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第二单元 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得分本单元是“提高阅读速度”主题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大家掌握“不回读、抓关键词、带着问题读”等速读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不同文体的阅读中,提升阅读效率。请结合所学策略认真答题,展现你的速读能力与知识积累!积累与运用(44分)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廉颇(lián) 抵御(yù) 浩瀚(hàn) 削弱(xuē)B. 堡垒(lěi) 岔路(chà) 和氏璧(bì) 挽回(wǎn)C. 拐弯(guǎi) 耽搁(gē) 平衡(héng) 任丘(rèn)D. 陷阱(xiàn) 廉洁(lián) 告辞(cí) 犯罪(zuì)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科技发展让交通更加便捷:宽阔的gāo sù gōng lù上,车辆bú jì qí shù;驾驶员凭借熟练的xié tiáo技巧,保持车身píng héng;我们还能dā chéng高铁,快速抵达目的地。这样的变化,不仅令古人nán yǐ zhì xìn,也让我们忍不住chēng zàn现代科技的强大。三、查字典填空(4分)“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廉”的解释有:①廉洁,不贪污;②便宜,价钱低;③品行方正。给下列词语选义项(填序号):廉洁奉公( ) 物美价廉( ) 廉正无私( )四、 下列同学的速读方式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读《搭石》时,我跳过不理解的“汛期”一词,继续往下读,不影响整体理解。B. 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我抓住“猎豹”“火箭”等关键词,快速把握内容。C. 读《将相和》时,我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生怕错过细节,所以读得很慢。D. 读《冀中的地道战》前,我先想“地道有哪些特点”,带着问题读,速度更快。五、给句子中的人物选择对应特点(填序号)(8分)①机智勇敢 ②知错就改 ③互相礼让 ④顾全大局1.过搭石时,两人面对面走来,总会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2.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威胁秦王,要求举行隆重典礼才交璧。( )3.廉颇听说蔺相如避着自己是为了赵国,便负荆请罪。( )4.蔺相如说:“我避着廉将军,是为了我们赵国的安危啊!”( )六、下列句子与括号内四字词语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3分)A. 同学们既想参加足球赛,又怕影响学习,一时拿不定主意。(一心一意)B. 秦王想要骗走和氏璧,大臣们既怕上当,又怕秦王派兵进攻,左右为难。(举棋不定)C. 秋天的果园里,苹果、梨、橘子挂满枝头,让人看不过来。(琳琅满目)D. 他说话滔滔不绝,从早上一直讲到中午,还没有停下的意思。(言简意赅)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1.《搭石》通过描写______、______等场景,赞扬了搭石______的精神,以及乡亲们______、______的品质。2.《将相和》中,蔺相如以______、______的品质维护赵国尊严,廉颇______的品质也令人敬佩。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用______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比猎豹更快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______。4.《冀中的地道战》中,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体现了他们______的斗志和______的智慧。八、 生活实践题(5分)近年来,“碳中和”理念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下图是小明家新买的新能源汽车(提示:车身长约4.8米,续航里程400公里)。请用一段连贯的话介绍它,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阅读理解(26分)阅读理解(26分)(一)课内阅读(11分)《冀中的地道战》(节选)地道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自己,二是打击敌人。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我知道本段主要介绍地道的作用和式样,用“抓关键句”的方法能提高阅读速度。从画横线句子中,我知道地道里______(4分)2. 借助“______、______、______”等关键词,能快速了解地道的构造。看到这样的设计,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 下列对地道战成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地道构造合理,能住人、拴牲口,功能齐全B. 气孔隐蔽,敌人难以发现,保证洞内透气透光C. 地道都挖在街道下面,方便村民日常出行D. 体现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抗击敌人的勇气(二)课外阅读(15分)父亲的“除草”哲学看到题目,我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暑假里,我跟着父亲去田里干活。刚到地头,就看见玉米苗间长满了杂草,它们争抢着养分,玉米苗显得瘦弱发黄。②“得把杂草除干净,不然玉米长不好。”父亲说着,拿起锄头开始除草。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弯腰拔草。可没过多久,我就累得直不起腰,抱怨道:“这么多草,啥时候才能除完啊?”③父亲擦了擦汗,说:“别急,除草有窍门。你看,要先除根部深、长得高的杂草,它们抢养分最厉害;那些矮小草芽,晚几天除也不碍事。”我照着父亲的方法做,果然快了不少。④中午休息时,我发现父亲没有歇着,而是在田埂上观察。“爸,草不是快除完了吗?您还看啥?”我疑惑地问。⑤父亲指着田里说:“你看,东边那片玉米苗长得密,杂草少,西边的玉米苗稀,杂草多。下次除草,要重点照顾西边,顺便给玉米苗松松土,这样它们才能长得壮。”⑥傍晚,杂草终于除完了。看着整齐的玉米苗,我问父亲:“爸,您为啥这么在意这些玉米啊?”⑦父亲笑着说:“除草就像过日子,要分清主次——先解决影响最大的问题,再慢慢打理小事。而且,光除草还不够,得为玉米苗创造好条件,它们才能结出好玉米。做人也一样,要分清轻重缓急,还得为未来做准备。”⑧我恍然大悟。父亲的“除草”哲学,不仅教会我干活的窍门,更让我懂得了做事的道理。1. 根据题目预测,补全文中的问题(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中父亲除草的窍门是( )(2分)A. 先除矮小草芽,再除高大杂草B. 先除高大杂草,再关注玉米苗稀疏的区域C. 一次性把所有杂草除干净,不留后患D. 只除玉米苗密集区域的杂草3. 第⑦自然段中,父亲的“除草”哲学指的是( )(3分)A. 做事要分清主次,为未来做准备B. 干活要勤劳,不能偷懒C. 玉米苗比杂草更重要,要优先照顾D. 过日子要精打细算,不能浪费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事例简要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与表达(30分)十、写作(30分)题目:《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要求:1. 选择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通过1-2件事突出其特点(如教学方法、性格品质);2. 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语句通顺;3. 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第二单元 单元综合素质达标卷(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44分)一、选择题(3分)答案:C解析:“任丘”的“任”应读“rén”,这是地名的特殊读音,需重点记忆。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高速公路、不计其数、协调、平衡、搭乘、难以置信、称赞三、查字典填空(4分)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L,再查音节lián部首查字法:先查广部,再查8画字义选择:廉洁奉公(①)、物美价廉(②)、廉正无私(③)四、选择题(3分)答案:C 解析:本单元核心是“提高阅读速度”,“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不符合速读要求,A(不回读)、B(抓关键词)、D(带着问题读)均为正确的速读方式。五、人物特点匹配(8分)1. ③(互相礼让)2. ①(机智勇敢)3. ②(知错就改)4. ④(顾全大局)六、选择题(3分)答案:B 解析:A项“拿不定主意”对应“犹豫不决”,而非“一心一意”;C项“果园里的水果”对应“硕果累累”,“琳琅满目”多用于形容商品;D项“滔滔不绝”与“言简意赅”(语言简洁)意思相反。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1. 摆搭石、走搭石;无私奉献;互帮互助、友好和睦2. 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知错就改3. 作比较;自然界和人类科技的神奇速度4. 顽强不屈;无穷无尽八、生活实践题(5分)小明家新买的新能源汽车,车身长约4.8米,和一张标准乒乓球桌的长度相近,停在普通家庭车位里十分合适。它的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石家庄往返一趟的距离,满足日常通勤和短途出游完全没问题。这款车不仅响应了“碳中和”的环保理念,还为家人出行提供了便利,是一款实用性与环保性兼具的交通工具。(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九、阅读理解(26分)(一)课内阅读(11分)1. 地道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自己,二是打击敌人;能满足人们在里面长时间生活的需求(有住、用、透气、透光等功能)2. 大洞、小洞、气孔;冀中人民的智慧真让人佩服,这样的地道设计既安全又实用!(言之有理即可)3. 答案:C解析:文中提到任丘的地道“有的挖在街道下面,有的挖在庄稼地下面”,并非“都挖在街道下面”,且地道主要作用是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而非“方便日常出行”。(二)课外阅读(15分)1. 父亲的“除草”哲学是什么?它能教会“我”什么道理?(围绕“除草哲学”提出合理问题即可)2. 答案:B 解析:根据第③段“先除根部深、长得高的杂草”和第⑤段“重点照顾西边(玉米苗稀、杂草多的区域)”可知答案。3. 答案:A 解析:第⑦段父亲明确提到“除草就像过日子,要分清主次……做人也一样,要分清轻重缓急,还得为未来做准备”,这是“除草哲学”的核心。4. 父亲是一个有智慧、善于总结的人。比如他除草时能发现“先除高大杂草”“重点照顾玉米苗稀疏区域”的窍门,还能将除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联系起来,教会“我”分清主次、为未来做准备。5. 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先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影响最大的事情;同时不能只关注眼前问题,还要为未来做好规划,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言之有理即可)十、习作与表达(30分)评分标准优秀: 25-30分,1. 紧扣“印象最深”,选择的事例典型,能突出老师特点;2. 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结构,层次清晰;3. 语句通顺生动,有细节描写,情感真挚;4. 字数不少于450字,无明显错别字。良好: 20-24分, 1. 能体现老师特点,事例较合适;2. 结构基本符合要求,有概括句和具体事例;3. 语句通顺,有一定情感;4. 字数达标,错别字较少。合格: 15-19分, 1. 能写出老师和相关事例,但特点不够突出;2. 结构不够清晰,“先概括后具体”运用不明显;3. 语句基本通顺,情感较平淡;4. 字数接近450字,有少量错别字。待改进: 15分以下, 1. 未围绕“印象最深的老师”展开,事例与主题无关;2. 无“先概括后具体”结构,逻辑混乱;3.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4. 字数不足400字。范文示例 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