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建功中学教育集团初二上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建功中学教育集团初二上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建功中学初二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空3分,总计45分)
1.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美国一位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20岁女子声称,自己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感染症状,包括丧失听力、味觉和嗅觉。经研究证实发现个别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出现感官失调的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味觉失调一定是因为味蕾受损 B.所有人的听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
C.该患者嗅觉失调是因为年龄造成的 D.可以排除因病毒引起的神经损伤
3.如图,铅笔斜插在水中,看见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是()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乙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观察物体
C.图丙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图丁中,汽车后视镜利用光的折射扩大观察范围
5.如图所示为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使用时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固体 B.固体、气体 C.气体、气体. D.气体、固体
6.如图自动水龙头,使用时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就会自动出水。这是利用()反射原理。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红光 D.紫光
7.如图是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判断行进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上汽车里传出的歌声对盲人而言是乐音
B.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盲人在耳内形成听觉
8.在2.0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长约5cm蜻蜓立于距水面0.2m的荷尖上,真是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象,荷花池旁的柳树尖距离水面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映在平静湖面的蜻蜓的“倒影”长约0.2m
B 柳 树最高点在水中的倒影与水面相距2.0m
C.蜻蜓从荷尖斜向上飞到柳树尖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逐渐变小
D.蜻蜓立于荷尖在水中的像比它立于柳树尖在水中的像距离水面近
9.如图所示为某学校用玻璃罩罩着的活动照片,在某些情况下照片很难看清。小宁认为:
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雨水对照片的侵蚀; ②照片局部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照片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照片一定的照明,照片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0.如图所示为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焦距为f 的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小于 f
B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该广告灯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成倒立放大实像
N.为了能从不同角度看见广告图标,应投影在光滑的地面
11.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 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12.如图所示,小聪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可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即可
6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可将透镜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就能使像移到光屏中心
C.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后,屏上能看到一个缩小的实像
D.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若要在屏上继续成清晰的像,需换用焦距更长的凸透镜
13.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它的外壳具有抗强冲击、抗穿透、抗高温火烧、抗深海 压力、耐海水浸泡、耐腐蚀性液体浸泡等特种防护能力。飞机失事后,在陆地上,可通过“黑匣子”的颜色和反光标识快速找到它;在水中,可通过如图甲所示声呐接收“黑匣子”脉冲发生器发出频率为37.5kHz的超声波找到它(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在水中为1500m/s),下列关于“黑匣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厘子”的定位主要依靠人工目视,因而“黑匣子”表面的颜色为醒目的橙红色
B. “黑匣子”表面贴有方便夜间搜索的反光标识(如图乙),它能让一束光向各个方向反射
C. “黑匣子”落入浅水区,搜寻人员可用图丙所示医生听诊器听到脉冲发生器发出的声音
D“黑匣子”发出的声波如果在10s后刚好被声呐探测仪接收到,则“黑匣子”到声呐的离约为1700m
14.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透光的木板CD (如甲图),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的木板CD(如乙图)。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甲、乙两图中,都不能成AB 完整的像
B.甲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甲、乙C.两图中,都能成AB完整的像
D.甲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不能成AB 完整的像
15.如图所示,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从远处逐渐贴近刻度尺,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丙、甲、丁、乙 B. 甲、乙、丙、丁C. 乙、丁、甲、丙 D. 丁、甲、丙、乙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52分)
16、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绑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塑料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1)“鸟哨”能发出哨音的原因是吹气时 ;若吹气时向上调节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其原因是 。
2)市场上有一种变声器,可以改变声音的特性。某段声音的波形变化如图所示,变声前是A段,变声后是 B段,则变声后声音的音调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如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 (选填序号)内。
(2)飞机升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图甲中 (选填序号)内外空气压力平衡。若观看爆竹和礼花时,最好 。
(3)晕车与内耳中 (填名称)有关。
18.近年来被称为“水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得到了有效保护。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22000Hz 的声音时,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40m/s(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为了不惊扰海豚,所有经过的轮船禁止鸣笛,这是在 减弱噪声。
19.在清澈的池水中,小科看到鱼在慢慢游动,池底有鱼留下的黑色影子(如图)。
(1)水底的黑色影子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其比鱼的实际位置 (选填“深”或“浅”);
(2)傍晚时,吹来一阵微风,我们会看到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
20.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通过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来完成检查(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视力表到被测者小莉眼睛的距离为1m。
(1)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2)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莉相距 m,小莉站起来以0.6m/s 的速度朝平面镜方向走了2s后,她距离视力表的像 m;
21.芯片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其原理如下: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有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膜,经过凸透镜照射下面的硅片,会使硅片上出现清晰缩小的电路图案,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相应的电路图案。
(1)紫外线属于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2)人看到硅片上的电路图案,视觉的形成部位在 ;
(3)下列关于光刻机工作过程中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硅片上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12.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D.缩图透镜为凸透镜,对入射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A 将掩膜向上移动1cm,硅片也需向上移动小于1cm的距离,才仍能呈清晰的像
22.一束光线BO从空气斜射到玻璃中,在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图甲所示,反射角是 度,空气在界面的 侧,(填“上”“下”“左”或“右”侧)
23.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 (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 (填“f2f”)。若小霞将水杯 (填“靠近”或“远离”)漫画,她透过水杯将会看到漫画中的老鼠逃离猫。
三、探究题(每空3分,总计51分)
24.请试着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读以下两个类似的实验现象,感受神奇科学带来的魅力。
实验一: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射入装有液体的玻璃缸中,看到光在液体中传播发生了弯曲;
实验二:如图乙所示,用激光笔沿出水口方向照射,看到光会顺着水流方向向下弯曲。
(1)实验一中光在液体中传播发生了弯曲可能的原因是 。
(2)研究结果显示,产生实验二现象涉及的科学原理是光的反射和折射。请依据其中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图丙中作出其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5.小明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2)实验前,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光屏和透镜三者的中心在 。如果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此时像的性质是 。以下方法中可以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的是 (选填序号)。
A.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 B.把凸透镜移到30 cm刻度线处
C.光屏位置不动,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蜡烛向左移动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边上,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可以将凸透镜向 移动。(均选填“上”或“下”)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科选取一块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
(1)小科要研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最好选用下列哪个物体
(2)研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可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3)小科研究了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后,想继续研究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于是将蜡烛B替换成了不透光的白板,发现蜡烛A 的像刚好在白板上,于是他认为平面镜成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属于实像。老师指出小科的 观察方法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观察方法 。
(4)总结平面镜成像规律后,小科想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可采用下面哪些方法()
A.只要适当增大观察者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
B.只要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
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子的上边缘应跟自己头顶等高
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
27.显微镜的镜头可以看作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组成。其成像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 表示待观测的标本, 为物镜的焦点, 为目镜的焦点, 为最终观察到的物像。
(1)隔离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研究方法,可分为整体隔离和局部隔离。请使用局部隔离的观察方法找出图中物体AB反射的光经过物镜后所成像的特点: 。
(2)眼睛透过目镜能看到A B 所成的像 A B 。下列与其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28.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地形的仪器,一艘科考船在经过某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地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秒、0.16秒、0.30秒、0.14秒、0.30秒。则:
(1)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2)超声波可以探测海底地形,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已知超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列式计算A位置海底的深度。
四、作图题(总计12分)
1.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MM 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到光源S的位置并补全光路。
3.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4.图甲是夜间驾驶小轿车的情景,司机需要通过两侧的车窗观察后视镜,若此时副驾驶乘客使用手机,会影响司机。图乙是上述情景的简化图,图中司机的眼睛、副驾驶的手机均用黑点代表。请在图乙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司机眼睛通过右侧车窗观察到副驾驶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5.画出经过凸透镜或者凹透镜的入射或者折射光线。(须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