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资源简介

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道德与法治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1. 初中生小吉利用周末时间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看到了这些美好画面:摩肩接踵的早市市场;热闹非凡的马拉松比赛现场;公园里观看杂技表演的人群……这些美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 ( )
A.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交往范围不断扩大
C. 健全人格自尊自信 D. 中学时代美好时光
2. 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在社会生活中 ( )
①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
②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
③社会财富由部分人艰苦创造的
④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就形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 )
①人是社会的人
②人拥有不同的身份
③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④社会中的个人渺小而又无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 金华市人大代表胡芳多年来以眼角膜劝捐志愿者身份活跃在公益一线,截至 2023 年 2 月,她帮助 40 位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捐献角膜,帮助 79 人重见光明。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
A. 社会关系对于我们个人很重要 B.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关系的种类 D. 要从社会中获得相应物质支持
5. 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如潮水般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从人工智能研发到绿色能源探索,新技术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要求我们中学生 ( )
①认识世界,持续不断地学习
②参与社会实践,不断社会化
③努力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
④拒绝接受新事物,封闭自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 幼时,我们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学习的探索者;青春时,我们成为校园的学子,梦想的追逐者;步入社会,我们既是职场上的奋斗者,也是家庭的支柱,肩负着责任与担当;年迈时,我们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用一生的经验照亮他人的路。这启示我们 ( )
A. 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 B. 在社会生活中寻求同伴帮助
C. 学会积极有效地沟通 D. 要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7. 放学途中,有人拉着满车矿泉水费力爬坡,同学们纷纷上前予以助力。这体现的亲社会行为是 ( )
A. 谦让 B. 帮助他人 C. 分享 D. 合作
8. 2025 年 3 月,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绿美春城,红领巾在行动”实践活动,他们加入护绿小队、认养树木花卉、讲解环保知识,让“志愿红”和“生态绿”融合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活动有利于少先队员 ( )
A. 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 积累公益时长,获得物质的奖励
C. 在奉献中成长,培养亲社会行为
D. 形成民主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9. 下面漫画体现了 ( )
①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②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③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④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0. 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人才返乡创业成了“新农人”,流量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事”。可见,网络能 ( )
A. 快速消除城乡差距 B. 拓宽人际交往渠道
C. 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11.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下列能体现中学生具备媒介素养的是 ( )
A. 小王周末拿到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B. 小美利用电脑看新闻和搜集学习资料
C. 小刚用手机偷拍别人的隐私发在朋友圈
D. 小丽周末整天看电视,作业只会抄袭别人
12. 针对下面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下列劝告合适的是 ( )
①科学安排时间,维护网络安全
②合理利用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③远离网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④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加强自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某校开展了“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下列做法你认为不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
A. 小美通过网络为重庆山火的救援志愿者点赞
B. 小丽通过网络宣传了一些反诈骗的实用方法
C. 小常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倡议进行响应
D. 小春通过网络转发一则来源不明的募捐信息
二、非选择题(共 34 分)
14.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说明我们的成长是什么过程?(2 分)
(2)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从出生时的“白纸”到合格的社会成员,都从社会中获得什么?(2 分)
(3)合格的社会成员离不开社会生活的滋养。社会生活具有哪些特点?(3 分)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模式让年味浓了起来。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以独具一格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线上购物平台开办年货节,让大家足不出户置办各种年货;扫福集福、“抢红包”等线上活动增添了过年的趣味……
(1)材料说明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向信息时代演进的关键标志?(1 分)
(2)材料说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怎样?(2 分)
(3)材料说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哪些方式?(2 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的民间声音;从来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之众共商国是;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互不相识的大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互联网做到了,中国网民做到了。
(1)划线部分说明网络改变了什么?(1 分)
(2)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什么意义?(2 分)
(3)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什么意义?(2 分)
1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学生小明本打算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看看新闻,看完新闻他却浏览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结果晚上 10 点了,作业没写,约好的和同学打篮球也忘记了。
材料二:见下图。
(1)材料一启示我们,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信息节食”?(2 分)
(2)“转发谣言也违法”,我们应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写出两点)(2 分)
(3)材料二警示我们,怎样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2 分)
18. 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走进社会生活”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社会关系】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师生关系、父子关系、邻里关系等。在社会中,我们会与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1)材料中的师生关系、邻里关系分别属于哪种社会关系?(2 分)
(2)材料说明人的身份是在什么中确定的?(1 分)
【阐述观点】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3)材料中提到的亲社会行为是怎样的行为?(2 分)
(4)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2 分)
【践行行动】 2025 年暑假期间,中学生小吉走进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打电话、看视频等,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5)材料说明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2 分)
(6)在社会生活中,你参加过哪些亲社会行为?(写出一种)(2 分)
八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
一、1. A 2. B 3. C 4. B 5. A 6. A 7. B 8. C 9. C 10. D 11. B 12. D 13. D
二、14. (1)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15. (1)互联网。
(2)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16. (1)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2)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3)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7. (1)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
(2)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任意两点即可)
(3)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18. (1)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4)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5)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6)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义务植树、做环保小卫士、参与研学活动等。(其他答案任意一点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