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大气的受热过程课程标准: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议一议:吐鲁番盆地为何成为中国热极?中国热极:极端地温89℃,气温49.6℃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方式 参与的物质A反射B散射C吸收云层空气分子、尘埃H2O CO2 O3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血月9月8日凌晨上演月全食血月现象的发生,与太阳光的散射与折射又关。用示意图表示地面升温的过程,思考:影响地面温度的因素有哪些?下垫面性质P91(2024·1月浙江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1~2题。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 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A透明玻璃图中透明玻璃起到什么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①大气反射③大气散射②地面反射④地面辐射⑤大气逆辐射⑥太阳辐射④⑤⑥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属于长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__。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含义⑥④⑤一天中,三种辐射的强度有什么规律?一般情况下,物体温度最高时,其辐射最强。就某一地区而言,地方时12时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地方时13时时,地面温度最高,地面辐射最强;地方时14时时,大气温度最高,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最强。(2024广东)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4.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AC(2024·安徽)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6.观测期间该地( )①第1天晴朗无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 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该时段可能为( )A.4月1日前后 B.6月1日前后C.10月1日前后 D.11月1日前后BDB核心归纳大气两种作用及其实践应用两种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可以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近地面温度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思考: 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为什么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与昼夜温差思考题: 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为什么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洛川果园春季熏烟P90春季积雪融水是额尔齐斯河河源区最重要的补给来源。为探索森林对春季融雪过程的影响,研究人员于某年融雪期(3月10日~3月24日)在额尔齐斯河河源区选择草地、林下和林中空地三种不同地表类型,分别观测积雪消融过程。下面两表分别示意观测期三种地表类型的平均气温和三种地表类型观测点的地表反射率。表1观测点 草地 林下 林中空地平均气 温/℃ -2.5 -5.4 -6.1表2观测点 草地 林下 林中空地反射率/% 15~25 10~20 75~95P91(2024·广东)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下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1~2题。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BD1.比较三种地表类型观测点在观测期内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差异:草地和林中空地的气温日较差总体大于林下。原因:森林对气温具有调节作用,白天森林削弱到达林下的太阳辐射,导致林下气温较低;夜晚森林保温作用较强,导致林下气温较高,故林下气温日较差较小。2.分析林下积雪消融期比林中空地积雪消融期短的原因。林下平均气温高于林中空地,积雪消融更快;森林的林冠截留造成林下积雪量远小于林中空地,林下积雪消融量比林中空地积雪消融量少。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