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课件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课件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聪明机智的少年,同学们知道哪些?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她是谁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咏雪》,去认识她吧!
导入 :1分钟
学习目标
活动:引航路标
1.积累《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简单了解作者和谢道韫。
2.朗读并背诵全文,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掌握“俄而”“差可拟”等文言词汇,并疏通文意。
3.通过对比“撒盐”与“柳絮”的比喻,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学习古人观察自然的思维方式。
4.感受魏晋名士高雅的生活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积累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准确理解并翻译关键文言字词和句子。
2.理解并比较“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的异同。
1.理解“柳絮”之喻在东晋士族文化背景下的深层意蕴。
2.理解文中谢安与子侄辈赏雪咏诗所体现的特定时代“清谈”文化风气。




探究新知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中国志人小说集,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一说由其组织门人编纂),成书于宋文帝元嘉年间 ,通行本分三卷。
艺术成就突出,语言简约隽永 ,刻画人物手法灵活,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是“名士教科书”。 该书对后世笔记小说影响极大,开创了“世说体”(如《笑林》《唐语林》,衍生出“难兄难弟”“拾人牙慧”等诸多常用成语。
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该书原为八卷,今通行本作上、中、下三卷,共36门。
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
下卷则分容止、栖逸、贤媛、任诞、简傲等23门。
全书博采前人著述,共有故事1130则,主要记述汉末至南朝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以魏晋为主。
探究新知
常识积累
志人小说
概念
特点
盛行于魏晋六朝时期,以记录人物言行及历史人物传闻轶事为主,又称清谈小说或轶事小说。
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片段化叙事,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
通过典型细节与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分类
笑话;野史;逸闻轶事。
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人,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后被过继给叔父刘道规。南朝宋宗室、文学家。
随宋武帝刘裕北伐征战。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刘义庆袭封临川王。宋文帝刘义隆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借故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地。
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陈郡谢氏远祖可追述至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与其子谢衡。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国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
陈郡谢氏在保卫东晋朝是有至伟的贡献的,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而终结,此战在后方指挥的谢安,在前方领兵作战的是谢石、谢玄、谢琰。
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谢鲲、谢尚、谢奕、谢安、谢万、谢道韫、谢混、谢灵运、谢惠连、谢朓、谢庄等,优秀军事人才有:谢石、谢玄、谢琰、谢晦等。
qiáo
féi
yǎn
谢道韫,名韬元,字令姜,陈郡阳夏县人,出身名门——陈郡谢氏。东晋时期才女、文学家。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书法家王凝之之妻。
kuài
自幼才智过人,聪明伶俐,深受叔父谢安赏识,后嫁给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但对其颇有微词,后有了“天壤王郎”典故。时人评价有“林下之风”。后孙恩率农民起义军攻克会稽,杀害谢道韫丈夫、儿子。谢道韫率领侍女抽刀抵抗,手杀数人后被俘。孙恩敬佩其勇敢,释放回家,从此寡居会稽郡。
谢安,字安石。中国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精通音律。齐人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出身陈郡谢氏。性情闲雅温和,自少以清谈知名,历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吴兴太守。后入朝拜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晋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死后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题目解说:3分钟
咏,歌咏、赞美。雪,是咏的对象。
咏雪,即歌咏白雪。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咏 雪
探究新知
字音字形
根据预习任务,掌握下面重点字词的读音,并在文中相应的位置标注清楚。
太 傅
雪 骤

zhòu
chā nǐ
差 可 拟
柳 絮


无 奕 女
yùn
谢 道 韫
朗读全文
要求:
(1)认真听本文的音频,注意听语句的节奏、停顿和重低音。
(2)注意"未若""俄而"等虚词的语气停顿,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
(3)用轻柔舒缓的语速展现"柳絮因风起"的意境美。
探究新知
朗读指导示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平缓陈述,重音"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拖长音调):“白雪纷纷/何所似?(上扬疑问)”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稍作停顿)“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平稳陈述)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探究新知
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安,字安石,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探究新知
疏通文意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一会儿。
急(速),紧。
高兴的样子。
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
探究新知
疏通文意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
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比不上
乘风。因,趁、乘。
探究新知
疏通文意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是。
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
探究新知
疏通文意
活动:通过字词翻译,用自己的话梳理本文的大意,主要关键词语的意思。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探究新知
文言知识梳理
通过阅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和课文的注释,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儿子和女儿
探究新知
文言知识梳理
通过阅读全文,结合上下文和课文的注释,思考下列词语的句式结构。
(1)白雪纷纷何所似
倒装句:宾语前置
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撒盐空中差可拟
倒装句:状语后置
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探究新知
活动: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快速找到这个课文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的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
寒雪日
寒冷的雪天
内集
家中
子女
谢太傅、谢朗、谢道韫
探究新知
活动: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快速找到这个课文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的事件。
谢安与子侄辈雪日雅集,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比作“撒盐空中”,谢道韫喻为“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探究新知
活动:整体感知
(2)阅读课文,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欣然曰
公大笑乐。
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的情景,体现出温馨、轻松、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字里行间充满了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探究新知
活动:整体感知
(3)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本文可以分几层?每一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层
文章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身份,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及人物关系。
第二层
中间部分记录了谢道韫兄弟关于雪的对话,展现了家庭教育的场景。
第三层
结尾补充说明谢道韫的身份为“左将军王凝之妻”,暗示对其才气的赞赏。




探究新知
——细节分析,重难点突破
探究新知
重点内容探究
合作探究:观察下面图片,你觉得“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谁的回答更妙呢?为什么?
探究新知
重点内容探究
合作探究:观察下面图片,你觉得“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谁的回答更妙呢?为什么?
“撒盐空中”,盐与雪形色契合,在颜色上均为白色,视觉关联性强。盐粒下落时的密集状态与雪花飘扬的动态相似,突显雪的轻盈与密集感,这一类比捕捉了雪的物质属性。
探究新知
重点内容探究
合作探究:观察下面图片,你觉得“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谁的回答更妙呢?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比喻十分传神。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给人以想象和美感,还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探究新知
细节内容探究
思考:文章结尾“即公大兄无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的写作技巧,将谢道韫的才华表现得尤为突出。
通过家世背景强化其才女形象,以此凸显作者对谢道韫文学天赋的肯定与褒扬 ,并反映魏晋时期世家大族的文化传承与社会价值观。
探究新知
难点内容解析
合作探究: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对于胡儿和谢道韫,你认为谢太傅和作者更欣赏谁的才气?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谢太傅虽未对两人所给比喻的优劣做出任何点评,但从他“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可能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文章结尾只对谢道韫做了介绍,也隐含着谢安对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主旨概括
艺术特色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
叙述事件
补叙身份
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谢无奕之女,王凝之之妻
咏雪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
兄子:撒盐空中
兄女:柳絮因风起
课堂练习
1.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课堂练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从内容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__。
(2)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七言绝句
咏物诗
拟人
比喻
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 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其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文。
2.将《咏雪》改写为谢道韫第一人称视角的现代白话文,需保留“撒盐”“柳絮”对话场景,并补充她的心理活动,150字左右。
窗外雪下得正紧,我正出神,忽听叔父笑着考问我们:“白雪纷纷何所似?”
堂兄抢先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我暗自摇头——盐粒沉重,哪能比得雪花的轻盈?
望着漫天飞雪,我忽然想起春日柳絮。那日暖风拂过,满城白絮温柔起舞,与此刻景象蓦然重合。
“未若柳絮因风起。”我轻声脱口而出。瞥见叔父眼中赞许的笑意,心中微动:原来天地万物,皆可化作诗意的联结。只是这刹那的灵光,比雪更难得。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