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与等压面a b c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斜穿等压线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过该点做等压线的切线;做切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 确定南、北半球后,南左北右第三步:定最终风向:确定高空或近地面,高空则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则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30°~45°)丙图1.甲图和乙图中等压线数值最大的分别是_______。2.三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3.三图中位于高空的是______________。风向呈现形式艾比湖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北疆铁路途经湖泊的西侧,在阿拉山口与中亚对接。下图为艾比湖周边区域图。1.阿拉山口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分析原因。艾比湖因地势低而形成盆地的聚热效应,进而形成相对的低压区;阿拉山口地处西北—东南方向的狭长谷地,受地形的影响而盛行西北风。艾比湖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北疆铁路途经湖泊的西侧,在阿拉山口与中亚对接。下图为艾比湖周边区域图。2.分析阿拉山口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阿拉山口东北部是玛依力山,西部是阿拉套山,位于西北—东南向的狭长谷地,地形的狭管作用是形成当地西北大风的主要原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冷空气顺势而下加大了风速;该地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覆盖率低,阻力小;离冬季风源地近,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风力大小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距高压远近摩擦力大小植被多少地形起伏大小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冬季植被少,风力大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摩擦力大小平原、高原地面平坦开阔,阻挡作用弱,风力大;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冬季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风力大狭管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地形因素山谷口,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大岬角效应因陆地(如山脉尽头或半岛附近)向海中突出造成气流辐合,流线密集,风力明显加强,称为岬角效应。如好望角。当气流遇到孤立的山峰或岛屿时,绕山峰两侧而过,在迎风面风速增强,背风面风速减弱。在背风面还会产生气旋式和反气旋式涡流。阻挡和绕流(2024·湖北地理)某科研小组利用多套测风系统,观测记录了敦煌绿洲边缘某年沙漠风和绿洲风的风速、风向与频次,并对表层沙粒采样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冬季白天以沙漠风为主,晚上沙漠风和绿洲风频次相当;自沙漠向绿洲方向风速呈减小趋势,绿洲风风速衰减幅度比沙漠风小。下图示意采样点及其沙粒分选系数。据此完成1~3题。1.沿采样点1至9方向,沙粒( )A.分选性由好变差 B.平均粒径由细到粗C.分选性由差变好 D.平均粒径由粗到细2.关于当地冬季昼夜主要风向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 )A.冬季白天,绿洲“冷岛效应”显著B.冬季白天,绿洲“热岛效应”显著C.冬季夜晚,绿洲“冷岛效应”显著D.冬季夜晚,绿洲“热岛效应”显著3.绿洲风对当地绿洲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是因为绿洲风有利于( )A.降低绿洲居住区噪声污染B.给绿洲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C.沙物质从绿洲运移回沙漠D.增加绿洲地区阳光照射强度DBC风的叠加(2024·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2分)(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6分)(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6分)(2024·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2分)(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6分)7:00~8:00之间答:偏北方向的气流翻越北部山地后,在下沉过程中形成干热的焚风;经过AB河谷,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到达下游地区,地形开阔,风速减小。(2024·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6分)答:原因:湖泊地区上空在午后形成相对冷湿的气团,干热的焚风气团到达湖泊附近,与冷湿的气团相遇,形成锋面。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偏北方向。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