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球的转动(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地球的转动(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4.2地球的转动(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转是绕地轴转动,自转是绕太阳转动 B.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同
C.两者转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现象
2.2025年5月31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此时地球运行在如图(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3.同学们在暗室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如图所示。下列演示活动正确的是(  )
A.演示自转时应自东向西转动球体 B.演示公转时应随时变换地轴方向
C.演示公转时让灯泡绕着地球转动 D.演示公转时应保持灯泡位置不变
4.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于2025年4月至5月期间返回地球。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能大致表述飞船返回时“太阳直射点位置以及我国昼夜情况”的是(  )
选项 太阳直射点 昼夜情况
A AB之间 昼长夜短
B DA之间 昼长夜短
C AB之间 昼短夜长
D DA之间 昼短夜长
A.A B.B C.C D.D
5.如图是我省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A、B、C是太阳位置)及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器“集热排管”应朝北放置 B.一年中B点时,收集的热量最少
C.一年中C点时,白天集热时间最长 D.一年中集热量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6.2025年12月,我国北极科考队将在斯瓦尔巴群岛建成首个“全季节太阳追踪观测站”。该站屋顶的智能光伏板能自动调节与地面的倾角,始终保持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观测站光伏板倾角调整为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运行至C点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C.浙江省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7.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仰角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同时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D.地轴是竖直的
8.“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分这天上虞昼夜等长
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
C.上虞秋分正午杆影长度比冬至要长
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
9.小中查阅资料,利用温州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制作了“二十四节气观测仪”(如甲图),圭上刻度为乙图,下列关于该观测仪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地点在温州及与温州同一纬度地区
B.摆放时圭表南北放置,圭在表的南侧
C.使用地点在温州及与温州同一纬度地区使用时间要在需在观测日的正午,不同时区的测量地点要以当地的正午为准
D.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相同地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夏至日正午少
10.如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图中甲为春分日。若小满节气在5月20日,这一天位于图中(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戊段
二、填空题
11.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地球公转的中心是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
12.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 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 倾角;二是 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
13.下列现象:
①昼夜现象 ②宁波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③昼夜交替 ④宁波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⑤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
(1)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现象是 (填序号,下同)。
(2)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现象是 。
14.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图。
(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选填“朝南”或“朝北”)的。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
15.第30届杭州中学运动会在2024年10月11日举办:

此时地球处于图中 之间,当天杭州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选填“向南”或“向北”)。
16.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杭州成为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幕当天恰好为北半球的 节气。
(2)10月8日这一天,地球大约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是 (选填序号),新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短夜长”、“昼长夜短”或“昼夜平分”)。
(3)亚运会结束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往 (选填“北”或“南”)移动。
17.2024年大雪节气落在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七。
(1)大雪节气到来时,地球在图甲中 之间。
(2)该日温州昼夜长短情况为 。
(3)图乙为浙江省某地家用太阳能集热板,太阳光垂直照射时效果最佳。为实现最佳使用效果,从夏至到大雪期间,支架长度应 。(选填“增长”、“缩短”或“不变”)
18.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1)小明忘记标注时间,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B是在 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湖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湖州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广州的楼间距;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4.2地球的转动(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D C B A B A
1.C
【详解】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转轴旋转,而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A错误。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是24小时,而公转的周期大约是365天,B错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C正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而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是由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造成的,D错误。故选C。
2.D
【详解】5月31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D到夏至日(6月21日前后)A之间,所以是在DA之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演示自转时应自西向东转动球体,A错误;地球自传时地轴的方向稳定,并不变,B错误;灯泡模拟的是太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灯泡的位置应保持不变,C错误,D正确。故选D。
4.B
【详解】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于2025年4月至5月期间返回地球,此期间地球运行在D春分(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和A夏至(6月21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之间,即位于选项B太阳直射点位于DA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D
【详解】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所以热水器“集热排管”应朝南放置,A错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收集的热量越少,图中C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收集的热量最少,B错误;一年中,白昼时间越长,白天集热时间越长,夏至日白昼时间最长,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图中的A点,C错误;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年中集热量的变化,D正确。故选D。
6.C
【详解】光伏表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当观测站光伏板倾角调整为一年中最小值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当中最大,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浙江省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C正确;读图可知,A是春分日,B是夏至日,C是秋分日,D是冬至日,此时地球运行至B点,A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B错误;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C。
7.B
【详解】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仰角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同时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A
【详解】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上虞昼夜平分,A正确;读图可得,夏至之后是小暑,B错误;冬至北半球杆影最长,故上虞秋分正午杆影长度比冬至短,C错误;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半年,D错误。故选A。
9.B
【详解】在不同季节 ,太阳的出没方位和正午高度不同,并有周期变化的规律。摆放时圭表南北放置,于露天将圭平置于表北面,根据圭上表影,测量、比较和标定日影的周日、周年变化,可以定方向、测时间、求出周年常数、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使用地点在温州及与温州同一纬度地区使用时间要在需在观测日的正午,不同时区的测量地点要以当地的正午为准;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相同地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福射能量比夏至日正午少,ACD正确,B错误。故根据题意,选B。
10.A
【详解】甲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6月21日前后),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丁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时为5月20日,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即甲乙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 地轴 24小时(或1日) 自西向东 太阳 一年(或365.25日) 自西向东
【详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点睛】识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和周期。
12. 太阳 66. 5° 地轴 北极星
【详解】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公转的方向同自转方向一样,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倾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学生理解记忆。
13. ③⑤⑥ ②④
【详解】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的现象、时间的差异、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最小值的时间;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的现象、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最小的时间;故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现象是①③⑤⑥;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现象②④。
14. 朝南 减小
【详解】(1)该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见,冬至、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低的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高的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所以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朝南的。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所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
15. 乙丙 昼短夜长 向南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甲为春分,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所以2024年10月11日时地球位于乙丙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当天杭州处于昼短夜长时期,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南回归线南移。
16.(1)秋分
(2) ④ 昼短夜长
(3)南
【详解】(1)太阳的左边,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1日,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太阳的下面是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左右,所以 开幕当天恰好为北半球的秋分节气。
(2)10月8日这一天,位于秋分(9月22日)和冬至(12月22日)之间,在图中是位置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位于北半球的新昌昼短夜长。
(3)10月8日这一天,位于秋分(9月22日)和冬至(12月22日)之间,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所以亚运会结束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往南移动。
17.(1)DA
(2)昼短夜长
(3)缩短
【详解】(1)甲图中,C为夏至(6.22前后)、D为秋分(9.23前后)、A为冬至(12.22前后)、B为春分(3.21前后)。大雪在12月7日,介于秋分和冬至之间,故地球运行在DA之间。
(2)大雪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温州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
(3)从夏至到大雪,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也即是浙江的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变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集热板需更“倾斜”以对准太阳(垂直入射),对应支架长度缩短(支架长度影响集热板倾斜度,高度降低时,缩短支架可使集热板更倾斜,适配垂直入射)。
18. 夏季 冬至 大于 公转
【详解】(1)[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由图可知,图中A为冬季测绘的,B为夏季测绘的。
(2)[2]我国冬季,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果冬季采光较好,其他季节采光会更好,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的光照情况。
(3)[3]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湖州位置偏北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远,广州位置偏南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较近,因此湖州表现为阳光斜射的厉害,楼距应该大于广州。
(4)[4]因为地球的公转运动,所以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