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我国是疆域辽阔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能体现我国疆域辽阔的是(A)①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 ③南北跨纬度近50° 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D)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B.南北跨经度广,气候复杂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C.海陆兼备,利于海洋水汽从西北方进入内陆D.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读图可知,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地区,没有寒带,为多数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海陆兼备,东部临太平洋,利于海洋水汽从东部进入内地;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2023年3月以来,山东淄博烧烤凭着“好吃不贵”的优势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淄博位于(C)A.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①省a山脉以北水土流失严重B.b山脉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C.③省位于中温带D.④省是我国壮族的主要分布区由图可知,①是陕西省,a是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②是福建省,b是武夷山脉,不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③是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④是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的主要分布区。海韵悠扬,椰风送暖。2024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南海之滨”举行。开幕式上各节目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据此完成5~6题。5.此次运动会的举办地为(C)A.山东青岛 B.福建厦门C.海南三亚 D.广西桂林根据“海韵悠扬,椰风送暖”“南海之滨”等描述,可以判断此次运动会的举办地为海南三亚。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B)A.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B.汉族大多数集中在东部和中部C.各民族在全国分布均匀D.少数民族自治区只有一个民族人口负增长是指人口出生率水平低于人口死亡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在不考虑迁移流动的封闭情况下,总人口规模将由增加转为减少,且持续而难以逆转的人口发展过程。下图为我国1949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7.1949—2022年,我国人口(D)A.总数在持续快速增长 B.出生率总是大于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波动增加 D.在两个年度出现负增长根据图示可知,2020—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在下降;1949—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1960年和2022年出现负增长。8.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D)A.严格控制人口总量 B.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C.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D.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纪录片《远方的童谣》通过五个少数民族童谣的录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读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完成9~10题。9.“仙女囊拉萨,有座贡桑金山”这句童谣来自(B)A.侗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彝族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少数民族为藏族,“仙女囊拉萨,有座贡桑金山”这句童谣来自藏族;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10.蒙古族童谣多与畜牧生活相关,与畜牧生活有关的节日是(A)A.那达慕节 B.元宵节 C.侗族大歌 D.泼水节“稻渔空间”是宁夏平原的特色农业,田里水稻、鱼、鸭等生物和谐共存。下图为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据图可知,宁夏平原位于(D)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降水量线;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是200毫米降水量线。读图可知,宁夏平原的降水量低于200毫米,位于干旱区。12.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D)①削弱寒冷气流 ②阻挡沙漠入侵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西侧,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寒冷气流的东袭,又遏制了沙漠的东移,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宁夏平原正好处于贺兰山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对该区域洪涝灾害的减少影响不大,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气候学上通常以气候均温(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气候均温高于22 ℃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 ℃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中,入春最晚的是(A)A.① B.② C.③ D.④14.图中全年皆冬区域的形成原因是(D)A.距海远,年温差小 B.深居内陆,降水少 C.地形封闭,日照强 D.海拔高,气温低读图可知,全年皆冬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此,青藏高原全年皆冬。读下图,完成15~17题。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15.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我国年降水量表述最佳的是(A)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C.以银川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增 D.由东向西递减16.哈尔滨与武汉都具有的气候特点是(B)A.冬季温和多雨 B.雨热同期 C.夏季凉爽 D.炎热干燥读图可知,两地都是夏季高温多雨,都属季风气候,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哈尔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两地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17.图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D)A.亚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北京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斩获了6项“世界第一”。该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下图为长江、黄河流域部分水利枢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18.长江上游河段总体特征是(B)A.支流少 B.水能丰富 C.河段平直 D.水流速度慢19.下列与白鹤滩水电站共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的是(C)①三峡水利枢纽 ②龙羊峡水电站 ③小浪底水利枢纽 ④葛洲坝水利枢纽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20.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B)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读图可知,6—11月河流的径流量较大,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故夏秋季节是河流出现汛期的时间。21.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B)A.径流量小 B.降水量大 C.气温高 D.蒸发强由以上分析河流的径流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河流7—8月输沙量大说明径流量大,径流量大说明降水量大;输沙量大与气温高、蒸发强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读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22.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的原因是(D)A.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河流落差大,水流急23.位于长江上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C)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巫山 D.雪峰山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下图为2001—2016年青海湖水量年际变化和流域降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据图可知,青海湖(A)A.2016年流域内降水最多B.2001年流域内降水约13毫米C.2012年湖水水量增加约900毫米D.湖水水量变化量一直在增加读图可知,2016年流域内降水最多;2001年流域内降水大于200毫米;2012年湖水水量增加约35×103立方米;湖水水量经历了增加、减少、增加的过程。25.青海湖(D)A.水量变化与气温无关B.水量变化只与降水有关C.水量变化不影响人类活动D.水量增加利于生态恢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海湖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湖水的水量与当地高山冰雪融水量和大气降水量有关;当地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湖水的水量增大,水量变化与气温有关;水量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活动;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青海湖水量增加有利于生态恢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35分)(8分)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分布有众多的边境口岸,这些口岸是中国与相邻国家经贸交流的“窗口”。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边境口岸。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2分)(2)阿拉山口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边境口岸,我国与邻国A哈萨克斯坦边境贸易发展迅速。(2分)(3)抚远市是中国最东边的城市,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在这里汇合,是全国夏季最早(填“最早”或“最晚”)见到日出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之美誉。(2分)(4)樟木口岸位于中尼边境,其所在省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藏族,与东部省级行政区相比,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小。(2分)27.(8分)读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及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⑩表示主要山脉,A~M表示主要地形区,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西北—东南走向山脉①是昆仑山脉,东西走向山脉⑩是天山山脉。我国四大高原中能够体现“黄天厚土大河长,河壑纵横风雨狂”的是黄土高原。(4分)(2)列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分)④大兴安岭—⑤太行山脉—⑥巫山—⑦雪峰山。(3)根据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2分)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2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项目主题: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的影响项目背景:我国疆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的复杂多样使我国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从而诞生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民居、出行、文化等,但也为民众生产生活带来许多问题。某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的影响”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任务一:收集资料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气候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河流水文特征、植被类型等;生产生活中的农业类型、民居建设用材与方式、居民饮食习惯等。(1)图中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2分)(2)据图说出大兴安岭山脉的走向东北—西南。(2分)任务二:分析探究(3)简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2分)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范围广,气温差异大。(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图说出其重要的地理意义。(一条即可)(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等。(5)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请据图说出我国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的原因。(2分)非季风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层层山脉阻隔,夏季风难以到达。(6)在气候的影响下,我国各地的民居、饮食等生产生活形式皆有区别,例如,我国东部地区以耕地作业为主,西北内陆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北方房屋墙体厚实,多双层窗户;南方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注重通风透气。从气候的角度分别说明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2分)东西降水差异显著,干湿程度不同;南北气温差异大。29.(7分)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1)图1中祁连山脉的走向是西北—东南。(1分)(2)图1中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1分)(3)图1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2分)(4)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请选择与序号相对应的字母填入方框中,完成图2“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字母,3分)图2A.泥沙淤积 B.围湖造田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地势低平①C,②E,③A。期中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我国是疆域辽阔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能体现我国疆域辽阔的是( )①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②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 ③南北跨纬度近50° 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B.南北跨经度广,气候复杂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C.海陆兼备,利于海洋水汽从西北方进入内陆D.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2023年3月以来,山东淄博烧烤凭着“好吃不贵”的优势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淄博位于( )A.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a山脉以北水土流失严重B.b山脉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C.③省位于中温带D.④省是我国壮族的主要分布区海韵悠扬,椰风送暖。2024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南海之滨”举行。开幕式上各节目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据此完成5~6题。5.此次运动会的举办地为( )A.山东青岛 B.福建厦门C.海南三亚 D.广西桂林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A.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边疆B.汉族大多数集中在东部和中部C.各民族在全国分布均匀D.少数民族自治区只有一个民族人口负增长是指人口出生率水平低于人口死亡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在不考虑迁移流动的封闭情况下,总人口规模将由增加转为减少,且持续而难以逆转的人口发展过程。下图为我国1949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7.1949—2022年,我国人口( )A.总数在持续快速增长 B.出生率总是大于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波动增加 D.在两个年度出现负增长8.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我国在人口发展规划中应( )A.严格控制人口总量 B.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C.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D.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纪录片《远方的童谣》通过五个少数民族童谣的录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读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完成9~10题。9.“仙女囊拉萨,有座贡桑金山”这句童谣来自( )A.侗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彝族10.蒙古族童谣多与畜牧生活相关,与畜牧生活有关的节日是( )A.那达慕节 B.元宵节 C.侗族大歌 D.泼水节“稻渔空间”是宁夏平原的特色农业,田里水稻、鱼、鸭等生物和谐共存。下图为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据图可知,宁夏平原位于(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D.干旱区12.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①削弱寒冷气流 ②阻挡沙漠入侵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气候学上通常以气候均温(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气候均温高于22 ℃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 ℃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中,入春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图中全年皆冬区域的形成原因是( )A.距海远,年温差小 B.深居内陆,降水少 C.地形封闭,日照强 D.海拔高,气温低读下图,完成15~17题。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15.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我国年降水量表述最佳的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C.以银川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增 D.由东向西递减16.哈尔滨与武汉都具有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温和多雨 B.雨热同期 C.夏季凉爽 D.炎热干燥17.图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位于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斩获了6项“世界第一”。该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下图为长江、黄河流域部分水利枢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18.长江上游河段总体特征是( )A.支流少 B.水能丰富 C.河段平直 D.水流速度慢19.下列与白鹤滩水电站共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的是( )①三峡水利枢纽 ②龙羊峡水电站 ③小浪底水利枢纽 ④葛洲坝水利枢纽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某水文观测站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20.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21.推测该河流7—8月输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量小 B.降水量大 C.气温高 D.蒸发强读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22.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河流落差大,水流急23.位于长江上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巫山 D.雪峰山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下图为2001—2016年青海湖水量年际变化和流域降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据图可知,青海湖( )A.2016年流域内降水最多B.2001年流域内降水约13毫米C.2012年湖水水量增加约900毫米D.湖水水量变化量一直在增加25.青海湖( )A.水量变化与气温无关B.水量变化只与降水有关C.水量变化不影响人类活动D.水量增加利于生态恢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35分)(8分)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分布有众多的边境口岸,这些口岸是中国与相邻国家经贸交流的“窗口”。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边境口岸。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 ,居世界第三位。(2分)(2)阿拉山口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 ,通过边境口岸,我国与邻国A 边境贸易发展迅速。(2分)(3)抚远市是中国最东边的城市,黑龙江与 江在这里汇合,是全国夏季 (填“最早”或“最晚”)见到日出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之美誉。(2分)(4)樟木口岸位于中尼边境,其所在省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族,与东部省级行政区相比,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 。(2分)27.(8分)读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及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⑩表示主要山脉,A~M表示主要地形区,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中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西北—东南走向山脉①是 ,东西走向山脉⑩是 。我国四大高原中能够体现“黄天厚土大河长,河壑纵横风雨狂”的是 。(4分)(2)列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分)(3)根据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的地势特征。(2分)2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项目主题: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的影响项目背景:我国疆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的复杂多样使我国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从而诞生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民居、出行、文化等,但也为民众生产生活带来许多问题。某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的影响”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任务一:收集资料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气候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河流水文特征、植被类型等;生产生活中的农业类型、民居建设用材与方式、居民饮食习惯等。(1)图中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2分)(2)据图说出大兴安岭山脉的走向 。(2分)任务二:分析探究(3)简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2分)(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图说出其重要的地理意义。(一条即可)(2分)(5)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请据图说出我国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的原因。(2分)(6)在气候的影响下,我国各地的民居、饮食等生产生活形式皆有区别,例如,我国东部地区以耕地作业为主,西北内陆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北方房屋墙体厚实,多双层窗户;南方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注重通风透气。从气候的角度分别说明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2分)29.(7分)读黄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1)图1中祁连山脉的走向是 。(1分)(2)图1中甲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1分)(3)图1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2分)(4)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请选择与序号相对应的字母填入方框中,完成图2“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字母,3分)图2A.泥沙淤积 B.围湖造田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地势低平① ,② ,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检测 - 学生版.docx 期中检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