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六(1)班比六(2)班的人数少,如果从六(2)班调4人到六(1)班,那么两个班的人数正好相等。原来六(2)班有( )人。A.26 B.13 C.522.甲小时跑6千米,乙小时跑8千米。甲和乙相比,( )。A.甲快 B.甲慢 C.甲和乙一样快3.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增加,( )升水结成冰,体积增加22立方分米。A.2 B.198 C.184.一箱苹果,吃了5千克,正好是剩下苹果的。这箱苹果原来有( )千克。A.15 B.20 C.105.当a是大于1的自然数时,下列各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 B. C.6.如果x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则中,○里应填( )。A.> B.< C.=二、填空题7.把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绳子长( )米。8.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它的倒数是( )。9.在括号填上“>”“<”或“=”。( ) ( ) ( )10.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做4天完成这项工程的,甲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再做( )天就可完成这项工程。1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 )。12.淘淘看一本少儿版《三国演义》,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一共看了75页。这本书一共有( )页。三、判断题13.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 )14.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多,也就是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15.已知a和b都是自然数,且,则。( )16.。( )17.如果a的倒数是a,b与5互为倒数,则2021+5ab=2022。( )四、计算题18.直接写得数。+= = 1÷= 0÷=1-= 24÷= ×3= =19.计算。(1) (2)(3) (4)20.解方程。 五、解答题21.一辆汽车行驶千米耗油升。(1)平均1升汽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2)平均行驶1千米要耗油多少升?22.三角形的面积为平方米,底为米,高为多少米?2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当甲车行完全程的时与乙相遇,相遇后乙车继续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行完余下的路程,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4.放暑假了,小华为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书店借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来读,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出去打了一会儿篮球,只读了余下的,还剩1800页未读,则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有多少页?25.《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持米几何?”题意:有人背米过关卡,经过外关时,用全部米的纳税,过中关时用所余米的纳税,经过内关时再用余米的纳税,最后还剩下5斗米。这个人原来背多少斗米出关?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C B B B B C1.C【分析】已知从六(2)班调4人到六(1)班,那么两个班的人数正好相等,所以原来六年级(1)班比六年级(2)班少4×2=8人,且正好是原来六年级(2)班人数的。设原来六(2)班有x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原来六(2)班有x人,x=4×2x=8x÷=8÷x=8×x=52原来六(2)班有52人。故答案为:C2.B【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用6÷、8÷求出甲、乙的速度,再比较速度即可。据此解答。【详解】6÷=6×=9(千米)8÷=8×==10(千米)9<10甲小时跑6千米,乙小时跑8千米。甲和乙相比,甲慢。故答案为:B3.B【分析】从题意可知:以水的体积为单位“1”,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增加的22立方分米就占水的, 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22÷即可求出水的体积。【详解】22÷=22×9=198(立方分米)=198(升)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增加,198升水结成冰,体积增加22立方分米。故答案为:B4.B【分析】要先找出单位“1”,由题意可知,把剩下苹果的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吃了的苹果重量除以其对应的分率,就得到剩下苹果的重量,最后把吃了的苹果重量加上剩下的苹果重量,即可得解。【详解】(千克)这箱苹果原来有20千克。故答案为:B5.B【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原数;一个大于1的数减去一个大于0的数,差小于这个数。【详解】A.因为<1,所以×a<a;B.因为<1,所以a÷>a;C.因为>0,所以a-<a。所以结果最大的是a÷。故答案为:B6.C【分析】假设x=1,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圆圈两边算式的结果,即可比较。【详解】假设x=1。则÷3=1÷3=÷x=÷1=所以÷3=÷x故答案为:C7./0.12【分析】把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5段,求每段长多少米,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即可。【详解】(米)因此把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绳子长米。8. / /0.8【分析】先根据分数的意义把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再根据倒数的意义得出它的倒数。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取的其中的几份。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倒数,只需要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详解】把一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分数表示为,阴影部分占5份,用分数表示为;根据倒数的意义可知,的倒数是。填空如下: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它的倒数是。9.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原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数;根据乘法分配律把括号右边的算式变形,再和左边进行比较;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原数。据此判断。【详解】<1,所以1÷>1,1×<1,所以1÷>1×(1+)×= 1×= ,所以=(1+)×6>1,所以÷6<10. 12【分析】把这项工程的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用除以4求出甲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用1减去求出剩下的工作量,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代入数据解答。【详解】÷4=×=(1-)÷=×16=12(天)所以甲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再做12天就可完成这项工程。11.【分析】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详解】÷=×=另一个因数是。12.180【分析】把这本少儿版《三国演义》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第一天看的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分率,求出两天看的页数占全书的总页数的分率,对应的是两天看的75页,求单位“1”,用75÷两天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即可解答。【详解】75÷(+)=75÷(+)=75÷=75×=180(页)淘淘看一本少儿版《三国演义》,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一共看了75页。这本书一共有180页。13.√【分析】一个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数,相当于乘它的倒数,据此解答。【详解】例如:5÷=5×5=255÷相当于5×5,所以,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故答案为:√14.√【分析】设女生人数是1;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 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多,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求男生人数,用女生人数×(1+),求出男生人数,再用男生人数除以女生人数,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设女生人数是1。1×(1+)=1×=÷1=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多,也就是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5.√【分析】假设,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分别求出a、b,再比较。【详解】假设a:==b: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6.×【分析】计算,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而原题先算加法,再算除法,运算顺序错误。【详解】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明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对分数同样适用。17.√【分析】只有1的倒数是它本身,所以a是1,整数的倒数是这个整数分之一,所以b是,据此将a=1,b=代入2021+5ab,求值即可。【详解】如果a的倒数是a,a=1,b与5互为倒数,b=。2021+5ab=2021+5×1×=2021+1=2022如果a的倒数是a,b与5互为倒数,则2021+5ab=2022,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关键是理解倒数的含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8.;;4;0;64;;【解析】略19.(1)2.8;(2);(3);(4)65【分析】(1)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3)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计算,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或a×c-b×c=(a-b)×c;(4)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据此计算。【详解】(1)=×2.7×=2.4×=2.8(2)=÷[×(-)]=÷[×]=÷=×=(3)=(2.6-0.6)×=2×=(4)=120×+120×-120×=90+20-45=110-45=6520.;【分析】先计算方程左边的分数乘法的积,方程两边同时减去这个积,再同时除以即可;先计算未知数前面括号里的分数减法的差,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这个差即可。【详解】解:解:21.(1)千米(2)升【分析】(1)行驶路程÷相应油耗=1升汽油行驶路程;(2)相应油耗÷行驶路程=行驶1千米耗油量,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千米)答:平均1升汽油可以行驶千米。(2)(升)答:平均行驶1千米要耗油升。22.米【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列式解答即可。【详解】(米)答:高为米。23.300千米【分析】把两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求出乙车行驶2.5小时的路程,乙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等于甲车行完全程的,也就是乙车行驶了全程的,对应的2.5小时行驶的路程,求单位“1”,用乙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即可解答。【详解】50×2.5÷=125÷=125×=300(千米)答:两地相距300千米。24.2700页【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分率,求出第一天读完后剩下没读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再把第一天读完后剩下没读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只读了余下的,用第一天读完后剩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求出第二天读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再用1减去第一天读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减去第二天读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求出读了两天后剩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对应的是1800页,求单位“1”,用1800÷读了两天后剩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分率,即可解答。【详解】1800÷[1--(1-)×]=1800÷[-×]=1800÷[-]=1800÷=1800×=2700(页)答:这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有2700页。25.斗【分析】将过内关时剩余米的斗数看作单位“1”,最后剩的米的斗数是过内关时剩余米的(1-),最后剩的米的斗数÷对应分率=过内关时剩余米的斗数;再将过中关时剩余米的斗数看作单位“1”,过内关时剩余米的斗数是过中关时剩余米的(1-),过中关时剩余米的斗数÷对应分率=过中关时剩余米的斗数;最后将背的米的总斗数看作单位“1”,过中关时剩余米的斗数是背的米的总斗数的(1-),过中关时剩余米的斗数÷对应分率=背的米的总斗数,据此列式解答。【详解】=====(斗)答:这个人原来背斗米出关。【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列式解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