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一 “酹” 江月牵词脉,心随东坡悟旷怀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任务一了解全能Superman苏轼诗人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生平简介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常州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59岁被贬惠州62岁被贬儋州66岁卒于常州写作背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解题①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位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②赤壁怀古 标题,“赤壁” 即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 “怀古”: 追怀古昔,追念古代人物或历史事件,常用作词题、诗题。咏史怀古诗词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知识链接临古地忆古人思其事抒己怀“借古讽今”“借古伤已”目的观眼前之景,写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任务二通读涵泳,整体感知词意与情怀通读译文,走进“酹”字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历史名人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像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如果此刻你站在赤壁江边,看着滔滔江水、一轮明月,手里端着一杯酒,你会怎么对待这杯酒?是自己喝掉,还是像苏轼这样 “酹” 出去?任务三以 “酹” 为钥,解锁词境与情怀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中记载:“酹,以酒沃地也。从酉,畾声。”古代是一种很常见的礼仪,通常是用来祭奠祖先、缅怀先烈,或者表达对某人、某事深深的情感。战士们在出征前,可能会倒一杯酒在地上,祭奠逝去的战友,祈求战争的胜利;文人墨客在思念远方亲友时,也可能会以酒酹地,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苏轼是在何处写下这声感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酹在何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表现了山崖的陡峭高峻;拍,表现了惊涛骇浪力度之大;卷,表现了波涛巨大的力量。雪,比喻手法,水色纯白如雪。运用了夸张 、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赤壁古战场作用:①渲染气氛。这三句从形、声、色描绘了赤壁雄奇壮阔的美景,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②烘托人物。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复杂动荡的时代特征和赤壁大战时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为英雄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环境背景,烘托了英雄人物的气概和精神,同时,还表现了作者苏轼博大的胸襟。②作铺垫。为后文人物出场作铺垫。活动一:酹赤壁险峻、汹涌、气势磅礴有人说,苏轼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朱日浚黄州 赤壁矶这一“酹”,敬的是“见证过英雄传奇的江山”,赤壁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地标”,这一“酹”是对“藏着英雄故事的历史”的致敬。苏轼看到这样的赤壁,为什么要举酒敬它?这杯酒里,敬的仅仅是‘石头和江水’吗”活动一:酹赤壁敬“见证历史的江山”面对如此壮阔的大江奇景,词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此壮烈之山河,如此锦绣之江山,怎能不产生并吸引无数英雄,词人想起了哪些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东去大江:明--滚滚向东而去的长江暗--奔流不息逝去的历史长河淘尽:冲洗完。在历史长河中,千古风流人物被淹没活动二:酹大江东去这江水‘淘尽’的是什么?酹的是历史长河里的英雄亡灵那些曾叱咤风云的人,最终都被时间淹没,他酹江月,首先是在 “祭奠这些逝去的英雄,祭奠这悠悠的历史。”赤壁英雄不计其数,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词人独独怀念周瑜 活动三: 从“千古”到“一人”周瑜苏轼年龄婚姻外貌职务际遇角度 诗句 形象年龄 34岁婚姻 小乔初嫁了姿态 雄姿英发装束 羽扇纶巾神态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年轻得意风姿俊朗从容儒雅指挥若定,战果辉煌婚姻美满年轻有为、气宇轩昂足智多谋、镇定自若侧面衬托正面夸张肖像装束酹三国周郎周瑜苏轼年龄婚姻外貌职务际遇周瑜 34 岁打赢赤壁之战,年少成名;苏轼写这首词时 47 岁,被贬黄州。周瑜苏轼年龄婚姻外貌职务际遇3447幸福美满爱妻亡故英俊儒雅早生华发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功成名就功业未成怀古伤今(对比、反衬)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活动四:从“英雄”到“自己”酹自己曾经的理想借周瑜的形象表达对英雄的赞颂和敬仰,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之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指什么?活动五:抒当下之情酹自己 “曾有过的理想”自嘲自己 47 岁却只有 “华发”(白发),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这是一种带着失落的自我调侃。历史、对英雄、对理想的牵挂苏轼在笑自己什么?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活动五:抒当下之情酹自己 “当下的释然”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贬抑之下的自慰之词。是要向江月倾诉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苏轼被贬杭州: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活动五:抒当下之情从 “失落” 到 “人生如梦” 的豁达,接受境遇的不完美酹与自己和解的勇气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再纠结于 “不如周瑜”,而是以酒为媒,与过去的遗憾、当下的自己和解。怀古酹见证历史的赤壁得遇时势的周瑜历经沧桑的自己外物自我释然延伸思考: 用 “酹” 的哲思回应当代困境苏轼的 “人生如梦” 不是消极逃避,而是 “清醒接纳后的积极生活”,这种态度对缓解当代青年 “过度追求完美” 的焦虑、拒绝内耗,有何具体启示?请结合自身经历举例说明。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课堂小练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素材积累苏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仕途的不顺,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济世为民。但是官场的黑暗永远容不下这样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深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触动,只愿“江海寄余生”。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文豪。【适用话题】:乐观与悲观、心态与人生、微笑着生活、逆境与成才、环境与成功、功名与理想、从容、心态、穷与达、得与失、坚持与放弃等。作业:苏轼在词中用 “酹江月” 定格了 “历史与自我对话” 的生命诗意,而现代生活中,也藏着许多 “平凡却闪光的生命诗意瞬间”。请回忆近 1 个月内,你经历过的 1 个 “现代生命诗意场景”如 “暴雨后看到天边的彩虹”“深夜和朋友围坐分享心事”“放学后回家路上闻到的桂花香”,选择 1 个你近期面临的小困境,以 “给 2 年后自己的一封信” 为形式,模仿苏轼 “酹江月” 的豁达态度,写下你的 “现代生命诗意宣言”要求:① 提及困境,但不抱怨;② 融入 1 个现代 “诗意意象”,如 “台灯”“咖啡”“晚风”;③ 结尾要有 “接纳当下、期待未来” 的积极态度); 信的末尾,用一句话总结:“我心中的现代生命诗意,是______”(如 “是加班后台灯下那杯温牛奶的温度”)。3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