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2.4空间探索 培优卷 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A A D B D A C B D B题号 12 13 14 15答案 A A C C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解:A.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任务,但不是在月球背面采样,故A错误;B.嫦娥六号在2024年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故B正确;C.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与月球背面采样无关,故C错误;D.玉兔二号是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主要是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不负责采样,故D错误;故选:B。2.解:A.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授时等,可实现快速定位,故A正确;B.人工降雨依靠气象技术和催化剂等,与北斗无关,故B错误;C.远程看病是医疗领域借助通信等技术,非北斗功能,故C错误;D.天气预警由气象系统利用气象监测等实现,和北斗关联小,故D错误。故选:A。3.解:彗星由固体物质构成,受太阳风的影响,表层物质会气化形成长长的彗尾,A正确,BCD错误。故选:A。4.解: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过大造成的。故选:D。5.解: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转,不是太阳的行星,故A错误;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故B正确;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接或边缘处地壳活跃处,故C错误;D、人类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大爆炸宇宙论的真实性,故D错误。故选:B。6.解:A.水装在漏斗中,会受到月球的吸引力,所以漏斗下端会有水漏出,故A不符合题意;B.我们看到天空的颜色就是被大气层散射的光的颜色﹣﹣﹣蓝色,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故B不符合题意;C.500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G=mg=500kg×10N/kg=5000N,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不能轻易举起,故C不符合题意;D.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了减速火箭竖直向上的推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7.解: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故选:A。8.解:A.中国空间站轨道倾角约为42﹣43度,并非30度,并且中国空间站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技术验证以及科普教育等和平用途,不是主要承担军事监测任务。所以选项A错误。B.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为10年,并非20年;总重量可达180吨左右,不是可扩展为200吨级八舱组合体。所以选项B错误。C.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该选项关于轨道高度和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所以选项C正确。D.中国空间站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协同工作。并非各飞行器不具备独立飞行能力,只有与核心舱组合才能够飞行。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9.解: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不固定,如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故A不正确;彗星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分为彗核、彗尾、彗发三部分,故B正确;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故C不正确;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故D不正确。故选:B。10.解:太空中飞行的陨石接近火星时,被火星吸引而下落,撞击火星表面形成陨石坑。由于火星空气密度太小,陨石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接近为零,所以对火星表面的撞击力特别大,造成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1.解:A、2021年10月17日接近于霜降节气,此时杭州地区昼短夜长,A错误;B、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时,外界的压强几乎为零,而人体内的压强几乎与地面上的大气压相等.所以为了维持人体内外的压强平衡,宇航员必须穿上充入一定压强气体的宇航服,否则可能会导致体液爆沸,B正确;C、“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运行时受力的作用,但不是平衡力,因为它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C错误;D、”神舟十三号”发射时将依次通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D错误。故选:B。12.解: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神舟十三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担任此次航天任务的宇航员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A符合题意。故选:A。13.A.由图可知月球转动方向,由于探测器需要登陆月球背面,所以探测器应在月球的后面a或c点附近,但由于a点时月球背面没有阳光照射,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故A正确;B.由于月球没有水,所以探测器不需要有防水设计,故B错误;C.探测器着陆前会减速,由于月球没有空气,所以不会与大气摩擦生热,故C错误;D.探测器需要登陆月球背面,所以在月球的背面是看不到地球的,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不能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错误。故选:A。14.解: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被燃尽成为一束光,这种现象叫流星,如果没有燃尽就是陨星。水星没有大气层所以不能观测到流星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解:A.我国明朝时期的万户进行了飞天尝试,他坐在绑有火箭的椅子上,手持风筝,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B.火箭是通过向后喷射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气体的反作用力获得向前的动力;气球在充气后释放,空气向后喷出,气球借助反作用力向前运动,二者工作原理相似,B选项不符合题意;C.火箭燃料仓中的燃料耗尽后,燃料仓的质量会成为火箭继续飞行的负担,为了提高火箭的性能,一般会抛弃燃料仓,而不是保留,C选项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D.20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利用火箭发射宇宙飞船,已经实现了登陆月球,并且宇宙飞船也能够达到太阳系的某些行星进行探测等活动,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共7小题)16.解:(1)在地球上能同时看到月球和木星,说明月球和木星在同一个方向,图甲中月球位于木星右侧,图乙中B为木星,此时在地球上观察,木星与月球所处的方位大致相同,因此月球所处的位置是②。(2)由图乙可知,B天体为木星,A天体为地球,除了月球绕地球运动外,能证明A、B两颗天体中B天体代表的是木星的依据有B木星与太阳的距离比A地球远、木星的体积与地球大等。故答案为:(1)2(2)B与太阳的距离比A远或B的体积比A大17.解:地球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故答案为:太阳;金星。18.解:(1)此时,“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图像与地球上看到的弦月类似;(2)若某探测器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5000N,根据G=mg得出探测器的质量为:m500kg,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则当该探测器停留在火星表面时,其质量仍为500kg。故答案为:(1)弦月;(2)500。19.解:(1)根据,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处标出。(2)根据乙图分析,水稻的主要特征有:有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叶呈线形;(3)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球土壤后,返回地球过程其携带的土壤样品质量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但是物体的质量不变;(4)航天器外加了一层烧蚀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热量吸收消耗掉,返回舱表面烧得焦黑,但内部能保持合适温度与表面的烧蚀材料发生熔化、蒸发、升华等变化。故答案为:(1);(2)有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叶呈线形;(3)不变;(4)吸收。20.(1)“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也不存在空气流动,没有动植物的破坏;(2)地球在自转的时候,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每个经度所在的点的日出时间都不一样.就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时间的差异;(3)受精后,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一个果实含有种子的数目与胚珠有关,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西瓜和桃的子房内胚珠数目不同。故答案为:(1)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2)地球自转产生了时间的差异;(3)西瓜和桃的子房内胚珠数目不同。21.(1)月球背面是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因此“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不能拍摄到地球的照片;(2)由图可见,月球背面有许许多多的环形山,一些坑洞都是陨石砸中月球后,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些环形山绝大多数是由外来星体或陨石撞击而形成的。(3)由于地球上观察到月相为新月,故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大部分是黑夜,嫦娥四号位于月球背面,因此是白昼。故答案为:(1)不能;(2)外来星体或陨石;(3)白昼。22.解:航天器可以分为专用系统与保障系统两大类。其中,专用系统用于直接执行特定的航天任务,例如通信卫星的转发器、通信天线等;侦察卫星的可见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等;而各类航天器的保障系统是类似的,一般包括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和返回着陆系统等。故答案为:专用系统;保障系统。三.解答题(共2小题)23.解:(1 ) A.根据题意可知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55C,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大约为15C,故A正确;B.火星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地球公转周期为365天,故B正确;C.火星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约为21%,故C正确;D.火星大气中没有液态水,且平均气温低至﹣55C,火星上的水大多以冰雾和固体出现,难以形成雨、雪天气,故D错;故选:D;(2 )巡视器在竖直向上的推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的作用下减速下落,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二力不平衡,其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即F>G;(3)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具有杀菌的作用;银行利用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识别伪钞,额温枪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快速测温,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烈。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B;(4)根据t760s≈12min;故选C。故答案为:(1)D;(2)F>G.(3)AB;(4)C。24.解:(1)火星表面有大气。(2)由于火星上存在大气层,因此要实现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的软着陆着陆,就可以与航天器在地球上实现软着陆着陆一样,充分利用其大气对探测器实现气动减速减速,并使其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着陆,这也是目前实现火星着陆时所采用的方法。火星车着陆过程中的减分三个过程,原理是:①气动减速阶段: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着陆巡视组合体进入大气后,与大气摩擦,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这个阻力使其速度降低。②伞系减速阶段:打开降落伞后减速,原理就是增大横截面积,增大空气阻力,使得空气阻力>重力,使其做减速运动。③动力减速阶段:反冲火箭向下喷火,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星车受到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火星车速度进一步下降为零,从而达到悬停。故答案为:(1)有;(2)①气动减速阶段: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着陆巡视组合体进入大气后,与大气摩擦,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这个阻力使其速度降低。②伞系减速阶段:打开降落伞后减速,原理就是增大横截面积,增大空气阻力,使得空气阻力>重力,使其做减速运动。③动力减速阶段:反冲火箭向下喷火,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星车受到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火星车速度进一步下降为零,从而达到悬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2.4空间探索 培优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年,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的探测器是 ( )A.嫦娥五号 B.嫦娥六号 C.天问一号 D.玉兔二号2.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帮助是( )A.快速定位 B.人工降雨 C.远程看病 D.天气预报3.回顾2024年的天文圈,发生了许多事件,如流星雨、“紫金山﹣阿特拉斯”新星、ZS7星系黑洞合并、太阳活动进一步加强等。请同学们应用相关的宇宙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在天空中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主要是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它们是(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4.我国探月工程显示:月球表面有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壤”形成的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A.生物 B.流水 C.风力 D.温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月球、火星都是环绕太阳转动的行星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C.板块内部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D.大爆炸宇宙论、牛顿第一定律、生物进化论都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6.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后,“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进行科学考察,登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大步。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下列哪件事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A.水装在漏斗中,漏斗下端会滴水不漏B.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C.轻易地举起500千克的重物D.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推力7.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6号”航天器,引起全世界瞩目。此航天器属于( )A.载人航天飞船 B.无人航天飞船C.空间站 D.人造卫星8.关于中国空间站的轨道参数和功能,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轨道倾角为30度,主要承担军事监测任务B.设计寿命20年,可扩展为200吨级八舱组合体C.轨道高度400~450公里,用于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D.各飞行器不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只有与核心舱组合才能够飞行9.下列有关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11年B.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C.彗星轨道和八大行星轨道一样都是圆形的D.彗星是“灾星”,每当它出现的时候地球上就会发生灾难10.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开始对这颗红色星球展开实地探索。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的原因是( )A.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B.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公转周期长C.火星和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更远D.火星表面大气密度比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小得多11.2021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此次进入太空的这三名宇航员要停留6个月,完成包括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等多项科学考察任务。下列正确的( )A.这一天,杭州地区昼长夜短B.宇航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时必须穿着航天服,否则可能会导致体液爆沸C.“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运行时受平衡力的作用D.“神舟十三号”发射时将依次通过对流层、平流层、暖层和中间层12.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数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执行任务的三位宇航员分别是( )A.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B.聂海胜、刘伯明、新洪波C.景海图、刘洋、刘旺 D.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13.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14.下列星球的夜空不能观测到流星现象的是( )A.地球 B.木星 C.水星 D.火星15.下列有关火箭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明朝时期的能工巧匠万户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B.火箭的工作原理与气球十分相似,都是借助释放气体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C.为了节省材料,火箭燃料仓中的燃料即使耗尽了也仍然应当保留D.20世纪末,科学家用火箭发射的宇宙飞船已经能够登陆月球或达到太阳系的某些行星二.填空题(共7小题)16.如图甲所示是小科拍摄的“木星合月”照片,他据此绘制了太阳、地球、月球和木星的位置模型图如图乙所示。(1)根据照片,发生此次木星合月时,此时月球的位置位于图乙中的 (填数字)。(2)在小科所绘制的模型图乙中,除了月球绕地球运动外,能证明A、B两颗天体中B天体代表的是木星的依据有 (列举1个)。17.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赤道直径(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离地球最近恒星是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18.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1)如图所示为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行至距离火星1.1万千米处拍摄的火星图像。此时,“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图像与地球上看到的 (填月相名称)类似。(2)若某探测器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5000N,则当该探测器停留在火星表面时,其质量为 kg。19.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23天的太空之旅,携带月球土壤样品顺利返回,标志着嫦娥工程“绕落回”三部曲完美收官,是我国载人登月的深度预演。(1)嫦娥五号探测器落月点为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这是人类探测器此前从未到达的地方。图甲为月球经纬网示意图,在图甲上用“ ”标出落月点 。(2)第一批次重约40克的水稻种子搭载嫦娥五号完成深空诱变育种实验。在图乙的二歧检索表中包含了参加诱变育种的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其中S表示水稻,由此可知水稻的主要特征有: 。(3)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球土壤后,返回地球过程其携带的土壤样品质量 。(4)返回舱表面如图丙烧得焦黑,但内部能保持合适温度与表面的烧蚀材料发生熔化、蒸发、升华等变化 大量热量有关。20.请解释下列产生的原因:(1)“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2)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这是因为 。(3)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 。2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了全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所示),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1)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选填:“能”、“不能”)拍摄到地球的照片。(2)由图可见,月球背面有许许多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绝大多数是由 撞击而形成的。(3)当月相为新月时,“嫦娥四号”处于 。(选填:“白昼”或“黑夜”)22.航天器基本上可分为 和 两大类。三.解答题(共2小题)23.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C.火星上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2)图乙中t1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3)火星大气层稀薄,大气层上部需要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紫外线属于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紫外线的应用有 。A.杀菌B.银行利用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识别伪钞C.额温枪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快速测温(4)太阳光其中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为2279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5倍,太阳光传送到火星大约需要 分钟.A.8分钟 B.10分钟 C.12分钟24.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天问一号,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祝融号,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火星车)!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踏上”(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也是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火星车着陆过程需要9分钟左右,经历3段减速后速度从约每秒4.9公里降到零。如图所示为火星车着陆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火星表面是否有大气?(2)请分析火星车着陆过程中的减速原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2.4空间探索 培优卷 答案.docx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2.4空间探索 培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