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C B D B A C B A D B A C D B17(1)①人脸信息属于公民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②遵循最小必要原则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③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有利于规范相关企业和机构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2)给“开盒者”的建议:①要认识到“开盒挂人”是违法行为,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增强法治观念,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③学会理性上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追星或效仿不良行为;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抵制网络暴力,文明上网。给“被开盒者”的建议:①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保持冷静,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②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帮助;③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发布的信息等,为维权提供支持;④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8. (1)观点错误。①网络改变世界,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促进人际交往,丰富了社会生活等。②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③我们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保护好个人隐私。④观点没有认识到网络的消极作用。(2)观点错误。①相关部门对我们进行特殊保护,但网络生活具有虚拟性,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③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④更要遵守法律、法规等。19. (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连。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以下属于我们中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的是( )①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②和爸爸一起看新闻联播,并交流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③和朋友一起给敬老院的老人们演出④节假日,积极参加实践研学活动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我们参与这些活动能深刻体会到( )A.社会生活仅提供物质支持 B.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是相同的C.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只要融入社会就能实现成功3.周末,老师组织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描绘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以下不能体现社会生活画卷丰富性的是( )A.小乐:集市有各类特色农产品售卖B.小悠:我们社区举办了亲子运动会C.小阳:我自己在家刷了一天短视频D.小琪:广场街头艺人的表演很精彩4.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展乡村踏青、企业研学、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 )①感受成就,珍惜幸福生活②正视不足,担忧前途命运③动手实践,掌握各种技能④培根铸魂,涵养家国情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从古代的“同窗”“窗友”“同门”“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法律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6.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会关系类型相同的是( )①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②登高山之巅 勿忘父母情③入成功之道 切记恩师意④僻巷邻家少 茅檐喜并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假期生活中小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作业,不用“背书包在补习班转场”,很多人选择在运动场快乐奔跑,在图书馆里享受自由阅读,在乡间田野体味劳动乐趣。这样的假期生活( )①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健康成长②有利于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③有利于学生放飞自我,自由发展④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每个人最终都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9.融入社会如同踏上一片生机盎然的沃土,每一步都孕育着无限可能。我们怀揣热情,积极投身于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下列同学的行为属于参与社会生活的有( )①小阳假期回到乡村,体验田间劳作②小晨要求自己每天要准时到达学校③小壮利用周末去社区参加志愿服务④小叶和妈妈在家里学习烹饪的技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走进社会,我们能感受到社会的绚丽多彩。下列情境与此相符合的有( )①王芳早上和妈妈逛早市买蔬菜②李强与同学去公园画画写生③李莉关上房门,一心完成作业④张敏宅在家里,沉迷于网络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参与劳动体验,索要报酬②参加社会实践,宣传环保③配合疫情防控,接种疫苗④乘坐公共交通,戴上口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在城市,志愿者忙碌在地铁公交、小区街巷、商超市场等场所;在乡村,乡亲们搞卫生、做绿化、值勤值班、助老助残。在中华大地上,志愿服务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这类行为( )①服务了社会,属于亲社会行为②说明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支持③涵养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④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某校开展“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主题宣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①通过网络为重庆山火救火志愿者点赞②通过网络转发未经证实的社会新闻③通过网络平台售卖“朋友”批发的口罩④为患病走失的同学转发朋友圈寻人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4.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直播带货形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商户加入电商直播带货这条赛道。关于“网络直播带货”给农村带来的积极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直播带货→极大增加农产品销量→发挥农业主导地位B.网络直播带货→拓展了科技传播渠道→推动农村文化进步C.网络直播带货→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D.网络直播带货→消除农产品销售难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5.小皓每天“机不离手”,早上看新闻,走路聊聊天,坐车查资料,睡前玩游戏。对小皓的行为,你的观点是( )A.赞成。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能够促进人际交往B.赞成。网络是“学习好搭子”“生活好帮手”C.不赞成。开放的网络世界容易侵犯个人隐私,不利于学习和生活D.不赞成。网上信息无限,但我们时间和精力有限,注意信息节食16.小齐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登录同一种手机APP程序,在爸妈各自的手机里分别呈现了不同的显示内容。这种现象说明了( )A.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手机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生活需要B.智能手机APP程序能识别不同用户兴趣,自动推送相关内容C.手机软件根据不同职业来自动调整功能模块,助力人的发展D.智能手机自动调整显示内容,将无法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二.分析说明题17.(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5年2月,国家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发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基于公共安全目的收集处理人脸等信息的合法性边界。针对公众不胜其烦的刷脸服务强制绑定、超范围收集人脸等行业乱象,条例予以明确禁止或者限制,再次强调人脸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最小必要原则。特别在处理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人脸信息时,还须符合国家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规定。(1)(8分)运用第二单元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条例规定“人脸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最小必要原则”的原因。材料二 2025年4月,一名13岁未成年人在网上对一位孕妇“开盒挂人”的事件,让网络暴力和数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开盒”意指通过非正常手段,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他人信息并进行公布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工作报告显示,“开盒”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已有383名网暴者被定罪判刑。“开盒者”:部分未成年人因网络追星或盲目效仿,实施“开盒挂人”,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肆意妄为的快感,让网络空间充满戾气。“被开盒者”:因合法权利被侵害、正常生活被扰乱而深陷痛苦。对此,有人选择维权,有人选择收声,有人选择报复……(2)(16分)运用所学知识,分别给“开盒者”和“被开盒者”提出几条建议。三.情境探究题18.(16分)情境分析。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 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6个环节突出问题:短视频、直播平台;社交平台;电商平台;应用商店;儿童智能设备;未成年人模式,是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进一步细化、实化,为让未成年人在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假期中,安全用网、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关爱和保护。对此,小娟所在班级的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小明:暑假里,网络世界任我遨游,它让我翱翔在知识的海洋,所以我是彻头彻尾的“网虫”。小红:有了网信办等相关部门的保护,我们在网络交友时就可以啥都不怕了!(1)(8分)暑假里,网络世界任我遨游,做个彻头彻尾的“网虫”。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8分)小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四.材料分析题19.(12)2023年9月,肖雪成为了一名八年级学生,她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片段,请你阅读肖雪的日记,回答下列问题。【日记一】9月12日:走进学校,我们是一名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回到家里,我们是子女,尊重父母,为和谐家庭出力;身处社区,我们是居民,自觉爱护我们的居住环境……我们就是变形金刚,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1)(6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日记二】9月24日: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八年级200多名学生,在田地里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动体验实践课——收稻子。劳动是辛苦的,但收获是幸福的,今天的劳动体验课,既锻炼了我们的劳动能力,感受到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也感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意义。(2)(6分)体验劳动实践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道德与法治)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docx