生态移民工程 原住民安置与技能培训 缓冲区12个村寨 核心区人类活动减少63%
材料三:
喀斯特地貌的科学价值不仅在于独特景观,更在于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为全球生态研究提供了天然样本。2025年启用的"数字喀斯特博物馆"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还原了不同溶蚀阶段的地貌特征,游客可通过互动装置观察雨水pH值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
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的"溶洞探险VR课程"已纳入贵州多地初中地理实践课,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生态保护决策——当模拟过度开发场景时,系统会实时显示石漠化蔓延速度。课程开发者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能帮助学生理解"保护优先"的科学原理。
12.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喀斯特地貌因石灰岩长期受雨水溶蚀形成独特景观
B. 荔波茂兰的生态保护措施使石笋生长速率有所提高
C. 智能票务系统通过限制游客数量实现生态保护
D. 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根系发达
13.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数字喀斯特博物馆主要采用VR技术展示地貌特征
B. 生态步道建设完全使用外来材料避免本地植被破坏
C. 溶洞微环境调控系统可直接提高石笋生长速率
D. 青少年VR课程能模拟不同开发决策的生态影响
14.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喀斯特地貌保护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5. 结合三则材料,分析贵州喀斯特保护实践如何体现说明文"准确说明"与"科学阐释"的特点。(4分) (三(三)古代诗文阅读(17分)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②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③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④优游而无为⑤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⑥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⑦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①作州:任知州。②构:建筑。③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④吾君:这里指宋仁宗。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⑤无为:清静自然。⑥夷狄:泛指少数民族。⑦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其学生曾巩拜访欧阳修、留连二十天,这篇记就是作者在滁州应欧阳修之请而作。
16.下列不能表明“公之乐”的一项是( )(3分)
A.吾民给足 B.学者为材且良
C.夷狄鸟普草木皆得其宜 D.取乐山泉
17.请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登上醒心亭观景时心情的句子: 。第四段文字中,作者认为欧阳修是难得的贤德之人的句子: 。(4分)
1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以见其名义/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B.或醉且劳矣/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D.草树众而泉石嘉/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咏*①
[明] 潘子襄
南国木微落,东篱花始妍。
数枝斜倚 ,一径冷生烟。
傲骨谁怜瘦,霜心素本坚。
欲知开晚意,为待色香全。
【注】 ①选自《淡远亭集》。
19.这是一首咏物诗,请根据内容推断标题中的“*”是( )(3分)
A.莲 B.兰 C.竹 D.菊
20.诗歌颔联缺了一个字,大家猜测可能是“月”或“日”。请根据全诗内容推测哪个字更合适并阐述理由。(4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3道小题,15分)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备受关注。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人工智能,提升科学素养,某中学准备成立人工智能社团。
21.社团成员为了解大家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准备了以下问题进行调查采访,下列选项中的问题都能达到采访目的的是( )(3分)
①你知道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吗?
②你是否参加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学习?
③你愿花课余时间参加人工智能的学习吗?
④你了解人工智能有哪些基本设计原理吗?
⑤你同意在学校附近投放人工智能广告吗?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22.智能机器人“智小团”将为大家介绍社团课程内容,请整合下表信息,将下面的介绍语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6分)
学习基础 课程内容
人脸识别 趣味编程 语音助手
人脸识别原理 人脸识别过程 电子零件知识 积木式编程 语音程序设计思路 语音程序 设计技术
零基础 √
有一些基础 √
基础较好 √ √
介绍语:同学你好!我是社团小帮手“智小团”,很高兴为你介绍课程,社团开设了① ,“人脸识别”课能带你了解人脸识别的原理和过程,内容比较简单,如果你从没学过人工智能,建议你选这门课。“趣味编程”课可以让你学习电子零件知识和积木式编程,如果你② ,就可以选这门课。“语音助手”课可以③ ,如果你有较好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快来参加这门课的学习吧!
23.社团要招募成员,下图是招募令的草稿,请注意图中①—⑧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五、写作能力(60分)
24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九三阅兵将盛大举行。小文一家对此次阅兵有着不同的关注视角:小文渴望深入了解阅兵背后的军人故事与装备科技;爸爸想挖掘阅兵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妈妈则希望引导小文从阅兵中汲取成长动力,树立家国情怀。请从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表达交流的情境和要求,明确作者身份角度,充分考虑交流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以“在阅兵中成长”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达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注意勿泄露姓名、校名等信息。
任务 表达交流的情境 表达交流的要求
任务一 你是小文的同学小语。请你给小文写一封邮件,向他介绍阅兵中某一兵种的训练故事或某型装备的科技亮点,激发他对国防事业的探索热情。邮件日期为“9月3日”。 符合邮件格式,介绍的内容具体且有吸引力,语言生动流畅,能达成激发探索热情的目的。
任务二 与爸爸分享你观看2025九三阅兵的一次触动瞬间,讲述阅兵中某支方阵或某个细节所蕴含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涵,传递你对家国历史的深刻感悟。 有详有略地叙述触动瞬间,清晰梳理历史脉络,阐释精神内涵,表达感悟真挚,达成与爸爸深度交流的目的。
任务三 请你给即将升入九年级的学弟学妹做“在阅兵中汲取成长力量”的演讲,动员和鼓励他们从阅兵精神中获得奋进动力,树立远大理想。 观点鲜明,有针对性。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表达有感染力、说服力,能有效动员学弟学妹。
试卷第6页,共6页
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根据作文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程度计分)
二、基础知识综合
1.①摇曳 ②裹 ③茫茫
2.D
3.①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②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③静影沉璧 ④常含泪水 ⑤雾凇沆砀 ⑥湘水无情吊岂知 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5.C
6.A
7.《向太阳》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国家处于苦难之中,诗人借“光”象征光明、希望与温暖,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对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渴望,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光的赞歌》创作于70年代,历经磨难后,诗人借“光”歌颂光明的永恒、伟大,赞美科学、真理与人类的进步,表达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春雪》
8.(1)欣喜与深思(或“喜悦与感慨”) (2)惊喜与豪迈 (3)亢奋与喜爱
9.第二组诗句能印证。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描写春雪后树木如雪白珊瑚、树挂晶莹婀娜的美丽景象,体现春雪的“美”;第二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描绘雪后晴天红日与白雪相映的艳丽景象,同样突出雪景的壮美,二者意境相符。第一组侧重写北国雪景的广阔,与画波浪线句子侧重春雪的精致美不同,故不选。
10.D
11.“春花”还蕴含着革命胜利的希望、艰苦岁月中人们的奋斗成果与美好生活的憧憬。文中延安大生产时的春雪滋润种子,象征革命事业的希望;东北解放战争时的春雪伴人冲锋,象征战士们的英雄豪迈;今年的春雪催发春花,暗喻当下人们在新时代里奋斗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与事业的蓬勃发展,体现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二(材料类)
12.D
13.D
14.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如材料一“荔波茂兰喀斯特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率达91%,较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日接待量控制在3000人次以内”,材料二表格中“56平方公里”“12.5公里”等,通过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保护措施的实施范围、效果等;材料一列举“在核心保护区布设28个环境监测点”的例子,材料二分类列举“智能监测网络”“生态步道建设”等保护措施,清晰展示喀斯特地貌保护的具体做法,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5.①准确说明:材料中数据精准,如“石笋年生长速率恢复至0.13毫米,较之前提高0.05毫米”“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9%”,精确体现保护效果;术语规范,如“物联网传感器”“三维建模技术”等,保证说明的准确性。②科学阐释:材料一分析喀斯特地貌生态脆弱的原因(土壤层浅薄、植被根系难以固定),材料三说明“数字喀斯特博物馆”“VR课程”的设计原理(还原地貌特征、模拟生态影响),从科学角度解释保护措施的合理性,体现科学阐释特点。
(三)古代诗文阅读
《醒心亭记》
16.D
17.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18.A
《咏*》
19.D
20.“月”字更合适。理由:诗歌描绘的是菊花,颔联“数枝斜倚 ,一径冷生烟”需营造清冷、雅致的意境。“月”与“冷生烟”呼应,月光下斜倚的菊枝,搭配弥漫冷烟的小径,凸显菊花在秋夜中的傲骨与素雅;而“日”带有温暖之感,与“冷生烟”“傲骨”“霜心”所体现的清冷、坚韧氛围不符,故“月”更贴切。
四、综合性学习
21.B
22.①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 ②有一些人工智能基础(或“有一定基础”) ③带你学习语音程序设计思路和技术
23.①第④句修改:“你有学习智能科技”改为“你有学习智能科技的机会”;②第⑧句修改:“请务必到行政楼701办公室报名”改为“欢迎到行政楼701办公室报名”(“务必”语气强硬,不符合招募令的友好氛围)。
五、写作能力(60分)
24.(任选一任务写作,示例以任务一为例)
邮件
亲爱的小文:
你好!
今天是9月3日,九三阅兵盛大举行,我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阅兵中陆军特战方阵的训练故事,还有新型无人机装备的科技亮点,相信你一定会感兴趣!
陆军特战方阵的战士们为了在阅兵中展现最佳姿态,付出了太多努力。听说他们每天要进行8小时以上的队列训练,烈日下站军姿时,汗水顺着脸颊流进眼里也不眨眼;为了让正步踢得整齐划一,他们在腿上绑沙袋练习,每一步的距离都精确到厘米。有位战士说,想到能代表特战部队接受检阅,守护国家和平,所有辛苦都值得。这种坚守与担当,真让人敬佩!
再说说新型侦察无人机,它的科技亮点太酷了!这架无人机机身采用隐形材料,能减少雷达探测,像“空中幽灵”一样隐蔽执行任务;它还搭载高清红外摄像头,即使在夜间或复杂天气下,也能清晰捕捉目标,为作战提供精准情报。据介绍,它的续航时间比老款提升了50%,能长时间在空中巡逻,守护祖国的领空安全。
小文,这些军人故事和科技装备是不是特别震撼?它们让我对国防事业充满好奇,也更想了解背后的科技与精神。希望我们以后能一起探索更多国防知识,为祖国的强大加油!
你的同学:小语
2025年9月3日
(其他任务示例略,需符合对应情境、格式与要求)
答案第10页,共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