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素能测评(一) 满分:130分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苏州的美,一半是诗意,一半是烟火。曹雪芹称姑苏:“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昔日的姑苏旧地,huì集了天下文士,人们来到这里,遍访山寺馆阁,尝遍时令美味,终于把心安在这里。许是那街坊间的小桥流水,让这里变得意蕴深远;或是那园林里的琴棋书画,让这里显得文质彬彬。苏州的美,犹如涟yī,荡漾在世人心中。虎丘的塔影,有吴王之剑气;甪直的保圣寺,有唐之遗物;东山紫金庵,有宋之塑像;艺圃巷深,[甲] (隐藏 蕴藏)着明代人的精致。沧浪亭的圣水,玄妙观的木构,天平山的石刻,足以让这一城,美得意蕴深远。那些被岁月洗lǐ的风物旧迹,承zài着一座城市的文化,[乙] (濡染 渲染)着苏州人的气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huì( )集 涟yī( ) 洗lǐ( ) 承zài( )(2) 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写在甲、乙两处横线上。(2分)(3) 根据画线句子,发挥想象,仿写一个句子。(2分) 2. 整理古诗文,根据提示完成表格。(8分)分类 诗句摘录 诗人情思送别 (1) ,天涯若比邻。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出游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宴觞 (3)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 (4) 醉翁之意不在酒,(5) 。 (欧阳修《醉翁亭记》) 抒写旷达的心情远行 浙江晚渡 [唐]齐 己 去年曾到此,久立滞前程。岐路时难处,风涛晚未平。 汀①蝉含老韵,岸荻②簇枯声。莫泥③关河险,多游自远行。 [注释]①汀:水边平地,小洲。 ②荻: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形似芦苇。 ③泥:这里是拘泥的意思。 (6)画横线的诗句,蕴含着作者的悲凉之感,还是老当益壮之意?请联系全诗内容回答。 行走的力量:请你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7) ,(8) ”,与同学们共勉:乘风破浪,乐观向前。 3. 观察漫画,请对漫画揭示的问题发表评论。(150字左右)(4分) 第二部分(50分)(一) 名著阅读4. (2024·昆山期末)班级开展“水浒人物”专题探究活动,小语在搜集资料时读到聂绀弩先生所写的《鲁智深》一诗,请结合诗歌内容,写出其中涉及鲁智深的情节。(写出两个即可)(4分)鲁 智 深聂绀弩横身截挡人祸灾,截得人灾已上头。打罢三拳游代北,飞来一杖到沧州。佛灯狗肉几馋死,村夜桃花为嫁羞。欲访吾师何处所,海潮声里衲衣秋。 5. (2024·昆山期末)班级开展“水浒人物”专题探究活动,小文发现:鲁智深“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却得以善终,宋江“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却被赐毒酒。请结合小说主题,谈谈你对二人结局的看法。(4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9题。(13分) [甲] 性不解音,而畜①素琴一张,弦徽②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有删改) [乙] 余为夷陵③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盖常琴。后作舍人,又得一琴,乃张粤琴也。后作学士,又得一琴,则雷琴也。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自释。及作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也。若有心自释,无弦可也。(选自《书琴阮记后》,有删改)[丙] 赠无为军④李道士二首(其一)[宋] 欧阳修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竭由源深。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注释] ① 畜:同“蓄”。 ② 弦徽:琴弦和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标志。 ③ 夷陵:地名。 ④ 军: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划名。6.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 方法 义项或范例 解释性不解音 义项释义法 ①解开;②排除,消除;③理解,懂得;④解释。(《古代汉语词典》) (1) (填序号) 则抚而和之 成语释义法 一唱一和 (2) 意则自释 课内迁移法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3) 日奔走于尘土中 成语释义法 日新月异 (4) 7. 丙诗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绘李道士的琴声的?(3分) 8.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9. 欧阳修感叹“若有心自释,无弦可也”,此处运用陶渊明无弦琴的典故,有何妙处?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4分) (三)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12分)① 科研人员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勇闯科学“无人区”;数百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助力书写反贫困斗争的中国奇迹;十余万建设大军奋战在雄安新区,铺展未来之城的壮美画卷……新时代以来,广大职工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价值,那些拼搏的身姿,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强音。③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需要广大劳动者添砖加瓦去建设。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为提高拖车效率,一把停进车库的绝技练了8年,完成同样的运输任务,他带领的班组比别人快30%。[甲]每一分收获、每一项成就,都是靠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工作得来的。脚踏实地,辛勤付出,广大职工群众挥洒的点滴汗水,必将汇聚成国家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壮阔长河。④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大家“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指出“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海岛”电工赵儒新,三十多年如一日,为服务12座小岛上237户居民的生活需要全天候“待命”,守护万顷碧波上的灯火。非遗传承人石濡菲,坚持诚信经营理念,无私传授传统技艺,带动当地茶农增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兴业”的传统美德。实践表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诚实劳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⑤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是新时代劳动者的优秀品质。从高性能装备、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取得突破,到硬质合金微钻、纳米微球、“手撕钢”等极端制造取得新进展,再到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智能驾驶不断突破……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劳动者敢为人先的实践和探索,呼唤更多奋斗者释放创新创造潜能。[乙]面向未来,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广大职工群众都应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努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⑥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新征程上,我们要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添砖加瓦、增光添彩。(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0. 辨析文章语句,以下属于选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 科研人员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勇闯科学“无人区”。B. 我们要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C.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D.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是新时代劳动者的优秀品质。11. 下面是对第④段论证过程的分析,请根据相关内容补写完整。(4分)先提出本段观点:(1) ;然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作为(2) 论据,分析“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的具体表现;接着,举出两个事例“(3) 、(4) ”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只要诚实劳动,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12. 如果把下面一则材料放入选文中,你认为应该放在甲处还是乙处?为什么?(5分)90后核级焊工师延财,在手腕上吊两块砖,苦练焊接技巧,成为“免检焊工”,为核电机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7分)苦 恼[俄国] 契诃夫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题记①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飘飞。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不动,那匹小马也一动不动。他们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②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约纳猛地哆嗦一下,从沾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穿着带风帽的军大衣的军人。他坐上了雪橇,车夫伸长了脖子,微微欠起身子,挥动一下鞭子。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走动起来……“你往哪儿闯,鬼东西!”约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约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什么?”军人问。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儿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约纳扭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赶你的车吧,快点走!”车夫又伸长脖子,微微欠起身子挥动他的鞭子。他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了眼睛。到了以后,他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停下来,湿雪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了,又一个钟头过去了……③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约纳抖动缰绳,吧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一个卢布也罢,五戈比也罢,只要有乘客就行。“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你到底赶不赶车!你抽它一鞭子!唷!使劲抽它!”约纳感到背后驼子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回过头去,嘟嘟哝哝:“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得了,你赶车吧!”驼子咳了一阵,叹口气说,“什么时候才把我们拉到啊?”“你听见没有?我要揍你的脖子了!”约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赶车的,你有老婆吗?”高个子问。“我?我的老婆早就成了烂泥地啰……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死神原本应该来找我……”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他受不住了。“回大车店去,”他想,“回大车店去!”④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墙角处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你想喝水吧?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竟有这样的事!”一转头,约纳发现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他有个女儿阿尼西娅住在乡下……关于她也得讲一讲……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⑤ 他走到马房里。“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看着它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只要他活着就好了……”约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马·约内奇不在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哈气。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13. 梳理情节。(4分)倾诉对象 约纳怎么诉说 对方反应第一次 军人 先吐不出声,后来才沙哑地说出口,直接诉说儿子害病死了一事。 礼貌地询问他具体原因,然后(1) 。 第二次 高个子、矮驼子 趁对方谈话停顿时直接倾诉,并倾诉了(2) 的事。 催促赶车,打他的后脑勺,并转移话题。第三次 年轻车夫 (3) (4) 14. 品味语言。(4分) 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他有个女儿阿尼西娅住在乡下……关于她也得讲一讲……(揣摩句中省略号的含义) 15. 探究写法。假如小说从约纳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叙事,与原文第三人称的写法相比较,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请简要阐述。(4分) 16. 探索主旨。约纳最终有没有找到倾诉对象?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你的理由。(5分) 第三部分(60分)17. 作文。(60分)哲学家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第二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快乐。”对此,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 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 不得抄袭、套作;③ 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期中素能测评(一)1. (1) 汇 漪 礼 载 (2) 隐藏 濡染 (3) 示例:苏州的美,宛如一首诗,韵在骨子里。 2. (1) 海内存知己 (2) 王勃 (3) 停杯投箸不能食 (4) 传达内心的苦闷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6) 示例:画线句蕴含作者的悲凉之感。这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水边平地上的蝉唱着歌,岸边枯萎的荻被风吹响的画面。其意在喻指时光流逝,人悄然老去,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与悲凉。 (7) 长风破浪会有时 (8) 直挂云帆济沧海 3. 示例:画面里是一个身体被分为两半的人:他的上半身肥壮、西装笔挺,左手竖起大拇指,右手拿着手机,趾高气扬地打电话,远远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后面是正在艰难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提醒我们注意自省,在努力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要丢失自身的道德素养,要培养良好的品德。 4. 示例: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5. 示例:鲁智深无论是拳打镇关西,还是大闹野猪林,他“杀人放火”完全是惩恶扬善,丝毫不为一己私利,因此得以善终。宋江“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但他为了救卢俊义,让李逵杀害无辜百姓;为了维护自己忠义的名节,不惜毒害李逵,可见他的结局是咎由自取。 6. (1) ③ (2) 和谐地跟着唱 (3) 放下 (4) 每天 7. 运用比喻,以流水的声音喻指琴声悦耳,将绵绵不绝的琴声比成源头深远的水流,生动写出琴声的魅力。 8. 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9. 陶渊明通过“无弦琴”表达自己虽然不善音律,但依然能体味到琴中的乐趣,抒发自己无意功名,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欧阳修写自己虽然身处污浊的官场,但只要内心超脱,也可以像陶渊明一样,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自我调节,自得其乐。[甲参考译文] (陶潜)天生不懂音乐,却收藏了一张没有琴弦和琴徽的素琴。每当朋友聚会饮酒时,他就抚摸着琴,和谐地伴唱,说:“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乙参考译文] (我)担任夷陵县令的时候,从河南刘那里得到一张琴,不过是一把普通的琴。后来担任舍人时,又得到一张琴,是粤地所产的琴。再后来担任学士时,又得到一张琴,那是雷氏所制的琴。官职越高,所得的琴越名贵,可是心情却越发不快乐。在夷陵的时候,青山绿水,每天都呈现在眼前,不再有世俗的牵累,琴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心情却悠闲自在。等到担任舍人和学士之后,每天在世俗事务中奔波忙碌,名利的喧嚣嘈杂充满眼前,不再有清雅的思绪,琴虽好,(弹琴时)内心却昏乱繁杂,又能有什么快乐呢?于是(我)明白,(能否获得快乐,关键)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于器物,如果能够使自己心情愉快,没有琴弦(的琴)也是可以的呀。10. B 解析:A项仅是提出话题,不能作为中心论点;C项和D项虽然提到实现梦想,角度分别是诚实劳动和创造劳动,不全面。 11. (1)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2) 理论(或:道理) (3) 示例:电工赵儒新三十多年如一日服务小岛居民 (4) 示例:非遗传承人石濡菲无私传授传统技艺 12. 放在甲处。 甲处所在的第③段论证了“广大职工应该辛勤劳动”的观点,而所给事例中提到“师延财苦练焊接技巧”正是辛勤劳动的具体表现,能够证明第③段的观点;而第⑤段论证了“新时代的劳动者要勇于创新”的观点,与材料不合。 13. (1) 直接打断(或:催促赶车),闭上眼睛不再理睬他 (2) 老婆儿子都离他而去 (3) 借喝水一事关心对方,把话题转到儿子死了这件事上。 (4) 漠不关心,蒙头睡觉。 14. 省略号表达了语言的断断续续,体现了约纳极度伤悲的情绪,关于儿子去世他还有很多话想诉说,关于女儿的命运是一个留白,他想诉说的是他悲惨、孤苦的一生。 15. 用第一人称更利于情感的表达,拉近读者与人物的关系,使读者能够对约纳的痛苦感同身受,更能对人物的内心产生共鸣。选用第三人称则更理性客观地叙述人物的遭遇,用冷峻的视角对人物进行观察,冷冷地看着马车夫一次次地被拒绝,最后只能对马儿诉说心事,表达了契诃夫对冷漠人性的深刻洞察。 16. 示例一:他找到了倾诉对象,虽然没有人愿意听约纳诉说,但是他的瘦马跟他同甘共苦,而且那匹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手上哈气,好像听懂了他的话,约纳一直以来压抑在内心的悲伤情绪终于找到了通道,一股脑儿对这匹马讲了,马儿的通人性更显出了人的冷漠。 示例二:他没有找到倾诉对象,没有人愿意听他诉说,而马并不能真正听懂他的话,不能真正与他沟通,也不能从情感上安慰他,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地找到能理解他的倾诉对象。 17.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