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7中学2025-2026年初三上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7中学2025-2026年初三上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哈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语文学科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荷花们沉醉在月色当中,娉婷地站立着。微风略过,轻灵的柳条好似古代侠客飘逸的长发,随风扬起。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杜鹃鸟的叫声,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那鸣叫声时而忧戚婉转,时而低沉尼喃,还未等我看清它的容貌,它便急促的挥舞起翅膀,飞向了黑暗中。我流盼于漫天星辰,试图找寻它的踪迹,却以失败告终。它去了哪里,无人知晓。也许是湖畔的另一侧,也许是海狭的另一边。通过夜晚的曼游,让我思绪万千……
1.(3分)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娉婷(pìn) B.飘逸 () C.忧戚(qì) D.流盼(pàn)
2.(3分)上面语段中画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轻灵 应尼喃 C.海狭 D.曼游
3.(3分)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借转克兰问题散布并捏造虚假信息,其套路让人们联想到美方撒谎成性、屡屡借谣言发动战争的不光彩历史。
(将“撒谎成性”和“屡屡借谣言”互换位置)
B.根据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数据,“双减”以来,使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了 92.14%,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了 87.07%.
(删去“使”),
C.梁晓声在其新作《小人物走过大时代》一书的后记中指出,文学应具备引人向善,创作者要呈现“人性的温度”。
《在“文学应具备引人向善”后加“的力量”)
黄黄高铁建成运营,将为黄冈建设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插上腾飞的翅膀,有力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在“有力”后加“带动”)
4.(3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这两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C.《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再
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
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小伟和小亮午休时在学校的走廊里追逐打闹,值周生小鹏看见了,对他们说道:
A.“喂,你们是哪个班的?快报上名来,我要扣你们班的分。”
B.“你们快别打闹了,刚吃完午饭也不怕胃下垂。”
C.“同学,你们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可能会撞到其他同学,而且你们在走廊里喧哗会影响其他同学午休,所以还是不要在走廊里追逐打闹了。”
D.“喂,这里严禁追逐打闹,要打闹去操场。”
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毁坏则不可复原。 ,每个民族的人民都会为拥有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然而,人类创造辉煌也毁坏辉煌,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古建筑常常受到惊人的破坏,因此,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
A.古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B.古建筑能激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认同感
C.古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
D.古建筑是一个民族活的历史
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千古文人家国梦”。诗意的文字,失意的人生。“(1) ,到乡翻似烂柯k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借用典故,为物是人非而伤感;“汉文有道恩犹薄,(2)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哲,道出了郁郁不得志的惆怅;“(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蕴含着苏轼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感慨;张岱在《湖心亭看雪》当中用“(4)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绘了一个纯洁素净的冰雪世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先天下之忧而忧,(5) ”表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政治抱负;“(6) ,(7) ”(《(行路难)其一》),李白希望有一天能扬帆起航,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阅读(45分)
(一)《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回答8—10题。(9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 陈: (2) 从:
9.(4分)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10.(3分)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与情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滁人游”“众宾欢”,既展现了滁州百姓的安乐生活,也为后文“太守醉”做铺垫,突出太守与百姓的紧密联系。
B.【乙】文中楚王说“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可见楚王最初认为风是君主与百姓可以一起享受的,有共享的意识。
C.【甲】文“太守醉”不仅是困酒而醉,更是因山水之美、百姓之乐而醉,体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深层内涵。
D.【乙】文宋玉认为“此独灰王之雄风耳”,是因为他觉得平民百姓不懂欣赏风的美妙,并非强调等级差异。
(二)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11——14题(10分)
材料一: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在这次新冠肺炎抗击当中,产生中西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医治病的优势。
第一;改善症状方面,这个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乏力,还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中药治疗咳嗽,在早期、前期效果比较好,改善乏力比较明显,同时恶心、腹湨改善比较容易。第二,许多轻度病人,在经过中药治疗以后很容易痊愈。中度的病人向重症转化明显减少,吃药以后控制不向重症、危重症转化。第三,对于重症、危重症的病人,加入中药以后可以稳定血氧饱和度,让血氧饱和度平稳,改善呼吸困难,在这一方面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选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具有独特优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成功案例。”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说。
然而,中国传统医学目前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特色与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人才匮乏、理论和技术创新不足等,特别是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专门法律,因此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解决中医药领域的现实问题,《中医药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强化政策支持,规定了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医师和诊所准入、中药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度。《中医药法》的施行标志着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诞生,可以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根据相关报道改写)
材料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稳步提升,达到15.34%。在全国15~69岁人群中,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据推算超过1.58亿。这一结果说明,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中医药在群众日常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形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中医在治疗常见病、如兔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强调的整体观念、阴平阳秘、辨证论活、扶正祛邪等都有自身特色。对于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的认识和诊治,中医与西医完全不同。西医要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机理等之后,才能有效干预。疫苗 防制药物的研发,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中医对疫病的认识,是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与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无论疫情处于什么阶段,都注重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从而达到及时有效防治的目的。这决定了中医应该、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1.(3分)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充分发挥了中医治病的优势,表现在改善症状、治疗轻度病人 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人三方面。
6 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是中国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C.中国传统医学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法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应制定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专门法律。
D.中医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是因为它能通过人与自然时令变化的适应性,观察病毒侵犯人体后的不同反应,采取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12. (2分)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医药发展的有利现状。
(2分)材料三主要运用哪两种说明方法
14. (3分)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如果你生病了会选择中医还是西医?请说说理由。
(三)阅读《门把手上的干菜》回答15——19题(16分)
门把手上的干菜
①借着手机的亮光开门时,忽见门把手上吊着一只小布袋,伸手进去,布袋里是一把干菜,散发出浓烈的香气。我就知道,那是对门的靳大妈从老家回来了。
②靳大妈是六年前从沂蒙山区到南京,来替女儿女婿带外孙的。我们的相识,源自她老人家有一天在我门上系的布条儿。说实在话,那天回来见到布条儿,我出了一身冷汗,以为是小偷来踩点留下的记号,立刻解开布条儿扔掉。可第二天一早,靳大妈女儿叩开了我的门,与我商议能不能锯着那布条儿。“为啥 ”“那是我妈好几次找不到自家家门后,特意做的标记。”“那怎么会在我家门上系布条呢 ”
③靳大妈女儿有点不好意思,有一天,妈妈下了楼,才反应过来,口袋里的布条儿忘了系在自家门上。可她上楼后又盲点迷糊,这精装修的楼房里,连防盗门都一模一样。自家房门靠左还是靠右 这才闹出了乌龙①。”
④我笑了,想想,又有一点辛酸。这个小细节说出了靳大妈为了儿孙,不得不在花甲之年,来到城里撬住单元房的窘况——她就像一尾咸水中的鱼溯流而上,游进了淡水里。她是那么紧张惶恐,茫然无措,却不想因此增加儿女的负疚感。于是,她独自吞咽着各种不适,装出了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儿。
⑤靳大妈来了以后,不只负责带娃,她还偷空把沂蒙山区的某些生活习性带到了南京。而且,可能是“布条事件”让老人觉察到我是个可以唠嗑的人,于是,她经常邀请我去她家,看她拾掇的各种吃食,临了,还要给我带一点尝尝。
⑥夏天,她自己做酱。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出土文物一般的小酱缸儿,风吹日晒50,酱香四溢,酱缸上面是一层清亮的酱油。
⑦秋天,她要自己做柿饼,把黄亮的柿子皮刨去,柿子蒂上系棉线,拴在阳台的竹竿上,如一盏盏小灯笼。
⑧初冬,她更忙了,要腌菜,要腌肉,要做风鸡,要把几十斤的红萝卜一个一个切成八瓣儿,用粗棉线串起来,如大的红白相间的花环,晾晒在阳台上。
⑨于是,从隔壁阳台上吹过来的风,有时带着酱味儿,有时带着咸咸的肉油味儿,有时带着扑鼻的辣萝卜味儿。
⑩靳大妈的女婿是我单位同事,一直对岳母如此操劳又扰邻,很有微词②。他对我苦笑:“城里谁吃那么多风鸡腊肉啊。每次她做出来,我都要在朋友圈里遍寻吃货,央告人家收下,光是快递费就贴掉不少。”
女婿是城里长大的,他并不明白那缸里攒着的,不是咸酱,而是寂寞;那阳台的竹竿上吹晾的,不是柿饼儿,而是吹不到家乡的风,踏不到家乡的泥土的孤独。
幸而,靳大妈女儿理解老妈。每到10月底,当女儿的再忙,也要请了年假,买了火车票,送老妈回老家一趟。
靳大妈的老伴儿还在沂蒙山区,儿子儿媳、姑姑、婶子,还有靳大妈快90岁的妈妈,都在那块山峦浑厚的土地上等着她呢。靳大妈与女儿,搭乘果农的小皮卡回到村里,一进家门,就看到满院子的大丽花因为无人打理,长得像半人多高的杂草,开的花朵如此纤薄苍凉,靳大妈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团聚只有一个星期,因为当女儿的假期就这么长。靳大妈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晒妥了干菜,收拾了瓜果攀援的藤架,替老头子的棉袄重絮了厚实的新棉花,又给她心爱的花儿搭了一个小暖棚。她仿佛要把家里的一景一物都装进心里。
靳大妈平静地回到了城里,她不能让女儿为难。她只是在熟识的邻居门把手上,拴上一小把干菜,宣告她的归来。不,也许不是归来,是这个年岁要咬紧牙关去承受的漂泊。
(选自《读者》2025.05,有改动)
【注释】①乌龙:形容混乱或错误的情况。②微词:隐晦的批评。
15. (3分)阅读文章第②③段,说说靳大妈“闹出了乌龙”的原因是什么
16.阅读文章第④段,回答不列两个问题:
①(3分)如何理解“她就像一尾咸水中的鱼溯流而上,游进了淡水里”一句的含义
②(2分)为什么靳大妈要“装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儿”
7.(3分)第 ⑩段加点的“苦笑”表现了女婿怎样的心理
18. (2分)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为什么靳大妈要在“我”家门把手上拴一小把干菜
19.(3分)文章结尾,“不,也许不是归来,是这个年岁要咬紧牙关去承受的漂泊。”结合全文进行合理推断,靳大妈可能要咬紧牙关承受哪些漂泊
【示例】靳大妈可能要承受文化身份的漂泊:她制作的酱菜、风鸡腊肉被城市视为“无用之物”,传统习俗与城市快节奏生活格格不入。
(四)阅读《没有任何借口》回答20——23题(10分)
没有任何借口
①在西点,我作为新生学到的第一课,是来自一位高年级学员冲着我大声训导。他告诉我,不管什么时候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②他曾问我:“你为什么不把鞋擦亮 ”,我说,“哦,鞋脏了,我没时间擦。”这样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顿训斥。因为军官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③西点让我明白这样的道理: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④“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⑤“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西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学员在校时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课后肩负的却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在生死关头,学员能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借口又能如何 “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⑥在我的前辈学员中,有很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最完美的执行者和诠释者。伟大的罗文上校是这样,如果不是秉持着“没有任何借口”这一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把信送给加西亚将是不可想像的。伟大的巴顿将军(顺便说一句,我是他最狂热的崇拜者)是这样。1916年,作为美国墨西哥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副官的巴顿,也有过一块类似的送信的经历。巴顿将军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⑦“有一天,潘兴将军派我去给豪兹将军送信。但我们所了解的关于豪兹将军的情报只是说他已通过普罗维登西区牧场。天黑前我赶到了牧场,碰到第七骑兵团的骡马运输队。我要了两名士兵和三匹马,顺着这个连队的车辙前进。走了不多远,又碰到了第十骑兵团的一支侦察巡逻兵。他们告诉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因为前面的树林里到处都是维利斯塔人。我没有听,沿着峡谷继续前进。途中遇到了费切特将军(当时是少校)指挥的第七骑兵团和一支巡逻兵。他们劝我们不要往前走了,因为峡谷里到处都是维利斯塔人。他们也不知道豪兹将军在哪里。但是我们继续前进,最后终于找到豪兹将军。”
⑧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借口在我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
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千上万条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脱。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
(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 .(2分)写出画线句使用的论证方法,
(1)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等借口; ( )
(2)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 ( )
22.(3分)西点军校的“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结果是什么
23.(2分)“借口”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2022冬奥会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一个冰立方“破冰”而成冰雪五环,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同学们,回想你的经历,相信你也曾有过一次“破冰”行动。
请以“记一次‘破冰’行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 (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 (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 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象形字。《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侧面站立着的人形,“人”字最大的特点就是站着,不仅脊梁挺得直直地站着,灵魂也站着,思想也站着。
“人”为什么要有左右两条腿 因为一条腿难以站稳,一条腿难以行进。再伟大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无法走路,再强壮的一条腿离开了同伴也只能是残疾。
“人”的两条腿为什么要分开,而不是并在一起 因为只有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才能疾步行走。如果两条腿同时起步,都争着向前、互不相让,结果是谁都无法行走。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启示:“人”字多像一个三岔路口——人生岔路口无处不在,关键在于选择;生而为人,就要对得起这一撇一捺;不同的命运因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走出不同的人;前行往往离不开合作。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 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A 4. B 5. C 6. B
7.怀旧空吟闻笛赋 湘水无情吊岂知 人有悲欢离合 雾淞沆砀 后天下之乐而乐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8.(1)陈列, 摆开 (2)跟从
9.(1)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这只是大王您的雄风罢了,平民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
10. D
11. B
12.①屠呦呦分离出青蒿素的成功案例为中医药发展树立了榜样(1分)。②国家制定《中医药法》,保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1分)。
13.列数字、作比较
14.【答案1】中医,中医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强调的整体观念、阴平阳秘、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有自身特色。
【答案2】西医,西医查清病毒的流行特征;致病机理等之后会有效干预,见效快、药品服用方便。
【答案3】视情况而定。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等来判断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
15.她从山区到城市后,面对精装修楼房完全相同的防盗门,难以辨认自家门的位置 (缺乏方向辨识的参照物),导致空间混乱 她于楼后忘记系布条标记家门,上楼时因迷糊而误将布条系到邻居家门上,她不适应城市生活,试图通过布条标记缓解焦虑,却因荒乱导致失误。
16.①这句话将靳大妈从沂蒙山区来到南京生活比作咸水鱼游进淡水,形象地表明她离开熟悉的家乡环境,来到陪生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巨大转变,她难以适应,充满紧张惶恐与汇然无措。
②因为靳大妈不想让儿女因自己不适应城市生活而感到负疚,所以即便内心不适,也独自承受,装作从容不追的样
17.“苦笑”表现出女婿对岳母不辞辛劳制作大量传统食物却无人食用、还需自己贴快递费送人的无奈、以及对岳母行为扰邻的尴尬和隐晦的批评心理。
18 一方面,靳大妈通过在“我”家门把手上拴干菜宣告自己归来;另一方面,在之前“布条事件”后,她把“我”当作可以崂嗑、信任的人,用这种方式与“我”分享和表达友好。
19.示例1:靳大妈可能要承受亲情关系的漂泊:她离开家乡的老伴、儿孙、亲人,来到城市与女儿一家生活,与家乡亲人聚少离多,内心思念家乡亲人却难以陪伴。
示例2:靳大妈可能要承受情感归属的漂泊:城市里她没有熟悉的生活圈子和邻里关
系,生活的孤独感难以排遣,虽有女儿一家,但内心深处依然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家乡才是情感的归属地。
20.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21.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22.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为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23.指为所犯的错误或为没有完成任务,而寻找的各种理由或解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