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三章 第二节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复习旧知14710 月份热带2 巴马科14710 月份30150-15-30-45-60气温/℃热带1 伊基托斯14710 月份热带3 孟买14710 月份沙漠气候4 阿斯旺14710 月份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亚热带季风气候5 上海30150-15-30-45-60气温/℃地中海气候6 罗马14710 月份温带海洋性气候7 伦敦14710 月份温带季风气候8 北京10 月份147温带大陆性气候9 莫斯科14710 月份6005004003002001000降水量/mm极地气候10 东方站1410 月份7气候类型判断热带:最冷月气温>15°C亚热带:00C<最冷月气温< 150C温带:最冷月气温<00C00<温带海洋气候<200全年多雨(以夏季为主)(以夏季为主)全年少雨(以夏季为主)(以冬季为主)各月降水均匀(以夏季为主)全年降水较少夏季稍多以温定带、以水定型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热带气候气温降水纬度位置(主)大气环流(主)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压带风带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少雨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雨纬度位置: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少雨,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多雨海陆位置: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少雨,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多雨复习旧知核心素养目标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1. 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多要素综合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2. 区域认知:在特定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气候的形成与分布,评估区域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人地协调观:面对现实中的气候问题,能够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4.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运用大气环流图,分析与处理相关气候数据信息,对气候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目录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三气候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壹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南北两侧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1)分布1. 热带雨林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1. 热带雨林气候受热膨胀上升对流雨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2)成因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低压带控制的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特点为:各月均温均在15℃以上降水柱状特点为:各月降水均在100毫米以上全年高温多雨(3)特征1. 热带雨林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由于全年高温高湿,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植被:热带雨林土壤:砖红壤(4)自然景观1. 热带雨林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 探究: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中美洲东北部巴西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特殊四地热带雨林成因:信风+地形+洋流据图分析中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纬度较低;中美洲东岸处在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地带,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东岸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中美洲东岸从而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形的影响在赤道附近,为什么有的地方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如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对流不旺盛,蒸发弱,降水少。因此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活动探究-热带雨林气候1. 试从地理位置、地形等角度解释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地理位置)北、西、南三面高原山地,地势向东部倾斜,有利于信风吹入,带来海洋湿润水汽;又遇地形阻挡,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地形)2. 为什么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内部,距海较远,且地形较为封闭,因此其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大陆性较强。马来群岛多为岛屿,陆地面积狭小,周围海域广阔,深受海洋影响,所以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海洋性较为明显。(位置+地形)(位置+陆地面积)# 活动探究-热带雨林气候3. 分别指出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并解释其形成原因。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径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特征。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盆地地形,地势平坦,盆地内部流速缓,植被覆盖好。)水能资源最丰富(河流流经高原和盆地地区,落差大,水量大。)无结冰期(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活动探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导致三者径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热带雨林广布,水土保持能力强,含沙量较小;位于热带气候区,无结冰期。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形成原因亚马孙河、刚果河和马来群岛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流域面积大,流经平原和盆地,地势平坦,流速缓慢;而马来群岛的河流流域面积较小,地形起伏较大,流速较快。2. 热带沙漠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1)分布南北纬20°-30°的大陆中部和西部非洲北部和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南北美西部沿海重力堆积下沉2. 热带沙漠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2)成因终年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温年变化曲线特点为:各月均温均在15℃以上降水柱状特点为:各月降水均在100毫米以下(3)特征(4)自然景观终年炎热干燥(高温少雨)热带荒漠2. 热带沙漠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1)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2)成因: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北美太平洋沿岸欧洲大西洋沿岸南美大陆西海岸的狭长地带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3. 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3)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月降雨量为50 ~80毫米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为800毫米左右3. 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4)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3. 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为什么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范围最广?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狭窄的滨海地带?澳大利亚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大陆的东南角呢 据图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北大西洋暖流西 风据图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美洲:受地形的影响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水汽难进入大陆内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40°-60°的大陆西岸没有陆地而澳大利亚东南角相对符合据图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 活动探究-温带海洋性气候1. 图3-21中虚线范围内气候独特冬温多雨位于北纬50°-60°中纬度大陆西岸,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海洋暖湿空气,受东侧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东侧山脉阻挡来自高纬度大陆的冷干气流,且西部沿海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西风+地形+洋流)2. 分析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9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3. 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9月中旬,水温适宜,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水位较浅,流量小,流速慢,鲑鱼洄游的阻力小。原因:人类过度的商业采伐,破会了柯莫德熊的生存环境; 过渡猎杀。措施:完善落实法律;建自然保护区;减少商业砍伐、禁止猎杀。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贰1. 热带草原气候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1)分布巴西高原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东部和南部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东非高原成因:地形地势澳大利亚北部成因:西北季风、东南季风1. 热带草原气候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2)成因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1. 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特点为:各月均温均在15℃以上降水柱状特点为:夏半年降水均在100毫米以上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3)特征东非草原食草动物的迁徙主要是因为逐水草(食物)而迁徙。在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下,东非草原呈现干湿季交替的现象:赤道低气压带季节性移动至此,降水量大,水草充足,食草动物逐水草而迁徙至此;赤道低气压带移走信风带移动至此,降水稀少,草原荒芜,食草动物迁徙离开。热带稀树草原带自然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湿季高温多雨,草原葱绿,生机盎然干季天气燥热,少雨或滴雨不下,土壤水分严重不足,植物凋萎枯黄1. 热带草原气候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4)景观(1)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2)成因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2. 地中海气候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夏季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这里,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北半球)冬季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特征2. 地中海气候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夏季炎热干旱,为减少水分蒸腾,许多树木的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 常覆盖茸毛,有些植物叶子甚至退化或缩小变成刺(4)景观2. 地中海气候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阅读-美国加州山火加州太平洋沿岸地区位于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多阳光、降水少;秋季有从内华达高原吹来的大风,极易造成山火快速蔓延。加州太平洋沿岸地区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森林覆盖率高,植物常分泌挥发油。着火助燃,燃烧时间长,火势强。气候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叁5. 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 影响气温3. 海陆位置:2.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 影响降水4. 地形地势: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①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②海风降水多,陆风降水少,既影响气温又影响降水Distribution of world climate types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World vegetation belt distribution map世界植被带分布示意图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西风带炎热干燥(高温少雨)终年高温多雨终年温和湿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南北纬20°~30°的大陆中部和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赤低与信风交替控制西风带与副高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信风控制)、湿(赤低控制)两季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季风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北纬10°~25°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至35°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至60°间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 成因 特点 分布规律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内部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热带荒漠带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0°10°20°30°40°60°70°80°90°0°10°25°35°60°70°80°90°横:9线12格竖:3等分小结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乙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下列关于甲、丙两地自然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自然带是热带沙漠带B.丙地河流容易形成凌汛C.甲地气候日温差较大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随堂练习CC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完成3~4题。3.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4.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随堂练习CA下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6.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A.上海 B.乌鲁木齐C.哈尔滨 D.拉萨随堂练习AB下图为模拟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所示①~④图中,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随堂练习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