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 第1课时 一次函数的初步应用素养目标1.知道一个条件可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两个条件可确定一个一次函数.2.会将点坐标代入表达式,确定表达式.3.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能够根据一次函数图象或者其他一些情境,熟练灵活地确定函数的表达式.【自主预习】1.已知一次函数y=2x+3,当x=1时,y的值是多少 2.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2)和(1,0),如何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一条直线经过点(0,1)和(-1,0),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2,-1)和点B,其中点B是另一条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求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表达式阅读课本本课时“引例”和“例题”,思考下列问题.1.你能根据下图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吗 若还已知该函数图象经过点(-2,0)呢 2.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可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除原点外) 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 个条件. 1.已知函数y=-2x+b,当x=1时,y=5,则b的值是 ( )A.-7 B.3 C.7 D.112.若直线y=kx+b经过A(0,2)和B(3,0)两点,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 )A.y=2x+3 B.y=-x+2C.y=3x+2 D.y=x-1知识点二: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阅读课本本课时“例1”,回答下列问题.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一次函数关系.若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2 cm,当挂上1 kg物体时,弹簧长14 cm,则挂上4 kg物体时,弹簧的长为 ( )A.18 cm B.20 cmC.32 cm D.56 cm3.小明以一定的速度从家出发,他出发后离家的距离s(单位:米)与所用时间t(单位:秒)之间的关系式如图所示.(1)写出s与t之间的关系式.(2)出发5秒时,小明离家的距离是多少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例 已知y+3与x+1成正比例,当x=1时,y=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变式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0,-2),且过点(5,7),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已知某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3),且与正比例函数y=0.5x的图象相交于点A(2,a).(1)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求这两个函数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预学思考1.将x=1代入y=2x+3,可得y=2×1+3=5.2.把点(0,-2)代入y=kx+b,可得-2=k·0+b,即b=-2;再把(1,0)和b=-2代入y=kx+b,得到0=k·1-2,解得k=2.所以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2.自学检测1.y=x+12.解:在函数y=-x+3中,当x=0时,y=3,所以B(0,3).设过A(2,-1),B(0,3)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b=3,-1=2k+b,将b=3代入-1=2k+b,得k=-2.即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3.【合作探究】知识生成知识点一1.不能.该函数图象还经过点(-2,0)就可以求函数表达式,其表达式为y=x+2.2.1;2对点训练1.C 2.B知识点二B对点训练3.解:(1)依题意可知s是t的正比例函数,设s=kt,把点(2,3)代入解得k=1.5,所以s与t之间的关系式是s=1.5t.(2)当t=5时,s=1.5×5=7.5,所以出发5秒时,小明离家的距离是7.5米.题型精讲题型例 解:设y+3=k(x+1),根据题意得1+3=k(1+1),解得k=2,所以y+3=2(x+1),即y=2x-1.变式训练1.解: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由图象与y轴交于点(0,-2)得b=-2,所以表达式为y=kx-2,将点(5,7)代入得k=,所以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解:(1)因为点A(2,a)在正比例函数y=0.5x的图象上,所以a=0.5×2,所以a=1,所以A(2,1).将(0,-3),(2,1)代入y=kx+b,得将①代入②,得k=2,所以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2x-3.(2)如图,因为y=2x-3与x轴的交点B是,点A(2,1),所以两个函数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AOB的面积=××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