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考试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不仅是人类探索宇宙的“超级眼睛”,也是中国从天文大国迈向天文强国的里程碑。图右示意“中国天眼”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某中学天文观测小组在该地区举行观测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瞭望台与“中国天眼”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00米 B.300米 C.350米 D.400米
2.据图可确定( )
A.从瞭望台向西北方向可看到“中国天眼” B.路线②比路线①坡度较缓,步行更省力
C.观测小组在此活动期间为冬季 D.“中国天眼”地形部位为山谷
大西洋上的福戈岛由火山周期性喷发形成。研究团队对其开展考察,发现该岛整体环境较为干旱,但部分区域森林茂密。图1示意福戈岛地形,图2为用无人机拍摄并经技术处理的该岛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岛的甲区域土层特别疏松且富含矿物质,其主要形成条件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岩石风化 D.人工培育
4.拍摄图2照片时,无人机位于该岛的( )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北京时间2025年5月31日(农历五月初五),太阳爆发了一次强烈的耀斑,随后大量日冕物质以近1938公里/秒的速度冲向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太阳活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降水普遍增多 B.广州可观测到极光
C.长波通信受到干扰 D.产生强烈的太阳风
6.此次耀斑爆发时,月球、地球、太阳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古人通过日出日落方位的观测来确定重要节气,从而构建出“地平历”的简单历法系统。下图为某地理学者站在四川阆中古城(北纬31.5°)中心附近的中天楼向东拍摄到的山体格局及夏至日日出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大像山位于中天楼的( )
A.东偏北 B.西偏北 C.东偏南 D.西偏南
8.推测大致位于阆中古城冬至日日出方位的山体是( )
A.大像山 B.塔山 C.敖峰 D.黄华山
9.该地理学者于冬至日后在中天楼进行了连续半个月的观测,发现( )
A.昼长逐渐缩短 B.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正午时刻提前 D.日落时间渐晚
2021年9月下旬开始,“祝融号”火星车、火星环绕器等火星探测器都集中“失联”,直到10月中旬才与地球恢复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地球相比,火星上( )
A.太阳辐射更强B.昼夜温差更大C.日出方向相反 D.“祝融号”更重
11.“祝融号”火星车“失联”期间( )
A.南海海区台风活动活跃 B.南极地区极光绚丽多彩
C.巴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赤道以北昼长持续变长
东方航天港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发射基地。北京时间2019年6月5日12时,长征十一号火箭在这里成功实施首次海上发射。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和东方航天港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其他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相比,东方航天港( )
A.纬度较高,自转线速度大 B.海上发射,发射机动灵活
C.临近海洋,海上交通便捷 D.晴天较多,发射窗口期长
13.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间为( )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谷 D.背斜山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断层形成期间恐龙灭绝 B.J地层形成期间哺乳动物盛行
C.T地层形成期间被子植物繁盛 D.图中断层形成期间两栖动物出现
16.断层线与各地层间形成的先后顺序由早到晚依次为( )
A.断层、O2、O3、S1 B.O3、S1、S2、断层
C.S1、S2、T、断层 D.断层、O3、S1、S2
莫霍界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界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若图示区域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越大代表地壳越厚,则图中地壳最厚的地点最可能位()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18.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①地附近地幔埋藏最深
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③地的地形是鞍部
④地地下水埋藏最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明是上海(31°N,121°E)某公司的员工,于7月20日乘坐某航班出差去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37°N,121°W)。当小明到达圣弗朗西斯科时,当地采用夏令时,时间拨快了一个小时。如图示意小明此次购买的机票(机票上的时间均为当地官方使用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航班沿最近航线飞行,飞机飞行方向为( )
A.先向东北方向,后向东南方向 B.先向西北方向,后向西南方向
C.始终为东北方向 D.始终为西北方向
20.小明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长约为( )
A.10小时30分钟 B.11小时30分钟
C.12小时30分钟 D.13小时30分钟
21.飞机飞行途中,小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始终处于白天 B.黑夜时间变短 C.黑夜时间变长 D.黑夜时间不变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如匍匐的羊群,故名羊背石。羊背石纵剖面前后不对称,迎冰坡光滑,背冰坡粗糙。如图示意羊背石剖面。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羊背石形成过程中,冰川前进方向为(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3.与羊背石伴生的地貌是( )
A.天池 B.湖泊 C.瀑布 D.戈壁
24.下列地区中多羊背石地貌分布的是( )
A.东非高原 B.德干高原 C.澳大利亚内部 D.加拿大北部
内蒙古的白音查干湖因湖水独特的“牛奶色”而闻名。其“牛奶色”是湖水中长期悬浮的微细碳酸钙颗粒对光线散射作用的结果。该湖为封闭内流湖,湖底由可溶性石灰岩构成,湖边被玄武岩台地环绕。当地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节多大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湖水中碳酸钙颗粒的直接来源最可能是( )
A.风力搬运后的钙质沉积 B.湖水蒸发后的盐类结晶
C.湖底石灰岩的溶蚀析出 D.湖边玄武岩的风化分解
26.观察发现,“牛奶色”景观最典型的季节是夏季,主要原因是( )
A.湖水蒸发旺盛,矿物质浓度高 B.降水多,对湖水搅动较强
C.植被生长茂密,生物活动频繁 D.风力大,入湖泥沙数量多
北部湾涠洲岛是我国地质年龄最年轻、面积最大的火山岛,其西部某处海岸在海水的作用下先后形成了海蚀洞L1、L2、L3(如图),海蚀洞口前多见“倒石堆”(岩屑形成的堆积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在海蚀洞L1、L2、L3形成期间,海岸相对于海面最可能是( )
A.持续性抬升 B.间歇性抬升
C.持续性下降 D.间歇性下降
28.组成“倒石堆”的岩屑堆积物( )
A.分选性差
B.磨圆度高
C.由海浪堆积而成
D.层理结构较明显
黄河下游多沙善徙,每次改道都会形成新的河口。近50年来,随着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及黄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黄河入海泥沙量有了明显变化。下图示意1976~2016年黄河口位置及黄河口附近海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以1996年为界,1976~2016年黄河口附近海岸的冲淤特点是( )
A.前期以淤积为主,后期以侵蚀为主 B.前期以淤积为主,后期冲淤基本平衡
C.前期以侵蚀为主,后期以淤积为主 D.前期以侵蚀为主,后期冲淤基本平衡
30.1976~1996年,黄河口附近海岸线向海洋推进的速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域封闭程度 B.黄河的含沙量 C.海水携沙能力 D.与河口的距离
31.有学者推测,从长远来看,黄河口Q面临着被侵蚀的风险,其原因可能是( )
①修建水库 ②沿岸用水增加 ③疏浚河道 ④流域降水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噶顺戈壁位于新疆东部和河西走廊西端连接带(中心区域43°N,94°E)。白垩纪时期,噶顺戈壁仍为淡水湖泊,后因气候变化,湖泊逐渐干涸。噶顺戈壁西北风力极强,在长期风力作用下,该地风蚀残丘广泛分布。一些大规模残丘地带,两侧崖壁分层现象显,呈现出奇特的“千层饼”景观。图a为风蚀残丘的形成示意图,图b为某游客暑假期间于北京时间18:30时拍摄的“千层饼”岩层照片。
指出图b中接受阳光照射的甲坡的朝向,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分析图a中沙丘的成因。(4分)
(3)推测该地“千层饼”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赤峰市境内大兴安岭山脉南段的北大山上(图1),分布着世界罕见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观(图2)。该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平缓山脊上,相对高度一般在5-20米,连绵数百米,成片出现。石林底部相连,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缓或呈帽状、盘状等。
远望阿斯哈图石林,研究小组误认为是沉积岩,但到达后细看才知道,该岩石为花岗岩。
(1)说出野外辨别岩石类型的依据。(8分)
研究发现,北大山保留有第四纪冰川遗迹,岩体中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显著。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述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
有专家推断:该地石林未来可能变少、变矮,直至夷平,消失。
(3)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说明该推断的理由(6分)。
高三地理答案
1.B 2.B 3.B 4.D 5.D 6.A 7.A 8.C 9.D 10.B
11.A 12.B 13.A 14.D 15.D 16.B 17.A 18.A 19.A 20.B
21.B 22.D 23.B 24.D 25.C 26.B 27.B 28.A 29.B 30.D 31.A
32.【答案】(1)甲坡朝向西南。(2分)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8:30,对应当地地方时16:46,太阳位于西南方位,照片中甲坡正受到太阳光照射,说明甲坡朝向西南方。(4分)
(2)风力搬运沙粒移动;受到残丘阻挡,风力减弱,沙粒沉积形成沙丘。(4分)
(3)该地古湖盆沉积时期长,长期经受流水堆积作用;因环境及气候变化,不同时期沉积岩层(沉积物颗粒及组成)差异明显,层层叠压;湖泊干涸后,沉积岩层出露地表,受(季节性流水和长期)风力侵蚀(打磨),崖壁裸露,形成“千层饼”景观。(6分)
33.(1)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岩石结构(沉积岩层理结构)和构造;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的硬度(花岗岩坚硬)等(8分)。
(2)岩浆侵入,形成坚硬的花岗岩;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冰川对花岗岩地貌强烈侵蚀,冰川消退以后,冰蚀地貌出现在北大山的山脊上,形成了花岗岩石林的雏形;再经长期的(风化、风蚀、冻裂及重力等)外力作用而形成。(8分)
(3)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冻裂作用强;多大风,风蚀作用强。(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