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 .复数 = 的虚部为( )
A. 1 B. 1 C. D.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连结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D. =
3.已知 = 1,则 cos( + 4 ) =( )
A. 0 B. 1 C. 1 D. 0 或 1
4.水平放置的△ 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 ′ ′ = 4, ′ ′ = 3,则△ 的面积是( )
A. 6
B. 10
C. 12
D. 24
5.在△ 中, , , 分别为三个内角 , , 所对的边,设向量 = ( , ), = ( , + ),若 ⊥ ,
则角 的大小为( )
A. 6 B.
2
3 C. 2 D. 3
6.如图,在正方体 1 1 1 1中, 为线段 1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与 1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7.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事件 :点数大于 2;事件 :点数小于 4;事件 :点数为偶数.则下列关于事件描
述正确的是( )
A. 与 是互斥事件 B. 与 是对立事件 C. 与 是独立事件 D. 与 是独立事件
8.已知圆台 1 2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 4 ,36 ,其外接球球心 满足 1 = 3 2,则圆台 1 2的外接
第 1页,共 7页
球体积与圆台 1 2的体积之比为( )
A. 20 5 B. 10 10 C. 10 5 D. 1013 13 13 13
二、多选题:本题共 3小题,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 , 是两条异面直线, , 在直线 上, , 在直线 上, 、 、 、 四点互不相同,则下列结论一定
不成立的是( )
A. A、 、 、 四点共面 B. / /
C. 与 相交 D. =
10 ( ) = 1.已知事件 , , 两两互斥,若 4, ( ∪ ) =
3
4, ( ∪ ) =
5
12,则( )
A. ( ∩ ) = 16 B. ( ) =
1 C. ( ) = 12 3 D. ( ∪ ) =
2
3
11 .为了得到函数 ( ) = 2 (3 + 3 )的图象,只需( )
A. 将函数 = 2 3 的图象向左平移9个单位长度
B.将函数 = 2 3 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5 将函数 = 2 3 的图象向左平移18个单位长度
D.将函数 = 2 3 7 的图象向右平移18个单位长度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 3 4.甲、乙两人向同一目标各射击 1 次,已知甲、乙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4,5,则目标至少被击中 1 次的
概率为______.
13.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且 = 60°, + = 6, = 2 3,则△ 的面积为
______.
14.已知 是△ 的重心, = 2, = 1,∠ = 60°,则 = 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某校高一年级开设有羽毛球训练课,期末对学生进行羽毛球五项指标(正手发高远球、定点高远球、吊球、
杀球以及半场计时往返跑)考核,满分 100 分.参加考核的学生有 40 人,考核得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
示.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图中 的值,并估计考核得分的第 60 百分位数;
(2)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羽毛球技能,校方准备招聘高水平的教练.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样本量按比例分配),
第 2页,共 7页
从得分在[70,90)内的学生中抽取 5 人,再从中挑出两人进行试课,求两人得分分别来自[70,80)和[80,90)
的概率;
(3)现已知直方图中考核得分在[70,80)内的平均数为 75,方差为 6.25,在[80,90)内的平均数为 85,方差为
0.5,求得分在[70,90)内的平均数和方差.
16.(本小题 15 分)
(1)已知点 、 、 的坐标分别是(0, 1)、( 5,1)、(7,2),且 // , ⊥ ,求点 的坐标;
(2)已知向量 = ( 2,3),点 (2, 1),若向量 与 平行,且| | = 2 13,求向量 的坐标.
17.(本小题 15 分)
已知函数 ( ) = 13 +1, ( ) = ( )
1
2.
(1)证明:函数 ( )是奇函数;
(2)解不等式 ( 2 2 ) + (2 2 1) < 0.
18.(本小题 17 分)
在△ 中,内角 , , 对应的边分别是 、 、 ,且 + = 2 .
(1)求角 的大小;
(2)若 = 2, △ = 3 3,求 ;
(3)若△ 为锐角三角形,求 + 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 17 分)
如图,正方体 1 1 1 1的棱长为 1,
(1)求证: 1 1//平面 1 ;
(2)求: 1与平面 1 所成的角大小;
(3)求钝二面角 1 的大小.
第 3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920
13.2 3
14. 89
15.解:(1)由题意得:10 × (0.01 + 0.015 + 0.020 + + 0.025) = 1,
解得 = 0.03,
设第 60 百分位数为 ,
则 0.01 × 10 + 0.015 × 10 + 0.02 × 10 + 0.03 × ( 80) = 0.6,
解得 = 85,
即第 60 百分位数为 85;
(2) 8由题意知,抽出的 5 位同学中,得分在[70,80)的有 5 × 20 = 2 人,设为 、 ,
12
在[80.90)的有 5 × 20 = 3 人,设为 、 、 ,
则样本空间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设事件 =“ 两人分别来自[70,80)和[80,90)”,
则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6 = 3因此 ( ) 10 5,
3
所以两人得分分别来自[70,80)和[80,90)的概率为5;
第 4页,共 7页
(3)考核得分在[70,80)内的人数为 0.02 × 10 × 40 = 8 人,在[80,90)内的人数为 0.03 × 10 × 40 = 12 人,
8
所以得分在[70,90)内的平均数为8+12 × 75 +
12
8+12 × 85 = 81,
8 2 12方差为 28+12 × [6.25 + (75 81) ] + 8+12 × [0.5 + (85 81) ] = 26.8.
16.解:(1)设 ( , ),
则 = ( 7, 2), = ( 5,2), = ( + 5, 1),
因为 // , ⊥ ,
所以 2( 7) + 5( 2) = 0,
因为 ⊥ ,
所以 5( + 5) + 2( 1) = 0,
解得 = 3, = 6,
所以点 的坐标为( 3,6);
(2)设 = ( , ),
则 = ( 2, + 1),
因为向量 与 平行,
所以 3( 2) + 2( + 1) = 0,
又| | = 2 13,
所以( 2)2 + ( + 1)2 = 52,
= 2 = 6
解得 = 5 或 = 7,
所以 的坐标为( 2,5)或(6, 7).
17.解:(1)证明:由函数 ( ) = 1 13 +1 , ( ) = ( ) 2,
( ) = ( ) 1 = 1 1 = 1 3

可得 2 3 +1 2 2(3 +1),且 ( )的定义域为 ,

因为 ( ) = 1 3 = (1 3 ) 3 = 3 12(3 +1) 2(3 +1) 3 2(1+3 ) = ( ),
所以函数 ( )是定义域 上的奇函数.
(2) 1 1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 ( ) = 3 +1为减函数,则 ( ) = ( ) 2也为减函数,
所以函数 = ( )是奇函数且是减函数,
由不等式 ( 2 2 ) + (2 2 1) < 0,可得 ( 2 2 ) < (2 2 1) = (1 2 2),
第 5页,共 7页
所以 2 2 > 1 2 2,即 3 2 2 1 = ( 1)(3 + 1) > 0 < 1,解得 3或 > 1,
1
解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 > 1 或 < 3 }.
18.(1)因为 + = 2 ,
2 2 2 2 2 2
法( )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 + = + + 2 + 2 =
而 > 0 1,解得 = 2,而 0 < < =

,所以 3;
法( )由正弦定理可得 + = 2 ,
即 sin( + ) = 2 ,
在△ 中,sin( + ) = > 0,
所以 = 12,
而 0 < < ,所以 = 3;
(2) = 3 3 = 1 由 △ 及 3,得2 3 = 3 3,而 = 2,
可得 = 6,
由余弦定理得 = 2 + 2 2 = 4 + 36 2 × 2 × 6 × 12 = 2 7,
(3) 2 由(1)知 + = 3,令 = 3 , = 3 + ,
0 < <
由△ 为锐角三角形, 3 2 ,0 < 3 + < 2
解得 6 < <
3
6,则 2 < ≤ 1,
因此 + = sin( 3 ) + sin(

3 + ) = 2

3 = 3 ∈ (
3
2 , 3],
3
所以 + 的取值范围是( 2 , 3].
19.(1)证明:正方体 1 1 1 1中, 1 1// ,
又因为 1 1 平面 1 ,且 平面 1 ,
所以 1 1//平面 1 ;
(2)解:连接 1, 1 1,
第 6页,共 7页
在正方体 1 1 1 1中,因为 ⊥平面 1 1 ,
1 平面 1 1 ,所以 ⊥ 1,
又因为 1 ⊥ 1 ,且 1 // 1 ,所以 1 ⊥ 1 ,
又因为 1 ∩ = ,且 1 平面 1 , 平面 1 ,
所以 1 ⊥平面 1 ,
所以 1与平面 1 所成的角为∠ 1 1的余角,

又因为△ 1 1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1 1 = 3,
所以 1与平面 1

所成的角为2 3 = 6;
(3)连接 1 ,
因为 ⊥平面 1 1 ,所以 ⊥ 1 ,
又因为 1 ⊥ 1 ,且 1 // 1,所以 1 ⊥ 1 ,
因为 1 ∩ = ,且 1 平面 1 , 平面 1 ,
所以 1 ⊥平面 1
(2) 又由 知 1 ⊥平面 1 ,且 1与 1所成角为3,
2
所以钝二面角 1 的大小为 3 = 3.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