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
百年来,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无数革命先辈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开辟出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道路,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让我们重温革命岁月,传承红色文化。
重温革命岁月,厚植红色基因
1.革命岁月令人难忘,革命英雄令人敬仰。读下面的语段,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完成练习。(12分)
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为了让中华民族重新yì lì( )于世界的东方,多少rè xuè fèi téng( )的中华儿女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面对dí kòu( ),他们目标yí zhì( ),英勇fèn zhàn( );面对威胁,他们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 zhuàng liè( )而háo mài( )的英雄赞歌。
(1)根据拼音写词语,把语段补充完整。(每字0.5分,共8分)
(2)“屈”字的解释如下所示。选项中加点的“屈”与“宁死不屈”中的“屈”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屈: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委屈,冤枉。
A.理屈词穷 B.能屈能伸 C.屈打成招 D.威武不能屈
(3)读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照样子,写句子。(2分)
2.革命先辈的事迹令人动容。小语在读革命先辈的故事时摘抄了一些词语,其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护栏 眺望 居高临下 C.预定 冰雹 聚精会神
B.高潮 悬崖 全神惯注 D.宣告 宾客 斩钉截铁
3.革命先辈的气概令人钦佩。读下面语段,感受战士们的英勇无畏,选出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大家冲啊!即使A.粉身碎骨,我们也要将敌人阻截在这里,不能让他们有机会追上群众!”在这B.千钧一发的时刻,随着连长响亮的呼喊声,战士们从C.万水千山冲了上来,以D.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4.革命先辈的精神令人赞叹。狼牙山五壮士完成任务后英勇跳崖,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 )”。(2分)
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革命先辈的话语振聋发聩。读他们说的话,完成句子练习。(每题2分,共4分)
(1)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照样子,用表示“说”的词语写句子)
(2)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来表达)
6.爱国,是中华儿女几千年始终不变的崇高底色。根据所学知识补充下面的语段,传承爱国精神。(每空1分,共7分)
爱国情怀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那是陆游“位卑 ”的日夜牵挂;是李纲“祖宗疆土, , ”的寸土不让;是 (谁)为了战斗的胜利,点燃书照亮后续部队前进道路的舍己为人;是 (谁)为了潜伏部队的安全,任凭烈火焚身仍纹丝不动的钢铁意志;也是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的宁死不屈……
正是因为有无数爱国人物不懈奋斗,我们才能听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那庄严的宣告,才能看到如今强大的中国!
追忆英雄人物,感悟革命精神
7.读《七律·长征》,感受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完成练习。(7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1分)
(2)全诗围绕“ , ”这两句诗展开描写,为我们具体展示了“过五岭”“越乌蒙”“ ”“ ”“踏岷山”这五幅红军长征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每空1分,共4分)
(3)关于这首诗,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句中“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豪迈气概。
B.第三、四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衬托五岭山脉及乌蒙山的雄伟高大。
C.第五、六句中,“暖”与“寒”形成对比,既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出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D.“尽开颜”写出了红军即将会师的喜悦,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8.读红军翻越雪山的故事,体会指导员的精神,完成练习。(14分)
A.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进。
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战士江良兰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个患病的战士,三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风雪太大,那个患病的战士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时,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患病的战士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
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指导员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
战士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B.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妆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读短文,梳理写法,补充表格。(1+1+1+2,共5分)
点面结合 面 红军战士 的场面
点 列举了 和 的事例
这样写的好处
(2)读短文,完成练习。(2分)
①从第1自然段加点的“拼尽”一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战士们
的精神。(1分)
②第4自然段中,“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写出了指导员 。(1分)
(3)短文中A、B两处环境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4)短文中体现着伟大的长征精神。读第6自然段画“ ”的句子,结合人物描写和关键词句写出你的感受。(3分)
9.读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感悟炊事班的精神,完成练习。(15分)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们还辛苦,怎能再加重他们的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草地上天气恶劣,缺衣少粮,很多战士都在心里暗暗叫苦。可是炊事班的战士们,仍然起早贪黑,为战士们烧水,做饭,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走在我前面,忽然他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拾起铜锅又挑起走了。
草地上天气变化极快。A.正午,狂风夹着暴雨袭来,只听见风鸣呜的吼叫声,只听见雨哗哗的落地声。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两个同志就牺牲了,怎能不令人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这事让炊事员们知道了,他们推荐钱班长去见连长。B.钱班长斩钉截铁地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老钱就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忙走上前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
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陕北时,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我们连像宝贝一样珍藏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2)读短文中两处画“ ”的内容,完成练习。(4分)
①A处中连用两个“只听见”有什么作用 (2分)
②B处主要是对钱班长 的描写,我从中体会到了钱班长 的品质。(1+1,共2分)
(3)短文中既有对炊事班这个群体的描写,又有对炊事班战士和钱班长的个体描写,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回答。(4分)
(4)下面是几位同学对短文内容的讨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语:炊事班不应该拒绝连长补充战士的想法,他们对自己的处境缺乏考虑。
B.小文:文中的钱班长虽然没有上战场杀敌,但倒在锅灶前的他一样崇高、伟大。
C.小美:文中炊事员们看到战友倒下,仍含泪继续为大家服务,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D.小妙:长征结束后,连队没有因饥饿牺牲一个人,但炊事员却全牺牲了,这真令人感动。
(5)那口铜锅为什么会被珍藏?(3分)
传承红色文化,珍惜美好生活
10.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爱国情怀世代永续。(5分)
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先辈,学校计划组织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其中,根据提示整理演讲稿,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演讲题目:《 》
演讲目的:
演讲提纲:
11.记录美好生活,不负先辈期许。(30分)
国泰民安,是革命先辈们最大的心愿。生活在和平时代并在校园茁壮成长的你,一定参加过许多难忘的校内外活动。请选择一次活动,以“难忘的活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展现你的幸福生活。
注意: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写活动场面时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出你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体会。(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参考答案
1.(1)屹立 热血沸腾 敌寇 一致 奋战 壮烈 豪迈
(2)D
(3)示例一 邮递员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一心只想着把邮件送到人们手中。
示例二 来到海边,我看到天空是那么高远,大海是那么宽广,这美丽的景色令我心旷神怡。
2. B 3. C 4. B
5.(1)示例一爸爸出差前,奶奶叮嘱道:“路上注意安全,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示例二同桌耐心地为我讲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以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入手。”
(2)示例一 妈妈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晚上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示例二 弟弟兴奋地拉起我的手:“我们去公园放风筝吧。”
6.未敢忘忧国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郝副营长 邱少云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
7.(1)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 (2)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渡金沙 抢大渡 (3)B
8.(1)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翻越大雪山战士江良兰倒地牺牲连指导员帮助战友既从整体上写出了战士们爬雪山时的表现,又通过具体事例突出了战友之间的情谊,表现出战士们英勇顽强,互帮互助的精神
(2)①竭尽全力、勇敢征服雪山的大无畏 ②对战友的关爱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3)A处描写突出了环境险恶、条件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B处则体现了红军战士即将战胜困难、越过雪山时喜悦、激动的心情。
(4)句子是对指导员心理和动作的描写。“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一句,表现出指导员坚定的决心和舍己为人的精神;“脱、披、背、爬”等动词,表现出指导员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战友之间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
9.(1)短文主要写了在长征途中,炊事班战士为了保障连队战士的粮食与热水的供给,一个个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部队到达陕北时整个炊事班都牺牲了的事。
(2)①重复使用“只听见”,写出了风声、雨声之大,突出了草地上天气的恶劣以及战士们过草地时困难重重的状况。
②语言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3)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既从整体上写出了炊事班全体成员默默无闻、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品质,又通过具体人物进一步刻画了炊事班战士关爱战友、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点面结合,令人印象深刻。
(4)A
(5)因为那口铜锅既是全体炊事班战士为“我们”服务、牺牲的见证,又象征着炊事班战士舍已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所以值得被珍藏。
10.示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使同学们铭记中华民族被欺辱的历史,从而发愤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①列举相关历史事件。如“南京大屠杀”等,缅怀在国难中牺牲的无辜百姓和革命英烈。②结合自身实际谈行动。具体介绍我们如何在生活、学习中践行爱国主义,以及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做。③发出号召。提醒大家勿忘国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