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农 业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1.农业的分类: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2.农业的分布(1)东西差异地区 农业部门 原因东部农区 种植业、林业和渔业 水热条件优越分界线 大致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西部牧区 畜牧业,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 降水较少,草原、荒漠广布(2)南北差异地区 作物熟制长城沿线以北 一年一熟秦岭—淮河以北到长城沿线 一年两熟秦岭—淮河以南到南岭 一年两熟南岭以南 一年三熟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条件差异。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3.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粮食作物 分布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小麦 华北平原产量最大玉米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2)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和糖料作物等。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1.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2.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重难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1.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2.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对点训练】(广东江门期末)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类型。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甲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主要是受(A) A.降水的影响 B.气温的影响C.地势的影响 D.技术的影响读图可知,甲区域为内蒙古自治区,该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特别是降水的变化。内蒙古高原的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这种地域分异导致了草场载畜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了牲畜种类的选择。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多,草场载畜量较大,适合放牧牛、马等大型牲畜;而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草场载畜量较小,适合放牧骆驼等适应干旱环境的牲畜。(2)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B)A.靠近铁路的特点 B.垂直分布的特点C.沿河分布的特点 D.类型单一的特点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因山地海拔高,垂直地带性显著,故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3)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最接近(D)A.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长江干流一线C.珠江—南岭一线D.秦岭—淮河一线读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南方地区主要以水田农业为主,所以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重合,接近秦岭—淮河一线。第四章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于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1~3题。1.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B)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2.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D)A.云南省 B.湖北省C.河南省 D.甘肃省由材料可知,西北麦区冬小麦收割最迟,甘肃省符合题意。3.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A)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B.减小了劳动强度C.节约了水资源D.增加了土壤肥力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劳动强度,加大了水资源用量,地力消耗增多,土壤肥力降低。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粮食年产量图。读图,完成4~5题。4.我国近年来粮食年产量变化特点是(A)A.稳步增长 B.逐年减少C.忽多忽少 D.每年都增通过分析柱状统计图,可看出我国粮食年产量在稳步增长,但并不是每年都在增长。5.造成我国粮食年产量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有(B)①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②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③全球变暖 ④人口数量的减少 ⑤病虫害防御措施的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我国粮食年产量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病虫害防御的措施。与全球变暖和人口数量减少没有关系。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耐盐碱的海水稻,下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D)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B.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C.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水稻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的新农作物品种,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水稻耐盐碱,对环境适应性强,其培育成功与滴灌和喷灌技术的推广、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关系不大。7.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C)①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 ②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走科技兴农路线 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走科技兴农路线,提高农业单产;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①③④叙述正确。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因此不能大量扩大耕地面积,否则容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②错误。耕地的数量、质量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支撑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图为某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优势度(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我国粮食主产区(A)A.甲产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大B.乙产区地形平坦,以种植水稻为主C.丙产区地形平坦,以种植春小麦为主D.南方产区的耕地优势度大于北方产区读图可知,甲产区位于东北平原,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乙产区位于华北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丙产区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从耕地优势度来看,东高西低、北高南低。9.珠江三角洲耕地优势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A.经济水平高,城镇和工业用地多B.平原面积狭小,地表崎岖不平C.耕作不合理,耕地质量下降较快D.位于南部沿海,台风灾害多发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经济发展快,城市化建设和工业用地多,所以该地区耕地优势度低。(四川乐山中考)土豆喜温凉喜光照。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称的河北省沽源县人口较少,夏季平均气温17.9 ℃,年日照时数达3 246小时,种植土豆面积超31万亩(1亩=1/15公顷),土豆产量大、品质上乘。据此完成10~11题。10.依据材料,沽源县出产优质土豆的优越气候条件有(C)A.降水充足 B.终年高温C.光照充足 D.水源充足读材料可知,马铃薯喜温凉喜光照,沽源县年日照时数达3 246小时,光照充足。11.该地能进行大型机械化收获土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B)A.人口众多 B.地形平坦C.森林广布 D.河流众多适合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等。读图可知,河北沽源县采用大型机械化收获土豆,说明地形平坦。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4年11月22日,第三届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开幕。赣南脐橙是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赣州种植脐橙已有1 5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赣州市线上线下齐发力,集“脐橙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不断完善,脐橙价值持续提升。图1示意江西省铁路分布和赣州市气候资料,图2示意赣州市地形及脐橙生长资料卡。 图1图2(1)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方位)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赣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3)请简要分析赣州市种植脐橙的有利条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多山地、丘陵,坡度适中,排水良好;所在的地区土壤以红壤为主,呈弱酸性,有利于脐橙生长。(4)列举脐橙产业对赣州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增加了赣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5)为了促进赣南脐橙高质量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提高脐橙冷藏保鲜技术,保证脐橙鲜甜口感等。13.(河北保定高碑店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蓝莓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蓝莓生产国,近年来,蓝莓种植产业已发展成集果蔬生产、加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大健康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图1示意我国蓝莓主要产地分布,图2示意山东省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1)甲产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区),夏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成为我国适合蓝莓生长位置最靠南的地区。(2)山东省是我国蓝莓生产和出口大省,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原因,完成下列框图。①温带季风 ②丘陵 ③黄 ④市场(3)简述蓝莓种植业发展成复合型产业的意义。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打开国际市场,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4)请为蓝莓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蓝”能可贵,“莓”好重逢;相约“莓乡”,“莓”好时光等。第一节 农 业一、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1.农业的分类:主要包括种植业、 、林业、渔业等部门。2.农业的分布(1)东西差异地区 农业部门 原因东部农区 、林业和渔业 条件优越分界线 大致以 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西部牧区 ,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 降水较少,草原、荒漠广布(2)南北差异地区 作物熟制长城沿线以北秦岭—淮河以北到长城沿线 一年两熟秦岭—淮河以南到南岭 一年两熟南岭以南导致我国东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条件差异。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3.主要农作物(1)粮食作物粮食作物 分布水稻 平原和东北平原小麦 产量最大玉米 和华北平原(2)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 和糖料作物等。二、科技助力农业发展1.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农业 的快速发展。2.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 、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重难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1.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2.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对点训练】(广东江门期末)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类型。读图,完成(1)~(3)题。(1)图中甲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主要是受( ) A.降水的影响 B.气温的影响C.地势的影响 D.技术的影响(2)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 )A.靠近铁路的特点 B.垂直分布的特点C.沿河分布的特点 D.类型单一的特点(3)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最接近( )A.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长江干流一线C.珠江—南岭一线D.秦岭—淮河一线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麦区于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西北麦区最迟,约7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据此完成1~3题。1.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2.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 )A.云南省 B.湖北省C.河南省 D.甘肃省3.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小麦+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B.减小了劳动强度C.节约了水资源D.增加了土壤肥力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粮食年产量图。读图,完成4~5题。4.我国近年来粮食年产量变化特点是( )A.稳步增长 B.逐年减少C.忽多忽少 D.每年都增5.造成我国粮食年产量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②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③全球变暖 ④人口数量的减少 ⑤病虫害防御措施的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耐盐碱的海水稻,下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海水稻培育成功主要得益于( )A.滴灌、喷灌技术的推广B.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C.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善D.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7.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 )①节约粮食,实行光盘行动 ②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走科技兴农路线 ④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耕地的数量、质量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支撑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图为某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优势度(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我国粮食主产区( )A.甲产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大B.乙产区地形平坦,以种植水稻为主C.丙产区地形平坦,以种植春小麦为主D.南方产区的耕地优势度大于北方产区9.珠江三角洲耕地优势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高,城镇和工业用地多B.平原面积狭小,地表崎岖不平C.耕作不合理,耕地质量下降较快D.位于南部沿海,台风灾害多发(四川乐山中考)土豆喜温凉喜光照。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称的河北省沽源县人口较少,夏季平均气温17.9 ℃,年日照时数达3 246小时,种植土豆面积超31万亩(1亩=1/15公顷),土豆产量大、品质上乘。据此完成10~11题。10.依据材料,沽源县出产优质土豆的优越气候条件有( )A.降水充足 B.终年高温C.光照充足 D.水源充足11.该地能进行大型机械化收获土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A.人口众多 B.地形平坦C.森林广布 D.河流众多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4年11月22日,第三届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开幕。赣南脐橙是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赣州种植脐橙已有1 5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赣州市线上线下齐发力,集“脐橙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不断完善,脐橙价值持续提升。图1示意江西省铁路分布和赣州市气候资料,图2示意赣州市地形及脐橙生长资料卡。 图1图2(1)赣州市位于江西省 (方位)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赣州市属于 气候,地形以 、 为主。(3)请简要分析赣州市种植脐橙的有利条件。(4)列举脐橙产业对赣州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5)为了促进赣南脐橙高质量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3.(河北保定高碑店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蓝莓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蓝莓生产国,近年来,蓝莓种植产业已发展成集果蔬生产、加工、农耕体验、旅游观光、大健康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图1示意我国蓝莓主要产地分布,图2示意山东省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1)甲产地位于 (地形区),夏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 ,成为我国适合蓝莓生长位置最靠南的地区。(2)山东省是我国蓝莓生产和出口大省,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原因,完成下列框图。① ② ③ ④(3)简述蓝莓种植业发展成复合型产业的意义。(4)请为蓝莓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农业 - 学生版.docx 4.1 农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