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巩固复习练习(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巩固复习练习(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深圳市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练习卷(二)
一、选择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环保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并露天焚烧 B.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C.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 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MgCl2——氯化镁 B.Ca+2——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
3.大马酮(化学式为)是玫瑰香味的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大马酮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
B.大马酮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C.大马酮由碳、氢气、氧气三种物质组成
D.大马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下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乙、丙都属于空气成分
C.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原子的个数不变
5.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证据 结论
A 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体积很小
B Cu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和Cu(NO3)2 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强
C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该固体一定是Na2CO3
D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 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
6.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时,将甲和乙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温至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
D.降温至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
8.某同学对已学过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B.将硝酸铵溶于水,液体温度会明显降低
C.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D.可燃物燃烧还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9.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如图表示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栅栏(阴影部分)纵向宽度越宽,表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依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酸性越强,植物对三种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B.土壤碱性越强,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C.土壤 pH=8时,植物对三种元素吸收率最高的是钾
D.植物同时吸收三种元素的土壤pH最佳范围:5~6
二、非选择题:共4题,30分。
1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活中的消毒剂
由于卫生防疫的需要,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消毒剂。常见的消毒药品有医用酒精、双氧水、84消毒液等。
酒精(C2H5OH)常用于医疗消毒,医用酒精浓度一般为75%,消毒原理是酒精不断向细菌、病毒内部渗入,使其蛋白质变性,彻底杀死病菌。酒精浓度过高,会在病菌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病菌体内;若酒精浓度过低,不能将病菌体内蛋白质凝固,也无法彻底杀死病菌。酒精有挥发性和可燃性,着火点为75℃,闪点是12.8℃(闪点是指挥发性物质所挥发出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会闪出火花的最低温度)。闪点低的燃料易点燃,也易引起火灾。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5%~18.0%。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水溶液的俗称,它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杀灭多种细菌微生物,起到消毒的作用。比如在伤口比较深、破伤风等厌氧菌感染的风险比较高时,可用双氧水进行冲洗,不光是用来杀菌,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氧气还可以破坏厌氧菌所需要的环境。双氧水需要避光、密封保存。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根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和病毒外壳发生作用,使病菌裂解而死亡........
(1)用酒精消毒时,不适合在家中房间内大范围喷洒,特别是厨房,理由是 。
(2)酒精的闪点远远低于酒精的着火点,原因是 。
(3)双氧水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失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双氧水属于混合物 B.84消毒液应尽量密封、避光保存
C.酒精的浓度越大,杀灭病菌的效果越好 D.酒精是可再生的燃料,己作为最主要的家庭厨房燃料
12.47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澄清溶液。
(1)乙试管中除了能观察到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的现象外还有 现象。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2)小四:Na2SO4
小诗:Na2SO4、H2SO4和ZnSO4
小琪:Na2SO4、CuSO4和ZnSO4
小珍:Na2SO4和NaOH
小棒:Na2SO4和
【交流讨论】
(3)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两同学猜想是错误的。
【进行实验】
(4)小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 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
【实验结论】自己的猜想正确。
【表达交流】
(5)同学们继续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氢氧化钡溶液,测得烧杯内某些离子数目的变化如图丙所示,图丙中a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b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NaOH的质量 g。
13.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制备。
途径一: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其主要工艺流程如题图所示。
已知:为无色晶体,微溶于水,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溶于水。
(1)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器中加入过量饱和溶液的主要目的是 ,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沉锂池中产生的滤液其溶质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沉锂池中分离的操作类似于实验室的 (填操作名称)。
(4)洗涤槽中用 (填“热水”或“冷水”)洗涤滤渣。
途径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采用浸出的方法,选择性回收锂。浸出液经过除杂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获得碳酸锂。
(5)浸出液除杂过程中,除铁的主要反应为:,反应后溶液pH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碳酸锂,其显著的优点是 (填一点)。
14.自然界并不缺少“镁”,而是缺少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现邀请
你一起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发现“镁”
(1)1792 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通过加热苦土(MgO)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制得金属镁,同时生成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二:制备“镁”
(2)海水淡化所得的浓盐水中含大量MgCl2,可制备金属镁,流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生成Mg(O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②图中未涉及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③根据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步骤1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并且制备石灰乳而非石灰水
B.步骤2和步骤3的目的是提纯MgCl2
C.步骤4中一般使用到氩气,目的是防止镁被氧化
D.图中Cl2是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④已知海水MgCl2含量4940 mg·L-1,若从1 L的海水中提取镁,理论上需要贝壳(以CaCO3计算)的质量是 g。(写出计算过程)
任务三:探究“镁”
(3)镁条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黑色。查阅资料得知该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Mg2(OH)2CO3,这可能是Mg与空气中的O2、CO2和 (填化学式)反应生成的。
(4)设计实验方案如图,一段时间后,A中镁条表面变黑,B、C、D中镁条均无明显变化。
①探究镁条表面形成Mg2(OH)2CO3与CO2有关,依据的实验是A和 (填字母)。
②将A中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用小刀刮下,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某同学提出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黑色物质就是Mg2(OH)2CO3,可能是Mg与酸反应产生气泡,要证明黑色固体中有Mg2(OH)2CO3,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 。
参考答案
1.A
2.A
3.A
4.C
5.C 
6.D
7.B
8.C
9.B
10.C
11.(1)酒精易挥发,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
(2)酒精易挥发
(3)
(4)+1
(5)AB
12.(1)有气泡产生;
(2)
(3)小诗、小琪
(4)溶液变蓝
(5)Na+;;4.8
13.(1)Li2O+H2SO4=Li2SO4+H2O
(2)使Li2SO4完全反应/使Li+完全沉淀 复分解
(3)Na2SO4、Na2CO3 过滤
(4)热水
(5)降低
(6)节约资源/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14.(1)
(2) C BCD
5.2
1 L的海水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为: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3)H2O
(4) D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