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上数学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检测卷【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版八上数学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检测卷【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卷】
人教新版八上数学第十四章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各组图案中,不是全等形的是(  )
A B C D
2. 如图,△ABC≌△DF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C=EF B. ∠B=∠F C. BE=CE D. AB=DE
第2题图
3. 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连接AB,CD,∠B=∠D.若要利用“ASA”判定△ABO≌△CDO,则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A. ∠A=∠C B. OB=OD
C. ∠AOB=∠COD D. OB=CD
第3题图
4. 如图,已知∠BOC,尺规作∠AOB=∠BOC,则作图痕迹中弧MN是(  )
A. 以点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的弧
B. 以点O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的弧
C. 以点E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的弧
D. 以点E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的弧
第4题图
5. 如图,在Rt△ABC中,∠ABC=90°,AD平分∠BAC,已知AC=12,BD=3,则△ACD的面积为(  )
A. 12 B. 18 C. 24 D. 36
第5题图
6. 如图,在△ABC中,D是边BC上一点,F是边AC的中点,连接DF并延长至点E,使EF=DF,连接AE,已知BC=5.若AE=3,则BD的长度为(  )
A. 2 B. 3 C. 4 D. 5
第6题图
7. 如图,小可在点B处看到正西方向河流对岸的点A处有棵大树,她从点B出发,先向南走30米到点O处,并在点O处插上一面小旗,继续向南走30米到点C处,再向东走70米到点D处,此时A,O,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点A,B之间的距离为(  )
A. 30米 B. 60米 C. 70米 D. 80米
第7题图
8.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E⊥BC交BC于点E,连接AC,AB=AC,CD=BE,∠ACB=60°,∠ADC=90°,则∠BCD的度数为(  )
A. 80° B. 100° C. 120° D. 150°
第8题图
9. 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则∠A+∠B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第9题图
10.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AE,DE分别是∠BAD和∠ADC的平分线,EF⊥AB交AB于点F.已知S四边形ABCD=28,EF=4,B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
A. 4+m B. 10+m C. 14+m D. 28+m
第10题图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已知三边分别为4,a,7的三角形与三边分别为6,7,b的三角形全等,则a-b的值为    .
12. 如图,在Rt△ABC中,∠B=90°,C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C于点E.若AB=9,DE=4,则AD的长度为    .
第12题图
13如图,已知△ABC≌△ADC,分别延长AD,BC交于点E,∠BAC=45°,∠ADC=65°,则∠E的度数为    .
第13题图
14. 如图,D是△ABC内一点,连接AD,CD,AD平分∠BAC,延长CD交AB于点E,CE=BE,∠ACD=∠AED.若AB=5,AC=2,则CD的长度为    .
第14题图
15如图,在Rt△ABC和Rt△DEC中,∠B=∠DEC=90°,延长DE交AB于点F,已知AB=DE,AC=DC.若AF=3,DE=7,则EF的长度为    .
第15题图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过程)
16. (6分)如图,点E,B,F,C在一条直线上,且B,F为EC的三等分点,AB=DE,AC=DF.求证:△ABC≌△DEF.
第16题图
17. (6分)(日常生活情境安装摄像头)如图,在三条公路AB,BC,AC两两相交所围成的△ABC中,交警为方便及时监控,计划安装一个摄像头,要使这个摄像头到三条公路的距离均相等,请你找出这个摄像头的位置.(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第17题图
18. (6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CD,AD上的点,连接EF,AC,AC∥EF.已知∠D=∠ACB,AC=DE,求证:∠B=∠DFE.
第18题图
19. (6分)如图,BD平分∠ABC,AB=BC,连接AD,CD,P为BD延长线上一点,PM⊥AD于点M,PN⊥CD于点N,求证:PM=PN.
第19题图
20. (6分)(中考新考法·纠错改错)老师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D,E分别在线段AC,AB上,BD⊥AC,CE⊥AB,BD,CE相交于点H,HB=HC,连接AH.求证:AH平分∠BAC.小明同学的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BD⊥AC,CE⊥AB,
∴∠CDH=∠BEH=90°,
∴∠C+∠DHC=∠B+∠EHB,
∵∠DHC=∠EHB,
∴∠C=∠B, 第1步
在△AHB和△AHC中,
∴△AHB≌△AHC(SSA), 第2步
∴∠BAH=∠CAH,
∴AH平分∠BAC. 第3步
(1)小明同学的证明过程中,第    步出现错误;
(2)请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证明过程.
第20题图
21. (7分)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动点P从点C出发匀速向点A运动,速度为2 cm/s,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匀速向点B运动,连接PD,PQ.已知∠A=∠C,AC=18 cm,CD=6 cm.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DP与△APQ全等,求点Q的运动速度.
第21题图
22. (8分)育才中学打算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小西同学负责此次艺术节宣传板的制作任务,如图,将该宣传板垂直于地面放置时,点A,C,E到地面的距离分别是60 cm,20 cm,80 cm,过点A作AF⊥BD交DB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C作CG⊥BD于点G,已知AB=BC且AB⊥BC,CD=DE且CD⊥DE.
(1)求证:△ABF≌△BCG;
(2)请你帮小西同学计算出这块宣传板的面积.
第22题图
23. (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在BC,CD上,连接AE,EF,AF.已知AB=AD,∠BAE+∠DAF=∠EAF.
(1)如图①,当∠B和∠ADC都是直角时,延长CD至点G,连接AG,使得AG=AE,试判断线段DF,BE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②,若将(1)中条件改为∠B和∠D均不为直角,且∠B+∠D=180° 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①
图②
第23题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新考向情景题阶段测试卷】
人教新版八上数学第十四章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各组图案中,不是全等形的是(  )
A B C D
1. C
2. 如图,△ABC≌△DF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C=EF B. ∠B=∠F C. BE=CE D. AB=DE
第2题图
2. B 【解析】∵△ABC≌△DFE,∴AC=DE,∠B=∠F,AB=DF,BC=FE,∴BC-CE=FE-CE,即BE=CF,故选项B符合题意.
3. 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连接AB,CD,∠B=∠D.若要利用“ASA”判定△ABO≌△CDO,则还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
A. ∠A=∠C B. OB=OD
C. ∠AOB=∠COD D. OB=CD
第3题图
3. B 【解析】已知∠B=∠D,∠AOB=∠COD,若要利用“ASA”判定△ABO≌△CDO,则在△ABO和△CDO中,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即还需添加OB=OD才能利用“ASA”判定△ABO≌△CDO,故选项B符合题意.
4. 如图,已知∠BOC,尺规作∠AOB=∠BOC,则作图痕迹中弧MN是(  )
A. 以点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的弧
B. 以点O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的弧
C. 以点E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的弧
D. 以点E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的弧
第4题图
4. C
5. 如图,在Rt△ABC中,∠ABC=90°,AD平分∠BAC,已知AC=12,BD=3,则△ACD的面积为(  )
A. 12 B. 18 C. 24 D. 36
第5题图
5. B 【解析】如解图,过点D作DE⊥AC于点E,∵AD平分∠BAC,BD=3,∴DE=BD=3,∴S△ACD=AC·DE=×12×3=18.
6. 如图,在△ABC中,D是边BC上一点,F是边AC的中点,连接DF并延长至点E,使EF=DF,连接AE,已知BC=5.若AE=3,则BD的长度为(  )
A. 2 B. 3 C. 4 D. 5
第6题图
6. A 【解析】∵F是AC的中点,∴AF=CF,在△AEF和△CDF中,∴△AEF≌△CDF(SAS),∴AE=CD,∴BD=BC-CD=BC-AE=5-3=2.
7. 如图,小可在点B处看到正西方向河流对岸的点A处有棵大树,她从点B出发,先向南走30米到点O处,并在点O处插上一面小旗,继续向南走30米到点C处,再向东走70米到点D处,此时A,O,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点A,B之间的距离为(  )
A. 30米 B. 60米 C. 70米 D. 80米
第7题图
7. 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O=∠DCO=90°,在△ABO和△DCO中,∴△ABO≌△DCO(ASA),∴AB=DC=70米.
8.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E⊥BC交BC于点E,连接AC,AB=AC,CD=BE,∠ACB=60°,∠ADC=90°,则∠BCD的度数为(  )
A. 80° B. 100° C. 120° D. 150°
第8题图
8. C 【解析】在Rt△ABE和Rt△ACD中,∴Rt△ABE≌Rt△ACD(HL),∴AE=AD,∵AE⊥BC,∠ADC=90°,∴点A在∠BCD的平分线上,即AC平分∠BCD,∴∠BCD=2∠ACB=2×60°=120°.
9. 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则∠A+∠B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第9题图
9. B 【解析】如解图,点E,G均在格点上,连接AG,CE,DE,由题意得Rt△ADG≌Rt△BDE(HL),∴∠DAG=∠B,∴∠CAD+∠B=∠CAD+∠DAG=∠CAG=45°.
10.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AE,DE分别是∠BAD和∠ADC的平分线,EF⊥AB交AB于点F.已知S四边形ABCD=28,EF=4,B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
A. 4+m B. 10+m C. 14+m D. 28+m
第10题图
10. C 【解析】如解图,过点E分别作EG⊥AD于点G,EH⊥CD于点H,∵AE,DE分别是∠BAD和∠ADC的平分线,且EF⊥AB,∴EF=EG=EH=4,∵S四边形ABCD=28,S△ABE+S△ADE+S△CDE=AB·EF+AD·EG+CD·EH=×4×(AB+AD+CD)=28,∴AB+AD+CD=14,又∵BC=m,∴四边形ABCD的周长=AB+AD+CD+BC=14+m.
第10题解图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已知三边分别为4,a,7的三角形与三边分别为6,7,b的三角形全等,则a-b的值为    .
11. 2 【解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6,b=4,∴a-b=6-4=2.
12. 如图,在Rt△ABC中,∠B=90°,C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C于点E.若AB=9,DE=4,则AD的长度为    .
第12题图
12. 5 【解析】∵CD是△ABC的角平分线,AB⊥BC,DE⊥AC,∴DB=DE,∵AB=9,DE=4,∴AD=AB-DB=AB-DE=9-4=5.
13如图,已知△ABC≌△ADC,分别延长AD,BC交于点E,∠BAC=45°,∠ADC=65°,则∠E的度数为    .
第13题图
13. 25° 【解析】∵△ABC≌△ADC,∴∠BAC=∠DAC=45°,∠B=∠ADC=65°,∴∠BAE=∠DAC+∠BAC=90°,∴∠E=180°-∠B-∠BAE=25°.
14. 如图,D是△ABC内一点,连接AD,CD,AD平分∠BAC,延长CD交AB于点E,CE=BE,∠ACD=∠AED.若AB=5,AC=2,则CD的长度为    .
第14题图
14.  【解析】∵AD平分∠BAC,∴∠CAD=∠EAD,在△ACD和△AED中,∴△ACD≌△AED(AAS),∴CD=ED,AC=AE,∵CE=BE,AB=5,AC=2,∴CD=CE=BE=(AB-AE)=(AB-AC)=×(5-2)=.
15如图,在Rt△ABC和Rt△DEC中,∠B=∠DEC=90°,延长DE交AB于点F,已知AB=DE,AC=DC.若AF=3,DE=7,则EF的长度为    .
第15题图
15. 4 【解析】如解图,连接CF,在Rt△ABC和Rt△DEC中,∴Rt△ABC≌Rt△DEC(HL),∴BC=EC.在Rt△BCF和Rt△ECF中,∴Rt△BCF≌Rt△ECF(HL),∴EF=BF=AB-AF=DE-AF=7-3=4.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过程)
16. (6分)如图,点E,B,F,C在一条直线上,且B,F为EC的三等分点,AB=DE,AC=DF.求证:△ABC≌△DEF.
第16题图
16. 证明:∵B,F为EC的三等分点,
∴EB=BF=FC,
∴EB+BF=FC+BF,即EF=BC,
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6分)
17. (6分)(日常生活情境安装摄像头)如图,在三条公路AB,BC,AC两两相交所围成的△ABC中,交警为方便及时监控,计划安装一个摄像头,要使这个摄像头到三条公路的距离均相等,请你找出这个摄像头的位置.(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第17题图
17. 解:如解图,点O即为所求.(作法不唯一)(6分)
18. (6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CD,AD上的点,连接EF,AC,AC∥EF.已知∠D=∠ACB,AC=DE,求证:∠B=∠DFE.
第18题图
18. 证明:∵AB∥CD,AC∥EF,
∴∠BAC=∠ACD=∠FED,(2分)
在△ABC和△EFD中,
∴△ABC≌△EFD(ASA),
∴∠B=∠DFE.(6分)
19. (6分)如图,BD平分∠ABC,AB=BC,连接AD,CD,P为BD延长线上一点,PM⊥AD于点M,PN⊥CD于点N,求证:PM=PN.
第19题图
19. 证明:∵BD平分∠ABC,∴∠ABD=∠CBD,
在△ABD和△CBD中,
∴△ABD≌△CBD(SAS),(3分)
∴∠ADB=∠CDB,
∴∠ADP=∠CDP,即DP平分∠ADC,
∵PM⊥AD,PN⊥CD,
∴PM=PN.(6分)
20. (6分)(中考新考法·纠错改错)老师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D,E分别在线段AC,AB上,BD⊥AC,CE⊥AB,BD,CE相交于点H,HB=HC,连接AH.求证:AH平分∠BAC.小明同学的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BD⊥AC,CE⊥AB,
∴∠CDH=∠BEH=90°,
∴∠C+∠DHC=∠B+∠EHB,
∵∠DHC=∠EHB,
∴∠C=∠B, 第1步
在△AHB和△AHC中,
∴△AHB≌△AHC(SSA), 第2步
∴∠BAH=∠CAH,
∴AH平分∠BAC. 第3步
(1)小明同学的证明过程中,第    步出现错误;
(2)请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证明过程.
第20题图
20. 解:(1)2;(2分)
【解法提示】“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第2步出现错误.
(2)正确的证明过程如下:
∵BD⊥AC,CE⊥AB,∴∠CDH=∠BEH=90°,
∴∠C+∠DHC=∠B+∠EHB,
∵∠DHC=∠EHB,∴∠C=∠B,
在△BEH和△CDH中,
∴△BEH≌△CDH(AAS),
∴HE=HD,
∵BD⊥AC,CE⊥AB,BD,CE相交于点H,
∴AH平分∠BAC.(6分)
21. (7分)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动点P从点C出发匀速向点A运动,速度为2 cm/s,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匀速向点B运动,连接PD,PQ.已知∠A=∠C,AC=18 cm,CD=6 cm.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DP与△APQ全等,求点Q的运动速度.
第21题图
21. 解:如解图①,当AQ=CD=6 cm时,
∵∠A=∠C,△CDP≌△AQP,
∴CP=AP=AC=9 cm,
∴点P的运动时间为=4.5 s,
∴点Q的运动速度为= cm/s;(3分)
如解图②,当AP=CD=6 cm时,
∵∠A=∠C,△CDP≌△APQ,
∴CP=AQ=AC-AP=18-6=12 cm,
∴点P的运动时间为=6 s,
∴点Q的运动速度为=2 cm/s.(6分)
综上所述,点Q的运动速度为 cm/s或2 cm/s.(7分)
第21题解图
22. (8分)育才中学打算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小西同学负责此次艺术节宣传板的制作任务,如图,将该宣传板垂直于地面放置时,点A,C,E到地面的距离分别是60 cm,20 cm,80 cm,过点A作AF⊥BD交DB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C作CG⊥BD于点G,已知AB=BC且AB⊥BC,CD=DE且CD⊥DE.
(1)求证:△ABF≌△BCG;
(2)请你帮小西同学计算出这块宣传板的面积.
第22题图
22. (1)证明:∵AF⊥BD,CG⊥BD,
∴∠AFB=∠BGC=90°,
∴∠BAF+∠ABF=90°,
∵AB⊥BC,
∴∠ABC=90°,
∴∠ABF+∠CBG=90°,
∴∠BAF=∠CBG,
在△ABF和△BCG中,
∴△ABF≌△BCG(AAS);(4分)
(2)解:如解图,过点E作EH⊥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H,
由题意可知,AF=60 cm,CG=20 cm,EH=80 cm,
由(1)得,△ABF≌△BCG,
∴AF=BG=60 cm,BF=CG=20 cm,
同理可证△CDG≌△DEH,
∴DG=EH=80 cm,CG=DH=20 cm,
∴FH=BF+BG+DG+DH=180(cm),
∴S宣传板=S梯形AFHE-2S△ABF-2S△DEH=(AF+EH)·FH-2×AF·BF-2×EH·DH=×(60+80)×180-2××60×20-2××80×20=9 800(cm2),
∴这块宣传板的面积为9 800 cm2.(8分)
第22题解图
23. (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在BC,CD上,连接AE,EF,AF.已知AB=AD,∠BAE+∠DAF=∠EAF.
(1)如图①,当∠B和∠ADC都是直角时,延长CD至点G,连接AG,使得AG=AE,试判断线段DF,BE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②,若将(1)中条件改为∠B和∠D均不为直角,且∠B+∠D=180° 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①
图②
第23题图
23. 解:(1)EF=DF+BE.(2分)
证明如下:∵∠B和∠ADC都是直角,点G在CD延长线上,
∴∠B=∠ADG=90°,
在Rt△ABE和Rt△ADG中,
∴Rt△ABE≌Rt△ADG(HL),(3分)
∴BE=DG,∠BAE=∠DAG,
又∵∠BAE+∠DAF=∠EAF,
∴∠DAG+∠DAF=∠GAF=∠EAF,
在△EAF和△GAF中,
∴△EAF≌△GAF(SAS),
∴EF=GF=DF+DG=DF+BE,
故线段DF,BE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EF=DF+BE;(5分)
(2)成立.(6分)
证明如下:如解图,延长CD至点G,使DG=BE,连接AG,
∵∠B+∠ADC=180°,∠ADG+∠ADC=180°,
∴∠B=∠ADG,
在△ABE和△ADG中,
∴△ABE≌△ADG(SAS),
∴∠BAE=∠DAG,AE=AG,(8分)
与(1)同理得∠EAF=∠GAF,
在△EAF和△GAF中,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DF+DG=DF+BE,
故(1)的结论成立仍然成立.(10分)
第23题解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