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讲义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声音的特性 讲义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讲义)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知道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能举例说明音调、响度和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区分它们。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初步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尝试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声音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声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观察能力。
知识点梳理
一、音调
定义: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讲解:音调是我们对声音高低的主观感受。比如,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声音音调高;用同样的力敲击钢琴上不同的琴键,左边的琴键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右边的琴键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决定因素: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 Hz。
物理意义: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
关系: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人耳的听觉范围: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20 Hz 到 20000 Hz。
频率高于 20000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频率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注: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见,这部分属于拓展了解,帮助理解频率范围)
生活实例:
往暖水瓶里倒水,随着水位升高,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弦乐器(如二胡、吉他)通过改变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来改变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越紧、越短、越细的弦,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
定义: 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讲解:响度是我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比如,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响度不同;用力敲鼓和轻轻敲鼓,鼓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振幅: 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
关系: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小。
其他因素: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可以简单理解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分散)
单位: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符号是 dB。(了解即可)
生活实例:
用力击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轻轻击鼓,鼓面振幅小,响度小。
老师上课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后排同学能听清楚。
三、音色
定义: 声音的品质(或特色)叫做音色,也叫音品。
讲解:音色是我们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即使不同的乐器发出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决定因素: 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讲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如木头、金属),结构不同(如弦的粗细、乐器的形状),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同一个人的声音,也有其独特的音色。
生活实例:
“闻其声知其人”,就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小提琴、二胡等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重要辨析: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不一定音调高。例如,蚊子嗡嗡叫,音调高但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低但响度大。
三个特性的独立性: 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独立特性。同一发声体可以发出不同音调、不同响度的声音,但音色一般不变(除非发声体本身发生变化)。
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音调: 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主要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 表示声音的品质(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
相关物理量:
频率: 单位赫兹(Hz),描述振动快慢。
振幅: 描述振动幅度大小。
生活联系: 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声音实例,判断其音调、响度、音色的不同,并解释原因。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要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角度分析,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
2.“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3.医学上的彩超、B超、碎石等,都利用了超声波。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很高 B.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对人体会产生伤害 D.可以被人耳听见
4.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数据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C.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
5.如图所示是三种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的高 B.甲声音的音调比丙的高
C.乙声音的响度比丙大 D.乙声音的响度比甲小
6.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长度不同的编钟,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传播速度 D.音色
7.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韩红的歌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韩红的歌声
C.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
D.韩红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8.如图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  )
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
9.如图四个瓶子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吹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关于声音的四幅图片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图片a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B.图片b表明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交谈
C.图片c所示的隔音墙表明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减弱
D.图片d表示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
1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   产生的; 人耳能够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选填“响度”、 “音调”或“音色”) 。
12. 抖音”App 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 2 倍的速度快速播放,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 2 倍,则“抖音”播放的音频的   ((选填 响度”、 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高,声波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   .“闻其声而知人”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辨别的.
14.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该声波的频率大于   Hz。
15.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
(1)向鼓面撒些小纸片,观察发现小纸片在鼓面上跳动,此现象表明   ;
(2)用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变大,小纸片跳动的幅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3)生活中,站在距离声源远处听到的声音较小,近处听到的声音较大,表明传到耳朵里的声音的强弱不仅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有关,还与   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所示,利用钢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实验中,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及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小;
(2)若   则说明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17.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   的振动引起的。小强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靠   传到耳朵里的;
(2)吹   (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   高,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如果用小棒来敲击这些瓶子,   (填序号)瓶时,音调最高;
(3)小强同学使用不同的力气对着A瓶子吹气,他听到的声音   和   是相同的,他所用的力气越大,听到声音的   就越大。
18.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如图丙所示,在八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①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声音的主要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壁和水”)的振动,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
②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声音的主要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壁和水”)的振动,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19.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1所示,分别把乒乓球接触轻敲和重敲后的音叉.当接触轻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小;当接触重敲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的大.这个实验现象表明:
①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②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的   决定的.
(2)如图2所示,她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的 、 、 伸出桌外,每次都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辨别它振动发出声音的差别.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   的关系.
(3)把一个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3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了.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D
6.A
7.C
8.A
9.B
10.D
11.振动;音色
12.音调;不变
13.振动;音色
14.超声波;20000
15.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变大;振幅;与声源的距离
16.(1)用不同的力去拨动钢尺
(2)用较大的力拨动时振动的幅度大且声音响度大,用较小的力拨动时振动的幅度小且声音响度小
17.空气柱;空气;G;频率;A;音调;音色;响度
18.(1)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
(2)变小;不能
(3)瓶壁和水;低;空气柱;高
19.(1)振动;振幅
(2)音调与频率
(3)真空不能传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