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5年秋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学科参考答案【选择题参考答案】1-5 CACDB 6-10 CBDCD 11-15 DCBDC16.【答案】(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233.5(2)D(3)-128.09(4)C(5) 环形玻璃搅拌器(1分) 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6)-56.817. 【答案】(1)(2)SO+2OH--2e-=SO+H2O(3)AB(4) 阴 2CH2=CHCN+2H++2e =NC(CH2)4CN 增大 0.518.【答案】(1) (1分) (1分)(2)将白色沉淀洗净后,溶于稀硫酸,沉淀逐渐变为红色,溶液变为蓝色(3) 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 溶液 溶液和固体19.【答案】(1)C(2分)(2) ①mol·L-1·min-1(2分)②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 ,相同条件下反应更快(2分)③增大(2分)④1.4(2分) 8(2分)(3)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2分)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5年秋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Fe 56 Cl 35.51.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图。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有可能发生吸氧腐蚀C.析氢腐蚀的速率比吸氧腐蚀快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2.用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已知该反应中生成2mol 时放出的热量为116kJ,且断裂1mol O=O键和1mol Cl—Cl键时分别需要吸收498kJ和243kJ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断开1mol H—O键所需能量比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少32kJB.当4mol HCl气体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mol 时,放出的热量大于116kJC.常温常压下,2mol 形成1mol 时放出243kJ的热量D.上述反应条件下,4mol 和1mol 的总能量高于2mol 和2mol 的总能量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密闭容器中氢气和碘蒸气等物质的量反应,压缩容器容积 颜色加深 平衡右移B 向两支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 前者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的催化效果比好C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与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温度高的溶液中先出现浑浊 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加快D 向两份5mL0.1草酸溶液中,分别滴加0.1和0.2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mL 加入0.2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快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已知分解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的溶液中,的分解分两步:i.慢反应 ii.快反应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反应i比反应ii的活化能小C.分解速率与的浓度无关 D.5.镓的化学性质与铝相似,电解精炼法提纯镓(Ga)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金属活动顺序Zn>Ga>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铜B.阴极反应为Ga3++3e-===GaC.若电压过高,阴极可能会产生H2导致电解效率下降D.电流流向为:N极→粗Ga→NaOH(aq)→高纯Ga→M极6. 含乙酸钠和对氯酚()的废水可以利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经外电路由B极向A极迁移B.A极的电极反应为:C.该电池可以在1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D.该电池处理的与物质的量之比为1:47.串联装置:热再生电池堆—CO2电化学还原池 (TRBs一CO2RR)可回收烟气中的低温余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同时实现CO2转化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Ⅱ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可从Pt电极产生气体中分离并回收CO2C.碳毡处的电极反应:Cu+4CH3CN-e-=[Cu(CH3CN)4]+D.阴离子交换膜每通过2molHCO,就生成3molCO8.某混合溶液中和的浓度均为,现用直流电源电解该混合溶液。若电解过程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有色鲜花靠近阴极时,有色鲜花颜色褪去B.当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时,加入和能使溶液复原C.当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时,电解产生的气体总体积为D.当两个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电路中过的电子总数约为9.双极膜是一种复合膜,在直流电作用下,能把中间界面内的解离为和,并使离子定向通过。以铅蓄电池为电源(放电时总反应为),利用双极膜电解获得NaOH与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电解过程中,产品室1的pH逐渐减小C.产品室2中反应为D.双极膜共解离4mol时,理论上铅蓄电池中生成4mol10. 一定条件下,向密闭恒容容器中加入1.0mol/LX,发生反应:,反应到8min时达到平衡,在14min时改变温度,16min时建立新平衡,X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0-8min,用Z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1mol/(L·min)B. 14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降低温度C. 8min时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0.8D. 16min时的正反应速率比8min时的正反应速率大11. Ni可活化放出,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恒容条件下,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该反应的决速步是:中间体1→中间体2C. N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中国科学家研究在Pd/SVG催化剂上H2还原NO生成N2和NH3的路径,各基元反应及活化能Ea(kJ·mol-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NH3的各基元反应中,N元素均被还原B.在Pd/SVG催化剂上,NO更容易被H2还原为NH3C.决定NO生成NH3速率的基元反应为NH2NO―→NHNOHD.生成NH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5H22NH3+2H2O13.恒温条件下,某固定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三氧化硫的分解反应:,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三氧化硫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 表面积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Ⅰ 4.80 4.00 3.40 2.92 2.48Ⅱ 2.40 1.60 1.12 0.92 0.80Ⅲ 4.80 2.80 1.40 0.80 0.80A.实验Ⅰ,的平均速率:B.实验Ⅱ,40min时已达平衡C.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D.相同条件下,增大催化积的表面积,的平衡转化率不变14.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低温条件下自发B.增大体积,增大,减小C.投料比,且平衡常数D.当,温度为时,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为15.25°C时,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已知反应速率,(和为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时刻,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4小题,共55分)16. (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结合题干信息,利用已有的热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Ⅰ. 采用热分解法去除沼气中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2)已知反应Ⅰ的,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温度是_____(填标号)。A.600℃ B.700℃ C.800℃ D.900℃Ⅱ.已知、时,部分物质的摩尔燃烧焓为:化学式-283.0 -285.8 -726.51 -890.31(3)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现有和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和,共放出热量,则原混合气体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填标号)。A. B. C. D.Ⅲ.室温下,用盐酸与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5)仪器a的名称为 (1分);实验中,所用NaOH稍过量的原因是 。(6)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盐酸和溶液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盐酸 溶液 平均值1 25.1 24.9 25.0 28.32 25.1 28.1 25.1 30.53 25.1 25.1 25.1 28.6已知盐酸、溶液密度均近似为,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则该反应的中和热 (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17. (14分,每空2分) 一种光电催化系统脱硫(主要为)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双极膜中解离的和,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回答下列问题:(1)双极膜中解离的移向 (填“”或“GDE”)电极。(2)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室溶液pH逐渐增大B.理论上每生成1mol ,双极膜中有1mol 解离C.理论上每脱1mol ,需消耗1molD.空穴和电子的产生驱动了脱硫与制备反应的发生(4)用上述脱硫电池电解丙烯腈()可合成己二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如图所示:①在 (填“阴”或“阳”)极生成,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一段时间后,阳极室中稀硫酸的浓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脱硫电池中每有11.2L(标准状况)转化为,理论上最多能生成己二腈的物质的量为 mol。18. (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实验室探究溶液与的反应。已知:①硫酸亚铜易溶于水。②氯化亚铜呈白色且不溶于水,酸性条件下溶于水并发生歧化生成铜离子和单质铜。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NaCl固体后产生的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白色沉淀分别是 (1分)和 (1分),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上述检验白色沉淀的具体操作为 。(3)分析加入NaCl固体发生反应的原因:a.改变了的还原性 b.改变了的氧化性用原电池原理进行试验,探究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编号 实验1 实验2实验现象 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①由实验1、2可知原因a不合理,实验2的现象为 。②实验3: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因b合理。i.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A 、B 。ii.写出B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19.(14分,每空2分)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减少SO2的排放和研究SO2综合利用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1)焦炭催化还原SO2既可削除SO2,同时还可得到硫(S2),化学方程式为2C(s)+2SO2(g)S2(g)+2CO2(g)。一定压强下,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焦炭和1molSO2发生反应,测得SO2(g)的生成速率与S2(g)的生成速率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B、C、D四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点。(2)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脱除SO2和NO的工艺,反应原理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反应Ⅰ:NO(g)+O3(g)NO2(g)+O2(g) ΔH1=-200.9kJ·mol-1,E1=3.2kJ·mol-1;反应Ⅱ:SO2(g)+O3(g)SO3(g)+O2(g) ΔH2=-241.6kJ·mol-1,E2=58kJ·mol-1;已知该体系中臭氧还发生分解反应:2O3(g)3O2(g)。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2L的反应器中充入含2.0molNO、2.0molSO2的模拟烟气和4.0molO3,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t0min后,体系中NO和SO2的转化率如图2所示:①Q点时反应开始至t0min内v(SO2)=_______。②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温度小于300℃)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③若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的体积,则NO和SO2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④假设100℃时,P、Q均为平衡点,此时发生分解反应的O3占充入O3总量的10%,体系中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反应I的平衡常数Kc=_______。(3)在一定条件下,CO可以去除烟气中的SO2,其反应原理为2CO+SO2=2CO2+S。其他条件相同,以γ-Al2O3(一种多孔性物质,每克的内表面积高达数百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作为催化剂,研究表明,γ-Al2O3在240℃以上发挥催化作用。反应相同的时间,SO2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240℃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去除率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5年秋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docx 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5年秋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