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二 识图分析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训练二 识图分析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专项训练二 识图分析题
  识图分析题有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关系示意图等多种形式,识图时要判断题中图像和教材中哪部分知识点相关,快速进行知识迁移,结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利用图形中的生物学信息准确作答。
1.
(2024新疆中考)如图为眼球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可以调节瞳孔大小
B.②的曲度不发生变化
C.③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④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2.不良的用眼习惯往往会引发青少年近视。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与矫正方法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3.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7是听神经,将声波信息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
B.巨大的爆炸声,可能会对2造成损伤
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9引发中耳炎
D.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8
4.人工耳蜗将麦克风收集的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刺激听神经恢复听力。图示为耳蜗受损患者佩戴人工耳蜗,其中①~④代表耳部结构。以下关于此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麦克风与①都可以收集声波
B.言语处理器与④的功能相近
C.耳蜗受损者在听神经产生听觉
D.鼓膜受损者无须佩戴人工耳蜗
5.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一个神经元包括①胞体和③突起两部分
C.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冲动,但不能传导冲动
D.从结构层次来看,神经元就是一个细胞
6.如图是神经系统结构层次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是神经元
B.②是神经组织,具有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C.③是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
D.④是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的
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条件反射不需要反射弧
C.①是传入神经
D.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8.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电子元器件制作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型图”。按压压力传感器,LED灯泡接收信号变亮。关于该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压力传感器模拟感受器,能接受刺激
B.集成电路板模拟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LED灯泡亮说明效应器接收信号作出反应
D.电信号不能反向传导回压力传感器,说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为单向的
9.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X表示听觉感受器——鼓膜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这种生命活动主要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10.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婴儿在睡眠状态时,体内由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
B.②是甲状腺,幼年时期分泌量不足,易使人患呆小病
C.当人遇到危险情况时,体内③分泌的激素会增加
D.④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可以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11.如图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③④⑤共同组成了关节
B.③内有滑液,可润滑⑤,使关节更加灵活
C.②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的牢固性
D.关节的活动需要骨骼肌的参与
12.如图表示人体的屈肘动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的收缩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关节腔内的滑液使运动更灵活
D.屈肘时,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13.如图为某一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丙是健康人,与甲相比,丙体内含有该病相应的抗体,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从乙→丙的转化说明患者已治愈
D.实现从甲→丙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14.入冬,某市甲型流感猖獗,图中甲同学是甲型流感患者,下列关于流感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流感是传染病,其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B.甲同学是传染源,乙同学是易感人群
C.甲同学打喷嚏喷出的飞沫不是传播途径
D.为预防流感,乙同学要佩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
15.如图表示合胞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发挥作用的细胞A是淋巴细胞
C.细胞A产生的物质可以与任何病毒结合
D.此时细胞B参与的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16.人体依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维持身体内部的稳定,如图是其协同作用机制及其部分生理结构示意图。
(1)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通常作用    (填“迅速”或“缓慢”)。如果针刺后病人手能动但没有感觉,说明图中    (填序号)位点被阻断。
(2)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中,人在打呵欠时,肋间肌和膈肌的变化过程是        。
(3)当人们进食一段时间后,胰岛细胞会分泌激素甲进入    ,从而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水平。
(4)接种流感疫苗后,当人体再次感染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中的    细胞会分泌物质乙使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
(5)研究发现,人在恐惧等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等特征,这说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联系是
 。
17.霸王河生态公园是乌兰察布市一处集生态建设、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滨河公园。公园内水域景观河道长14 km、宽300 m,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公园中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    、    等。
(2)如图是该公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和    ,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    和    ,请写出其中最短的食物链:            。
(3)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霸王河生态公园属于    生态系统,有“    ”之称,公园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化学反应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①过程主要表示    作用;②③过程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该过程在细胞内发生的具体场所是    (填细胞的结构名称)。
(2)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    。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会沿    和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所以获得能量最少是    ,体内难分解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生物类群是    (填“甲”“乙”“丙”或“丁”)。
19.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生活中,人们有时会生病或发生如溺水、触电、创伤等意外,因此懂得一些安全用药与急救知识很有必要。请回答问题:
(1)到药店买药时,会发现很多药品包装盒上印有“OTC”字样,这表示该药物属于    药。根据药品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中药和西药,某药品的主要成分是“陈皮、山药、山楂、太子参”,你觉得此药是    。
(2)遇到有人突然溺水,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应争分夺秒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如果溺水者呼吸和心搏骤停,要立即进行    。临床研究证实,如果在4分钟以内积极地实行了比较正确的操作,有50%以上的人能够抢救成功。如图所示是此措施实施过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3)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操作前,要确保被救者   畅通,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图1中的    (填图中序号)。实施过程中,按压和吹气的比例是    。图2是触摸    的搏动情况,以判断抢救是否有效,若有搏动则说明抢救有效。
(4)图3表示人体出血部位和压迫止血部位,如果是a处出血,由此判断,受伤的血管的类型是    。
【详解答案】
1.C 解析: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的透入。虹膜中央有瞳孔,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量,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A错误。②晶状体的曲度会发生变化,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B错误。③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因此视网膜是物像形成的部位。C正确。④是视神经,视网膜上的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而眼球上能感受光线刺激的结构是视网膜,D错误。故选C。
2.A 解析:患近视后,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方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到的物体模糊不清,需配戴凹透镜矫正。故选A。
3.D 解析:7是听神经,其将声波信息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A正确;巨大的爆炸声,可能会对2(鼓膜)造成损伤,B正确;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9(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C正确;人的听觉感受器在8(耳蜗)内,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D不正确。故选D。
4.C 解析:图中①为耳郭,作用是收集声波,由题干可知,麦克风同样能够收集声波,A正确。言语处理器可以接收麦克风的声波信号,并把它转换为神经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它相当于人④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正确。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C错误。鼓膜可以把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振动,鼓膜损伤患者无须佩戴人工耳蜗,D正确。故选C。
5.C 解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神经元包括③突起和①胞体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B正确。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冲动,C错误。从结构层次来看,神经元就是一个细胞,D正确。故选C。
6.D 解析:①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②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B正确。③是脑,大脑皮层里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C正确。④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D错误。故选D。
7.B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可见,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A正确。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条件反射需要反射弧,B错误。从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导冲动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图中①是传入神经(具有神经节),②是传出神经,C正确。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故该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B。
8.B 解析: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在该模型中,压力传感器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当受到按压时能接受刺激,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等,A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而不是大脑皮层。该模型中的集成电路板模拟的神经中枢应该是脊髓,B错误。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接受神经中枢传来的指令后产生相应反应的结构。在这个模型中,LED灯泡相当于效应器,当它接收到来自集成电路板(模拟神经中枢)的信号后变亮,表明它接收信号作出了反应,C正确。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方向单向传导。在该模型中,从压力传感器(模拟感受器)到集成电路板(模拟神经中枢)再到LED灯泡(模拟效应器)的信号传递也是单向的,体现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特点,D正确。故选B。
9.B 解析:X是感受器,位于耳蜗内,A错误;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C错误;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B。
10.D 解析: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婴儿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多,能促进婴儿长高。因此,婴儿在睡眠状态时,由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A正确。②为甲状腺,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呆小病,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B正确。人体在遇到危险情况时,③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C正确。④是胰岛,可以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D错误。故选D。
11.A 解析:关节主要由②关节囊、③关节腔和关节面组成,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A错误。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可润滑⑤关节软骨,使关节更灵活,B正确。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组成,使关节具有牢固性,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的牢固性,C正确。关节的活动需要骨骼肌的牵拉,D正确。故选A。
12.C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A错误。骨骼肌的收缩需要能量,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B错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更灵活,C正确。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故选C。
13.B 解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乙是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而丙是健康人且有抗体,不是传染源。故选B。
14.C 解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A正确。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
原体的人或动物,甲同学是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乙同学属于易感人群,B正确。甲型流感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甲同学打喷嚏喷出的飞沫是传播途径,C错误。乙同学属于易感人群,为预防流感,乙同学佩戴口罩可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强抵抗力,D正确。故选C。
15.B 解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合胞病毒侵入人体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的细胞A是淋巴细胞,A错误,B正确。细胞A产生的物质是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错误。图示过程为特异性免疫,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此时细胞B(吞噬细胞)参与的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故选B。
16.(1)迅速 ①
(2)脑干 由收缩到舒张
(3)血液
(4)淋巴
(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7.(1)阳光 温度
(2)香蒲 浮萍 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浮萍→螺→绿头鸭
(3)湿地 地球之肾 自我调节
18.(1)光合 线粒体
(2)太阳能
(3)乙→丙→丁
(4)食物链 丁 乙
19.(1)非处方 中药
(2)心肺复苏 B
(3)呼吸道 ② 30∶2 颈动脉
(4)静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