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 同步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原卷+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人口 同步练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原卷+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节 人 口
一、世界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12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
2.人口增长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3.人口问题和政策: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二、人口分布不均
1.人口密度: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千米2,约为世界人口密度(60人/千米2)的2.5倍。
2.人口地理分界线
比较 项目 面积占全国 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 的比重/% 人口疏 密状况
东南部 43 94 稠密
分界线 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
西北部 57 6 稀疏
3.人口分布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重难点 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原因
条件 东部 分界线 西部
自然 条件 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 黑河—腾 冲一线 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
社会经 济条件 耕地多,生产粮食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耕地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城镇少
开发 历史 开发较早 开发较晚
【对点训练】
(湖南株洲中考)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中国的人口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是(B)
A.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B正确。
(2)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主要原因是(D)
A.地震频繁 B.气候湿热
C.交通便利 D.高寒缺氧
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D正确。
(河北沧州东光县期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读图,完成1~3题。
2010—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2012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多
B.2014年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C.2018年人口出生率小于3.78‰
D.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2.未来我国人口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劳动力资源过剩
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D.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3.面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
A.实施三孩政策 B.增加就业岗位
C.倡导人口外迁 D.提高人口素质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4~5题。
 
4.《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B)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
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
5.《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能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C)
A.就业困难 B.人口分布不均
C.老龄化现象 D.人口增长过快
《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是我国推行“三孩”政策,该政策可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增长缓慢、出现的老龄化现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超14.4亿,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特征。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的主要依据是(B)
A.人口素质 B.人口密度
C.人口变化 D.人口结构
7.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C)
A.人口的分布比较均匀
B.台湾省人口密度最大
C.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8.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征的自然原因是(D)
A.地形多种多样 B.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C.城镇多,交通便利 D.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
(山东济南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图1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图2为1964年和2020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1信息显示,我国(A)
A.人口数量大,2010—2020年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1953—2020年人口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64年达到高峰
D.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读图1可知,我国人口2010年133 972万人,2020年141 178万人,人口数量大,但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缓慢;1953—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82年达到高峰;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
10.图2信息显示,我国(D)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C.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都在提高
D.人口素质整体提升
读图2可知,一个圆环不同颜色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学历,1964年时未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人数占比大,2020年未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人数占比小,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数占比大,说明人口素质整体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有的提高,有的降低。
(河北石家庄校级期末)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的焦点问题。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结合下表,完成11~12题。
年份 人口总 数/万人 新生人 口/万人 人口出 生率/% 人口死 亡率/% 65岁以上人 口占比/%
2021 141 260 1 062 7.52 7.18 14.2
2022 141 175 956 6.77 7.37 14.9
2023 140 967 902 6.39 7.87 15.4
11.下列关于表格中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
B.2023年新生儿为近三年来最多
C.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读图可知,我国2022年、2023年的人口总数在不断减少;2023年新生儿为近三年来最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12.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D)
①减少养老金发放 ②增加劳动力 ③增加就业压力 ④缓解社会养老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根据某地理小组“生育政策与人口增长关系”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收集素材,汇总数据】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预测将于“十四五”期间进入“老龄社会”。
下表是该地理小组收集到的2016—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的相关统计数据。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13.57 12.64 10.86 10.41 8.52 7.52 6.77
7.04 7.06 7.08 7.09 7.07 7.18 7.37
人口自 然增长 率/‰ 6.53 5.58 3.78 3.32 1.45 0.34
(1)2022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6‰。
【任务二:数据统计,发现规律】
地理小组分别绘制了如下三幅统计图。
(2)请根据相关数据,将2016—2022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绘制完整。
(3)据图分析,2016—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大致是人口增速越来越低(或下降、越来越慢);相比2021年,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大(或增加、上升)。
【任务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4)我国自2016年之后相继实施“二孩”及“三孩”政策,主要是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提出的。
(5)我国人口如果按照统计数据的趋势长期自然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请举一例)
【任务四:政策领悟,提升认知】
(6)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C)
A.改变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
B.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
C.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协调东西部人口分布
1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请你与他们一同完成探究过程吧。
探究主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图1)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
图1 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图2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尝试探究:
(1)地形与人口分布。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分布在平原地区。
(2)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从海陆位置看,图2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
(3)纬度与人口分布。我国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候温和的中低纬度。
归纳总结:
(4)综合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带的趋向性。
拓展延伸:
(5)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人持这样的观点:中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可以将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向西部地区迁移,使全国的人口分布均匀化,你对此观点持什么态度?并说明原因。
不赞成。我国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不适宜人类居住。第二节 人 口
一、世界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 (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
2.人口增长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 。
3.人口问题和政策: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以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 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二、人口分布不均
1.人口密度: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约为 人/千米2,约为世界人口密度(60人/千米2)的 倍。
2.人口地理分界线
比较 项目 面积占全国 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 的比重/% 人口疏 密状况
东南部 43 94
分界线 黑龙江的 —云南的
西北部 57 6
3.人口分布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 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重难点 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原因
条件 东部 分界线 西部
自然 条件 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 黑河—腾 冲一线 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
社会经 济条件 耕地多,生产粮食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耕地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城镇少
开发 历史 开发较早 开发较晚
【对点训练】
(湖南株洲中考)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中国的人口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2)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频繁 B.气候湿热
C.交通便利 D.高寒缺氧
(河北沧州东光县期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读图,完成1~3题。
2010—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2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多
B.2014年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C.2018年人口出生率小于3.78‰
D.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2.未来我国人口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劳动力资源过剩
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D.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3.面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实施三孩政策 B.增加就业岗位
C.倡导人口外迁 D.提高人口素质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4~5题。
 
4.《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 )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
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
5.《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能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 )
A.就业困难 B.人口分布不均
C.老龄化现象 D.人口增长过快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超14.4亿,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特征。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素质 B.人口密度
C.人口变化 D.人口结构
7.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人口的分布比较均匀
B.台湾省人口密度最大
C.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8.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C.城镇多,交通便利 D.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
(山东济南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图1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图2为1964年和2020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1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大,2010—2020年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1953—2020年人口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C.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1964年达到高峰
D.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10.图2信息显示,我国(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C.人口受教育程度各学段比例都在提高
D.人口素质整体提升
(河北石家庄校级期末)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的焦点问题。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结合下表,完成11~12题。
年份 人口总 数/万人 新生人 口/万人 人口出 生率/% 人口死 亡率/% 65岁以上人 口占比/%
2021 141 260 1 062 7.52 7.18 14.2
2022 141 175 956 6.77 7.37 14.9
2023 140 967 902 6.39 7.87 15.4
11.下列关于表格中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
B.2023年新生儿为近三年来最多
C.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12.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①减少养老金发放 ②增加劳动力 ③增加就业压力 ④缓解社会养老负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根据某地理小组“生育政策与人口增长关系”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收集素材,汇总数据】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预测将于“十四五”期间进入“老龄社会”。
下表是该地理小组收集到的2016—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的相关统计数据。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13.57 12.64 10.86 10.41 8.52 7.52 6.77
7.04 7.06 7.08 7.09 7.07 7.18 7.37
人口自 然增长 率/‰ 6.53 5.58 3.78 3.32 1.45 0.34
(1)2022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任务二:数据统计,发现规律】
地理小组分别绘制了如下三幅统计图。
(2)请根据相关数据,将2016—2022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绘制完整。
(3)据图分析,2016—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大致是 ;相比2021年,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
【任务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4)我国自2016年之后相继实施“二孩”及“三孩”政策,主要是针对人口 现象提出的。
(5)我国人口如果按照统计数据的趋势长期自然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 。(请举一例)
【任务四:政策领悟,提升认知】
(6)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 )
A.改变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
B.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
C.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协调东西部人口分布
1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请你与他们一同完成探究过程吧。
探究主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图1)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
图1 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图2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尝试探究:
(1)地形与人口分布。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分布在 地区。
(2)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从海陆位置看,图2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3)纬度与人口分布。我国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大部分位于降水较多、气候温和的 纬度。
归纳总结:
(4)综合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带的趋向性。
拓展延伸:
(5)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人持这样的观点:中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可以将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向西部地区迁移,使全国的人口分布均匀化,你对此观点持什么态度?并说明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